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 第1175章 留个活口啊!

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第1175章 留个活口啊!

作者:洗澡的兔子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4-02-29 01:45:00 来源:就是看

第1175章留个活口啊!

这就好像是到了现代,还走不利落的小男孩也喜欢摆弄玩具刀枪一样,要是给他们一把带灯,带响的AK47,他们能通通通的玩一天!

道理都是一样的。

废话少说,这就从了吧!

一人一把枪呢!

这样的好事,跟着翟辽能遇到吗?

那就不可能!

既是如此,为什么不跟着晋军干?

反正,我们丁零人时常反叛,也不是一回两回了,一回生,二回熟,现在都已经是滚刀肉了!

毫无心理压力。

一日做晋军,天天是晋军,加入北府,成为北府,认定北府!

不知道,日后,平定了中原的王谧,是不是要在北府的大门口悬挂一个这样的宣传横幅。

囤聚在北大门的诸位将领,还在为翟辽的提前死去而捶胸顿足,痛恨自己没有抢到功劳。

而南大门这边,看腻了耗子逗猫把戏的何迈,终于挥手放行。

天凉了!

让他死吧!

话音未落,一群晋军将士就疯子一般的扑了上去。

开什么玩笑?

这可是斩杀敌军大将的功劳,大得很,稀罕得很,将军自己都没有抢功,这就是给兄弟们留机会呢!

这个时候不冲,什么时候才冲?

早已经和无数丁零人缠斗了不知道多少回合的翟钊,此刻本就已经是强弩之末,看到恶鬼一般扑上来的晋军将士,哪里还有招架之功?

这就是死期!

这就是他的死地,雍州城!

为什么要和这些蝼蚁奋战那么多个回合?

这不是让他们看笑话吗?

堂堂丁零首领,部族的大王,竟然成了晋军眼中的可笑之人,是供他们玩笑的!

这谁能忍?

这个谁能忍?

这简直是莫大的羞辱!

就在翟钊再次举刀的这一个刹那,他的脑海中忽然涌出了这些想法,虽然这些想法几乎是转瞬即逝的,但是,它们产生的效果却是越来越坚固,越来越明显的。

远处,那个小个子的晋人轻蔑的笑脸,仿佛就在向翟钊发出信号:你完了!

你不过是我们砧板上的一块烂肉罢了!

不仅是肉,而且还是一块烂肉。

你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我们要你生,你就只能生,我们要你死,你就只能死。

凭什么让他们决定我的生死?

我命由我不由天!

刺啦!

嘶!

太疼了!

这是作甚呐!

好端端的,啧啧,可惜了!

就在何迈的面前,就在晋军的将士即将成功斩杀翟钊的这个当口,翟钊竟然举起了刀!

竟然把它划向了自己的脖颈!

虽然这一段时间,翟钊一直都在被自己人爆锤,形象狼狈的很,又是个行军打仗的,外形糙的很,但是,到了此时,何迈才发现,他这根小脖子,居然还挺白嫩的。

被鲜血这么一染红,整个一个白底红花,格外的绚烂,很是有一种惨烈之美。

“绝对……绝对不让你们……让你们得逞!”

说完了这句话,翟钊就从马上翻了下来,死了就死了吧,虽然剧情没有按照何迈预想的发展,但是,身为晋军将领,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反正就是要让你死嘛,你自己麻利去死,还是我们把你杀死,有什么不同?

有些人,脑子就是不太正常。

这不是正合了晋军的心意了吗?

…………

“所以,这是又死了一个?”

何迈兴冲冲的将翟钊的尸首抬到军帐里,向王谧邀功,在他的描述当中,翟钊完全都是被他英明神武的战术给逼死的。

虽然不是他何迈亲自动手,但间接也算是他的功劳。

看到翟钊的尸体,王谧登时眼前一黑。

“你们怎么就一个活口都不给我留呢?”

…………

雍州大战过后,经过统计,晋军这边的伤亡还是比较巨大的,至少远远超过了之前在秦州和天水郡的伤亡数。

这其中,固然有丁零人本来就比较顽强的原因在,更多的则在于,雍州城城高墙固,王谧研制的初级火炮能够发挥的作用比较小。

以至于,早早就跑路的丁零部族两位首领,翟钊、翟辽都不在的情况下,丁零士兵仍然顽抗了许久。

这些人杀红了眼,根本就不讲规矩的,四处出击,让本来骄横的晋军也吃了不少苦头。

比方说,以目前晋军日常使用的火器来看,多数还是用法比较固定,机动性,灵活性没有那么好。

依托着规整的战阵,还比较容易发挥作用,杀伤力也会大幅度提高,但是,一旦战阵乱了,士兵们暴突冲撞,一旦没有了安全距离,火枪火炮能够发挥的作用就大大削弱。

再加上,晋军携带的火器数量极为有限,而且,为了一战夺取长安城,更多的火器被留到了那个时候,即便是士兵们知道,后续的辎重部队那里还有许多火器,他们也不敢用,也知道自己根本使用不上。

那可都是为了攻打长安城预留的!

现在怎么能擅动呢?

于是乎,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之下,雍州一战,更加凸显了晋军在火力方面的不足。

一到了刀枪近身互搏,晋军兄弟就开始不占优势,战损率嘎嘎的涨。

看着这些数字,虽然数字是冰冷的,但是,王谧的心却是热的,这就是真实的战场,这就是现实。

王谧没有那么幸运,这个时代也不允许他有任何的侥幸,虽然他原本就降落在一个顶级世家,如果他躺平的话,完全可以舒舒服服的过日子,就算战乱,南境丢失也是百十年后的事情了,和他王谧有什么关系?

他只要和刘裕搞好关系,培植他去做皇帝,到时候,再给他上个文牒,鼓吹他是真龙天子,这件事也就算是妥了。

刘裕虽然心狠手辣,但是,作为一个马上得天下的皇帝,且已经送了那么多个前朝皇帝去死,朝野上下,只要一提到她刘裕的大名,无不悚悚然好想立刻就要毙命。

在这种背景下,只要刘裕还想做这个皇帝,并且保证他的儿子孙子继续做皇帝,他就必须和盘踞在江南的大家族们搞好关系。

若不然,他的位子如何坐得稳?

毕竟,他的大位得来姿势也并没有那么端正。

只要刘裕还想要拉拢世家子弟,王谧就是最好的选择,早有交情,且确实出身琅琊王氏嫡系。

各种方面都是拿得出去手的。

但是,这样的龟缩苟且战术,根本不能解决南北分立战乱不断的根本问题。

既然老天爷给了王谧这样的机会,同时又给了他可以担当大任的能力,这种时运,不充分利用起来,可还得了?

合适吗?

摸摸良心,这说得过去吗?

有人被时代拥戴,有的人,却被时代抛弃了。

建康城,太后王贞英的书信及时到来,其实早一天就已经到了,但是,雍州城下的大战正进行到关键的节点,王谧只能先把那锦盒放到一边。

建康那边的事情,就算是再紧急,他王谧又能怎么样呢?

想要让他帮忙,借助北府的力量,调动大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事情。

发生了宫变,太后王贞英被软禁,司马家的人要来拿他王谧的人头了?

虽然王谧十分质疑,老司马家的人还有没有这样的勇气,但是,也不能排除,他们脑门一拍就干了!

但是,即便是他们要北上寻仇,想要除掉他王谧,没有十天半个月也绝对无法近身。

既是如此,那还着急做什么?

等到雍州城局势已定,各项恢复城中秩序的任务都安排了下去,王谧这才能够安下心来,坐到桌案旁,打开了王贞英的亲笔。

不得不说,这位合作伙伴,他是找对了。

作为同样出身大世家的女子,王贞英拥有极好的个人品德,而这品德,正是她和王谧合作的基石。

这世上,一心只想着自己的人,有之,宁可不利己也要损人的人更有之,但是,像王贞英这样正直的,能够一板一眼履行承诺的人,就真的是少之又少。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王贞英明明是占据着十分有利的地位,至少,从当前的态势来看,主动权还是掌握在她的手中。

只要她愿意,她可以命令王谧做她期待中的任何事,或者,如果有人以很好的条件来诱惑太后,那么,如果太后娘娘没有那么讲究,没有那么长远的打算,就看现在,谁让她得利,谁就是大好人。

她就倒向谁,如果那样的话,王谧岂不是很被动?

所幸,王贞英并不是那般短视之人,她主动向王谧发出了邀请,并且,在王谧出征之时,仍然和他保持着很规律的联系。

书信就没有断过,这足以证明,王贞英合作的心是特别的真诚而坚定的。

这让出征在外,无法控制建康城情况的王谧,内心甚慰。

司马尚之,司马休之两兄弟以扬州为据点,恐作乱建康。

陛下微恙,头有损伤,光禄寺卿刘有德已确证。

**一切安好,孤命人五日一诊,可放心。

这……

什么叫头有损?

这是柱子撞了头了?

和他亲妈一样?不想活了?

敢情,这也是家族遗传?

连寻死都要采用同一种方法?

不对啊!

那司马德宗才几岁?也就一岁多点,怎么可能就有了寻死的想法?

该不会是……

王贞英在背后搞什么鬼吧!

什么阿斗的命运之类的。

本来孩子是好端端的抱着的,但是,一个不小心,手一松,这可就掉了,扑通一声摔在地上。

碰了头,哇哇几声哭闹,这人呐,他就傻了。

原来,历史上的司马德宗大脑缺损,智力不正常的真相,竟是如此吗?

什么司马尚之,司马休之,不过是棒槌一样的兄弟,管他们要去进攻哪边,琅琊王根本就不关心。

相比这样的宫廷内幕,那些事情根本就没有一点的吸引力。

看到了王贞英的书信,王谧顿时就被这一条消息吸引住的视线,有意思,当真有意思。

原来,司马德宗确实是个弱智。

转念一想,似乎也有些说不过去,那司马德宗,王谧是见过的,那个时候就觉得,这个孩子反正不是个聪明人。

一脸的蠢像,虽然这么说一个一两岁的小娃娃有些不厚道,但这也是实际情况。

再加上,史书上对他的记载就更加加深了这种印象。

也就是说,司马德宗确实是傻的,但是呢,他不是被别人弄傻的,他是天生就傻。

最搞笑的是,刘有德这个老头子居然又掺和了进来,那天在太后的寝宫见到他的时候,王谧便判断,这不是个等闲之辈。

瘸着腿,走起路来都一摇一晃的,居然还能努力拍马屁,还要忙着记录,差事做的一点不差。

这样能屈能伸之人,放在你来,那都是个人物,妥妥的。

而刘有德居然还精通医术,这是王谧之前不了解的,看来,在他在外征战的时候,建康城里,太后娘娘也没闲着。

一直在搞事。

这就可以放心了。

既然司马德宗现在就已经显露出了傻相,那么,对于王谧来讲,这自然也是喜事一件。

王贞英之所以迫不及待的把这件事告诉他,其中的用意也是很清楚的。

司马德宗是真的傻,未来的几年里,你我都可以放心控制朝政了,不必担心他会阻挠。

其实,王贞英的担忧本来就是多余的,以王谧兵不血刃的进攻速度,哪里还等得到三五年才成事?

半年,甚至顶多几个月,要是拿不下长安城,他王谧还北伐做什么?生产那么多火器,带着那么多的人马,几乎是调动了大晋境内所有的力量,这样大张旗鼓的讨伐战役,半途而废怎么行?

不彻底收复失地怎么行?

王谧不只是要把中原腹地全部收复,同时,他还要快速的达到这个目标,不打一点折扣。

拖上三年五载?

王贞英等得起,王谧自己都等不起!

所以呢,司马德宗的精神状态其实他一点都不关心,就算是他司马德宗聪明绝顶,一岁的娃娃还能领兵打仗,把他王谧给拉下马吗?

不能吧!

肯定不能吧!

只要他不能,那还担心什么?

现在,可以把头脑留给现实的危机了。

就是已经长大成人有了自己想法的司马家遗族,这样的人,当然还是不少的。

大晋立国以来,司马家作为皇族,还是繁衍生息了许多人的,到目前为止也有百年了。

只不过,人虽然多,但是能够领兵打仗,真的拥有权力的核心人物却不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