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 > 第96章 现学现卖镇压百官

翌日,奉天殿。

朝会如期举行,如往常一般,朝臣们奏报近期朝事,再由天子揪出一两件大事,与朝臣共议。

今日公议的大事,毫无疑问便是朝野上下近期的焦点话题——算学入国子学。

朝臣们意见颇大,朱元璋倒也没回避,刚一进入议政环节,便主动提了出来:“近日,咱决定将那算学纳入国子学,却听朝中有不少反对声音,今日便将之拿到朝会,咱们公开议论一下!”

说着,他目光环视一周,似是在殿内寻找合适人选回话。

朝臣们自都将目光投到那宋濂和茹太素身上,这二人都是儒学出身,一个是当世大儒,另一个则是这次闹得最凶的反对官员。

可以想象,朱元璋多半会从这二人中选一个,率先发难,但没想到,朱元璋相中的,另有其人。

朱元璋的目光在人群里游移一圈,最终落到胡惟庸头上道:“胡相,你贵为百官之首,先来说说吧!”

这老泥鳅,什么都不想沾,哪有那么容易?朱元璋最看不得滑头,当堂便将之揪出来,看看成色。

闻言,朝臣们又将目光看向胡惟庸。

胡惟庸倒并不惊慌,从容淡定站了出来,毕竟跟朱天子混了许久,他也知道朱元璋的脾气,知道自己不是那么好脱坑的,是以昨晚冥思苦想一夜,早已想出合适说辞。

“上位所提算学,确是极为精妙的学问,臣以为,将之推广确是好事。”

胡惟庸先是认可了朱元璋的说法,而后话锋一转:“然则,学有主次,国子学生员十年寒窗攻读圣学,尚不能理解其万一,如若再加上算学,岂不难以兼顾?”

算学会分了学子的心,影响他们学习孔孟之道,这句话,算是给那些清流文臣们一个交代。

而后,胡惟庸又道:“臣以为,上位若想推广算学,不妨徐徐图之——先从地方官学入手。

待到时机成熟,再考虑入国子学。”

他又给朱元璋提了个折衷建议,改国子学为地方州府的官办学院,这样一来,推广进度大大变缓,暂时也影响不到科举了。

胡惟庸这一番话,可算是滴水不漏,他既肯定了朱元璋的想法,又照顾了文官们的态度。

更妙的是,他选的折衷方案兼而顾之,让双方都说不出不字。

他这是给朱元璋、给文臣们各找了个台阶,让他们各退一步。

此话说完,朝臣表情不一,有点头,有蹙眉,但大家多少还能接受,并没有人跳出来反对。

而朱元璋,仍是面沉如水,看不出其内里态度。

在胡惟庸看来,自己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可称是完美无缺,他给朱元璋找了个极好的台阶,既能达成其想法,又能平息朝中怨言。

照他猜想,朱元璋该很满意,并依言采纳,但他还是太低估朱元璋的决心了。

没从胡惟庸口中得到想要的答案,朱元璋又看向茹太素,这是反对派中的急先锋,驳倒了他,就能震住一众文臣。

“茹大人,你来说说吧!”

朱元璋一声令下,茹太素急不可耐地站了出来:“陛下,臣以为胡相所言极是,然其建言算学纳入州府官学,却是不妥,那算学不比经义诗赋,真要论,顶多与书画琴棋相当,算是偏门道艺。

陛下若有心推广,在民间择一私塾教授便是,无需纳其入官学!”

茹太素的话,较之胡惟庸,更迈进了一大步。

胡惟庸好歹还让算学进地方官学,到茹太素那里,连官学都进不了,干脆发配到私塾里去了,这是他儒家官员的态度,朱元璋早有预料,倒也不急着反驳。

问完了茹太素,朱元璋又看向宋濂,询问其态度。

宋濂倒答得简单:“臣与茹大人意见相仿,望陛下三思!”

虽没有茹太素那么激进,口气也更慎重,但他的态度与茹太素没差。

随即朱元璋又将目光望向其他官员,择了几人出来回话,得出的答案,大差不差。

文臣们大多站在宋濂一边,少数人支持胡惟庸的折衷方案,而武将们大多站在胡惟庸那头,少数人支持儒派官员。

总之,问到的这近十名官员,竟无一人支持他朱元璋,这让朱元璋第一次感觉到了寒意,在推广算学这一事上,所有的官员不约而同的站在了一起,表面上,他们打着的是儒家大旗,但内心里也都打着自己的小九九。

此时的朱元璋面沉如水,可这冰冷面色里多了些许愠怒。

看到他这表情,不少官员都暗在猜测,陛下这怕是要发火,但出人意料,问完了话,朱元璋并未发火,也未作反驳,他竟将这话题暂时揭过,转而谈起了其他。

“此事……按下不表,咱倒另有件大事,要与诸位商议,咱准备给诸亲王加俸,诸位臣工以为如何?”

莫名提到亲王俸禄,这个弯转得着实有些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