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 第288章 雪影马

朱翊钧翻身下马之后,便拍了拍自己所乘的骏马。

那骏马似有回应的朝下颔首,颇通灵性。

这匹马,是一匹白色的骏马。

在刚出生的时候,便被送到西苑来了。

朱翊钧每一次到西苑,都要喂食它草料,三年时光,朱翊钧变成了少年天子,而这匹本就拥有优良血统的小马,也成了一匹良驹。

小马驹在成长过程中逐渐熟悉主人的声音、气味和动作,会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

朱翊钧平时可以通过温和的触摸、轻声的呼唤等方式与小马驹互动,让它适应人类的存在。

随着马驹长大,朱翊钧也可以逐步进行一些简单的训练,如牵行、佩戴马具等,让马逐渐适应被朱翊钧骑在身上的感觉。

这匹小马的父母,在军营中,都未曾有过不良的记录。

所以,才有机会得见天颜,成为天子坐骑。

可以说,这匹小马从很小的时候,便被朱翊钧驯服了。

而朱翊钧也为这匹白马,起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名字,雪影……

突出骏马毛色洁白如雪,又给人一种灵动如影的感觉。

朱翊钧一直想着的就是,将帝王的威严,恩典带到此时的大明军队中去,换句话来说,就是想着培养自己在军队中的威望。

大明朝开国两百余年,只有两个半人,在军队中,拥有着绝对的威望与控制力。

一个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璋。

一个是成祖太宗皇帝朱棣。

他们两个人,不仅对军队的控制力强,在军中的威望也是无人能敌的。

剩下的半个人。

便是宣宗皇帝朱瞻基。

他对军队是有着绝对的控制力,但,朱元璋,朱棣两位君主那般崇高的威望,影响力,朱瞻基是没有的。

朱翊钧在十二岁的时候开始养马,十三岁的时候开始骑马,便是为了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君主。

人家检阅军队,是坐车,过个两三年,自己也搞一场,骑着自己的雪影,不仅拉风,还能与基层的将士,互动一番。

到时候,自己再想几个振奋人心的口号,在史书的渲染下。完事了,文治,张居正,高拱等人替自己干着呢,武功靠着这场检阅,以及戚继光,李成梁等人未来在边疆获得得巨大成功。

只要自己不昏聩到一日杀三子,不昏聩到在张居正去世之后,废除改革成果。

那自己妥妥的都能在历史排上号了。

实际朱翊钧心里面很清楚,自己的帝国,现在最为重要的是文治内政,在万历十年之前,最好不要大规模的发动战争……

但,准备工作,朱翊钧还是要做的。

他不奢求自己能成为太祖高皇帝,也不奢求自己能成为成祖皇帝,他只想着成为宣宗皇帝朱瞻基。

对于军队有着极高的掌控力。

将暴力机构牢牢掌握在手中,说话,办事便更加的硬气一些。

张鲸接过马绳后,一名锦衣卫便快步跑来,将雪影牵走。

朱翊钧站在西苑的操练场上,目光缓缓扫过四周。

三年时光,这里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曾经略显荒芜的草地,如今在精心的照料下,一片郁郁葱葱,宛如一块巨大的绿色绒毯。微风拂过,草叶轻轻摇曳,似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远处的几棵大树,在三年前还只是刚刚抽出新绿的幼苗,如今已枝繁叶茂,伸展着粗壮的枝干,犹如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场地。

操练场边的围栏,是在万历二年初的时候,新设的,也在岁月的洗礼下,褪去了曾经的崭新色泽,多了几分古朴与厚重。

天边的云朵悠然飘荡,如同这三年来大明的变迁一般,看似缓慢,却又有着不可阻挡的力量。

朱翊钧微微仰头,感受着微风的轻抚,心中感慨万千。

这三年,他从一个稚嫩的孩童成长为翩翩少年,而这片西苑操练场,也见证了他的成长与蜕变。

马儿被牵走后,朱翊钧也带着张鲸等一众随从回到了万寿宫。少年天子…… 万寿宫中的工匠们还在忙碌。

在这三年的时间中,朱翊钧这个总工还是有些收获的。

燧发枪在三年的研发中,已经能够正常使用了,他比此时大明朝的传统火枪,射速快,射程远,威力大……

在这三年的时间中,西苑之中,已经造了各种样式的燧发枪,三百多把。

当然,除此之外,最大的收获,还是有了超过数百人的火器工匠们,对于燧发枪的原理,有了更为深层次的了解……

在西苑的库房中,甚至还有着十几把的燧发短枪,不过两寸长,但比之,传统的燧发枪射程要少了一大半,胜在方便携带,近战阴人用,在真正的战场上,虽然能起到一些作用,但作用并不大。

当然,这种火铳朱翊钧并没有叫停工匠们的制作,他日后要拿来恩赐边防的将士。

第一把短铳,早在万历四年戚继光再次入京的时候,朱翊钧赐予了他。

而第二把短铳的主人也马上就要入京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个人,就是李成梁。

李成梁在万历二年,到万历五年 ,这三年的时间,大战四场,战战皆胜,此时在朝堂的风头甚至盖过了戚继光。

而朱翊钧也在半月前,下旨召戚继光入京。

朱翊钧让冯保装好一把短铳后,便离开了西苑,乘坐马车返回了皇宫。

从万历四年开始,朱翊钧只有从皇宫到西苑这段需要抛头露面的路程中乘坐马车,其他的情况,他都是步行。

辇,舆这种要靠着很多人抬着走的工具,他从未尝试过。

马车刚一入宫,朱翊钧便在下了马车。

而后带着冯保回转乾清宫。

等到他走到皇极殿(太和殿)下的时候,微微停下脚步,他看了一会儿皇极殿,而后转身看向午门……

少年皇帝静静地伫立在那里,明黄色的龙袍在微风中轻轻飘动,衣角处的金线刺绣闪烁着若有若无的光芒。

他年轻的身姿如同一棵挺拔的青松,脊梁笔直,散发着“与生俱来”的尊贵气息。

那顶翼善冠稳稳地戴在他的头上,双龙盘绕,精美的雕工使得龙鳞仿佛在微微颤动,随时可能挣脱束缚,翱翔天际。

冠下,少年皇帝的面容虽带着几分少年的稚嫩,但那微微蹙起的眉头和坚定的眼神,却透露出超越年龄的沉稳与睿智。

身后的皇极殿,在朦胧的光影中宛如一幅宏大的画卷。

红墙庄重而威严,黄瓦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巨大的殿宇轮廓在模糊的背景中若隐若现,却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其磅礴的气势,仿佛在诉说着大明王朝的辉煌与荣耀。

少年皇帝微微抬首,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

在这里,朱翊钧并未停留太长时间,他回到乾清宫之后,先是看了会书,而后颇感无聊。

按理说,现在的朱翊钧都已经可以行人事了。

但……

他一直在约束自己。

即便应邦邦。

他也不去解决。

若是换做上一世,他怎会让自己心痒难耐呢,有了感觉,便会随着感觉走……由心……

但此时身份不同,做的事情也不同。

在怎么说,不能因一时的欢愉,而丢掉长久的快乐。

老爹的前车之鉴,犹在眼前。

而且,朱翊钧还真怕自己上瘾了。

在乾清宫稍作休憩片刻后,忽闻内侍来报:“陛下,海瑞求见。”

朱翊钧微微颔首,笑了笑说道道:“宣。”

“是,陛下。”

海瑞在这三年内,每年出京三次,每次都是一个月。

有的时候,是朱翊钧下旨,让他去赈灾,有的时候,是他自己请旨去巡视。

而朱翊钧也找到了与海瑞相处的乐趣。

辩论……

有的时候,海瑞能说服朱翊钧,给他带来一些新鲜的认知,有的时候,朱翊钧能说服海瑞,同样,给海瑞带去新的想法。

君臣两人,互有胜负。

当然,有的时候,也会遇到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情况。

昨日,君臣二人就以仁德,法制进行了一场辩论。

而这场辩论,在昨日进行了半个时辰,还未有胜负。

主体就是,君主治理国家,是仁德当先,还是律法为先。

朱翊钧认为是律法在先,仁德辅之,而海瑞却认为仁德为重,律法辅之。

朱翊钧可以断定,这一次海瑞求见,定是因为昨日那场没有结束的辩论。

不多时,海瑞步入乾清宫,跪地行礼道:“臣海瑞,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岁万岁……。”

朱翊钧抬手道:“海爱卿平身。”

“谢陛下。”

这个时候的海瑞,三年之内,不缺吃食,气色好了不少,原本有些纤细的头发,都越发的黑粗了起来。

海瑞谢稍作沉吟,便开口道:“陛下,臣归家之后,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臣的想法是对的,圣人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陛下当以仁德为本,施仁政于民,方能得民心,保江山之稳固。昔者,周文王以仁德治国,礼贤下士,百姓归心,遂有八百年之周朝。陛下当效文王之德,行仁政,以保大明之长治久安。”

朱翊钧微微点头,而后笑着道:“海爱卿所言有理,朕亦深知仁德之重要。然治国之道,岂止仁德一端?”

海瑞抬头看了一眼皇帝陛下,而后继续缓缓说道:“陛下,仁德乃治国之根本。昔者尧、舜、禹皆以仁德治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升平。今陛下当以古圣先贤为范,行仁德之政。”

这个时候,朱翊钧却是摇了摇头:“海爱卿,仁德固重,然国之强盛,亦需法纪严明。若无律法约束,乱端横出,朕啊,还是觉得律法为先,方能大治天下。”

“陛下,法纪乃辅助仁德之手段,不可舍本逐末。以仁德化民,民自守法;以法纪束民,民或生怨。且陛下当思,秦虽以法强,然苛法暴政,终致民怨沸腾……”

朱翊钧听完海瑞的话后,在行一番反驳之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在这个问题上,便是两个人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死局。

不过,这个时候的朱翊钧正是无聊,也给海瑞说的多了一些。

海瑞下班可以回家研究生儿子,自己闲下来,只能看书写字……既然,没那么多要紧的事情处理,不如好好喷喷。

两人性质极好,又聊了半个时辰,若不是张鲸提醒,马上宫门就要关了,只怕此时的海瑞,还不愿离去呢……

等到海瑞离开之后,朱翊钧让张鲸等人退下,自己一个人想静静……

……………………

春夜,明月高悬,如水的月光洒在北京城上,仿佛给这座庞大的帝都披上了一层银纱。

微风轻拂,带着丝丝温柔,吹得人心也格外宁静。

张府的书房中,烛光摇曳,张居正与张学颜相对而坐。

张居正身着一袭深色长袍,面容沉稳,可能是因为这几年的劳累,此时的张居正比之三年前看起来,要苍老了不少。

而张学颜则身着便服,神态恭敬。

张居正微微抬眼,看着窗外的明月,轻声道:“子愚,你对本官所说的有什么想法?”

张学颜略微思索,拱手道:“阁老,下官以为,阁老欲要推行的新政,必能功成……重新丈量土地,清查人口,这么难的事情,阁老都能成功,想必,只改一个税制,定会更加容易。”

听着张学颜的话,张居正微微点头:“重新丈量田地,清查人口乃新政之始最重要的一步……”说着,张居正看向了张学颜:“这一路走来,诸多不易。也是辛苦了子愚奔波一场。”

“能得阁老信任,乃下官的荣幸。”

原本,张学颜只能算作张居正的合作伙伴,可在三年前的夺情结束之后,张学颜对张居正的改观也有了变化。

读书读傻的人,会认为夺情是破坏了旧礼法,是张居正贪恋权势,但真正干实事的官员,却是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为了社稷,甘愿背负不孝骂名,这可是需要极大的勇气……

在清查人口,丈量土地之后,张居正也开准备开始自己下一步的行动了……

大明朝的税收制度,太乱了。

乱的,谁都可以插一手……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