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 第156章 远征计划

“陛下要向济州岛驻军,在其当地设立军事基地?“

“日本倭国距离我大明本土千里之遥,还请陛下三思吶。“

“攘外必先安內,如今北元余孽尚在一旁虎视眈眈,我大明不宜穷兵黷武吶..“

人满为患的乾清宫中,匆忙集结至此的文武百官们目瞪口呆的盯著上首面无表情的洪武大帝朱元璋,各式各样的呼喝声也是隨之响起。

儘管早在朱元璋解除“海禁“,逐步恢復东南沿海各地船舶司的时候,朝中的文武百官们便猜到了高瞻远瞩的朱元璋另有所图。

但当他们亲耳听闻,身经百战的朱元璋有意效仿蒙元皇帝忽必烈,派遣大军横渡重洋,远征千里之外的日本倭国,眾臣仍是不免呆立当场。

好端端的,朱元璋这是想起来什么了?

面对著情绪激昂的朝臣们,端坐於上首龙椅的朱元璋不发一语,只是嘴角噙著一抹冷笑,如鹰隼的眸子在眾臣的脸颊上逐一掠过。

他可是早就告诉眼前的文武百官,日本倭国那地方,藏著数量难以想像的银矿,存量足以开採数百年而不匱乏。

这才几天的功夫,都长本事了啊,居然敢质疑他的命令了?亦或者说,將他昔日的言语都当做耳旁风了?

大殿中火热的气氛持续了约莫小半炷香的功夫,终於有朝臣后知后觉的察觉到了朱元璋冷若冰霜的脸庞以及不掺杂一丝感情的双眸,隨即嘈杂的呼喝声便是戛然而止,偌大的乾清宫顿时落针可闻。

“说啊,怎么不说了?“

“不是都挺能说的吗?“

见眾臣沉默不语,压抑许久的朱元璋终是等来了发作的机会,蕴含著无穷愤怒的咆哮声也是隨之炸响。

百无一用是书生!

这群目光短浅的文官只知晓“穷兵黷武“的下场,却不知晓那日本倭国藏著的银矿究竟意味著什么。

假若大明能够將其征服,靠著曹先生口中足以开採数百年而不匱乏的银矿,由他开创的大明必將超过汉唐,成为能够与昔日“蒙古帝国“比肩的庞大帝国。

“启稟陛下,蒙元皇帝的前车之鑑尚且歷歷在目,陛下当三思而后行吶。“

在朱元璋不善眼神的注视下,真正的翰林学士刘三吾硬著头皮,颤颤巍巍的侧身出列,拱手朝著上首的朱元璋回稟道。

食君禄,当为君分忧。

此时端坐於龙椅之上的朱元璋或许是因为太子朱標骤然离世,导致有些“昏聵“,亦或者基於其他原因,导致做出了远征倭国的错误决定;但他作为匡扶朝野的翰林学士,却是不能选择视而不见。

毕竟蒙元军队的教训实在是过於深刻,每每看见史书上关於那场“元日战爭“的记载,都令人触目惊心。

至於朱元璋昔日当著眾人声称,日本倭国藏著诸多银矿的言论,则是早被他忘在脑后了。

日本那破地方,有什么值得大明兴师动眾的?

“糊涂!“

“日本不过弹丸小国,其统治者却敢妄称天皇,朕焉能饶他?!“面对著白髮苍苍的翰林学士刘三吾,朱元璋终究还是给予了其一丝顏面,给出了一个听上去还算正当的理由,而不是將“朕要抢劫日本的银矿“写在脸上。

他这位“天朝上国“的统治者尚且只是天子,而那弹丸小国的日本国王却敢自称天皇,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过。

见刘三吾还要再说,朱元璋又紧接著看向礼部尚书任亨泰:“礼部,告诉刘卿家,日本倭国昔日的所作所为。“

“这些畜生,都犯下了哪些罪行?“

自洪武元年,他在南京建国称帝以来,大明和日本便因为倭寇的原因,產生过多次摩擦,偏居一隅的倭国仗著有“神风“的庇佑,屡次拒绝朱元璋令其称臣的要求,態度很是强硬。

儘管后来,迫於明朝强大的国力,以及日本內部错综复杂的局势,实际上成为日本统治者的幕府將军足利义满派人出访大明,建立了外交关係,但两国之间的关係仍是十分紧张。

尤其是在洪武十九年,他在林贤狱案的过程中,发现了胡惟庸竟在暗中与倭寇有所往来,並从倭寇手中得到了兵刃,火器等物,遂下令切断了与日本的一切外交关係。

当时他念及蒙元皇帝忽必烈的前车之鑑,在长子朱標的劝諫下,终究还是压住了心底的怒火,没有採取进一步的报復措施。

不过现如今,他已是从曹爽的口中得知,日本倭寇鼓吹的所谓“神风“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噱头,自是不会按兵不动,任由这些跳樑小丑上躥下跳。

“回陛下,“听闻朱元璋点到自己的名字,礼部尚书任亨泰心中不由得苦笑一声,隨即在周边袍泽各式眼神的注视下,涩声回稟:“洪武二年,日本南朝怀良亲王弒杀我朝五名使臣,並扣押主使杨载长达两年之久。“

都说两国之战不斩来使,但这些偏居一隅的日本人仗著所谓“神风“的庇佑,不仅將朱元璋令其臣服的詔书视为白纸,更是肆意弒杀了大明的五名使臣,公然向大明叫囂。

如若不是当时北元余孽尚且拥有著不容小覷的影响力和势力,以朱元璋的脾气秉性,怕是早就派遣大军远征日本,將其彻底纳为大明的藩属国了。

听闻日本倭国曾弒杀大明使臣,翰林学士刘三吾心中便是咯噔一声,他知晓朱元璋最大的特点之一便是“记仇“。

不过考虑到远征倭国存在的风险,以及明显不成回报的支出,刘三吾还是硬著头皮拱手道:“即便如此,陛下也不可如此衝动吶。“

“衝动?“

“朕可一点都没衝动。“

像是听到了某个笑话,朱元璋黝黑的脸庞上突然露出一抹讥笑,隨即重复道:“朕不是说了吗,先向济州岛驻军,待到时机成熟之后,再动兵不迟。“

知己知彼,方才能百战百胜。

虽然他恨不得立刻便派兵將日本徵服,以占据其国內的“银矿“,但大明东南沿岸的船舶司已是被他废黜多年,短时间內难以恢復元气。

而他刚好便可趁著这段时间,效仿昔年的忽必烈,將济州岛作为“中转站“,提前驻军。

“可济州岛,终究是高丽国土。“

“陛下此举,未免有仗势欺人之嫌疑,非明君之为啊。“

见朱元璋態度坚决,似是要铁了心征討日本倭国,翰林学士刘三吾便是乾脆利落的转换立场,从另一个角落相劝,希望能够让朱元璋回心转意。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上首的朱元璋听得此话,顿时摇头不已,整个大殿都迴荡著其不屑的嗤笑:“是非自有公论,功过后人评说。“

“朕不在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