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 第992章 万历十八年 2

山呼万岁的声浪渐渐平息,丝竹再起,舞袖翩跹。

御座之上已空,天子朱翊钧在饮下那杯象征性的御酒、接受群臣朝贺后,便已悄然离席,将这片歌舞升平的繁华留给了他的臣子们。

紧接着,陈矩,冯安等人,便带着一众内侍,进殿宣读旨意。

这些内侍,虽然都是太监,可是各个精通算数,那算盘打得贼六……

开始按品级分发年底的赏赐。

群臣更是热衷。

然而,在这满殿的喧嚣与暖意之下,靠近丹陛的几位核心重臣,心中却压着一块无形的巨石。

内阁首辅、建极殿大学士申时行,端坐首席,目光看似落在殿中舞姬身上,实则一片沉凝。

户部尚书张学颜坐在他下首,这位掌管帝国钱袋子的老臣眉头微锁,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紫檀木桌案上轻叩,似乎在计算着什么。

张学颜比申时行大了小十岁了,看起来也比申时行老上许多。

兵部尚书方逢时,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眼神锐利地扫过殿内欢庆的人群,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

待到赏赐环节接近尾声,殿内气氛稍缓,三人的目光在空中无声交汇。

申时行微微颔首,张学颜和方逢时会意,最后赐宴马上结束的时候,三人一道离去。

走在皇宫大内之时候。

凛冽的寒风瞬间穿透厚重的朝服,让人精神一振,也吹散了刚刚所拥有的微醺。

申时行走在前面,张学颜,方逢时两人跟在后面。

最先开始的时候,一路无言。

马上走到宫门口的时候,方逢时最先开口:“泰宁侯带领的禁军,此刻怕是已过淮安了吧?靖国公得了这支生力军,当可稍解陆师匮乏之忧。”

话语中透着对南方的关切。

“是啊,都是精锐,数万大军人吃马嚼,军械辎重,千里转运,耗费何止巨万!”一听到方逢时讲述的禁军南下,张学颜也是打开了话匣子,重重叹了口气,未尽之言满是忧虑。

倭寇侵朝几乎已成定局,一旦开战,那就是个无底洞……虽然说朝鲜都是借款吧,可他拿什么还,现在欠的,朝鲜十年的赋税都已经还不起了。

申时行捋了捋长须,声音沉稳而疲惫:“陛下的决断,自有深意。靖国公坐镇东南,乃国之柱石。禁军新军乃天子亲兵,调归其麾下,一为震慑倭奴,二为…以防万一。”

“倭奴倾国而来,其志非小。朝鲜若失,辽东、山东、乃至整个东南海疆,皆成前线。此刻投入重兵于浙闽,看似耗费,实为固本,亦是向天下昭示朝廷平倭之决心。”

他看了一眼忧心忡忡的张学颜:“钱粮之事,确为燃眉之急。,还需你户部多费心了……”

张学颜闻言点了点头。

申时行沉默片刻,望着远处宫墙外,北京城上空开始次第绽放的璀璨烟花,照亮了半边天幕。

百姓的欢呼声隐隐传来,那是属于京师的太平年节。

“多事之秋…” 申时行最终长叹一声,“我等身为朝廷股肱,唯有鞠躬尽瘁,竭力维持。东南之事,尽托于靖国公,朝鲜之事,托付于宁国公,我等坐镇中枢,钱粮军械,务必保障。”

随后,申时行指了指那漫天绚烂却短暂易逝的烟花,“且让京师,过完这个年吧。”

三人相顾无言,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沉重的压力。

烟花的光芒在他们脸上明明灭灭,映照着忧虑与责任……

与华盖殿的宏大喧嚣不同,慈庆宫内,弥漫着温馨融洽的家宴气氛。

巨大的黄铜炭盆烧得旺旺的,驱散了所有寒意。

空气中飘散着御膳房精心烹制的家宴菜肴香气,少了些华贵,多了份家常的温暖。

主位上,并排坐着两位太后。

陈太后性情温和,面带慈祥的微笑。

李太后此刻看着满堂儿孙,眼中也满是欣慰………当然,对于那几个西洋女所生的孙子,孙女,李太后也早就接纳了。

此时家宴也都在席。

不得不说,朱翊钧这一代真是人丁兴旺啊。

不到三十岁的年龄,子嗣数量已经超过了宪宗皇帝了,再过数年,跟太祖高皇帝的子嗣数量掰掰手腕也不在话下。

皇帝朱翊钧坐在两位母后稍下的位置,换下了沉重的衮服,穿着一身明黄常服,神情放松了许多。

皇后林素微,贵妃王喜姐及几位得宠的妃嫔分坐两侧。

下首,则是朱翊钧的皇子皇女们。

宫女太监们垂手侍立,小心伺候。

家宴已近尾声,气氛融洽。

朱翊钧放下银箸,目光扫过自己的子嗣,最终落在了坐在皇子们前列的长子朱常洛身上。

“常洛,”朱翊钧的声音温和,但在安静的暖阁内显得格外清晰,“你在西苑习练马术,近来可有进益?”

被点名的朱常洛浑身一颤,像只受惊的小鹿,猛地抬起头,脸色瞬间有些发白。

他是最大的男丁,已经有了大人般的模样。

但是,人越大,知道的事情越多,在威严的父亲面前,便更是拘谨得厉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慌忙放下手中的羹匙,站起身,动作显得有些笨拙,声音带着明显的紧张和颤抖:“回回父皇,儿臣虽然愚钝,但老师们教的好,骑术亦有大的进展……”

他越说声音越小,头也越低,几乎要埋进胸口,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其母王喜姐一脸担忧的看着自己的大儿子,而李太后亦是如此。

“大有进展,可你的那些马术师傅给朕不是这么讲的啊,去了西苑,不是去逗袋鼠,就是去跟麒麟玩。”

朱常洛闻言,脸上变了又变……支支吾吾说不出来什么。

“陛下……”李太后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疼,她放下手中的茶盏,声音带着护犊的慈爱,打破了这份尴尬:“常洛年纪尚小,性子又敦厚沉稳,不比那些皮猴儿。习练骑射,本非一日之功,慢慢来便是。你看他吓得,脸都白了。”

她说着,目光慈爱地看向朱常洛,语气放得更柔,“常洛,坐下吧,在皇祖母这儿,不必如此拘礼。骑术不好,多练便是,身子骨要紧。”

朱常洛如蒙大赦,感激地看了一眼皇祖母,声音细若蚊呐:“谢…谢皇祖母…谢父皇…”

这才小心翼翼地坐下,依旧不敢抬头,只盯着自己面前的碗碟。

朱翊钧将母亲的反应和长子的窘态看在眼里,面上并无不悦,只是眼神深处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作为父亲对长子怯懦的些许失望,也有一丝理解。

他并未再追问,转而看向旁边一个皇子,虎头虎脑,跟朱翊钧小的时候,长得非常像,坐在自己亲哥哥朱常澍身边……

也就是朱翊钧嫡次子,朱翊钧给他取名朱常瀛。

而看向他的时候,朱翊钧脸上露出了真切的慈父笑容:“常瀛,今日御膳房做的糖蒸酥酪,可还合你口味?”

小皇子朱常瀛正捧着一小碗酥酪吃得满嘴奶渍,闻言抬起头,咧开嘴笑得天真烂漫,用力点头:“好吃!父皇!甜甜的!比奶娘做的好吃!”

童言稚语,惹得殿中内众人都笑了起来,方才那点凝滞的气氛瞬间被冲淡。

朱翊钧也朗声一笑:“喜欢吃就多吃些,但不可贪多,仔细积食。”

“是,父皇……”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