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 第835章 朝鲜国王朝见

乾清宫中。

朱翊钧坐在龙椅上,手中拿着奏疏,正在认真看着的时候,陈矩快步走了进来。

“陛下,天津转过来的奏表。”

“是,朝鲜国王李昖的。”

朱翊钧闻言,将手中的奏疏放下:“李昖的奏表。”

“是,陛下,李昖已经到了天津了。”

朱翊钧眉头皱起,这个李昖什么情况,怎么又来了。

李昖。

男。

朝鲜族。

现任朝鲜国王。

因为一项朝廷在辽东的十年大计,他与北京有了不解之缘。

根据朝廷的计划,在万历十五年,辽东大地上的女真各部,要迁移超过十万之众前往陕西都司。

这个庞大的移民国策,由两位实权国公,靖国公戚继光,宁国公李成梁坐镇中枢指挥。

具体的操盘手,就是戚金,麻锦,与李如松,兵部。

辽东大地上,自从中央朝廷颁布了移民政策后,戚金,麻锦,李如松,三个关外的将领,都处于忙碌中。

不到两年的时间,大明朝通过在关外强大的军力,与威慑力,迁移了超过四万多的野人女真到了西北。

现在更北方的野人女真,为了不迁移户口,只能被迫西迁,往更加寒冷的北方而去。

而为了完成kpi,关外的具体施行者,只能把目标转移到了海西女真各部,建州女真各部,甚至朝鲜女真也同样受到了波及。

朝鲜王室为了巴结大明辽东的实权派将领,同样也是为了积极配合宗主国,也出动兵力配合大明辽东军一样,查户口,驱赶,捉人……

为此,朝鲜国主亲自来到北京表功。

他在万历十年初入了一次北京城,受到了中央朝廷的热情款待,但那次陛下因为张居正去世,十分悲痛,并没有召见李昖。

第二次是在万历十年的七月。

这个时候,天子已经从悲痛中走出,在武英殿召见了他,也是这次,御赐下了一支烧鸡……并开天恩,让国主当着自己的面吃完。

朝鲜国主高兴的,还真吃完了。

而这次他又来了。

这一日,是大明万历十一年的九月,刚刚入秋。

不到两年,来北京三次。

这是朝鲜国建国百年,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朱翊钧看完李昖朝见的奏疏后,都愣了一下,真把北京城当家了,经常回家看看吗?

难不成是因为上一次到来,没有领到什么贵重的封赏,感觉跟自己带来的礼物不成正比,亏了,想要再来领赏。

这个时候,李昖的船队已经停在了天津港。

前面两次,都是符合正常的流程,先上了表,北京方面答复后,他们才出发。

可这次,跑到了天津,才上表,这摆明就是怕大明的天子不同意,来了个先斩后奏,在怎么说,都到了天津了,不能再让天子亲自册封的国王原路返回吧。

“这个李昖啊,有趣,有趣啊,既然来了,就让他入京吧,李成梁最近不是跟下属同僚嚷嚷着身子骨都生锈了吗,就让他去见见他老朋友去。”

“是,陛下,奴婢这就去宁国公府传旨。”

按照惯例,天子册封的藩属国国王到来,大明朝廷是要高规格接待的,李成梁作为国公,身份合适,且他与李昖早些年也认识。

李成梁当年威震辽东,不仅是女真人的爹,还是朝鲜王室的爹。

他跟李昖确实有交情,甚至之前还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了。

说来也巧,前两次李昖到北京城的时候,李成梁还专门跑出去巡查军务了。

两次都选择不见李昖。

这让朱翊钧多少有些奇怪。

这次人家打了一个突然袭击,朱翊钧不知道,李成梁也不知情。

时值万历十一年九月,虽已入秋,但北京城的“秋老虎”威势不减,午后的阳光依旧炽烈,空气里蒸腾着未散的暑气。

宁国公府的后花园,此刻却是一片难得的清凉之地。

花亭临水而建,四周古木参天,浓密的枝叶筛下斑驳的光影,也挡住了大半暑热。

亭中,大明柱国将军、宁国公李成梁正斜倚在一张宽大的紫檀木藤编躺椅上避暑。

他上身只着一件轻薄透气的湖蓝色素纱交领中单,衣料细软,隐隐透出内里白色的汗衫,下身是同样质地的素纱宽口裤,裤腿随意地挽到了膝盖之上,露出两条虽年逾六旬却依旧筋肉虬结、布满旧日沙场印记的小腿。

一双赤脚随意地搁在铺了竹席的脚凳上,享受着石板地面透过竹席传来的丝丝凉意。

虽已远离辽东前线多年,久居京师荣养,但这位曾令女真蒙古诸部闻风丧胆的“辽东王”眉宇间那股不怒自威的沙场煞气,并未因岁月的流逝和京城的安逸而完全消散。

他微阖着双目,似在假寐,又似在倾听亭外聒噪的蝉鸣,花白的须髯随着他平缓的呼吸微微起伏。

两名身着藕荷色轻纱夏衫的侍女,手持两柄巨大的宫扇,一左一右,屏息凝神地为他打着扇子,动作轻柔而规律,带起阵阵微风,吹拂着他敞开的领口和额角的细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旁边的小几上,一盏清茶氤氲着淡雅的香气,一盘时令的冰镇杨梅红得诱人。

这便是在京国公的夏日闲适。

然而这份宁静很快被急促而刻意放轻的脚步声打破。

府中管家李忠几乎是踮着脚尖,一路小跑着来到花亭外,隔着纱帘,声音压得极低,却又带着一丝不容忽视的急迫:“老爷,老爷!司礼监秉笔陈矩陈公公到了府门,说有紧要旨意宣达!”

李成梁那双微阖的虎目骤然睁开,精光一闪而逝,哪里还有半分慵懒。

他猛地坐直身体,低喝一声:“快,更衣,开中门迎旨!”

两名侍女慌忙放下羽扇,李忠早已捧着备好的衣物快步上前。

李成梁动作麻利,丝毫不见老态。

他迅速褪下避暑的素纱中单,换上相对正式但又不失夏时凉爽衣服,腰间束上玉带,足蹬皂色云头履。

整个过程不过片刻,虽只是简便的常服,但穿戴整齐后的李成梁,那股属于顶级勋贵的威仪便油然而生……

他大步流星穿过庭院,亲自迎至仪门处。

只见陈矩已由小太监引着进了前院。

李成梁抢上几步,拱手道:“陈公公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宁国公李成梁接旨!陛下口谕!”

李成梁闻言,毫不犹豫,整肃衣冠,一撩袍角,便在庭前甬道的青石板上跪了下去,身后的管家仆役更是呼啦啦跪倒一片,屏息凝神。

陈矩清了清嗓子,朗声宣道:“朕闻朝鲜国王李昖,已抵天津卫。念其远道而来,舟车劳顿,又属藩邦忠顺之主。着令宁国公李成梁,即刻代朕前往天津,行郊迎之礼,妥为安置,导引入京……”

“李卿乃国之柱石,久镇辽东,深悉东事,且与朝鲜国王素有旧谊。此番迎迓,非卿莫属。务要尽显天朝上国之威仪,亦不失亲睦藩属之厚谊。即行勿延……”

宣罢,庭中一片寂静,唯有远处树上的蝉鸣依旧聒噪。

李成梁跪在地上,原本沉稳如山的身形在听到“李昖”二字时,几不可察地微微一僵。

“臣李成梁,领旨……”

声音洪亮,在寂静的庭院中回荡。

他恭敬地叩首,然后才缓缓起身:“有劳陈公公传旨。陛下厚望,成梁岂敢怠慢。请公公回禀陛下,臣即刻整备,星夜兼程,赶赴天津,必不负圣命!”

“公爷辛苦。陛下还等着回话,咱家这就回宫复命了。”

“公公慢走。”

李成梁亲自将陈矩送出府门,直到看到陈矩的马车消失在街角后,他才缓缓转身。

脸上的恭谨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凝重……

“这个李昖怎么又来了,不会是找我要账的吧……”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