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梁神秘巨商 > 第246章 商路新策

大梁神秘巨商 第246章 商路新策

作者:北极圈内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0 14:16:48 来源:全本小说网

回完所有信件,窗外已是夜色深沉。李天保精神奕奕地再次来到书房。

“东家,丁掌柜特意嘱咐属下转告您:京都一切有她,请您安心,她应付得来。”李天保转达着丁君澜的自信。

“她毕竟是个女子,身处京都那等虎狼之地,我岂能不忧?”秦文轻叹一声,将几封刚写好的回信郑重交给李天保。

“东家放心,属下今晚便启程返回京都!”李天保将信件小心收好,语气笃定。

“何须如此急迫?夜路难行,休息一晚再走不迟。”秦文关切道。

“无妨!”李天保咧嘴一笑,带着习武之人的豪气,“后半夜月色正好,抄近路疾行,四个时辰足矣,天亮前就能赶到京都。”

太福祥距京都八百余里,官道逾千里,李天保竟能一夜抵达,此等脚力堪比奔马。

秦文深知其能,不再强留:“路上务必小心,所需之物可都备齐?”

“已贴身藏好,万无一失!”李天保拍了拍背后紧束的防水包裹。

“去吧,一路平安!”

李天保抱拳一礼,身影如夜枭般融入沉沉暮色,向着西南方向疾驰而去。

望着他消失的方向,秦文心头沉甸甸的。他本想做个纯粹的商人,利用现代知识改善民生,安稳度日。

然而,自踏入这方天地,便身不由己地卷入了朝堂纷争、江湖恩怨、甚至是跨国博弈的旋涡。政治这只无形的手,已悄然扼住了太福祥发展的咽喉。

翌日清晨,太福祥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体核心会议,在福祥楼最大的议事厅召开。厅内坐满了各工坊管事、农事头领、护卫统领及秦文倚重的亲信。

气氛庄重又带着一丝新奇,许多人平生第一次参与如此正式的”议事”。

秦文站在上首,目光扫过一张张或熟悉或尚显生疏的面孔,沉声道:

“诸位!太福祥草创,根基初立。然欲成参天大树,非一日之功。今日召集大家,只为共商一事:如何快马加鞭,夯实根基,并找准未来生财之道的‘拳头’所在!”

他开门见山,点明核心:“根基者何?城墙、桥梁、工坊、屋舍是也。城墙御宵小,护我基业秘辛;桥梁通四方,引财源活水;工坊乃百物之源;屋舍安身立命之本。此四者,务求以最短时日,最优之法,筑成我太福祥之金汤铁壁,此乃当务之急。”

“再者,“他话锋一转,目光灼灼,“商道如江河,无源则竭。我等须明辨:未来几年,太福祥赖以安身立命、扬名四海的‘拳头货物’究竟为何?何物能让我们在抑商重农之世,杀出一条血路,聚拢财富,反哺农耕?诸位皆是我太福祥栋梁,有何高见,但讲无妨!”

厅内一时寂静。这番”根基”与”拳头”的论调,对习惯了听令行事的众人来说颇为新鲜,不少人还在消化其中深意,更兼身份有别,一时无人敢贸然开口。

周冷月见状,心知需有人破冰,便率先起身,声音清脆却带着凝重:“东家明鉴根基之重。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恕冷月直言,眼下最大困境,乃是入不敷出!”

她环视众人,报出令人心惊的数字:“近月以来,筑城、架桥、扩工坊、养数千口人,月耗银钱已逾五万两!而商号各项进项,尚不足万两!若无金山银海支撑,此等消耗,恐难以为继。”

这话戳中了所有人的心事,厅内响起一片低低的议论声。

“库中存银尚可支撑一时,开源节流,吾自有计较。”秦文沉稳回应,安抚众人,目光随即投向吴邪,“吴管事,农事乃根本,有何难处?”

吴邪立刻站起,黝黑的脸上带着庄稼汉的急切:“东家!难处就在家伙什上,新式曲辕犁、铁锹、镰刀是好,可工坊出得太慢!春耕已过,夏耘在即,好些农户还在用旧家什凑合,效率大打折扣啊。”

“牛大!”秦文目光转向工坊区负责人,“农具之事,工坊责无旁贷!产能何故如此之低?”

牛大一脸愁苦地站起来:“东家!不是俺老牛不尽力!实在是人手捉襟见肘!满打满算,铁匠工坊能抡大锤的熟手就两百来人!既要打农具,又要按您吩咐鼓捣那劳什子蒸汽机和车床……分身乏术啊!您要给我两千人,这都不是事儿。”

周冷月插话道:“柴家数百工匠,岂非现成的人手?”

“哎呀周掌柜!”牛大急得直摆手,“柴家的人手,全扑在朝廷那批甲胄订单上了,军械交付延误,那可是掉脑袋的罪过,哪敢分心去打农具?”

厅内再次陷入沉默。太福祥摊子铺得太大:农业、军工、基建、研发、商贸……样样都要人,样样都缺人!五六千青壮劳力撒进去,竟如泥牛入海,未见哪一处能形成压倒性的优势产能。

秦文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陷入沉思。片刻后,他抬首,目光锐利地看向牛大:

“牛大,农具产能提升,非一时之功。你眼下首要之务,是集中精锐,攻克我给你的图纸——改良蒸汽机、完善车床,尤其是那个核心的车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我们的‘器’足够锋利,人手的压力才能缓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梁神秘巨商请大家收藏:()大梁神秘巨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至于人手……”他顿了顿,看向众人,“我已有打算,将遣人四方招募工匠。柴家那边,待这批军械交付后,便让他们专司武器打造,不再分心农具。”

牛大闻言,并未轻松,反而忧心忡忡:“东家,招募谈何容易!成熟的铁匠限制越来越少了,朝廷本来就控制铁匠人数,今年更是颁布了法令,铁匠不可随意离开走动,阳县的铁匠想去沛县都不行,所以我们这里的铁匠成了香饽饽。往年这时节,来柳镇寻活计的铁匠络绎不绝,可今年……几乎全无!”

“正是!”负责前楼商贸的冯五接口道,“不止是铁匠来得少,连带着来柳镇进货的行商都少了许多,市面冷清得很,我们的开的集市上,基本都是我们太福祥人自己人。”

护卫统领韩束也补充道:“属下前几日巡视镇上铁匠铺,确实门可罗雀,远不如往年热闹。”

众人七嘴八舌,描绘出一幅需求萎缩的萧条景象。这反常现象,让议事厅的气氛更加凝重。正当众人困惑沮丧之际,一个略显文弱却清晰的声音从角落传来:

“东家,诸位管事,此情此景,焉知非福?或许……正是我太福祥的良机所在?”

众人循声望去,说话者正是秦文的同窗,一直未受重用的王义。此刻他站起身,脸上带着读书人特有的沉静与思辨。

“良机?生意冷清还是良机?王先生,莫不是说笑?”牛大性子直,忍不住质疑。

秦文抬手止住牛大,眼中闪过一丝兴趣:“王义,细说你的‘良机’。”

王义整了整衣襟,不疾不徐地开口:

“东家容禀。柳镇之冷清,绝非孤例。放眼大梁,乃至周边,今春铁匠生意皆显颓势。何故?往年此时,北燕、蛮族各部为春耕备战,必大肆南下采购铁器农具,此为柳镇繁荣之源。如今,朝廷已经禁止北燕和蛮族人私自南下采购。”

他环视众人,抛出核心观点:“彼之砒霜,吾之蜜糖!他们不来了,正给了我们一个天大的机会——走出去!”

“走出去?”

“正是!”王义语气坚定,“其一,柳镇乃至晋城周边,必有大量铁匠铺因生意惨淡而赋闲,生计艰难!我太福祥正可借此良机,以优厚工钱、稳定活计、乃至传艺授业为饵,广纳贤才!此乃解决人手短缺之捷径!”

“其二,也是更关键的一点!”他目光看向秦文,“北燕、蛮族需求骤减,或因天灾,或因战备转向,但农具短缺之苦,其民间必然深重。朝廷不让他们不来,没说不让我们送过去?”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主动将铁器农具卖到敌国或潜在对手那里?

王义仿佛看穿众人疑虑,继续分析:

“诸位莫急。朝廷虽禁铁器贸易,然近年对农具之禁,已形同虚设,边关查验多流于形式。此其一也。其二,我太福祥所产新式农具,其效数倍于旧物!若辅以耕种新法一同售往彼处,必受追捧!其三,“他压低声音,带着一丝深意,“东家与黑鹰部落阿善公主有旧,与党项亦有贸易之实。此二处,岂非绝佳突破口?以商队为名,行互利之实!既可解我工坊积压之忧(未来产能提升后),又可赚取丰厚利润,更可结好外藩,此乃一举三得之商道新策!”

王义一番话,如同在沉闷的议事厅中投下一块巨石,激起了千层浪!走出去,主动开拓外部市场。

这个大胆的提议,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思绪,也精准地击中了秦文心中那根名为”商业扩张”的弦。

这王义的这些话确让秦文心中提起了警惕。

喜欢大梁神秘巨商请大家收藏:()大梁神秘巨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