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 第168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

此等听上去有些荒诞,甚至匪夷所思的言论,却是出自满清康熙皇帝之口,並且贯穿了满清两百余年的国祚。

纵观歷史长河,塞外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之所以能够“春风吹又生“,一直被中原王朝视为心腹大患,其根本原因便是游牧民族居无定所,中原王朝难以对其“犁庭扫穴“。

为此,女真大汗皇太极受蒙古各部首领拥戴,並正式建国称帝之后,便著手加强对蒙古各部的控制,以免“养寇自重“,其中首当其衝的方式“联姻“。

依著后世学者的考证,满清统治者和蒙古王公贵族之间的“联姻“十分频繁,而这种相对还算牢固的关係也为满清统治者和蒙古贵族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樑。

而第二种方式,便是打破常规,仗著彼时强盛的国力,强行为蒙古各部划定固定的“疆域“,不准各部彼此征战功伐,在根本上杜绝了蒙古各部“以战养战“,继而崛起壮大的可能。

至於第三种方式,也是最重要,最高明的方式,便是在草原上原有的基础上,大力推行“藏传佛教“,通过宗教信仰的方式控制桀驁不驯的蒙古铁骑。

为此,满清统治者不惜耗费重金,在草原上修建喇嘛庙,鼓励蒙古成年男子成为“喇嘛“,並赋予其一系列特权。

也正是基於以上三种方式,作为游牧民族的“蒙古铁骑“在满清两百余年的国祚中从未出现过叛乱的情况。

不仅如此,这些“蒙古铁骑“还成为了满清统治者开疆拓土,维繫自身统治的重要盟友。

终满清一朝,“蒙古铁骑“的身份地位仅次於女真人本身,远高於汉人,深受满清统治者的信任和倚重。

...

...

“喇嘛庙,胜抵十万兵,这是什么道理?“

短暂的错愕过后,书房中的沉默被打破,洪武大帝朱元璋的眼眸中写满了不解和狐疑,全然没有注意到身旁若有所思的燕王朱棣。

数百年前,吐蕃王朝的统治者松赞干布同时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和尼泊尔的尺尊公主,並在这个过程中接触到了佛教。

自此,佛教正式传入西藏地区,並在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政治因素,以及其余因素的影响下,演变成了独特的“藏传佛教“。

而所谓的“喇嘛“,便是信仰藏传佛教的僧侣,相当於信仰传统佛教的“和尚“,喇嘛庙则是供喇嘛们供奉佛像,修行养身的寺庙。

朱元璋早年间因家境贫寒的缘故,曾被迫出家为僧,对於在乌斯藏地区广为流传的“藏传佛教“也有所涉猎,知晓早在“蒙古帝国“时期,彼时的蒙古贵族便开始信仰藏传佛教。

但越是如此,他越发不理解曹爽的用意。

那些常年在青灯古佛旁念诵佛號的喇嘛们不事生產,对於国家而言宛如“累赘“,没有半点用处,凭什么能够抵挡野心勃勃的蒙古韃子?

凭阿弥陀佛吗?“老爷子,这就要回到之前的问题了。“在朱元璋不解眼神的注视下,曹爽的嘴角处猛然涌现出一抹狡黠笑意,並提醒道:“草原上的蒙古韃子为何屡禁不绝,好似野草一般,春风吹又生。“

“自然是因为居无定所,即便不敌我大明的虎賁,也可从容退回草原深处舔舐伤口。“闻言,朱元璋便是不假思索的回应道,而一旁的燕王朱棣则是有些突兀的怪叫了一声,像是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原本黝黑的脸庞被涨的通红,眼眸中满是狂热之色。

“这就对了。“

“蒙古韃子能隨心所欲的迁徙,但喇嘛庙能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

儘管曹爽的声音算不得宏亮,但在朱元璋听来,却是犹如惊雷一般,让他波澜不惊的內心猛然咯噔一声。

原来如此,原来所谓的“一座喇嘛庙,能抵十万兵“的根本原因在此。

在蒙古內部,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寻常百姓,皆是信仰“藏传佛教“,对於侍奉佛祖的“喇嘛“十分尊敬。

几乎每一座寺庙的周围,都聚集著大量的喇嘛,以及虔诚的信徒。

即便是战火蔓延到了寺庙,这些人通常情况下也会成为“漏网之鱼“,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倘若朝廷能够在塞外草原修建喇嘛庙,必然能够吸引更多的蒙古成年男子“皈依佛教“,並且间接达到给蒙古部落划定疆域的效果。

塞外草原上的生活条件有限,皈依佛教的喇嘛们又不准娶妻生子,长期以往便会导致蒙古人口骤减,从而达到让大明不费一兵一卒,便征服整个塞外草原的效果。

“先生大才,先生大才啊。“半晌,朱元璋终是在惊愕中的状態中醒转过来,並且满脸敬服的朝著曹爽拱手道。

这一次,他是真的对曹爽佩服的无以復加。

修建喇嘛庙,鼓励蒙古男丁出家为僧,限制其活动范围的法子,可比“茶马互市“要稳妥的多,且具备更大的可行性。

“不仅如此,我大明还可按照惯例,对德高望重,佛法高深的喇嘛予以册封,赋予其特殊的身份地位,以便与其他的喇嘛形成对比。“

“久而久之,草原上的喇嘛们便会將接受我大明册封视为强化自身地位的方式。“曹爽接下来的话语,更加说进了朱元璋的心坎之上。

自古以来,接受中原王朝册封都是维繫自身地位的重要方式之一,无论是在地方上拥兵自重的“军阀“,亦或者割据边陲的西南土司,均是对此趋之若鶩,相信草原上的那些喇嘛们也不能免俗。

“先生说的对,修建喇嘛庙,赐予喇嘛封號,可比封赏那些蒙古部落首领有价值的多。“迫不及待的点了点头之后,燕王朱棣终是有机会宣泄心中的激动。

作为镇守北平的大明亲王,他虽是对蒙古人所崇尚的信仰,但也知晓那些不事生產的喇嘛在其心目中拥有何等举足轻重的作用。

假若大明替其修建喇嘛庙,必然会引得那些喇嘛们对大明感恩戴德,並自然而然的限制了蒙古韃子们的活动范围。

此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手段实在是高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