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 第172章 为君分忧

“没了?“

等待许久,见眼前的丈夫迟迟没有下文,一旁的袁氏方才不敢置信的反问道,眼中写满了荒诞。

闹了半天,困扰自己丈夫多日,甚至导致其“精疲力尽“的原因便是这事?

就因为曹国公府风头正盛,但军中享有莫大的影响力,而极有可能染指储君之位,並在日后御极称帝的燕王殿下又流露出了削弱军权的念头,便让自己的丈夫如此惶惶不可终日?

“算了,跟你说也说不明白。“

“睡觉吧。“

涩然的点了点头,恢復了些许体力的李景隆便是缓缓起身,並准备朝著床榻而去,心中颇有些不被理解的孤独感。

这些帝王心思,哪里是似袁氏这般自幼无忧无虑,不諳世事的大家小姐能够理解的呢?

有些事,终究还需要他自己一个人负重前行。

“有啥不明白的,咱们曹国公府能有如今的权势,那都是公公和祖父靠自己本事挣来的,又不是靠著諂媚手段骗来的。“

“假若公爷担心日后受到冷落,那便绕开军权,从別的地方想办法唄..“

冷不丁的,袁氏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在李景隆听来却好似惊雷一般,让其猛然停住了脚步,並且露出了一抹惊愕之色。

他刚刚说了那么多,其实都不如自己妻子这一句话来的精准干练。

他之所以在凯旋归京之后,便惶惶不可终日,甚至有些魂不守舍的关键原因,便是切身体会到了曹国公府在军中不容小覷的影响力,以及燕王朱棣想要削弱勛贵军权的心思。

但偏偏,他们曹国公府之所有能够拥有如今这般地位,除了仰仗当今陛下最为在乎的亲情之外,便是自己父亲那不亚於歷史长河中任何一位名將的煊赫军功。

“爱妻,快给为父说说,从什么地方想办法?“

急切的吞咽了一口唾沫之后,李景隆便毫不犹豫的坐回了之前的位置,並满脸討好的朝著自己的妻子央求道。

成婚多年,他竟是忘了,自己的妻子当年也是南京城中出了名的“女诸葛“,不知被多少勛贵子弟惦记著。

到最后还是他仗著父祖的庇佑,提前“生米煮成熟饭“,这才顺利抱得美人归。

“公爷,妾身先来问您,您和燕王殿下之间的关係很紧张吗?“闻言,袁氏並没有率先回答李景隆的问题,而是答非所问的拋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怎么可能,我小时候可是在宫中长大,没事的时候就跟在殿下屁股后玩。“哪怕李景隆如今已经娶妻生子,但提及儿时的童年经歷,仍不由得露出一抹追思之色,激昂的声音中满是骄傲。

虽说自古以,君王便有將殉国將校的遗孤接进宫中抚养的举措,但通常情况下,这等举措都是一种政治作秀,其目的乃是为了收拢人心。不过他作为朱元璋的“外甥孙“,却是真真正正的被养於紫禁城中,与年纪相仿的皇子们一同长大,其中与他感情最为深厚的,恰好是仅仅年长他九岁的“四叔“朱棣。

二人感情最为深厚的时候,虽然不能说用穿一条裤子来形容,却也大差不差。

若非如此,天子也不会在钦点他为此役平乱的主帅之后,令燕王朱棣隨军“辅佐“。

闻听自己丈夫和燕王朱棣並未在出征的过程中爆发矛盾,继而影响到他们之间自儿时便建立起来的关係,袁氏的眼眸深处顿时涌现了一抹如释重负之色,並转而不解道:“既然如此,你还瞻前顾后的怕甚?“

“话不能这么说啊夫人,“儘管知晓左右四下无人,但曹国公李景隆仍是在臥房中环顾一周,確定门窗紧闭之后,方才小心翼翼的说道:“在其位,则谋其政。“

“如若殿下真的做到了那个位置,这想的可就不一样了。“

“再一个,“像是压抑了许久,平日里极少在家中谈论国策政事的李景隆竟是显得有些语无伦次:“前不久陛下削弱诸王军权的事你应该也听说了吧?“

“就连诸王都会其权柄过重受到猜忌,遑论为夫?“

此时的曹国公李景隆脸上全无往日的轻浮和隨意,取而代之的则是前所未有的凝重和认真。

纵观歷朝歷代,代代递减的“血脉之情“远远不能成为外戚得以一直存身立命的“护身符“,他们曹国公府若是想要继续维繫眼下这样超然的地位,必然要另闢蹊径。

而这也是困扰他多日,百思无果的难题。

“既然如此,公爷便学学当年的公公和祖父,为陛下和殿下分忧不就好了...“说来说去,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上,袁氏的语气也变得有些不耐烦。

“问题是,为夫该如何为陛下和殿下分忧呢?“轻嘆了口气,李景隆无可奈何的说道。

数十年前,他的祖父李贞在年关当天,不顾自身家境尚有些贫寒,顶风冒雪的赶了数十里的路,將半扇猪肉和一斗小米送到了他“舅爷“朱元璋的家中,使飢肠轆轆的舅爷一家得以活命。

靠著这份活命之恩,他的祖父李贞在有生之年不仅备受“舅爷“朱元璋的尊敬和信任,父祖三代均被追封为王,甚至生前还被允准身穿“龙袍“。

而他的父亲李文忠则是替大明南征北战,並曾率兵打穿被蒙古人视为精神信仰的“阿拉和林“,从根本上动摇了北元皇室的地位和影响力,战功少有人能够比擬。

反观他李景隆,除了子承父业的继承了世袭罔替的“曹国公“爵位,並且奉命检阅了几次军队,生平再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事跡,更別提为君分忧,替大明做出贡献。

“很简单啊,公爷之前不是说过,陛下有意解除海禁,並且开展海上贸易,公爷为此还主动捐献了几万两白银嘛。“

“俗话说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

“假若咱们曹国公府出钱又出力,公爷何愁无法为君分忧?“在李景隆恍然大悟的眼神中,袁氏满脸认真的分析道。

此时的袁氏决然不会想到,正是因为她今夜的“点拨“,方才会让大明在日后诞生一位足跡踏遍西洋诸国的伟大外交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