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 第234章 归京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第234章 归京

作者:柯久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08-28 10:26:30 来源:抖音小说网

三日过后,南京城外。

天色尚未完全大亮,平日里行人如织的运河码头便是挤满了手持兵丁的士卒们,运河水面上鳞次櫛比的船只也被逐一肃清,將最中心的位置让了出来。

经过三天时间的“发酵“,燕王朱棣將杭州府搅得天翻地覆的消息早已人尽皆知,成为城中当下最为时兴的话题,此时早起路过的行商百姓们瞧见码头上如此“大动干戈“,瞬间便意识到了原因所在。

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燕王朱棣即將归京的消息就好似星星燎原,传遍了南京城中的大街小巷,惹得从南京城门再到此处码头,这一路上均是挤满了闻讯赶来的百姓。

...

...

“离京多日,本王终於回来了。“

依旧是那艘巍峨壮阔的舰船,身著黑袍的燕王朱棣立於甲板之上,神情颇为惆悵的朝著身旁的曹爽喃喃道。

虽然此次在杭州府的见闻和经歷,远远没有他昔日领兵出征塞外的时候那般“惊心动魄“,但无论是那些胆大包天的贪官污吏,亦或者道貌岸然的佛教僧侣,依旧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经过锦衣卫的初步清点,光是坐落在西湖岸边的“净慈寺“,便以各种各样的手段贪墨隱瞒了杭州府两成以上的耕地,原本应交予朝廷的“田税“,却被这些沆瀣一气的佛教僧侣和富绅豪商们肆意挥霍。

至於其他“做贼心虚“的佛教寺庙,朱棣因为手中没有確切的证据,且担心一石激起千层浪,故此没有贸然动手,只是嘱咐那“因祸得福“的杭州知府虞谦继续在暗中调查。

“殿下英明果断,造福杭州百姓。“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许是即將归家的缘故,曹爽原本波澜不惊的脸上也涌现了一抹喜色,並且语气颇为真挚的拱手道。

自浙江布政司陈立在驛馆外“伏法“之后,朱棣便凭藉著“便宜行事之权“,强行干涉杭州府的民生秩序,並將涉事的富绅豪商悉数捉拿归案,將其家財充公。

至於城中那些眼红粮价飆升,想要囤货居奇,把控茶叶,食盐,布匹等行当的商人们也纷纷被迫与锦衣卫进行了“和谐友爱“的会面。

仅仅一夜过后,杭州府城中的“骚乱“便得以尽数解决,原本飆升的粮价在大量的粮食重新流入市场之后也恢復到原本的价格。

除却驛馆街道上若有若无的血渍,以及官吏人数锐减的衙门署衙,杭州府似乎没有发生半点波澜。

“在其位,谋其职。“

“本王现在是越来越理解父皇了。“

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之后,嘴角勾勒著一抹苦笑的朱棣便微微眯起了眼睛,於脑海中拼凑出朱元璋的音容样貌。

昔日他在北平坐镇的时候,虽然没有刻意关心过南京朝局,但多多少少也知晓朱元璋在治理朝政时所展现出来的铁腕手段,尤其是面对乱臣贼子时的“刻薄寡恩“。在某个辗转反侧的深夜里,他也曾不止一次的在心中嘀咕,认为自己父皇的手段过於“冷酷严苛“,行事作风与昔年的那位秦皇简直如出一辙。

不过这一次,当他切身处地的感受到,因为某些乱臣贼子的“肆意而为“,究竟对寻常百姓们造成了何等难以用言语形容的创伤之后,却是瞬间感同身受。

乱臣贼子,皆该杀!

“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

像是感受到了朱棣身上那由內而外的颓然,曹爽眉眼间中的笑意也是消失不见,转而在朱棣和身旁潁国公傅友德等人有些愕然眼神的注视下感慨道:“从胡惟庸,到李善长,这满朝的文武百官,有几个是乾净的?“

诚然,纵观歷史长河,在无孔不入的锦衣卫监管下,以及“洪武四大案“的震慑下,绝大多数的洪武官员们还算“清廉“,只是当拥有莫大影响力和无上权柄的朱元璋撒手人寰,这些常年处於高压之下的官员们瞬间“原形毕露“,贪腐之风开始在大明的官场上生根发芽。

到了明朝后期,朝中官员贪腐的情况已经达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哪怕是朝廷用以向九边將士支付的军餉,或者救援地方的“賑灾款“,都能被一级一级的瓜分。

“先生,慎言。“

吞咽了一口唾沫之后,朱棣便是有些惊恐的叮嘱道。

在亲眼见识到了杭州府那些官商“翻云覆雨“的手段之后,他再也不敢小覷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

如若这大明朝的官员都像杭州府的那些“乱臣贼子们“一样庸碌贪腐,这天下的百姓们哪里还有活路?

“呵,是我危言耸听了。“

“殿下勿怪。“

见甲板上的眾人终是向自己投来关切的眼神,自知失言的曹爽赶忙摇了摇头,没有就此敏感的话题继续高谈阔论。

官员贪腐,这可是贯穿歷史长河,让无数能臣將相为之头疼,却又束手无策的难题。

五代十国时期,彼时割据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区偏安一隅的“南汉“政权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杜绝官员贪腐的问题,甚至制定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规定:凡是想要在南汉政权出仕的读书人,必须提前挥刀自宫。

彼时南汉国君刘鋹认为,官员们之所以会產生贪腐,谋取私利的念头,皆是因为其拥有家室,存在著造福子孙的念头,自己只需將这些大臣变为“太监“,便可让他们忠於国事。

在“做官“的诱惑下,偏居一隅的南汉政权在短短数年的时间里,便是冒出了两万余名挥刀自宫的读书人,並且如愿以偿的成为了朝廷命官。

只可惜这些人在拥有了权利之后,並未按照刘鋹的设想那般忠於国事,而是更加变本加厉的谋求私利,导致国力原本还算充沛的南汉政权迅速衰败,並最终被宋太祖赵匡胤所吞併。

如今的曹爽虽然拥有著上帝视角,但对这等涉及到人性及制度的千古难题也是一筹莫展,自是不会平白为自己招惹麻烦。

毕竟人力终有穷尽时,就连朱元璋那等自尸山血海之中走出来的开国之君都难以解决此等难题,只能靠著令人头皮发麻的严苛律法予以震慑。

等到燕王朱棣靖难成功,並且迁都北京之后,更是让南直隶的官绅们如鱼得水,为大明日后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