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 第713章 天子南巡 37

前两年,天子年龄不大,下面的人都是收敛着的,除了没有底线的李成梁给皇帝搜罗了两个罗斯女子之外,再无其他人,献给皇帝美色……

可现在的陛下,正是对万物感兴趣的年龄段……特别是女子,像张丁征准备的这些不良风气,朱翊钧不知道能不能顶得住。

当然,张丁征不知道就在昨夜,皇帝陛下已经骑过了洋马,他的这一套,注定是达不到他预期的效果了……

天子的仪仗队伍离南京城越来越近。

鎏金銮驾在官道上碾过新绿。

朱翊钧靠在嵌着东珠的软枕上闭目养神,车辕晃动间,檐角悬垂的和田玉流苏轻触车壁,发出细碎的清响。

今日,崔氏也在龙辇中伺候,她正用冰裂纹青瓷盏斟茶,茶汤在晨光里泛着琥珀色的光……

“陛下,该用茶了。”

她的声音像浸了江南的水汽,轻柔得能化开春寒。朱翊钧睁开眼,见她腕间戴着前日赏的羊脂玉镯,衬得肤色如雪,鸦青鬓发用银簪松松绾起,倒比初见时多了几分温婉……

朱翊钧呷了口茶,茶汤在舌尖漫开碧螺春特有的清冽,尾韵里竟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甜。

他指尖摩挲着冰裂纹茶盏,忽然抬眼望向垂手盘坐的女子:"这茶里添了蜜?"

崔氏慌忙低头,玉镯在腕间滑出半道弧光:"回陛下,是用清晨带露的槐花蜜调的。"

“倒是个巧心思。”朱翊钧将茶盏搁在鎏金小几上,目光落在她鬓角垂落的发丝上。

“朕与你虽然坦诚相见数次,竟还不知你闺名。"

崔氏指尖绞着裙带,鸦青色的睫毛在眼下投出蝶翼般的阴影:"民名秀宁……”

“秀宁......诗经秀雅宁馨之意。”朱翊钧沉吟一声,忽然笑了,他抬手拍了拍身边的金丝软垫。

“靠近些。”

崔秀宁身子微颤……

这陛下,不会想着在车上做那些事情吧。

不过,她也不敢违命,膝头刚沾到软垫边缘,腕子便被轻轻握住,皇帝的手掌带着暖意,指腹上有常年握笔的薄茧,摩挲过她手腕时,惊起一串细小的战栗……

车辇外,锦衣卫马蹄声整齐如鼓点,惊起道旁槐树的白花。

朱翊钧闭目养神,指尖仍捏着那截柔若无骨的手腕,听着车辕上铜铃相击的声响,忽然觉得这声音与昨夜罗斯女子的银铃笑闹并无不同……

……………………

大明万历九年三月廿三,卯初刻的正阳门还笼在青灰色的雾霭里,城楼上的铜漏刚滴完第六响。

魏国公按了按腰间玉革带,九蟒四爪的斗牛服在晨风中纹丝不动,身后六部主官的补子随呼吸轻颤……

“来了!”随着一道声音刺破寂静。

众多官员纷纷望向皇帝陛下即将来到的方向。

最先看到的是三十六面日月旗帜。

随后便是三百金甲士兵执金瓜钺斧开道,最后才是簇拥在龙辇旁的锦衣卫。

朱翊钧端坐在金辇中,玄色冕服上的日月星辰纹在晨曦里明明灭灭,十二道玉旒遮住面容,却不妨碍臣工们感受到御驾的威压……

“臣等恭迎陛下!”魏国公率先跪地,随后百官齐声下跪。

车辇在正阳门前缓缓停下,冯保抢步上前,双手托起明黄缎面的踏脚毡。

不一会儿,朱翊钧从龙辇中走了下来……

他没有去理会跪倒一片的君臣,而是先看向城门,沉思片刻……而后,看向乌泱泱跪倒一片的臣子,他轻轻抬手示意群臣起身,十二道玉旒随着动作轻晃。

"诸卿平身。”

官员们谢恩之后陆续站定,蟒袍补服间泛起细碎的绸缎光泽。

朱翊钧在城门外接受百官朝拜后,便重新上了御辇,仪仗队浩浩荡荡的,进入了这座大明朝往日的都城……

而不管是南京的六部官员,还是随驾的官员,都是跟在御辇后面,步行入城的。

御驾自正阳门入城,随后进入洪武门,在洪武门后是千步廊,承天门,在之后才到了宫城的大明门……

到了此处时候,朱翊钧再次下了御辇,从大明门进入皇宫。

南京百官,以及从北京城来的随驾官员,一直等在宫外,等候着天子的召见……

朱翊钧进入了南京的皇宫,踩着早就准备好的红毯,一步一步的朝着奉天殿而去……

这里是太祖高皇帝修建的宫殿,永乐大帝在这里呆过许多年,仁宗皇帝在这里的文华宫当过数年的常务副皇帝……

虽然已经过去了两百年,但这里的宫殿,依然充满着威严。

朱翊钧在奉天殿前的广场上,忽然他停下脚步,环视一周。

身后的冯保,以及一干随从,全部颔首等候。

洪武二年,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站在应天府的紫金山巅,俯瞰脚下燕雀湖,波光粼粼。

他挥袖间定下规制:“宫阙规制,必欲使帝王尊严,不可僭越。”

随后,十万工匠涌入应天,填湖筑基的号子声震彻云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南京紫禁城以“天子之居”的宏大气魄铺开,占地面积逾百万方,中轴线长达五里,奉天殿基址高出地面十丈,螭首吐水、飞檐衔云,檐角垂脊兽多达九只……

这是当时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向天下昭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绝对权威……

而在三十多年后,也就是到了永乐四年,朱棣在这里摔碎西域进贡的夜光杯,下定决心,迁都北平。

“应天虽好,终非龙兴之地!”

随后,工部尚书宋礼率百万役夫凿通大运河,将房山汉白玉、西南金丝楠木源源不断运抵北平……北京紫禁城的地基深挖二十丈,浇筑“糯米灰浆”混以生铁,比南京宫城更厚重三分。

丹陛御道上的云龙石雕重,需千人拽冰、万人牵行,朱棣借着北京城那座宏伟的宫殿,向天下宣示“靖难正朔,再造乾坤”铁血……

南京紫禁城枕山抱水,紫金山如苍龙盘卧,秦淮河似玉带环绕,刻意将皇城偏于城南,让“王气”与“地脉”相融。

而北京紫禁城以景山为镇,中轴线直指天寿山皇陵,朱棣将皇宫北移,使“天子居中”与“祖陵护佑”形成神秘呼应。

大明朝皇帝修建的这两座宫殿,可是将风水学,建筑学的运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两座宫殿,一个扎根江南烟雨,一个傲立北地霜雪……

朱翊钧看向奉天殿,沉思许久。

身后冯保不由低声说道:“陛下……外面臣子们还等着召见呢……”

朱翊钧闻言点了点头,而后掐着腰,看向奉天殿道:“太祖高皇帝批阅奏章时,常听得到秦淮河的桨声灯影……成祖文皇帝在京师奉天殿发号施令时,耳边回响的是边塞传来的金戈铁马……两座宫阙,如两枚棋子,一南一北,看到这些,想到这些,朕心中有些激昂……”

“陛下……您……”

“朕又想做首诗了……”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