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梁神秘巨商 > 第332章 海隅惊帆

大梁神秘巨商 第332章 海隅惊帆

作者:北极圈内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0 14:16:48 来源:全本小说网

蝗灾的平息与粮价的稳妥回落,如同久旱甘霖,为大梁朝廷注入了一股难得的安定气息,堪称一份沉甸甸的厚礼。

然而,金銮殿上的空气,却远非表面那般祥和。

“陛下!”一位李姓御史手持玉笏,跨步出班,声音带着刻意的沉痛与愤慨,“臣弹劾平抑粮价主事楚化杰!此人借朝廷平抑粮价之机,中饱私囊,竟敢向购粮商贾强行索贿!每担粮米,索银一百五十文之巨!此乃监守自盗,败坏朝廷纲纪,其心可诛!请陛下明察严惩!”

年轻的永兴帝陈嘉端坐龙椅,面对这掷地有声的弹劾,脸上却未见多少波澜,反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他慢悠悠地开口,语出惊人:“此事,朕知晓。那银子,是朕让他收的。”

满朝文武,包括那位慷慨激昂的李御史,瞬间愕然,目光齐刷刷聚焦在御座之上。

陈嘉仿佛没看到众人的惊诧,自顾自地继续道,语气甚至带着点理所当然:“内务府近来甚是拮据。过些时日,便是先帝五周年忌辰大祭,所需用度浩繁。这银子,算是朕…自己筹措的一点心意。”话已挑明,这钱入了朕的私库,你们待如何?

此言一出,殿内一片死寂。众臣面面相觑,心中掀起惊涛骇浪。谁都未曾料到,这位素来显得优柔寡断的年轻皇帝,竟能想出这般…别开生面的“生财之道”。放粮平抑物价,他竟能从中间刮一层油水!这脸皮之厚,心思之奇,令人瞠目。

短暂的寂静后,陈嘉仿佛忽然想起什么,带着几分“天真”的好奇,环视群臣问道:“对了,朕倒有一事不明。诸位爱卿,你们平日去地方采买物资,也会给当地官员送些…‘心意’么?”

此言如同冷水滴入滚油!王、李、白几家以及与世家关系密切的官员,神经骤然绷紧,后背瞬间沁出冷汗。秋后算账?这年轻皇帝莫非在钓鱼?受贿有罪,行贿难道就能置身事外?

左相张授民反应极快,立刻出列,神态自若地拱手道:“陛下明鉴。此类…人情往来,自古有之,非我大梁一朝独有。只要不伤及国本,不碍朝廷法度运转,历朝历代,亦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作微末流弊,未加深究。”他巧妙地将“贿赂”定义为“人情往来”和“微末流弊”,试图轻描淡写地揭过。

“哦?原来如此。”陈嘉恍然大悟般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释然”的笑容,“既然大家都这么做,那朕这点银子收的,也就心安理得,不算什么了。”他用最无辜的语气,说出了最厚颜的话语,噎得满朝文武无言以对,连张授民都一时语塞。

“陛下,”户部尚书李元吉见机,连忙转移话题,提出更迫切的事务,“如今陈粮既出,新粮入库乃是当务之急。只是…”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王、李、白几家官员站立的方向,意有所指,“往年新粮采买,多赖几家大商行经办。然今岁不同,彼等手中尚握有大量…前番购得的存粮。若再将新粮采买委之,新旧混杂,恐难保粮质,亦易生弊端。此节,不可不虑。”

陈嘉似乎早有准备,轻松答道:“此事朕已安排妥当。楚化杰办事还算得力,朕已命他前往江南督办新粮采买事宜。所需银钱,户部按需拨付即可。”他语气笃定,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此言一出,朝堂中几位心思敏锐的重臣,如右相、赵文弼等,心头猛地一凛。楚化杰?又是他!从求雨到平抑粮价,再到如今的新粮采买…这一环扣着一环,看似偶然,却隐隐透着一股精心编织的意味。这背后,绝非皇帝一人之力!更大的杀招,或许已在弦上!

他们的预感并非空穴来风。此刻的京都粮市,价格已跌破八百文大关,落至七百五十文一线。为稳定民心,朝廷随即宣布以八百文官价,敞开收购当年新粮,唯新粮是取。此策一出,京都粮价如同被无形之手托住,稳稳锚定在八百文上下。而世家手中那堆积如山、难以出手的陈粮,价值则进一步缩水,几成烫手山芋。

千里之外的太福祥镇,却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困扰多时的蒸汽机轰鸣声变得稳定而持续,终于实现了昼夜不停的“连续运转”。

更令人振奋的是,那用于固定工件的“卡盘”亦被牛大、陈康等人合力攻关出来。此物以精铁反复锻打淬火,辅以璇玑坊的精密齿轮咬合,虽显粗重,却异常坚固可靠。

“成了!东家!您看这咬合!”牛大满脸油污,眼中却闪烁着狂喜的光芒,指着车床上那牢牢钳住一块精铁件的卡盘。

蒸汽动力通过皮带轮组传递,带动卡盘缓缓旋转,发出低沉而有力的嗡鸣。有了此物,加工更精密、更复杂的部件便有了可能。

秦文看着眼前这跨越时代的机械雏形,心中亦是激荡。然而,一丝隐忧随之浮现:“好!卡盘是关键突破!只是…这钢铁产量,还是太拖后腿了。”他指着旁边堆积如山的铁料,“一天万余斤,放在大梁不算少,可要支撑我们下一步的构想,杯水车薪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梁神秘巨商请大家收藏:()大梁神秘巨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八月初十,风尘仆仆的孙大海终于回到了太福祥。他带回的东西,让见多识广的秦文也惊喜得几乎跳起来。

“东家!东家!您快看!”孙大海顾不上洗去一路风尘,献宝般打开几个鼓囊囊的油布包裹。里面是各种形态各异的种子和几样奇特的块茎、果实:鲜红的辣椒籽、表皮粗糙的红薯、沾着泥土的土豆、黄澄澄的香蕉、散发着异香的芒果、紫亮的茄子、还有红彤彤、形似灯笼的…西红柿(番茄)!

“大海!你立了大功了!”秦文激动地拿起一枚辣椒种子,又掂量着沉甸甸的红薯,仿佛捧着稀世珍宝,“这些都是无价之宝啊!尤其是这土豆、红薯,若能推广,活人无数!”

孙大海咧嘴一笑,露出被海风吹得黝黑的脸庞:“东家,您不知道,这趟出海,可真是开了眼了!那海上的大船,比咱们的楼船还高还大!船帮上开着一排排黑洞洞的炮口,看着就瘆人!”他手舞足蹈地比划着炮口的形状。

秦文心中一动,追问道:“有没有那种冒着滚滚黑烟,发出轰隆巨响,不用帆也能跑的船?”

孙大海茫然地摇摇头:“没见着。都是靠风帆,大的船上,怕是有上百号人操弄。他们说的话叽里咕噜,一句也听不懂。”他接着详细描述了所见:巨大的三桅帆船、奇异的服饰、陌生的旗帜、以及港口繁忙的贸易景象。

秦文听着,眼神越来越亮:“大航海时代…果然开始了!”他低声自语,随即对孙大海道,“他们船上的火炮,其威力射程,恐怕远非我大梁那些老旧火器可比。这是我们巨大的差距!”

“大海,辛苦了!这趟差事办得极好!回去好好歇息一阵,重重有赏!”秦文拍着孙大海的肩膀。

“谢东家!”孙大海憨厚一笑,随即想起什么,朝身后招招手,“对了东家,这位就是我跟您提过的,造船的万师傅!老万,快过来见过东家!”

一个身材精瘦、皮肤黝黑、双手布满老茧的中年汉子小跑过来,他脸上带着风霜刻下的痕迹,眼神却锐利有神。他习惯性地就要屈膝下拜:“小人万有福,给东家磕头!”

秦文眼疾手快,一把将他扶住:“万师傅不必多礼!太福祥不兴这套,往后见面,拱手即可。”

万有福被扶住,这才抬起头,仔细打量眼前这位传说中的“东家”。他一直以为能支撑起太福祥这般产业的,必是位阅历深厚的长者,未曾想竟如此年轻,心中不免惊疑。

“万师傅精于造船?”秦文开门见山。

“回东家话,小的祖辈都是吃这碗饭的,算是家传的手艺。”万有福恭敬答道。

“造过最大的船多大?”

“回东家,造过千石的海运商船,载人运货都使得。”

“海船也会造?”

“会!小的祖上就是专造海船的,传下来的手艺。”

秦文点点头,目光灼灼地抛出一个石破天惊的问题:“那…有没有想过,用铁板来造海船?”

“铁…铁板?”万有福瞬间瞪大了眼睛,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东家…这…这铁入水即沉,乃是天性!如何能造船?这…这不是…不可能吗?”他下意识地摇头,根深蒂固的认知被这离奇的想法冲击得摇摇欲坠。

“当然可能!”秦文语气笃定,眼中闪烁着超越时代的光芒,“铁壳船,远比木船更坚固,更耐风浪,寿命也更长!而且,它能造得更大!木船的大小,受限于能找到的龙骨巨木长度。而铁壳船,龙骨可以用精铁分段锻造连接,想造多长就造多长!”他一边说,一边用手势比划着分段连接、铆接密封等概念。

“铁壳…分段龙骨…水密舱…”一个个闻所未闻的名词从秦文口中蹦出。万有福初时还带着强烈的怀疑,但听着听着,那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浑浊的眼睛越来越亮,秦文描绘的蓝图虽然颠覆,却在逻辑上丝丝入扣,直指木船工艺的诸多瓶颈!他忍不住频频点头,口中喃喃:“原来如此…竟能这般…妙啊!”

孙大海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只觉东家所言如同天书。

这一番关于“铁甲巨舰”的畅谈,足足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末了,万有福猛地后退一步,对着秦文,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郑重其事地磕了三个响头,额头触地有声:“东家!小人万有福,今日方知天外有天!愿追随东家左右,肝脑涂地,钻研此铁甲造船之术!只求有生之年,能亲眼得见此等神物扬帆出海!”

看着眼前这位为技术蓝图彻底折服的老匠人,秦文心中感慨万千。大梁的匠人,会为跨越时代的技术而屈膝;文人,会为精深广博的文化而拜服;而商人…往往只被眼前的金银所蒙蔽。这,便是不同道路上的执着与局限。

喜欢大梁神秘巨商请大家收藏:()大梁神秘巨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