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 第467章 告示

这些百姓们有的是自发前去,但更多的还是锦衣卫组织的。

张国之派遣了数百人过去带节奏呢。

没想到,给海瑞搭了舞台,做了嫁衣。

等到张国之得知之后,也是哭笑不得。

朝中的那么多大臣,张国之都抱有敌意,只有海都御史,张国之是打心眼里面配合,现在这出戏没有唱成,他也接受。

张国之将外面发生的情况,详细记录,而后,前往宫中禀告。

此时的乾清宫中。

朱翊钧与往常一般处理着奏疏。

虽然他下旨会审李文贵,在外人看来,天大的事情,可在朱翊钧看来,却是在寻常不过的了。

他甚至都记不清李文贵长什么样子……对其,可是没有什么感情的。

当然,即便有感情,也丝毫不影响朱翊钧下决定。

因为他有着所有合格天子的特性,薄情……

朱翊钧正专注地看着奏疏,手中的朱笔不时在上面圈圈点点。

这时,内侍走入乾清宫,躬身声:“陛下,锦衣卫指挥使张国之张大人求见陛下。”

朱翊钧连头都未抬,只是淡淡说道:“让他进来吧。”

“是,陛下。”这内侍得到应允后,便转身下去召张国之入殿。

在这个间隙,朱翊钧放下了手中的奏疏微微转头看向身旁的陈矩,神色似有几分思索,说道:“大伴还没回来啊。”

陈矩微微躬身,轻声回应:“冯公公从那儿走了以后,就径直去了司礼监,说是有紧要事情需亲自处理。”

朱翊钧轻轻点了点头,轻叹一声:“为难了,为难了,朕这个大伴啊。”

陈矩微微颔首,应了句:“是啊。”

话音刚落,张国之已稳步踏入殿内,恭敬地行了大礼:“陛下万安。”

朱翊钧示意他起身,说道:“平身吧,说说外面的情况。”

张国之清了清嗓子,平静地说道:“陛下,百姓反应热烈,蜂拥而至围观。现场呼声不断,皆高呼‘海青天’。众人对海瑞大人赞誉有加,都盼着三司会审能严惩李文贵……”

而后,张国之又将自己的安排,全部说了出来。

朱翊钧听闻,脸上虽未露出过多表情,但眼神中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

其实,从下旨会审李文贵一事,在外人眼中或许是惊天动地,可以震动朝纲的大事,可在朱翊钧看来,不过是寻常政务。

而此次事件,虽被海瑞抢了风头,可朱翊钧却并未有丝毫不满。

他本就没想借此树立自己的威严,这背后诸多推动,像张居正内阁,还有锦衣卫等,皆是下边人自行发动。

没想到,众人无意间竟都给海瑞搭了桥,造了势。

朱翊钧本就有心让海瑞,在历史上成为王阳明圣人之后的又一位圣人,今日听闻这般情形,更是求之不得。

在听完张国之的禀告后,他微微仰头,嘴角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说道:“朕这师傅啊,此次可算是功德圆满了。”

说罢,他的目光再次落回到案几上的奏疏上,仿佛刚刚谈论的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而张国之也停了片刻,便告辞而去,为皇帝陛下探查最新的消息。

李文贵被押送到了刑部大牢。

而后,调查审讯的流程开始了。

顺天府衙将停尸房的女尸,以及他们所掌握的证据全部移交给了刑部。

更为详细的卷宗也到了三司手中。

顺天府的诸多官员,特别是顺天府尹赵德荣猛松了一口气,烫手的山芋已经出去了。

天子也在密切关注着此事,而李太后派遣周福前去刑部的事情,朱翊钧也是知道的,但他并没有过问。

还不知道周福,太后要用什么手段,去左右海瑞,但,朱翊钧早早的就下了定论。

他不行。

多年之前,满朝文武加上世宗皇帝,都不行的事情。

一个人微言轻的太监,即便背后站着李太后。

他也改变不了事情发展的轨迹。

当李文贵进入刑部大牢后,海瑞差人在各处张贴告示。

告示:夫国法者,所以弼教防奸,维持世道者也。近有武清侯府之子李文贵,于辇毂之下,肆行无忌。竟敢抢夺民女,供其淫乐,致无辜女子命丧黄泉,此等恶行,天人共愤。

今三司奉旨,将于三日后,即十九日巳时,于刑部大堂会审李文贵,以正国法。

自告示张贴之日起三日内,凡遭李文贵欺凌、迫害者,无论士农工商,皆可赴刑部、都察院、大理寺递状鸣冤。三司必详加审理,整合罪证。待会审之日,将其罪行一一公示,依律定罪,以儆效尤。

望百姓知悉,勿得隐匿……

在告示的最下方,有着都察院,大理寺,刑部三司印。

告示每贴到一处,瞬间便如磁石般吸引了众多百姓,大家纷纷涌上前来,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聚着。

本就热闹的京城街道,因这告示更添几分喧嚣,知道此事的人也越来越多。

不识字的人,认识字的人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而此时,正在游学的孙承宗带着书童正路过此处。

书童生性好奇,到处东张西望,忽然,他发现在天桥边,有艺人正吹着唢呐,曲调悠扬,十分好听。

书童不禁咋舌,对孙承宗说道:“公子,您瞧瞧,这北京可就是有意思,在咱们村,每次听这唢呐声,都得赔上一条人命呢。”

孙承宗微微一笑:“这唢呐本就是乐器之首,有人在这里吹奏也很正常,海赔上一条人命,没见过世面,京城繁华,各类玩意儿多着呢。除了唢呐,还有胡琴等诸多乐器演奏,花样百出。等晚上,等咱们安定下来,我再带你出来转转,便知京城的妙处。”

两人一路说着,不知不觉便走到了贴榜的位置。

孙承宗与书童远远就瞧见一群人围得水泄不通。

孙承宗眉头一挑,对书童说:“走,去看看。”

他们费力地挤到人群之中,只见墙上张贴的正是关于李文贵一案的告示。

孙承宗定睛细看,了解了告示内容后,心中颇为振奋。

他深知此类权贵恶行若能得到严惩,乃是百姓之福、社稷之幸。

孙承宗虽然现在就十七八岁,但从小就心怀家国,看到这种事情,他怎能不兴奋,欣喜。

而书童却不知道怎么回事。

可能是因为高兴,孙承宗兴致也来了,他又不禁苦笑着转过头,对身旁的书童说道:“你瞧瞧,这北京城看似繁华无比,可有些事跟你们村也一样啊。想听个唢呐,嘿,还真他妈得赔条人命。”

说罢,他笑着微微摇头,眼神中透着一丝无奈与期许。

无奈于世间不公之事时有发生,期许着此次能真正将奸佞之人绳之以法,可为塑造大明朗朗乾坤,而迈出崭新的一步……

而书童却是稍稍一愣,自己这温文尔雅的公子,怎么还说真他妈的,这样粗俗的话呢……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