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大民富商苏半城 > 第244集:最后的密信

大民富商苏半城 第244集:最后的密信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08-01 18:53:47 来源:全本小说网

太原城的雪下了整整三日,青石板路被冻得发脆,踩上去咯吱作响。苏半城裹紧了貂皮大衣,站在协同庆票号后院的月亮门下,看着檐角垂落的冰棱。三日前从死囚牢提出来的老狱卒断了气,临终前只攥着半片撕碎的桑皮纸,上面用朱砂点了三个歪歪扭扭的字:“圣母殿”。

“东家,风大。”随从福安递上暖炉,呵出的白气在风里散得极快,“常老三的尸身已经入殓了,他那本账册……”

“烧了。”苏半城打断他,指尖在冰冷的门柱上划了道痕,“账本上的字都是假的,真正的线索不在墨里,在纸里。”

他转身往回走,棉靴碾过积雪的声音里,混着远处城隍庙的钟声。这已经是本月第三起与“盐引案”相关的命案,从蒙古王府的密信被截,到杀虎口尸身的盐引水印,再到隆昌号地窖里那箱被调包的官盐,每条线索都像被人刻意拧成的绳,一端系着二十年前父亲蒙冤的旧案,另一端缠着如今太原城暗流涌动的盐商势力。

书房里的铜炉燃着上好的银丝炭,苏半城解开大衣扣子,将那半片桑皮纸摊在紫檀木桌上。纸边缘有烧焦的痕迹,朱砂字旁边隐约能看出被水洇过的褶皱——是血,老狱卒咳在上面的血。他想起二十年前父亲被抄家那日,也是这样的雪天,官差翻箱倒柜时,父亲攥着他的手往他怀里塞了个温热的物件,后来才知道是枚羊脂玉印章,玉纹里藏着半张盐引的拓片。

“东家,聚源当铺的掌柜来了,说有东西要交您。”福安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时,苏半城正用银针挑开桑皮纸的纤维。纸层里果然夹着东西,是片比指甲盖还小的羊皮,上面用烧红的烙铁烫了个残缺的“晋”字。

他把羊皮藏进袖袋,扬声道:“让他进来。”

聚源当铺的王掌柜是个矮胖的中年人,进来时棉袍上还沾着雪,摘下毡帽便直哆嗦:“苏东家,这是昨儿个有人当在铺子里的,说必须亲手交给您。”他递过个巴掌大的木匣,匣身刻着缠枝莲纹,看着倒像是前明的物件。

苏半城接过木匣时,指尖触到匣底的凹凸——是机关。他不动声色地旋开匣侧的铜扣,里面铺着黑绒,放着半封火漆封口的信,信封上没有字,火漆印却是蒙古王府的狼图腾。

王掌柜搓着手,眼神躲闪:“那人蒙着脸,说话声音像压着嗓子,给了十两银子当费,说您见了这个,自然知道赎当的规矩。”

“他还说什么?”

“说……说‘圣母殿的壁画该修了’。”

苏半城指尖猛地收紧,木匣的棱角硌得掌心生疼。圣母殿是晋祠的主殿,壁画上画的是宋代侍女像,二十年前父亲常去那里临摹。他记得有次父亲指着壁画角落的一处修补痕迹说:“有些东西看着是补全了,实则裂痕都藏在颜料底下。”

“知道了,你先回吧。”他打发走王掌柜,立刻用银刀挑开火漆。信纸是特制的桑皮纸,墨迹发蓝,是蒙古王府专用的靛青墨,上面用汉文写着几行字:

“盐引水印在晋祠碑拓背面,二十年前的证人在杀虎口以西的废弃驿站。腊月廿三,杀虎口风雪最大时,带羊脂玉来换最后半张密信。切记,不可信官衙灯火,不可信蒙面人箭声。”

字迹歪斜,像是故意模仿孩童笔迹,但苏半城认得这笔锋里藏着的钩——与父亲日记里的批注如出一辙。他猛地想起父亲临终前在牢里写的最后那封信,说“密信分三半,一在蒙古王府,一在盐商手中,一在能修补裂痕之人那里”。如今蒙古王府的半封已到,剩下的两半……

“福安,备车,去晋祠。”

晋祠的雪比城里更大,圣母殿的朱漆大门虚掩着,檐下的铁马在风雪里叮当作响。守殿的老道士披着蓑衣,见了苏半城便叹道:“苏公子,好久不来了,你父亲当年常坐的那张紫檀椅还在呢。”

苏半城点点头,目光扫过殿内的壁画。侍女像的衣袂飘带依旧鲜艳,只是西北角那幅“捧印侍女”的裙摆处,果然有块新补的颜料,比周围的颜色亮些。他走上前,假装整理衣襟,指尖触到壁画的砖石——是空的。

“道长,我想临摹这幅侍女像,可否借副梯子?”

老道士取来木梯,嘟囔着:“前几日有个蒙面人也来瞧这幅画,还问我修补壁画用的是什么颜料,怪得很。”

苏半城爬上梯子,凑近了才看清,新补的颜料下隐约有刻痕。他用指甲刮了刮,颜料簌簌落下,露出里面用利器刻的小字:“碑拓在圣母殿东配殿第三块地砖下,水印需用羊脂玉的裂痕映照。”

他心里一震,羊脂玉正是父亲当年给的那枚,玉身上有道极细的裂痕,平日里根本看不见。正想再细看,殿外忽然传来马蹄声,福安在外喊道:“东家,官差来了!”

苏半城迅速爬下梯子,老道士已经慌了神:“是李大人的人,这几日总来盘查,说要找什么……藏盐引的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民富商苏半城请大家收藏:()大民富商苏半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来不及多想,往供桌后一闪,掀起蒲团——下面果然有块松动的地砖。刚把地砖挪开,就见里面放着个油纸包,打开是卷泛黄的碑拓,拓的是晋祠里那通“晋水源流”碑。

“哐当”一声,殿门被踹开,带着刀鞘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苏半城把碑拓塞进怀里,侧身躲进神像后的夹层——这是父亲当年告诉他的藏身之处,只有半人高,刚好能容下一个人。

“仔细搜!李大人说了,挖地三尺也要找到那封密信!”官差的呵斥声里,夹杂着翻箱倒柜的响动。苏半城屏住呼吸,听着他们的靴子碾过自己刚才站过的地方,心提到了嗓子眼。

夹层里积着厚厚的灰,他抬手捂住口鼻时,袖袋里的羊皮片掉了出来,落在脚边。借着从神像缝隙透进来的微光,他忽然发现羊皮片的边缘有个极小的缺口,与碑拓卷首的破损处竟严丝合缝。

原来如此。他猛地想起父亲日记里的话:“盐引是骨,碑拓是皮,羊皮是血,三者合一,方能见骨肉。”

外面的官差搜了半个时辰,骂骂咧咧地走了。苏半城从夹层里出来时,满身是灰,老道士正哆哆嗦嗦地用袖子擦供桌:“公子,你快走吧,他们说不定还会回来。”

他谢过老道士,刚走出圣母殿,就见雪地里有串新鲜的脚印,朝着后山的方向。脚印很深,像是穿着厚重的靴子,步幅极大,不像是常人的尺寸。

“东家,追吗?”福安握紧了腰间的短刀。

苏半城望着远处被风雪模糊的山影,想起密信里的话:“不可信官衙灯火”。李大人是太原知府,当年父亲的案子就是他审的,如今突然派人搜查晋祠,分明是有人通风报信。

“不追,回府。”他翻身上马,风雪打在脸上生疼,“去备些御寒的衣物和干粮,腊月廿三,我们去杀虎口。”

回到府中,苏半城立刻将碑拓铺在桌上,用羊脂玉压住边角。他取来一盆清水,将玉浸入水中,再提起时,玉身的裂痕竟变得清晰可见,像极了地图上的河流走向。他把玉举到烛火前,让裂痕的影子投在碑拓上——那些看似杂乱的碑文字迹,在影子的覆盖下,竟连成了几行小字:

“隆昌号地窖第三格,藏有盐商名单与二十年前的盐引样本。杀虎口驿站的证人是当年押送官盐的镖头,左耳后有颗朱砂痣。”

他心中一动,隆昌号是太原最大的盐商谭家的产业,谭宗浚的书房里常年挂着幅《晋祠圣母殿图》,上个月他去拜访时,还见谭宗浚对着画中侍女的裙摆出神。

“福安,去查一下,隆昌号最近有没有异动。”

“是。”福安刚要走,又被苏半城叫住。

“再查,二十年前押送官盐的镖行,是不是有个左耳后有朱砂痣的镖头。”

夜深时,苏半城坐在灯下,将那半封蒙古王府的密信与父亲日记里的字迹反复比对。忽然发现密信末尾的空白处,用极淡的墨写着个“常”字——常家是太原的老牌票号世家,常老三的账本上个月在协同庆的密道里被发现,上面记着不少盐商的秘密交易。

窗外的风雪渐小,城隍庙的更鼓声传来,已是三更天。苏半城将所有线索在脑中过了一遍:蒙古王府的密信、晋祠的碑拓、隆昌号的地窖、杀虎口的证人……这些看似散落的珠子,正被一根无形的线串起来,而线头,似乎就系在那个蒙面人手上。

他想起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半城的繁华,从来都建在看不见的裂痕上。”二十年前的冤案,如今的盐引案,说到底,都是这裂痕里滋生的蛀虫在作祟。

腊月廿三这天,杀虎口的风果然如密信所说,卷着雪沫子像刀子一样割人。苏半城和福安乔装成商人,牵着两匹骆驼来到废弃的驿站外。驿站的木门早已腐朽,推开门时吱呀作响,里面结着厚厚的冰碴,墙角堆着些破旧的马鞍和麻袋。

“有人吗?”苏半城扬声喊道,声音在空荡的驿站里回荡。

西北角的麻袋堆忽然动了动,一个裹着破毡毯的老者探出头来,浑浊的眼睛警惕地打量着他们:“你们是谁?”

“来赎东西的。”苏半城解下腰间的羊脂玉,举到老者面前。

老者的目光落在玉上,忽然浑身一颤,扯开毡毯露出左耳后——果然有颗朱砂痣。“是苏先生的儿子?”他声音沙哑,像是许久没说过话。

“是,晚辈苏半城,家父苏明远。”

老者叹了口气,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层层解开,里面是最后半封密信。“当年我押送官盐,亲眼见李大人和谭宗浚调换了盐引,把官盐换成了私盐。你父亲发现后要去揭发,反被他们诬陷通敌。这密信是你父亲当年托我保管的,说若他出事,就等一个拿着羊脂玉的人来取。”

苏半城接过密信,与之前的半封拼在一起,刚好是完整的一封。信里详细记录了二十年前李大人与谭宗浚勾结的证据,还有参与私盐交易的官员名单,最后写着:“谭家祖坟第三棵柏树下,埋有他们伪造盐引的印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民富商苏半城请大家收藏:()大民富商苏半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些年我隐姓埋名,在杀虎口以西的山洞里躲着,就是为了等这一天。”老者抹了把脸,“谭家的人一直在找我,前几日有个蒙面人来,说你会来,让我把密信交给你,还说……”

“说什么?”

“说他会在谭家祖坟等你,揭开最后一个秘密。”

苏半城心中一凛,蒙面人到底是谁?若他是敌人,为何要帮自己?若他是友,又为何始终不肯露面?

正思忖间,驿站外忽然传来马蹄声,福安拔刀护在苏半城身前:“东家,是谭家的人!”

老者脸色大变:“他们怎么会来?”

苏半城迅速将密信藏进怀里,对老者道:“您从后门走,往东边的林子跑,我们引开他们!”

他和福安刚冲出驿站,就见十几名黑衣人策马而来,为首的正是谭宗浚的管家。“苏东家,把密信交出来,饶你不死!”管家挥刀砍来,刀锋带着寒风。

福安举刀相迎,苏半城翻身上马,却见远处的雪地里,有个蒙面人正勒马而立,手里的弓箭对准了管家的后心。

“咻”的一声,箭如流星,正中管家的左臂。蒙面人调转马头,朝着谭家祖坟的方向疾驰而去,临走前还回头看了一眼,那眼神在风雪里,竟有些熟悉。

“追!”苏半城策马跟上,他知道,最后的答案,就在谭家祖坟的那棵柏树下。

谭家祖坟在城郊的山坳里,二十棵柏树整齐排列,第三棵树下果然有新翻动的泥土。苏半城跳下马来,刚要动手挖掘,就见蒙面人从树后走出,手里拿着把铁锹。

“你是谁?”苏半城握紧了腰间的短刀。

蒙面人摘下面罩,露出张饱经风霜的脸,左额上有块月牙形的疤痕——那是二十年前父亲为救他,被歹人砍伤留下的印记。

“半城,我是你父亲的护卫,阿木尔。”他声音哽咽,“当年你父亲让我带着半封密信去蒙古王府求援,回来时他已经被关进大牢。这些年我隐姓埋名,就是为了搜集证据,替他翻案。”

苏半城望着他额上的疤痕,想起小时候常被这个蒙古汉子抱在怀里,用胡茬扎自己的脸。眼泪忽然涌了上来:“阿木尔叔……”

阿木尔用铁锹挖开泥土,露出个铁皮箱子。打开箱子,里面除了盐引印版,还有件褪色的锦袍,上面绣着个“苏”字——是父亲当年被抄家时,阿木尔偷偷藏起来的。

“当年告密的是常老三,他嫉妒你父亲的生意,就和谭宗浚勾结,伪造了通敌的证据。”阿木尔的声音在风雪里发抖,“李大人收了谭家的银子,自然顺水推舟。”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官差的呼喝声,李大人带着人马杀了过来。“把他们都拿下!”李大人指着苏半城,“私闯祖坟,意图盗取官物,给我往死里打!”

阿木尔将铁皮箱子塞给苏半城:“东家,你带着证据走,去京城找都察院!我来拦住他们!”

“阿木尔叔!”

“快走!你父亲的冤屈,就靠你了!”阿木尔策马冲向官差,手中的弯刀在雪光里划出一道弧线。

苏半城含泪勒马,回头望去,见阿木尔的身影被官差包围,却依旧像当年那样勇猛。他握紧怀里的铁皮箱,调转马头,朝着太原城的方向疾驰而去。

风雪里,他仿佛听见父亲的声音:“半城的烟火,总要有人守护。”

他知道,等把证据交到都察院,等那些蛀虫被绳之以法,父亲的冤案得以昭雪,太原城的钟声一定会重新清亮起来,而那些藏在裂痕里的秘密,终将在晨光中无所遁形。

喜欢大民富商苏半城请大家收藏:()大民富商苏半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