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 第684章 天子南巡 9

“事难做,家难管,有道理……”

“不过,你难道不知道,咱们大明朝的天子,以民为本,多难管的事情,他都能管。”

朱翊钧看着李牧之说道。

“贵人啊,这样挺好的……”

“什么?”朱翊钧眉头一皱:“这样挺好的,我不明白……”

“贵人,朝廷富了当然好,总好的过,富了一帮贪官污吏吧。朝廷不取,自有人取……”

“这些,小的看的明明白白。当官的都清楚,什么样的罪,是杀头的,是一家老小都要遭难的。”

“那就是治下民变……”

“朝廷的新税制,定的挺好,最起码,若是我们保定来了一个知府,来了几个县令,都是贪官,他们也不敢逼的太紧。”

“因为百姓的油水就那么多,大部分都给朝廷了,在去取人家的,老百姓可就要闹事了。”

“而且,小的在早上的时候对贵人说过,小的是在嘉靖年间,在家门口跟蒙古的鞑子打仗,人家都打到了家门口,百姓们那可是性命难保。”

“朝廷拿着老百姓们的血汗,打鞑子,固边疆,这对于我们这些老百姓们来说,是好的,也没有说,上面的贵人们,都将其挥霍完了。”

“现在的世道,比之前好太多了,最起码,不用怕被鞑子踹门,烧杀抢掠……能吃饱饭,能活着,就挺好的。”

朱翊钧闻言,沉思许久。

他的内心是深受触动的。

虽然,这些事情他在之前 ,都或多或少的清楚一些……

“别拿保正不当官,我瞧着你啊,水平都挺高的,说的这些话,也中听,不过,朕听着却不太顺耳……路还长着呢,咱们慢慢走,你啊 ,少喝点酒,好生的活着,朕要让你看看,十年后的腰山镇……”

说完之后,朱翊钧站起身来。

“你啊,别跟着我们了,在走三十里,我们就出保定了,后会有期……”

李牧之赶忙躬身行礼:“是,陛下。”

多么丑的一张脸啊。

这个时候,看着也挺顺眼的。

朱翊钧的马队扬起的尘土渐渐消散在官道尽头,李牧之跪在路边直愣愣地盯着空荡荡的路口,直到马队消失不见。

随后,他才起来。

膝盖还残留着叩拜时硌在石板上的钝痛。

他伸手狠狠掐了把大腿,疼得龇牙咧嘴才敢确信,自己确实跟皇帝吹了那么长时间的牛逼。

以后,在面对上官的刁难时,自己更有把握应付了。

“老天爷,我这是烧了几辈子高香?”他粗糙的手掌在脸上来回搓了几把,又摸出腰间酒葫芦狠狠灌了一口,辛辣的酒液顺着下巴往下淌……

直到冰凉的酒液呛进喉咙,剧烈的咳嗽让眼眶泛起泪花,他才如梦初醒般猛地将酒葫芦掼在地上:“戒……从今天起戒酒……多活几年……”

葫芦摔在青石板上碎成几片,琥珀色的酒液渗入石缝,混着尘土蜿蜒成细小的溪流。

李牧之望着狼藉的碎片,絮絮叨叨地念叨着:“陛下说要让我看十年后的腰山镇……我啊说什么也得熬到那时候……”

等他回过神来,想回去的时候。

一转身……

哎。

我刚刚骑着的马呢。

原本那些护卫让自己骑着的马,早已跟着朱翊钧的队伍远去。

皇帝陛下身边的那些人,都那么抠门的吗?

陪聊了这么久,连匹马都不舍得给。

他咧嘴干笑两声,望着天边盘旋的苍鹰:“五六十里……这要走回去,估摸着,要废半条命啊……”

作为保正,当地的地头蛇,他有着很多办法回到自己的老窝……

暮色如墨,渐渐浸透了天际,朱翊钧一行人踏入一座临河小镇时,灯笼已次第亮起。

街边客栈“望湖居”的幌子在夜风里摇晃,屋檐下的马灯将积水映得斑驳陆离。

朱翊钧稍稍在客栈中稍稍休息片刻后,便带着张国之,与两名护卫离开了客栈。

潮湿的水汽裹挟着鱼腥味扑面而来。

月光给河面镀上一层银纱,远处渡口的竹篙在水面划出细碎涟漪。

三五个老汉围坐在石墩上,正在高声交谈。

而朱翊钧带着三人,不动声色的靠近,蹲坐在渡口的不远处,听着这帮渔夫的对话。

“这鱼税又涨了三成!”戴斗笠的老汉猛拍大腿,震得石墩上的酒葫芦都跳了跳,“前儿个交完税,家里婆娘连米都买不起,直掉眼泪!”

话音未落,另一个佝偻着背的渔夫将烟杆狠狠磕在石墩上:“朱家皇帝龙椅坐得稳当,可知道咱们连糠饼子都快吃不上了……那些官老爷喝人血都不吐骨头……”

张国之闻言,眉头骤紧,下意识的看向朱翊钧。

却见皇帝陛下脸色如常。

夜风掠过芦苇荡,发出沙沙轻响,远处传来更夫梆子声,一声接着一声,敲得人心发沉……

“要不是家里穷,我也读书当官!”说话的是个精瘦的年轻渔夫,赤着的脚指头在泥地里不安地扭动,“我若做了官,定让乡亲们吃饱穿暖,一文税都不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周围老汉们哄笑起来,笑声里混着无奈与自嘲:“就你?等你当官,太阳都从西边出来喽!”

朱翊钧听着,也笑了。

这笑还未散尽,就听见戴斗笠的老汉突然指着他喊:“哎,后生,瞧着面生啊,过路的……”

朱翊钧起身,缓步上前,靴子踩在湿润的泥地上发出“噗嗤”声响:“正是。听诸位说得热闹,过来凑个趣。”

说着,他在石墩旁坐下,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粗糙的石块……

戴斗笠的老汉眯起眼,借着火光将朱翊钧上下打量一番,见他衣着虽朴素,举手投足间却透着股说不出的气度,不由得咧嘴笑道:“这年头,能听咱糙汉唠叨的外乡人可不多见,后生,你是做哪行营生的?”

朱翊钧望着河面浮沉着的几叶扁舟,漫不经心道:“走南闯北做点小买卖,见多了各地的风土人情。方才听老丈们说鱼税的事,倒是想起些别处的见闻。”

他顿了顿,余光瞥见张国之悄悄往这边靠近半步:“前些日子在徐州,听说有位知县征税银疏通河道,百姓们虽一时吃紧,可来年汛期没了水患,收成反倒好了不少……”

“哼!那是撞上了青天大老爷!我们这儿的官儿,恨不得把百姓骨头都熬成油!上个月李家媳妇为了凑税银,把陪嫁的镯子都当了,结果转头就瞧见县丞家的小妾坐着八抬大轿,浑身戴得跟金疙瘩似的……”

“要是能直接告到皇帝跟前就好了……听戏文里面说当今陛下英明神武,总不会看着咱们饿死!”

这话再次惹来一阵哄笑,戴斗笠的老汉笑着往地上啐了口唾沫:“皇帝日理万机,哪有空听咱屁民诉苦,等消息传到紫禁城金銮殿,咱们都凉透了……”

随后,众人又是一番埋怨……

甚至,还说了不少违禁词。

朱皇帝。

凤阳出了个朱皇帝,老百姓们,算是倒了大霉……

而朱翊钧就一直坐在那里,听着渔夫们的抱怨。

在一些河流、湖泊等水域,渔民捕鱼需要向官府缴纳鱼税……当地官府通过设立专门的机构来征收鱼税,以此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

鱼税的征收方式也多样,有的是按船征收,有的是按捕鱼量来计算……不过,在这个时期,大多数都是一条船征收。

河面上忽然吹来一阵劲风,岸边芦苇齐刷刷弯下腰,远处客栈的灯笼在风中剧烈摇晃,光影将他的面容切割得忽明忽暗。

就在这时,张国之突然跨前一步,沉声道:“天色不早,公子该回去了。”

朱翊钧缓缓起身,掸了掸衣摆上的尘土,从袖中摸出几枚铜钱放在石墩上:“叨扰各位了,这点钱权当请老丈们喝壶酒。”

戴斗笠的老汉慌忙推拒:“使不得使不得!不过是闲话几句……”

“留着吧。”朱翊钧转身望向墨色的河面,月光在水波间碎成点点银鳞,“世道再难,日子总要过下去。”

他抬脚往客栈方向走去,身后传来老汉们的议论声:“这后生看着倒是个厚道人啊……”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