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 第1046章 内附

朝鲜国王接受册封,不到半月便遭“天火”焚身的骇人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从礼部衙门迅速扩散至整个北京官场。

尽管已是夜晚,但无数府邸、酒楼、茶肆却比往常更加热闹,官员们三五成群,议论纷纷,空气中弥漫着震惊、猜疑与一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感。

在某位御史的宅邸宴席上,几杯酒下肚,话题自然引到了这桩惊天奇闻上。

“诸位可曾听闻?那朝鲜的新君,光海君,没了!”一位面色通红的官员压低声音道。

“怎会不知?今日礼部都炸开锅了!才十天!说是天火……哼,骗鬼呢!”另一人冷笑连连,语气中充满不屑。

“两月之内,连丧二主!这朝鲜国是走了什么背字?还是……”一个较为谨慎的官员话说一半,意味深长地停住了。

“还是什么?分明是有人不想让他活!”先前那红脸官员猛地一拍桌子,酒水都溅了出来:“李昖死得就蹊跷,如今这光海君死得更是不明不白!谁得益最大?除了汉阳城里那位一手遮天的宁国公李成梁,还能有谁……”

“还能是谁?”

“慎言!慎言啊!”有人连忙劝阻,但眼神却也表明他心有同感。

“慎什么言!他李成梁在辽东在朝鲜做土皇帝做久了,真以为天高皇帝远了吗?我看他是利令智昏,想学安禄山!怕是真想裂土封侯,甚至更进一步!”愤慨的官员越说越激动:“明日我就上本,参他一个庇佑不利、致使藩邦动荡之罪!诸位同僚,若还有一丝忠君爱国之心,便应联名上书,请陛下彻查,绝不能让我大明百年仁德,毁于此等武夫跋扈之手!”

席间顿时群情激奋,附和者甚众。

李成梁早些年的名声就不太好,一有点事情,朝中官员都恨不得怼死他,这要是换成戚继光在朝鲜,可能是不能的反应……

与此处的喧嚣不同,首辅申时行的府邸书房内,却是一派静谧。

烛火摇曳,映照着申时行清癯的面容。他并未像外界官员那样激动或愤慨,只是静静地坐在太师椅上,手中捧着一卷《资治通鉴》,似乎正在沉思。

他近日给皇六子朱常澍讲学,重点便是《资治通鉴》中关于权谋、征伐与藩镇割据的篇章。

此刻,书正翻到某一页,但他目光并未聚焦在文字上。

老管家悄无声息地进来,低声禀报了有朝鲜来人前来求见。

申时行听罢,沉默了片刻,脸上看不出丝毫喜怒。他只是缓缓将手中的《资治通鉴》放下,用手指轻轻抚过光滑的书页边缘:“不见,让他回去告诉他的上司,正大光明之事,就要坦坦荡荡的去做……”

“是,老爷……”

等到老管家离开许久后,良久,他才用一种极轻的、几乎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意味深长地喃喃自语道: “天火……呵,这火……烧得倒是时候。”

他的语气平淡无波,既无惊讶,也无愤怒,反而带着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深沉和一丝难以言喻的冷漠。

他不再多言,重新拿起书卷,仿佛刚才听到的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消息,继续沉浸于历史的兴衰更替之中……

这一夜,北京城的官员很多人都无眠的一夜,当然,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毛事没有。

朝鲜二次国丧的消息如同旋风般刮过朝野,带来了无尽的猜测、不安与暗流涌动,震惊与轰动是必然的……

翌日辰时,文华殿内庄严肃穆。

朱翊钧端坐于御座之上,面色平静,但眼神深处却藏着一丝探究与凝重。

皇六子朱常澍穿坐在御座左下首特意设置的锦墩上,小脸绷得紧紧的,努力做出沉稳的模样,观察着这大场面……

御阶之下,以内阁首辅申时行为首,六部九卿等重臣勋贵分列两旁,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大殿门口。

不一会儿,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朝鲜使臣崔鸣海低着头,步履沉重地走入大殿。

他面容悲戚,一举一动都符合报丧使臣的礼仪规范。

他走到御阶前规定的距离,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以额触地,声音带着哽咽,用流利的官话高声道:“外臣朝鲜礼曹参议崔鸣海,叩见大明大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吾皇圣安!”

“平身吧。”朱翊钧的声音从上方传来,平稳而富有威严:“朝鲜之事,朕已听闻。天降灾异,致使新君蒙难,朕心甚悯。”

标准的抚慰流程过后。

朱翊钧开始例行问询:“国书之中,言及天火,具体情形如何?宫中可曾查勘明白?为何如此突然?”

崔鸣海早已准备好说辞,依旧是那套“夜半雷火”、“猝不及防”、“寝殿独焚”的说辞,言辞恳切,表情到位,将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包装成了无可挑剔的天灾……

殿内诸臣静静地听着,不少人脸上露出怀疑的神色,但无人轻易出声打断。

朱翊钧听完,沉吟片刻,又道:“朝鲜连遭大难,对于嗣君之事,朝鲜朝堂,宗室有何章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崔鸣海再次躬身:“回陛下,我国上下皆以为,此非常之变,非人力所能测度,恐乃天命所示。嗣君人选关乎国本,岂敢擅自议定?我国议政府及百官一致决议,唯有恳请大皇帝陛下,念在朝鲜世守藩礼、事大至诚的份上,垂怜圣裁,为我朝鲜指定新主,或……或做出更有利于朝鲜永续安宁之安排!朝鲜上下,无不感戴天恩,唯命是从!”

这番话,已经将姿态放得极低,几乎是将朝鲜的王冠捧到了大明皇帝面前,任由其处置……

殿内泛起一阵轻微的骚动,大臣们交换着眼神,都感觉到了不同寻常。

这已经超出了寻常藩属国请求册封的范畴了。

朱翊钧目光微动,正欲开口说什么。

然而,就在这时,崔鸣海仿佛下定了极大的决心,忽然再次伏地,声音提高了八度,带着一种决绝的悲怆,朗声道:“陛下!外臣……外臣临行之前,非止奉有报丧国书与请旨之言!我国中更有众多心怀社稷、感念天恩之臣民,血泪陈情,托外臣务必将此物,直达天听,呈于御前!”

说着,他竟然从贴身的怀里,颤颤巍巍地取出一卷明显是额外准备的绢帛,双手高高举过头顶……

那绢帛质地精良,上面似乎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迹,并盖有许多鲜红的印鉴!

“此乃我国数百名文武官员、士绅耆老联名泣血所上之《请内附表》!伏乞陛下御览!”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