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 第885章 万历十五年 8 参与感

朱翊钧阴沉着脸回到乾清宫,看着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疏子,实在没有兴趣去看。

他想了又想。

觉得自己还是要重新拟定一个关于教导皇子的课程来。

他用了两日的时间,对皇子课业重新拟定规制。

另外一个时空的清朝对皇子近乎严苛的“上书房”制度,黎明即起,日暮方休,一年到头几无休憩。

那法子虽能磨砺意志,却也太过猛烈。

老朱家子孙各个身上有活,要是天天去上课,还那么辛苦的上课,那骨子里面带出来的绝活天赋,可就没有发扬光大的可能了。

他拟定课期轮转,以十日为小计,为一旬,以‘三旬’为一整期。

六岁开始,只上文课,十二岁之后,文课武课都要上。

每旬五日,逢单日初一、初三、初五、初七、初九上午辰时至午时,也就是早上七点到中午十二点,于文华殿或各皇子书房,习经史子集、治国方略,由翰林学士轮值讲授,也就是每个月共有十五天的文化课。

每旬二日,逢双日初二、初四、初六、初八、初十,每月共六日武课,也可以称之为课外扩展。

休沐每个月休九日,逢旬尾及月末最后一日。

休沐日,皇子可自行安排,或读书习字,或陪伴生母,或于宫内静养,但严禁聚众嬉闹、私自出宫、狎近女色。

最后一条明显是给朱常洛加的。

而武课,也就是课外扩展,地点,放在了西苑演武场。

骑射、刀枪弓马、布阵演武、强健体魄。

由京营宿将及御马监武艺精熟之内官教导。

可策马驰骋,可演练刀法,可研习火铳,亦可角力较技。

旨在培养勇武之气、坚韧之志、临机应变之能!

除常规经史,每月需呈交读书心得一篇……

翰林学士讲授需深入浅出,联系时务,启发思辨。严禁照本宣科,空谈玄理。

每月文课最后一日,由朱翊钧亲自验其进益,也就是说,每个月朱翊钧都要抽出时间,当老师,亲自给皇子们上课。

皇子无故旷课、懈怠学业、武课敷衍者,初次罚俸、禁足,再犯,严惩不贷,也就是要挨揍了。

此制,无分嫡庶长幼。

乾清宫中,朱翊钧看着自己亲笔写下的规制,而后,抬眼看了一眼在下面伺候着的冯安。

“冯安。”

“奴婢在。”

“即刻誊录,明发上谕,晓谕诸宫。“

“奴婢遵旨。”说着,冯安上前接过,而后立即下去安排差事去了。

到了万历十五年,冯保虽然没有什么大病大灾的,可是身子骨,精力都不如从前。

现在虽然依然担任着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职务,但实际上的掌印人已经变成了陈矩。

不过,朱翊钧对自己这个大伴,可谓是情深意重,允他在私宅休养。

而乾清宫中的行走,便由他的干儿子冯安接任。

并且,冯安进入了司礼监担任秉笔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朱翊钧体罚了老大。

李太后在得知之后,亲自跑到乾清宫来询问犯了什么错,不过,十二三岁的少年,玩**,这事好说不好听,朱翊钧也只能用行事荒唐,被朕发现这个理由搪塞了过去。

李太后也没有不依不饶,只是提醒道,你从小到大可没有挨过揍。

朱翊钧此时的这个皇子课业规制,下发到各宫之后,朱翊钧还把所有的皇子,以及各宫嫔妃,皇后开了一次家庭会议。

当然,两宫皇太后也是不请自来。

在这场内部家庭会议上,朱翊钧不点名的批评了皇子队伍中犯下重要错误的皇子,并且将惯子如杀子的中心思想给铺垫清楚。

现在颁布的规制,那是往后几十年都要遵守的……

李太后,陈太后听着皇帝的侃侃而谈,想要开口说些什么,但,还是没有说出口。

特别是李太后。

她觉得太辛苦了。

在她看来,反正,自己的好大孙朱常洛不可能继承皇帝的位置,让他好好的耍,不就行了。

当然,关于将藩王外放这个事情,朱翊钧可是一点风都没有透出去过……

现在这么多皇子之中,只有一个人符合既上文课,又上武课的人。

那就是老大朱常洛,他的好日子也算是到头了。

………………

万历十五年的五月五日,暑气渐盛。

乾清宫内,冰鉴散发着丝丝凉意,却驱不散朱翊钧眉宇间的凝重。

一份厚厚的、墨迹犹新的奏疏摊开在御案上——这是礼部会同户部、吏部,耗费数月,动用了无数人力物力,最终汇总上来的全国“恩养耆老名册”及初步预算……

朱翊钧的目光跳过那些繁琐的府州县名,直接落在最后的几行关键数字上:“大明万历十五年,钦定恩养名册统计,年逾七十者,记七十八两千三百人人,年逾六十五者,不含七十以上,计约 两百二十四万五百六十二人。

总计应恩养者,三百零两万两千八百六十二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按圣旨定例,七十以上者:银币三枚,松江细棉布一匹,肉食五斤。

六十五以上者,银币两枚,肉食三斤,松江细棉布半匹。

按照内阁拟定的市价,总计需,万寿宫特制银币就需白银一百二十八万两。

布匹需四十九万两。

肉食七十万两。

即便此时平均寿命不高,但基数大,老人绝对数量依然惊人……

虽然朱翊钧知道地方上虚报、冒领、年龄估算不准等问题肯定存在,但他认下了,在看完这个奏报之后,便立即召集重臣。

申时行,张学颜等,六部九卿也早就在内阁中做好了被召见的准备。

来到乾清宫中。

朱翊钧给了内阁首辅申时行赐座。

申时行谢恩之后,刚刚坐下,天子便开口了。

“这恩养老民的事,你们说是不是旷古未有?”

”太祖高皇帝定天下,重的是休养生息,成祖文皇帝开拓疆土,讲的是威加四海。可要说实实在在给天下老人添棉衣、加肉食,历朝历代有哪个比得上?”

申时行躬身:“陛下仁心,远超汉文孝武。自三代以降,未有以亿兆之数普惠耆老的,此乃万世之功。”

“万世之功谈不上。但总归是历朝历代没做过的。朕想着,这事做成了,你们这些协办的,将来青史上都得记一笔。”

说着,朱翊钧看了一圈下面的重臣:“你们都是辅佐君主行仁政的贤臣。”

他忽然提高了些声音,目光扫过阶下二十余位官员:“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话音刚落,申时行已经起身,率领着群臣行礼:“臣等能为陛下分忧,实乃三生之幸。”

这些人刚刚行礼之后,朱翊钧便笑着说道:“不过现在有些超了,超额的这些,要不就户部出,你们也多少有些参与感,咱们不能给地方官府留亏空不是……”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