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 第567章 名菜

第567章 名菜

拜帖连夜从杭州城出发,马蹄声在夜色中急促响起,信使快马加鞭朝着宁波奔去。

月光洒在道路上,映照着他匆匆赶路的身影,这份拜帖承载着浙江一众官员的心思与忐忑,在寂静的夜里传递着即将到来的会面讯息……

第二日清晨,天色刚亮,涂泽民便带着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等省府各级官员,浩浩荡荡地从杭州前往宁波。

涂泽民坐在马车里,闭目沉思……在北京城的日子,涂泽民是担惊受怕,一回到浙江,心也安定下来了。

抵达宁波后,众人分别在不同的驿馆见到了魏国公和都御史刘政。

虽然带着那么多官员前去,但这些官员去了,也只是打了一照面,真正要跟都御史,魏国公谈事情的还是涂泽民。

涂泽民与魏国公两人分主宾落座后,魏国公徐邦瑞抬手示意,即刻便有人上茶。

徐邦瑞是第八代魏国公,其父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草包国公徐鹏举,嘉靖年间南京京营,振武营兵变,他竟被作乱的士兵呼为草包,狼狈而走,全无名将风概。

徐邦瑞是庶长子,其父徐鹏举的夫人张氏早亡,没有子嗣 。

按照当时的制度,应该是庶长子徐邦瑞世袭爵位。

但是徐鹏举喜欢小妾郑氏的儿子徐邦宁,请托于当时内阁首辅严嵩的儿子严世藩,封郑氏为魏国公夫人,并请送徐邦宁到兵部学谋略……

当时的兵部尚书刘采神态严厉的跟他说:“立嗣应该立长子,你既然喜爱小儿子,就应该把他安排在一个安稳的位置上,若是你的长子不来,兵部是不会接受你这个小儿子的。”

徐鹏举沉默不言。

他就只把两个儿子都送到了兵部。在北京数年,徐邦瑞一直勤奋好学兵事,在京营中也待了数年,与他那游手好闲的弟弟完全不同。

当然,为了能够让小儿子继承爵位,这个草包国公又去巴结礼部,巴结高拱,被穆宗皇帝得悉后,下旨训责了徐鹏举,并且罚了他一年的俸禄,也绝了徐鹏举费长利幼的想法。

在徐鹏举死后,最终徐邦瑞继承爵位……

徐邦瑞继承国公爵位后,可是不敢有一刻忘记穆宗皇帝陛下的恩情,凭着忠诚,再加上他比自己的父亲要优秀许多,在万历五年,担任了南京守备,掌管了军权。

茶香袅袅升腾,弥漫在大堂之中。

徐邦瑞轻抿一口茶,缓缓开口:“在南京待的时间长了,整日被困于那四方城墙之内,此次出来走一走,到了宁波,才真切感受到这开海之举,果真是大有益处。瞧这宁波的繁华盛景,着实令人惊叹……部堂大人可是居功至伟啊……”

涂泽民连忙欠身,恭敬回道:“全赖陛下圣明,才有这开海之善政。宁波能有今日之繁华,皆是陛下的功劳……”

自开海之后,宁波港千帆竞发,万商云集 。

西洋的红毛番、东洋的倭人,还有南洋诸国的商贾,纷至沓来。

码头上堆满了琳琅满目的货物,丝绸、瓷器、茶叶等中华物产,由此运往世界各地。而海外的香料、珠宝、奇巧之物,也不断流入大明。

城中街巷,人潮涌动,车水马龙。

无数百姓因这开海有了营生,或为船工,或做牙人,或经营店铺,人口剧增,百业兴旺,一片昌盛之象……

徐邦瑞微微颔首,眼中露出赞赏之色,两人就此话题展开,谈古论今,对开海后的种种利弊、得失进行了深入探讨,一时之间,大堂内只闻二人交谈之声,气氛时而热烈,时而舒缓……

许久之后,涂泽民微微叹息一声,说道:“下官刚从京师返回,临行之前,陛下曾言,我一到杭州,魏国公便要启程离开了,不如魏国公多待上几日,下官想邀请魏国公再去杭州城转一转,领略一番杭州的湖光山色与市井繁华……”

徐邦瑞自然听出了涂泽民话里的意思,他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说道:“部堂大人的美意,心领了。只是此次出行,诸多事务缠身。陛下旨意我已明晰,不过,陛下可曾告知你,此次移营所需的军费,需浙江承担八万两。待我等走后,这银子可要尽快移交至南京户部。”

涂泽民听闻,心中先是一紧,旋即又松了口气,原本还担心魏国公另有深意,不愿离去,如今看来,只是这银子的事。

他连忙应道:“魏国公放心,此事我自当全力办妥。浙江定会按时将这八万两银子移交至南京户部,绝不敢有丝毫延误。”

说罢,两人相视一笑,大堂内的气氛也随之轻松了些许 。

与魏国公一番长谈后,涂泽民马不停蹄地前往都察院左都御史刘政下榻的驿馆。

见到刘政,涂泽民满脸堆笑,拱手行礼:“督御史,涂某特来探望。”

刘政起身还礼,脸上却并无太多笑意,只是淡淡地说:“涂大人客气了,快请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两人坐定,刘正也不兜圈子,直截了当地说:“涂大人,此次我来浙江,所见所闻,实在令人忧心。开海之后,这浙江官场竟滋生出如此庞大的利益群体,实在超乎想象。”

涂泽民心中一凛,脸上却依旧保持镇定,说道:“都御史所言极是。朝廷此前已以雷霆手段整治宁波港底层的运转乱象,本以为能肃清积弊,看来还是不够彻底。”

刘政微微摇头,目光如炬地看着涂泽民:“那些不过是皮毛。根子上的问题,还在上面。就算下面换了一批人,只要上面的利益链条不断,乱象随时可能死灰复燃。”

涂泽民额头微微沁出细汗,他何尝不知刘正所言属实,只是这其中牵扯的关系太过复杂,想要连根拔起谈何容易。

换句话来说,自己都有可能是这个根子。

他勉强笑道:“都御史放心,下官定会全力清查,绝不让朝廷失望。”

刘正看着涂泽民,语重心长地说:“涂大人,你如今主政浙江,政绩固然重要,但切不可为了政绩,把不该舍弃的东西都舍去了。为官一任,当以百姓福祉、朝廷安稳为重。若一味追求表面的繁华与政绩,而忽视了背后的隐患,日后恐成大患啊。”

涂泽民站起身来,恭敬地行了一礼:“都御史教诲,涂某铭记于心。往后定当谨慎行事,严查官场弊病,还浙江官场一片清明。”

魏国公徐邦瑞是武将,又是勋臣,皇帝让干啥就干啥,见到涂泽民之后,也没有说什么难听的话,可刘政却是文官,还是监察的文官,在万历六年才从北京城调到南京来任左都御史,之前他可是在海瑞身边呆了数年的副都御史,他的话就很直接……

当日,会谈结束后,到了第二日,魏国公便率领着从南京调遣过来的军队准备返回南京。

看着魏国公带着军队离去,整个浙江官场似乎都松了一口气……官印重新启用,宁波港也开了,原本在海上停靠的船只,也纷纷进入入港口……

众人心中暗自揣测,看来朝廷还是要重用涂泽民巡抚大人的,这场风波或许就要平息了……

然而,就在众人逐渐放下心来,以为事情已经平息之时,京师又来了新的消息。

都察院的王道成即将到浙江来担任按察副使……人已经在路上了。

这一消息瞬间打破了浙江官场短暂的平静,刚刚送走魏国公,都御史,转眼又从北京城来了一个按察副使,此来,不就是为了专门监察浙江本土官员的吗。

涂泽民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也是一沉。

王道成的到来,究竟是协助按察使整顿浙江官场,还是监视自己呢……

正月十一日,杭州城西子湖畔的望潮楼。

三楼临湖的";烟雨阁";里,十二扇雕花槅门尽数敞开,晚风穿堂而过,将八盏琉璃宫灯吹得轻轻摇晃。

涂泽民站在朱漆栏杆前,望着楼下缓缓驶来的一辆马车。

马车刚刚停稳。

急性子的王道成便跳下了马车。

看着望潮楼,以及眼前的西湖美景,冷笑一声:“真是好地方啊,美景……美酒……美人……到处都是黄金白银……人在这种地方呆久了,只怕自家祖宗三代都要忘了。”

说话间,他看到了楼上的涂泽民,当即脸上的冷笑随即转成了人畜无害的笑容。

";道成兄!";涂泽民唤了一声后,快步迎下楼梯。

下了楼的涂泽民朝着迎面而来的王道成拱手:";京师一别,不过数日,没成想在杭州还能得见。”

今日上午的时候王道成才到了杭州城,得知消息的涂泽民,便立即从宁波赶了回来,邀请王道成晚上用宴。

王道成初来乍到,也不好直接拒绝。

王道成拱手还礼:“部堂大人折煞下官了,下官此来,是要在部堂大人麾下做事,本想着在部堂大人返回杭州之后,在去拜访,没成想,还要让部堂大人设宴……”

“道成兄,这话外套了些,快,请……”

“部堂大人请。”

随后,两人一前一后上楼。

两人上楼后,分宾主落座。

小厮迅速上前,为二人斟满酒。

酒过三杯,涂泽民放下酒杯,神色看似轻松,眼底却藏着一抹不易察觉的谨慎,开口道:“道成兄,此番你来浙江任职,定是能大有成就,说来惭愧,这些年,浙江的官员多多少少都有点问题,这是本官的失职之处啊……”

王道成嘴角微微上扬,笑容里透着几分捉摸不透,说道:“部堂大人言过了,下官不过是奉陛下之命,来这鱼米之乡,尽些绵薄之力。只是初来乍到,诸多事宜还得仰仗大人提点。”

“你也知道的,这些年啊,都察院中得天子诏令外派的,只有您,和下官了……”

“是,所以本官来说,道成兄在浙江必大有成就。”说完之后,涂泽民微微眯眼,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缓缓说道:“浙江之地,看似繁华太平,实则暗流涌动。开海一事虽已尘埃落定,可官场里的那些陈规陋习,怕是一时难以根除。道成兄肩负监察重任,往后行事,怕是会触及不少人的利益……不过,道成兄,也不要有太多的顾虑,不管什么事情,本官跟道成兄都是站在一起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听到涂泽民的话后,王道成只是笑了笑,端起酒杯:“部堂大人,都在酒中……”

王道成是莽,是直,但却不傻……

如果说陛下对涂泽民非常信任,自己怎么可能来到这里做按察副使。

涂泽民邀请他用宴,也不符合官场的正常礼仪,这只能说明他多少有些心虚,想着早点从自己这里探查出来些许的消息。

涂泽民说了那么多,却只换来王道成一句,都在酒中,当下脸上的笑容略有呆滞,不过,他还是端起酒杯,与王道成在饮一杯……

窗外忽然飘来几滴冷雨,打在雕花木窗上发出细碎的声响……听着雨声,涂泽民放下酒杯,随后亲自执箸,将鱼眼挑到王道成碗中:";这道醋鱼要用三斤重的草鱼,在西湖活水里饿养七日去尽土腥。火候最是关键………早一刻嫌生,晚一刻则老。";

“名菜,西湖醋鱼,道成兄尝一尝……”

“多谢部堂大人。”说着,王道成将鱼眼吃下,而后举起了大拇指:“西湖醋鱼,人间美味……”

涂泽民闻言笑了笑:“待会把这一壶酒喝完了,在让你尝尝龙井……”

“哎呀,何必喝完酒呢,部堂大人,实不相瞒,下官我啊,不爱喝酒,只喜饮茶。”

听着王道成的话后,涂泽民立马安排人泡茶,不一会儿,两盏茶便送了过来。

";今年西湖边头茬的嫩芽。";涂泽民掀开茶盖,";雨前茶虽好,终究不如明前金贵。道成兄不妨细品,这茶汤里的春意可还入得了口……";

王道成端起茶盏却不就饮,他忽然笑出声:";都说杭州茶讲究';雨前是上品,明前是珍品';,可下官在都察院时听说...";他突然压低声音,";去年清明暴雨冲毁了十八里茶坡,茶农损失惨重,不知这龙井的芽尖,是从哪座仙山采来的……";

空气骤然凝固。

楼下传来歌伎咿呀的唱曲声,混着雨丝飘进阁内。

涂泽民抚掌大笑:";道成兄果然耳目灵通……不过...……茶农最懂时令,该采的茶,总不会误了时辰……";

“是,部堂大人说的是。”说着,王道成轻抿一口,而后叹道:“好茶,好茶……”

随后放下茶杯后的王道成看向涂泽民:“对了,部堂大人,浙江的事情,下官知道的确实不多,可这第一日到杭州城,便总觉得不对劲,这里的同僚可比下官在都察院时的同僚,要长的贵气,富态多了……难道浙江的气候真的这么养人……还是百姓们会养人呢……”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