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 第1171章 秩序,要讲秩序!

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第1171章 秩序,要讲秩序!

作者:洗澡的兔子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4-02-29 01:45:00 来源:就是看

第1171章秩序,要讲秩序!

老檀这个人,天生就是个行军打仗的,闲不住,更不能做任何稍微细致一点的工作。

就比方说现在,大战明明还没有结束,甚至可以说是远远没有结束,老檀发挥实力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但是呢,何迈却把他拉到了这雍州城的南大门处,要知道,这里的战况相比北大门要平静的多,缓和的多。

檀凭之到了此处,完全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再说何迈让他来做什么?

打仗?

不是的。

不可能的。

何迈这个人,本来就不是很擅长作战,选中了这么一个地方,再怎么想,也不会是专门为了打仗的。

从到达南大门,何迈就一直呼呼喝喝的,指挥这个,又吆喝那个,带过来的将士,人身倒是安全的很。

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和敌军作战,而是在维持城外的秩序,把游荡在雍州城外的残兵还有零星的普通百姓都聚集到一起。

该投降的,就说服他们投降。

该做事的,就指挥他们做事,打扫战场,都不需要人吗?

任何战场都是一样,除了要攻打下来,维持秩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你看,你王稚远不是说,我何迈也有大用处吗?

各有所长,这可是你说的。

我何迈也算是想清楚了,与其等着天上掉馅饼,等着你王稚远垂怜,还不如我自己出来找活干。

打仗呢,我的能力是差点。

不说荆州的那些了,就算是寄奴,无忌,个个也都比我勇猛的多,我不是那么的对手。

在那个正面战场,实在是没有多少我发挥实力的余地。

但是,都是登山战场的人了,自然也不会傻呆呆的站在一旁干等着,我这么聪明的脑袋瓜,不用起来,不是浪费了吗?

于是,我仔细观察,抓住机会,立刻就给自己安排上了一个合适的差事。

战场冲杀那么激烈,这是硬碰硬的战斗,而战斗过后的重整秩序,却相当于是软实力。

如果你只是单单的占据了这座城池却不能很好的让它的秩序还很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那么,对于占领方来说,也无法得到更多的好处。

谁会愿意接受一座被敌军摧毁的残破衰败的城市呢?

现如今,身为讨伐者的大晋北伐军,同样有可能面对这样的局面,那些盘踞中原的部落,一直以来还以主人的身份聚居在这里,交横跋扈,凭借的就是傲人的武力值。

那么,现在,这一套还撑得住吗?

吃得开吗?

对于他们来说,真正考验人性的时刻才终于算是到来了,他们到底是把这些中原古都当成是自己的家,还是只是暂居的地方,一旦失去,就和自己没有一点关系。

看看这些城池遭遇困境时候他们的做法就知道了,甚至都不需要到古都长安去。

看看雍州城这里正在发展的事情就知道了。

晋军的火力固然很猛,但是,对城内的建筑设施和人群伤害最大的,反而是丁零人。

他们残害无辜,他们防火烧毁民居。

借着冲入城的火苗,丁零人把沿街的民居也好,店铺也好,全都烧毁,一时之间,雍州城内火光冲天!

血流成河,哀嚎声震天!

这一切的罪恶,原本也与晋军无关,晋军只管攻城,而他们攻城的最终目的也只是把盘踞在这里的丁零人赶走。

对于城中的百姓,只有不得已的时候才会波及,只要有余力维护,尽量都会维护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场晋军占据了绝对优势的战役,仍然给雍州城的百姓带来了灭顶之灾。

这一切,每一笔账,都要算在丁零人的头上。

为了能够减少城内百姓的伤亡,减少财产损失,何迈迅速行动起来,组织人马,到比较容易突破的南大门这里聚集。

一边向内城冲杀,一边把可以解救的百姓和敌军都收拢到一起,最最重要的,第一就是阻止城内残余的丁零人伤害普通百姓。

这件事,都不需要何迈吩咐,檀凭之一看到这乱象,登时就怒了。

双锤在手,天下我有!

骑上战马,冲入人群当中,左一锤,右一锤,很快就杀出一条血路来。

当然了,这些鲜血,都是属于丁零人的。

这些人,欺负手无寸铁的普通百姓,还算是人吗?

本来雍州城就是他们巧取豪夺而来,百姓因为他们已经遭过一次殃了,现在,刚刚安定下来的雍州百姓,小心脏还都没有平复下来,就又遇上了这种事。

当真可以称得上是一句要有多可怜,就有多可怜了。

于是,檀凭之的到来,对于城内百姓来说,简直就是神兵天降,端的是救苦救难神仙!

至于何迈呢?

自然也有自己的定位。

而且,看到老檀冲的那么快,何迈就更是得意,眼光真是好啊,一下子就选对了人!

老檀负责冲锋在前,而何迈呢?

当然也是要斩杀部分丁零人的,只是,战绩自然是无法和抡锤大师傅檀凭之相提并论了。

何迈更加关注的是战后的秩序重建,檀凭之在前方开道,而他呢,则带着一路士兵在后方观察,那些一早就放下了兵器,不打算反抗的丁零人,这个时候,能做这样的选择,对于丁零人来讲,着实不易。

当然应该鼓励。

随着檀凭之在前方杀伤的丁零人越多,何迈这边的收获也是越来越多。

严格符合了,越多,就越多的原则。

在何迈和檀凭之的共同努力之下,雍州城的秩序有了初步的恢复,至少靠近南城这边是如此。

至于距离前方战场更近的北城,那个地方何迈就是鞭长莫及了。

管不了,真的管不了。

面对如此局面,小阿迈表示很满意,眼看着城中的秩序得到了一定的恢复,这样一来,他也算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差事。

等到王谧开始注意到城内秩序的时候,他自然就会发现,这件事,就是他何迈做的。

效率极高,做的极好。

就是那么牛气。

何迈的计划很完美,唯一的变数,大概就在檀凭之这里,当他们刚刚来到南大门处的时候,看到这里一片混乱,百姓遭难,仗义的老檀,当然不能眼睁睁的看着。

不必何迈指挥,他也冲入了敌阵,解救百姓。

而现在,随着城区内的秩序渐渐恢复,老檀的心思就活泛了。该换换地方了吧。

我的任务可以算是完成了吧。

这里不需要我了吧!

他想走,奈何,何迈还不允许,而且,理由很多,乍听起来还真的有那么一点道理。

但是,道理归道理,老檀还是不服气。

他参加北伐是为了什么?

那就是为了攻城猎地,一展才华抱负的,要是就为了在这里看守大门,收缴残兵,那他还不如留在京口看守呢!

何必如此?

还大费周章的。

眼看着南大门这边就没有什么大货,老檀当真是手痒的很。

何迈当然理解他的心情,都是自家兄弟,老檀是个什么样的性格,他还能不清楚?

只听得他安慰他道:“凭之兄,莫心急,莫心急。”

“你想干什么,我清楚的很,且等着好了,我们在这里镇守也不会毫无收获。”

收获?

能有什么收获?

檀凭之都已经抻着脖子,仔细观望了半天了,也没有看到什么带着军衔的大将从这里经过。

所谓搂草打兔子,那也得有兔子才行啊!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说来也算是个中性词了,对于无法灵活运用,运用得当的人来说,这自然是一个贬义词,墨守成规,还懒得一比,自然是毫无收获的。

而对于早就有了完善的计划的人来说,这一招守株待兔的奥妙就在于,扼守住兔子的必经之路。

战术得当,还能抓不到兔子?

正当檀凭之跃跃欲试,想要转移的时候,突然,南大门偏侧的角门处,居然有了动静。

雍州城和其他大型的城池也没有什么不同,主要的建筑方式也是城墙四周有门,而大门的侧面还有配套的两个小门。

晋末年代,城市的建筑模式还比较传统,尤其是城门这一块,并没有流行明清时期的那种拱圈式城门。

这个时代,城市的大门往往都是梯形的。

大门是梯形的,毫无疑问,小侧门也是梯形的。

不管是行军还是普通百姓进出,都比较方便,而现在,经过了王谧他们的维持,南大门这边的秩序已经得到了恢复。

尤其是城门附近,早就已经换上了晋军士兵把守。

当然了,其中也有一些是丁零人,这些丁零人都是将他们的种族传统进行到底的卓越人士。

不就是投降吗?

不就是继续帮着别的部族做事吗?

这都是很简单的事,在中原游荡的这几十年来,丁零人就没少干,于是,现在,从氐秦换到了晋人,这有什么的了?

这不是很正常的一个操作嘛?

再说了,晋人可比氐人好说话的多,做事也体面,跟着晋人干,有什么好丢脸的?

说不定,对于兄弟们来说,还是一条好出路呢!

总之,就是混一碗饭而已嘛,怎么混都不丢人!

这些丁零士兵来看守城门,可谓是驾轻就熟,他们本来就占据着这座城池,对这里的环境也更加熟悉一些。

在大批晋军的看守之下,就算是仍然让他们持有兵器,他们也不敢造次。

乖乖的看着城门,严防任何可疑人士出入。

有他们,何迈也更放心了些,这个没的说,这些士兵连甲胄都没有换下来,仍然穿着丁零人的服装,不过只是把他们手中的兵器原地换了一个指向而已。

他们自己都没有压力,晋军就更加没有负担了。

因为他们的这些装扮,一开始,还很是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有些一路杀出城的丁零士兵,冲出来的时候,看到城门处站着自己人,便理所当然的认为,城门还掌握在自己这边。

毫不犹豫的就冲了上去!

都是自己人,怕什么?

怕什么?

有兄弟们在,当然是什么都不用怕啦。

快到我们这里来!

有前途哦!

由于受到了投降丁零士兵的蛊惑,很多原本还想搏杀一阵的士兵,一出城就落入了晋军早就设好的埋伏之中。

他们原本还指望着拉上城门外的这些兄弟们一起作战呢!

哪成想,兄弟们早就已经改旗易帜,成了对方的人,看到城里有士兵们冲出来,不管是想再战的,还是想逃跑的,统统都能招呼,只要是他们奔到城门前,已投降的这些丁零士兵就会带着晋军一拥而上。

灵活运用多种手段,保证马上面的掉下马来,步战的呢,也不遑多让,保准让他们无法前行。

统统围困,一番搅扰之后,便被收缴了兵器。

来吧!

打不过就加入吧!

其实,一直以来,这是很多丁零人的生存之道,毕竟,他们在中原腹地一直以来都是弱势群体,人少,实力弱,以往几大部族还都很强盛的时候,他们就是群殴的时候被欺辱的对象之一。

那个时候,如果他们的实力足够的话,自然也可以在中原谋到一块广阔的田地来充当自己的地盘。

然而,多年以来,他们并没有实现这样的愿望。

这说明了什么?

这足以说明,丁零人就是实力不济。

既然无法达到占据一块固定地盘的目的,那么,多年以来,丁零人仍然广泛活跃在中原地带的秘诀是什么?

总是有理由的吧!

这是当然的!

答案的难度一点都不大,不过就是四处投靠而已。

不是依附氐秦,就是投奔姚羌,当然了,在很久以前,他们也曾经向大晋伸出过橄榄枝。

只不过,行动缓慢的大晋还没有想好要不要接收,他们就又反叛而去。

来来去去的,轻松自如。

因为实力弱小,也并没有什么势力要对他们的反叛行为予以严惩,追究责任。

走了也好,走了就不会惹事了。

相反,在这样的乱世之中,却也有一些奇特人群还相当的佩服,觉得翟辽能够率领族人,在自身条件有限的基础上,长久的生存下来,这也算是一种本事。

相当有能力了。

于是,对于丁零人来说,他们特别熟悉投降之后如何把事业做好的流程。

当然,对于曾经的自己人,也不例外。

下手,狠着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