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 第903章 惊雷乍起

天色已蒙蒙放亮,东方泛起鱼肚白。

巍峨的皇极殿在晨曦中如同蛰伏的巨兽,汉白玉基座泛着清冷的光……

殿前广场,丹陛之下,早已按照品秩班列整齐了在京的文武百官。

绯袍、青袍、绿袍……色彩分明,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肃然望向那高高的、紧闭的殿门,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庄重而压抑的寂静,只有风吹过旗幡的猎猎声响。

鸿胪寺的高喝声如同无形的号令,让所有官员精神一振,下意识地将本就挺直的腰背绷得更紧。

紧接着,沉重的皇极殿正门在令人牙酸的“吱呀”声中,六名内官缓缓推开。

殿内深邃的空间和巨大的蟠龙金柱显露出来,烛火通明,香烟缭绕。

鸿胪寺官员洪亮而悠长的唱礼声再次响起。

随着唱礼,官员们开始进入皇极殿,不一会儿,在陈矩及一众内侍的簇拥下,身着十二章衮冕的朱翊钧,步履沉稳,沿着御道,缓缓步出后殿,登上那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御台。

他每一步都走得极稳,玄色衮服上的金绣在殿内灯火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十二旒白玉珠随着步伐微微晃动,遮住了他大半面容,只留下一个威严而模糊的轮廓。

当他在宽大的、雕刻着无数蟠龙祥云的龙椅上落座后,百官开始行礼。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数百名身着朝服的官员,动作整齐划一,如同被无形的线牵引,齐刷刷地跪拜下去,额头深深触碰到冰冷的金砖地面。

那一片片绯红、青色、绿色的官袍,瞬间如同被风吹倒的麦浪,伏在了御座之前……

这一刻,昨夜月下的刘老汉、家常的絮语、温情的恩赐……

都仿佛被这震耳欲聋的“万岁”声和眼前无边无际的跪拜彻底淹没、覆盖。

朱翊钧端坐于龙椅之上,十二旒白玉珠微微晃动,遮蔽了他的眼神。

他身躯挺直如山岳,衮服上的日月星辰山川纹饰在殿内烛火的映照下,流淌着冰冷而永恒的光辉……

“平身。” 朱翊钧的声音透过十二旒白玉珠,带着金石的质感,不高,却清晰地传遍了大殿的每个角落,压过了方才山呼万岁的余音。

“谢陛下……” 数百名官员齐声应答,衣袍摩擦的窸窣声汇成一片,如同潮水退去。

他们依序起身,垂手肃立,目光低垂……

短暂的静默后,文官班列最前端,身着绯袍、绣仙鹤补子的内阁首辅申时行,手持玉笏,稳步出班。

他面容清癯,眼神沉稳:“启奏陛下,昨日中秋佳节,陛下于设百叟盛宴,赐宴京畿及近畿百余耆老。此乃旷古仁政,彰显陛下敬老尊贤、泽被万民之圣德。四海闻之,莫不感泣颂扬。礼部、光禄寺、内官监通力协作,诸事顺遂,宴席圆满,诸老沐恩,皆欢欣鼓舞,叩谢天恩。”

他微微一顿,目光转向身旁的户部尚书张学颜。

张学颜立刻会意,手持奏本出列,声音洪亮地补充道:“启奏陛下。此次百叟赐宴,共耗用内帑银一万三千七百两有奇……”

“其中,珍馐食材、御酒贡茶、乐舞伶人、宫人赏赐及诸老归程车马安顿等项,皆已造册详录。虽耗用不菲,然此乃昭示皇恩浩荡、敦睦人伦之盛举,万民称颂,实乃社稷之福!且陛下仁心所至,非金钱可量也。”

张学颜话音刚落,朝堂之上仿佛被投入了一颗无形的石子,瞬间打破了沉寂。

仿佛得到了某种默契的信号,各部院大臣、科道言官纷纷出列,手持玉笏,争先恐后地开始颂扬:“陛下仁德,感天动地!百叟宴之盛况,必将载入史册,彪炳千秋!此乃我大明中兴之吉兆也!”

“臣闻昨日宴毕,诸老涕泪横流,皆言‘生逢圣主,死而无憾’!民间更已传为佳话,谓‘月圆人圆,天子与民同乐’,此实乃教化之功,远胜刑律!” 一位礼部的侍郎引经据典。

“陛下体恤民瘼,恩及耆老,此乃大仁大义!前番陛下恩旨,恩赐天下所有的老人,日日得见,民心所向,皆在陛下!”

“陛下天纵圣明,宽仁为本,宵衣旰食,励精图治。自亲政以来,四海升平,仓廪渐实,此皆陛下仁政所致!百叟之宴,不过陛下仁德汪洋之一粟耳!”

一时间,皇极殿内充满了歌功颂德的声浪。

虽然张四维没了,可千千万万个张四维又站起来了。

实际上到这个时期,大明朝的朝政都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这是一种人心的变化。

在万历朝之前,文官怼天怼地,以顶撞天子为荣,可自从万历五年之后,变了。

年轻的皇帝是真的敢打敢杀……最为重要的是,他们现在侍奉的君主,像是一个完美的皇帝一般,除了私德有一点点瑕疵外,治国理政,勤奋爱民,让这些官员们也找不出半点的由头去劝诫皇帝什么事情。

此时,大臣们引经据典,言辞华美,将昨夜的赐宴与朱翊钧登基以来的所有仁政联系起来,描绘出一幅君明臣贤、海晏河清的盛世图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阳光透过高大的殿门斜射进来,照亮了飞舞的微尘,也照亮了官员们脸上或真诚、或激动、或仅是例行公事的表情。

端坐于龙椅之上的朱翊钧,冕旒微微遮挡着他的视线。

他静静地听着,身躯如山岳般纹丝不动,衮服上的日月星辰山川纹饰在光影中流转。

没有人能看到他冕旒之后的眼神。

可能是因为听好话听的确实多了,这个时候朱翊钧的心中,没有半分波动。

当又一位官员正激情澎湃地吟诵着“陛下仁德,堪比尧舜”时,御座之上,那只覆盖在龙袍广袖之下的右手,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陛下仁心泽被,恩同再造……” 那官员还在继续。

“够了。”

两个字。

声音并不高,甚至比之前的“平身”还要低沉一些。

然而,满殿喧腾的颂扬声浪戛然而止!

天子的声音再次响起,依旧平稳:“诸卿所言,朕已尽知。敬老恤孤,固是仁政之本。然……”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目光似乎透过冕旒,扫视着下方噤若寒蝉的群臣,每一个字都清晰地敲打在金砖地上:“朕登基以来,夙夜忧勤,所思所虑者,非止一宴之欢,一老之安。乃是我大明江山社稷之根本,万世不易之基业!”

他的语调陡然拔高,带着金石之音:“然今日之大明,肌体之内,仍有隐患。”

“有一群人啊,无时无刻都在吮吸民脂民膏,侵吞国帑仓廪,骄奢淫逸,目无法纪,乃至鱼肉乡里,为祸一方,此隐患不除,纵有百场千叟宴,亦是粉饰太平,徒耗国本!诸卿可知,朕所指为何?!”

死寂!

更深沉的死寂!

一直听着的首辅大人,申时行低下了头。

勋贵队列中,几位身着蟒袍的国公、侯爷,更是下意识地绷紧了身体。

听着那么耳熟,不会是在说自己的吧。

“朕所指,便是那遍布天下宗藩!”

“宗藩”二字一出,如同晴天霹雳,狠狠劈在每一个朝臣的心头!

满朝文武,无论品阶高低,无论派系亲疏,在这一刻,无不骇然失色!

许多人甚至控制不住地倒抽一口冷气。

勋贵队列中无不松了一口气,各个暗想,我就说我们这三瓜两枣,陛下是不会惦记的。

削藩?自太宗靖难之后,这两个字就是绝对的禁忌!

是足以引发滔天巨浪,颠覆朝纲的惊雷……

而一直低着头的申时行,闭上了眼睛,真的要来了。

“太祖高皇帝封建诸子,拱卫皇室,其心可昭日月!然时移世易,二百余年繁衍至今,宗室之众,何止十万……”

“朝廷岁供禄米,何止数百万石?!然此百万石禄米,非天降甘露,乃天下万民膏血所聚,州县催科,百姓卖儿鬻女,犹不足供宗室一宴之奢靡……”

“更有甚者!仗天潢贵胄之名,行不法不义之事!强占民田,侵夺商贾,包揽词讼,草菅人命……”

“地方有司,畏其宗室身份,投鼠忌器,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致使民怨沸腾,恨意暗生,只道朝廷纵容宗室,苛待小民……”

“宗藩已经危害到了我大明朝的国本,离间天家与万民之情……”

“朕每览地方奏报,言及宗室不法,鱼肉百姓,便觉痛心疾首!此非祖宗封建之本意,实乃积弊已深,尾大不掉之祸……“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朕为天下主,岂能坐视祖宗基业,毁于一旦……”

“故,朕决议——”

他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粉碎一切阻碍的意志,如同最终落下的铡刀:

“削藩!”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