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 第695章 天子南巡 19

申时行听着皇帝陛下的话,是越听越紧张。

不是说宗藩的事情吗。

怎么扯到地方吏治了。

实际上,朱翊钧不微服私访,永远的身处在天上宫阙之中,他照样能成为一个有为君主。

因为,他可以毫无负担的借用着已经越发强大的国家机器去敛财,毫无负担的将老人的儿子送上战场,并且可以毫无负担的享受着属于帝王的荣耀……

可有些事情,看的明白了,心里面就会有负担。

有了负担,只能让其纠结,也并不能改变什么。

“很多事情,想要改变,难……可若是难了,就难道什么都不做吗?”

“朕亲眼看见百姓吃什么土馍,里面是面,表面是土,为何这样吃啊,因为这样更加充饥……朕呢,也尝了尝,那个味道朕今生也不会忘了……“

“有个老阿娘拽着朕的衣角问‘当今圣上可知道民间疾苦’……”

“朕无言以对……”

“百姓生活如此贫苦,倒还能安稳度日。”

“可藩王身旁,就出现了一个不听他们话的人,他们就忍不下去了。”

“今日,三王前来,哼,给朕诉苦呢。”

“他们哪有那么多的苦楚,该诉苦的人,诉苦无门,不该诉苦的人,却能直接到朕的面前,说一通有的没的。”

申时行是越听越心惊。

而朱翊钧是越说越愤怒。

“太原城里,晋王的私矿日夜不停,挖空的何止是煤山,是朝廷的税基……当地县令递来的折子,通篇写的却是晋王如何修缮文庙、赈济灾民。”

“还有这漕运,德王的船队打着‘官船’旗号,强征民夫,私运盐铁。那些本该上缴国库的赋税,都进了王府的地窖……”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官府不敢得罪藩王,甚至与他们沆瀣一气……”

“他们不敢得罪,朝廷就得罪……”

“朕就得罪……”

“宗藩……用十年的时间,完善其制度,约束其行为……”

“要是有人效仿成祖皇帝,那就让他们来,朕不是朱允炆,朕可不是好欺负的………”

朱翊钧说完这些,已经是气喘吁吁,可见,年轻的皇帝确实大动肝火了。

从申时行进来,就回答了两个问题,而后,便一直听着皇帝陛下说话。

而且说的这些,应该是皇帝陛下关起门来,才能说的,根本就不是他一个外臣能听的。

皇帝陛下甚至蛐蛐了永乐大帝。

“陛下,有此雄心,是社稷之幸,百姓之福。”

“你们呢,你们这些做官的,就没有过想法,就看不出问题,你们看不出来,朕看出来了。”说完这些,朱翊钧轻叹口气,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

而这个时候,冯保也端着一杯茶水放到了朱翊钧的面前……

“朕,苦思冥想了一番,有了些许的想法,现在朕说,你听,你觉得可行性如何?”

“是,陛下,臣听着呢。”申时行赶忙道。

“朕决定昭告天下,“太祖封王,本为‘藩屏帝室’,然今宗室不工不农不商不仕,空耗国帑,实违‘相生相养’之祖训。朕今复太祖‘藩王当为天下先’之意,非削权,乃正名。”

朱翊钧这个昭告,借太祖高皇帝得名号,打着“恢复祖制”的旗号,将改革合法性锚定在开国圣君身上,规避“违背祖制”的政治罪名……

实际上,违背祖制这个锅,即便是现在的朱翊钧都背不起来,还是要抠字眼,他想了一下午,才想到了,太祖高皇帝的意思,‘藩王当为天下先’……

“每年朝廷给藩王的禄米,有先提条件,要求“每万石禄米需供养三百边军”,同时,王府庄田按“留三成、交七成”收归官田……分给为王府种地得佃农们,让他们独立出来,而那些还要给藩王种田地的百姓们,交给王府的粮食,要与朝廷的赋税相符,不能私自加征……”

“撤销宗人府独立司法权,规定“宗室犯罪,无论轻重,俱由地方按察司审理,三司会审时需有锦衣卫与宗人府各一名官员旁听……”

“当然,朕还是要考虑下面的宗室,对于偏远宗室,镇国将军,奉国中尉,允许科举开禁,特科选拔,只要能够考中秀才,优先安排担任地方州县县佐官,主簿、典史等……”

“如果说,宗室中真的出了治世的大才,中了进士,中了状元,照样进翰林院,照样可担任京官要职,地方要职,朝中的党已经那么多了,朕也不差一个宗族党了……”

“设置宗藩永制,召集内阁、六部、宗人府,各地的亲王全都到京师来,好好商议,共同制定……一旦定下来,不能轻易更改。”

“当然,宗室爵位世袭但俸禄每代递减两成,至奉国中尉之后不再递减,但需自谋生路……宗室除名……当然,除了名,朝廷会给一定的补助,按人口分给他们良田,一个人十亩够种了,不过,要服从调剂……都想往江南跑,那怎么行,大西北的田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朕还要在各藩王府所在地派驻“京营监军卫”,保护宗室安全……”

申时行听完朱翊钧的话后,陷入了沉思。

他当官那么久,做了那么久的事情。

皇帝陛下提出来的这些东西,在他看来,是有着可行性的。

虽然看起来,无比严苛,亲王传了五代,几乎就领不到朝廷的工资,只保有尊位……但却让大多数的底层宗室尝到“就业增收”的甜头……

可以参加科举,可以当官……这是从圈养,变成了放养……不管了,混去吧……

这种情况下,底层宗室是被拉拢的,高阶亲王,郡王,多少多有些独木难支了……

“朕说了那么多,申爱卿,你也说两句啊……”朱翊钧看向申时行道。

“陛下,臣在想,这么大的事情,是否要先回京师在议论呢。”

“朕只是问你有什么想法,朕又不是现在就颁布旨意,昭告天下……”

听完朱翊钧的话后,申时行点了点头:“臣觉得陛下所言,有理有据,不过,陛下,这个事情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还是要看陛下的……”

“此言何意?”

“陛下的皇子,也要得封亲王,也会分封各地……您是否愿意,自己的子孙有朝一日,流落民间为一农夫,为一工匠,每日为生活奔波呢……”申时行这番话,就是在试探朱翊钧的决心。

现在的这些藩王都是前面的皇帝陛下封的,先帝穆宗皇帝陛下,没有封王,你没有亲兄弟,陛下的祖父世宗皇帝陛下,虽说封了王,也早就身死国除了……

说白了,现在皇帝陛下拟定的宗室条例,对待的都是跟他血缘很远远的藩王了,传了那么多代,可以说,关系不大了……

可你呢,你日后封了王爵,到了晚年,搞出一套舐犊情深的戏码来,把现在做的一切在推翻,现在做的这些,不一点意义都没有了……

朱翊钧闻言笑了笑:“为一农夫,为一工匠,不好吗……”

“太祖高皇帝,想当一个农夫,想做一个工匠,都难于登天……”

“朕的儿子们,朕是不会区别对待的,这一点,申爱卿,你完全可以放心……”

这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式啊,太祖高皇帝是从穷苦大众中出来的,他的子孙后代,也理应回到劳苦大众中去……

这样,他的基业,才有可能打破三百年历史周期……不然,即便此时的朱翊钧将大明朝的国力发展到了一个顶峰,可那又如何呢,唐玄宗的开元与天宝也是几年的事情啊……

宗藩问题,必须要得到解决。

这本身就拧巴。

接少待遇,放松管控,对于宗室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这是内部顽疾……是癌症……

如果说不解决的话,即便没有外患,可大明朝还是会倒在更加汹涌澎湃的百姓战争中……逃脱不了一根绳子的最终命运……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