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 第457章 皇亲贵戚

朱翊钧心中虽有疑虑,但并未过多表露……

实际上,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的改变,努尔哈赤就已经不能算作是心腹大患了,从刚一见面的时候,朱翊钧都没有选择杀了他。

到了此时,努尔哈赤摇身一变成了德胜门守门兵卒,替勤勤恳恳守了好几年的大门,生活习惯都变了,而朱翊钧就更不会在动杀念了。

但,朱翊钧是个谨慎的人,总是会时不时的念起他来。

朱翊钧在宫外待了许久,等到天色渐晚,等到街道上的人少了一些后,才乘坐马车,在大批锦衣卫的护送下,回到了皇宫……

在早上的时候,朱翊钧便带着皇后一同去两宫皇太后处,请了早安,并与两宫皇太后一同用了午膳,而后朱翊钧才出宫而去。

朱翊钧在回到宫中后,看了会儿书,便在乾清宫中就寝、明日还要起个大早,参加朝会。

冯保伺候着朱翊钧安寝之后,便离开了乾清宫。

而后,冯保来到了李太后的宫殿。

此时,虽然天色已晚,但李太后的宫殿中,依然灯火通明……

冯保进入宫殿之后,便直奔李太后静修的道房之中。

还未踏入,一股浓郁而醇厚的檀香味便扑鼻而来,仿佛能将人心中的杂念瞬间涤荡。、

道房的门半掩着,透过门缝,可见屋内烛火摇曳。

冯保轻轻推开门,屋内的布置一如往昔。

正前方,供奉着三清的泥塑神像,在烛光的映照下,三清的面容庄严肃穆,仿佛俯瞰着尘世的芸芸众生。

三清像前,一尊古朴的香炉中,檀香袅袅升腾,香烟盘旋缭绕,如同一缕缕轻柔的思绪,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两侧的墙壁上,挂着几幅精心装裱的对联,皆是道家的经典语句。

右边一幅写着:“天地无私,为善自然获福;圣贤有教,修身可以齐家。”

左边的则是:“道本虚无,见真机方明妙窍;心原澄彻,悟真境始契真如。”

字迹飘逸洒脱,笔锋间透着一股超凡脱俗的韵味。

李太后身着素色道袍,正端坐在蒲团上闭目养神。

她的身姿挺直,面容平静,仿佛与这静谧的道房融为一体。

冯保轻手轻脚地走到李太后身后,躬身行礼,轻声说道:“太后,奴婢来了。”

李太后并未睁眼,依旧保持着打坐的姿势,缓缓问道:“那件事情处理得怎么样了?”

冯保微微皱眉,面露难色:“回太后,有点棘手,怕是海瑞已经知道了些许……”

李太后这才缓缓睁开双眼,目光平静地看向香炉中升腾的香烟,说道:“海瑞此人,刚正不阿,眼里揉不得沙子……”

“奴婢,在回宫的路上一直在想,此时,好像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冯保低声说道。

脸上满是为难神情。

李太后微微点头,目光深邃:“事在人为,却也不可逆天而行。既已发生,便要坦然面对。你且说说,如今具体是何情况,父亲着急,说的也是不清不楚,我也没有听懂多少。”

冯保听完李太后的话后,停顿了片刻,而后开口说道:“小侯爷李文贵,他……他强抢民女,一共抢了六个。其中三个民女不幸身亡,不过都被他拿钱摆平了。可其中有一个是有夫之妇,她的夫君将此事告到了顺天府。”

李太后听闻,眉头微微一蹙:“这李文贵,实在是太过骄横。身为皇亲国戚,竟做出这等伤风败俗之事,就这样,父亲还要进宫找我求情。“

李伟,是李太后的父亲。

在昨日,他入宫为其儿子求情,但可能是犯得事情有些难以启齿,在昨日支支吾吾,也没有说明白。

而后,李太后便将这件事情交给冯保去办了。

此时,听完她弟弟犯得事情,李太后多少有些恐慌。

有了人命官司。

还是在天子脚下。

天子。

她的儿子。

她很是了解。

她一点都不怀疑,若是这件事情捅到了朱翊钧的面前,即便是天子的舅舅,也难逃一死。

而自己根本就阻止不了。

李太后沉默片刻,缓缓起身,走到三清像前,拿起一旁的拂尘,轻轻扫了扫供桌,说道:“父亲他年龄大了,一辈子啊,老实本分,过得都是苦日子,老了老了,还要为儿子此等事情奔波……哎,这世间诸事,皆有因果。李文贵如此肆意妄为,终究是要自食恶果……可怜了我的父亲啊……”

“这世间诸事,皆有定数,正如道家所言‘时也,命也,运也’。文贵犯下这等罪孽,实乃他自己造下的因果,于天理国法而言,他罪当严惩,乃至以命抵罪,也不为过。”

她微微叹息,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忍,继续说道:“然而,为人子女,我有心疼自己的父亲,如今若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儿子命丧黄泉,白发人送黑发人,我又怎能忍心……”

“这世间万物,讲究一个平衡,就像道家的阴阳调和,有阴必有阳,有生必有死,可在这生死之间,亦当有一线生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道以其无形之力,孕育万物,德以其宽厚之怀,滋养万物。世间之事,亦当遵循此道,既要尊重国法,彰显天道之公义,又要心怀慈悲,不失人道之温情。”

有些话,李太后不方便说,而此时,她在等着冯保给她出个主意,将她不能说的话说出口,甚至,直接将这件事情给掩盖过去。

冯保是有这个能力的,这一点,李太后从不怀疑。

可此时的冯保,已经不是朱翊钧登基之初的冯保了。

冯保当然听明白,太后乌泱泱说了一大堆,想要听自己讲什么。

可冯保支支吾吾,就是说不出来李太后想听的东西。

这让李太后有些着急,她将浮尘放下,转过头来,看向冯保:“冯保,你有什么主意吗?”

冯保见李太后发问,心中暗自叫苦,犹豫片刻后说道:“太后,此事棘手就棘手在海瑞已有所察觉。他铁面无私,一旦咬住此事,怕是难以轻易松口。若强行施压或掩盖,万一走漏风声,陛下知晓后,恐怕龙颜大怒,后果不堪设想啊。”

“奴婢,奴婢实在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不如,不如,您直接找陛下说一下……”

冯保是真的不想管。

因为他也了解自己侍奉的主子。

若是自己管了,在皇帝陛下面前,算是彻底失去了宠幸,他冒得险太大了。

如果说,从太后,陛下两人之中选择一个,他是毫不迟疑地选择陛下。

其实,这海瑞知晓此事,正是冯保暗中派人去透露的。

他从手下人得到了准确的信息时,正在皇帝的身边,他是焦急万分,想了许久,派人去将此事告知了海瑞。

就是想着让明日早朝,海瑞直接将这事捅出来,将事情闹大,这样,即便今日自己扛不住压力,给太后出了主意,揽了太后交代的差事,也没有时间操作了。

这样,才能既不得罪太后,又不在陛下面前失了宠幸。

当奴婢,难啊。

李太后听完冯保的话后,脸色一变:“若直接找皇帝,他向来重视国法,只怕文贵性命难保。冯保,你再想想,还有没有什么办法?”

冯保面露难色,装作为难地思考了一会儿,说道:“太后,只能找个由头,将海瑞调出京师,不过,此时的海瑞已今非昔比,都察院都御史,这到底有多大的事情,才能让陛下将其调遣出京呢。”

说了那么多,全是废话。

李太后在这个时候,也明白过来了。

冯保现在在跟自己玩心眼呢。

“冯保,你真是胆大包天啊……合着,你什么主意都没有。”

听完李太后的话后,冯保赶忙跪下身去:“奴婢不敢,奴婢不敢,只是此事太过棘手,一时之间,确实没有什么好的法子。”

“好,你没有法子,我给你说,你直接去办,现在朝中各地雪灾的事情,不是沸沸扬扬吗,让海瑞出去,巡查一番,而后,你派人将李文贵带出京师,藏起来。”

“事情,就这么简单,就看你,办不办了。”

李太后也不跟冯保废话了,她也不藏着掖着了。

“是,太后。奴婢这就去办。只是,万一海瑞在离开前,将李文贵之事在朝堂上公开弹劾,那该如何是好?”

李太后眼神一凛,说道:“你不是与朝臣们素有往来吗?想办法去打探一下海瑞的动向,若他有弹劾的打算,提前告知我。另外,你再去顺天府,让他们无论如何,在海瑞离开京师前,把此事压得死死的,不能再出任何岔子。”

冯保无奈地躬身领命:“太后放心,奴婢尽力而为。只是这事儿牵扯众多,变数也大,还望太后有个心理准备。”

李太后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我明白。事已至此,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你且记住,一定要谨慎行事……”

“是,现在只能期盼海瑞知道的不多,在明日的朝会上,没有将此事捅出,只要给奴婢一天的时间,奴婢便能把太后交代的事情,全都办好。”

到了这个时候,冯保还在给李太后打着预防针呢。

冯保离开李太后的宫殿后,心中五味杂陈,按照李太后的想法,他应该此时通过特殊渠道离开皇宫,先找顺天府尹,在去解决告状的人……

可李太后想的有点多了。

冯保在离开宫殿后,径直回到了自己的住处,睡觉。

他不急。

他想让子弹在飞一会。

事已至此,他着急也没有什么用。

一个成熟的权力拥有者,稳,苟住是很重要的。

一边是手握大权的太后,一边是威严的皇帝……

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

这种紧迫的局势面前,他竟然还能睡得着……

在冯保离开后,李太后缓缓走到蒲团前,重新坐下。

她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试图让自己纷乱的思绪平静下来,然而脑海中却不断浮现出弟弟李文贵以及父亲焦急的面容,心中犹如乱麻,无论如何也定不下心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她缓缓睁开双眼,目光落在面前庄严肃穆的三清神像上。

在摇曳的烛光下,三清神像的面容似乎带着一丝悲悯,又似在审视着她的内心。

李太后的眼眶微微泛红,轻声说道:“三清在上,弟子实在是罪孽深重,按国法天理,文贵犯下强抢民女、致人死亡的滔天大罪,实是必死无疑。可他是父亲的心头肉,父亲一养育弟子艰难,若要弟子亲眼看着儿子命丧黄泉,弟子实在于心不忍……”

“弟子也知道,这世间因果循环,报应不爽。文贵造下的罪孽,理应由他自己承担。可身为姐姐,弟子又怎能眼睁睁看着他走向绝路。弟子并非是要公然违背国法,只是想为他寻得一线生机,让他能有机会改过自新。”

“道家讲究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可弟子如今却为了一己私情,试图干预这既定的命运,实在是有违大道。但弟子又想,这世间万物,皆有其平衡,或许在国法与亲情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只是弟子尚未参透。”

当权者,不仅要骗人,神仙他妈得也要被骗……

而另一边海瑞在傍晚时分,听闻了李文贵强抢民女闹出人命官司的消息。

他深知此事重大,容不得半点耽搁,当即决定前往顺天府一探究竟。

海瑞匆匆赶到顺天府衙,径直去见顺天府尹赵德荣。

赵德荣见到海瑞,心中暗叫不好,脸上却仍强挤出笑容:“哎哟,海大人,今日怎有空光临下官这顺天府?”

海瑞面色冷峻,直截了当地说道:“赵大人,我听闻李文贵强抢民女、致人死亡一事,你身为顺天府尹,可知情?”

赵德荣心中一紧,却佯装镇定:“海大人,这……这等事,下官也是刚有所耳闻,正在着手调查呢。”

海瑞冷哼一声:“刚有所耳闻?我看你是早就知晓,却一直压着此事,不予处理吧!”

赵德荣额头冒出冷汗,嗫嚅道:“海大人,这其中实有难处……”

海瑞目光如炬,盯着赵德荣:“有何难处?莫非是因李文贵乃皇亲国戚,你便要徇私枉法,置国法与百姓于不顾?”

赵德荣被海瑞这一番质问,吓得双腿发软,扑通一声跪下:“海大人,下官有罪,下官糊涂啊!可这终究涉及到了圣母皇太后,下官实在是怕有损国体,不敢轻易处理此事啊……”

海瑞怒喝道:“你是怕损了国体,还是害怕了权势,那告状之人现在何处?”

赵德荣犹豫片刻,最终无奈地说道:“海大人,下官怕此事生变,将那告状的人暂时关起来了。”

海瑞眉头紧皱,厉声道:“立刻带我去见他!”

赵德荣只得起身,带着海瑞匆匆来到顺天府大牢。

牢房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腐臭之气。

在一个角落里,关押着那位告状的夫君。

他面容憔悴,眼神中满是绝望与悲愤。

见到两个当官的过来,男子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扑到牢门前,痛哭流涕地哭诉道:“大人啊,您可要为小人做主啊……”

“小人的妻子,不过是去集市上卖些家中物件,小人就离开了一会儿,回来便不见她的踪影。四处打听,才知道是被那李文贵给强掳了去……”

男子泣不成声,停顿了一会儿,又接着说道:“一个多月过去了,本想着大过年的,一家人能团圆,可等来的却是妻子的一具尸体啊!小人去讨说法,他们却给了些银子,想就此了事。小人怎肯答应,这可是我妻子的命啊!”

海瑞听得怒火中烧,拳头紧握,关节都因用力而泛白。他强忍着怒火,问道:“你确定是李文贵所为?确定是因为李文贵送过来的银子?”

男子重重地点头:“大人,千真万确啊!当时在场的人都能作证,那银子也是李文贵的手下送来的。小人就是咽不下这口气,才拼死告状,没想到却被关在这里……”

海瑞看着男子,眼中满是怜悯与愤怒:“你放心,我海瑞定会为你讨回公道,绝不放过任何一个作恶之人!”

说罢,海瑞转身,怒视着赵德荣:“赵德荣,你身为朝廷命官,却如此不作为,犯事的人你不抓,告状的人,却身陷牢狱,你这个顺天府尹啊,真是当的妙啊……”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