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唯一出路

但事实证明,王谧的脑子没有毛病,他也并不准备把徐州城让给符飞。

老实说呢,如果一切都按照现有的形式来运转,可能对于他来说,也算是比较省事省力。

符飞呢?

是个聪明人,他不会在自身实力不及的情况下,贸然挑战晋军,那样只能把好不容易掌控在手里的城池拱手让人而已。

当然了,他老实,那也只是权宜之计,并不代表他对大晋有多么的忠诚,这一点是必须的。

你看,就算以后,朝廷改换了名号,对于符飞来讲,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他也依然是氐人,而且,和王谧即将建立的朝廷主体有天壤之别,他也会知道,在这片土地上,他属于少数派,根本不可能被完全信任。

就算是王谧对他释放足够的善意,待他很好,他自己也不会自安,这样一来,矛盾就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那你的意思是,要趁着这次北伐,拿下徐州?”

这倒也不是不行,刘裕是这么盘算的,若说距离京口最近,现在还没有在晋军掌控之中的,也就数这个徐州了。

拿下它,总比拿下天水容易的多,如果我们的实力足够的话,其实还不如先去拿徐州练练手。

对于以后我们再进取慕容部的地盘,也是大有好处的。

但是,这也只是刘裕的一个不成熟的想法而已,很显然,徐州,还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就攻打下来的。

毕竟,这里的守备等级还是很高的,虽然晋军现在的武器装备是无敌的,但是,想要攻克这样的重镇,也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不相信,可以参考明初的各场战役,虽然明军在武器装备上有明显的优势,但是也不是所向披靡的,要想夺取一个城池,也要耗费不少的心力。

所以,场景换到今天,也是一样的,面对徐州这样的重镇,不小心计划是不行的。

“不必着急,等到北伐成功,反手再来照顾他,也没问题,现在嘛,还是要求稳。”

“他本来不想动,如果因为我们想要吞并他,吓得他动起来,这不是得不偿失?”

“完全没有必要,我们现在的重点,还是要把姚羌的那些地盘都收入囊中。”

“至于徐州,还有慕容部那边,都可以放一放,只要他不搞事,我们就不会与他为敌。”

“当然了,这个地方,最后还是要收回来的,放着他这么一个氐秦的将军在这里,就在建康城的眼前,我也不放心。”

“那就再等等吧,便宜了这个老小子了!”刘裕咬牙切齿的说道。

他凌空挥了挥拳头,在刘裕看来,符飞这个人就应该赶紧消灭才对。徐州这么重要的地方,为什么要放在他的手里?

多一天都不能忍。

要是他,北伐之前就打马向北,第一个把他收拾了!

可惜,王谧却不允许。

那就只能作罢了。

虽然刘裕还是觉得,这样的好机会不紧紧抓住有些浪费,但是,王谧的决定也不无道理。

符飞这么危险的一个人,他现在还在忌惮北府兵的强盛,只想保住自己生存的地盘。

也不会主动闹事,而如果晋军主动出击,不管是赢还是输,可以肯定的是,对于北府的实力都会是一个大大的削弱。

拿下徐州,必定是一场大战,一旦打起来,耗损过多,他们还如何北伐?

这声势浩大的北伐之旅,岂不是还没开始,在家门口就结束了吗?

这样一想,还是北伐比较重要,握住长安,整个在北方的格局就打开了。

格局打开!

对于晋军是如此,对于氐秦呢,就更是如此了。

大家都是为了各自的小算盘,谁也别说谁,这边厢,京口众位大汉正在讨论当中,那边厢,在秦州境内,符融大将军的耳朵也没有个清闲的时候。

“你可知道,那朱序去见了晋军守将崔延佑了!”

“他们这些人都是晋人,现在看我们虚弱,就想联合起来,改旗易帜!”收到这样的消息,老臣权翼立刻表现的忧心忡忡。

半刻都没有耽搁就来找符融商议,然而,符融的表现却完全不像老人家想象的那样紧张。

“子良,何必如此心焦?”

“你我二人,那般的大风大浪都经过来了,还用得着为这些小事忧心?”

“这点小事?”

“你说得轻松!”权翼一听就急了,他拍着桌子叫道:“早就和你说了,这些晋人从来都狡诈的很,你不能重用他们,更不能让他们去守边关。”

“你偏不信,你看着好了,大战一起,朱序一定会带着天水投奔晋军的!”

朱序:还是你老爷子了解我,我就是这么想的。

老爷子当然了解他了,要知道,虽然权翼自从出仕就跟着几大部族混,最早他还曾是姚羌帐下的重要谋士,后来又投奔了苻坚,可以说是少有的在几大部族之间四处投靠还能混的如鱼得水,身居高位的。

但是,有一点也不应忘记,虽然权翼四处打工,好像没有什么立场,或者说,他现在是一心在为了氐秦着想。

但实际上呢,他这里在激情辱骂朱序,然而,他自己也是汉人。

这就是为什么他单说晋人,而不说汉人,因为,他自己也是汉人,就算是给氐秦打工,也总不能辱骂先祖。

这样的话,对于他自己的名声也不太好,在这边混,名声可是很重要的。

一定要让符融认为,他权翼现在是一心跟着符融混的,绝对没有二心。

要不然,他还能安安稳稳的混到今天吗?

符融却懒得去猜权翼的心事,他早就看开了。

你看现在的这个形势,他大秦都从坐拥半壁江山,变成了今天这副德性,不只是领土大大减少,人头也绝对不能和以往相提并论。

很客观的说,真的穷,真的没有了实力。

难道,符融不想兴兵东进,和姚苌一决胜负吗?

一雪前耻,把长安城夺回来?

想的,如何不想,做梦都在想,然而,现在的秦,还有那个实力吗?

可以说,勉强防守住现在的地盘都已经是相当困难了,还想进取呢,那是自不量力。

要不是有了这种预期,符融又怎么会捏着鼻子,冒着风险也要和晋军合作呢?

他怎么会不知道,这样做,风险极大,一不小心就会被晋军吃掉几个城池。

但是,对于现在的氐秦来说,除了打仗,符融甚至想不到可以顺利调动氐秦战斗力凝聚力的活动。

打仗,复仇,夺取更多的土地,作为一个偏安一隅的小型势力,这似乎已经成为了符融所领导的氐秦,存在的唯一意义。

什么发展民生,什么注重财税,甚至是协调几方的势力,这样的事情,已经不再是符融关注的重点。

地盘都快没了,还考虑那些事做什么?

很清闲吗?

这个原理就好像是,想当年,诸葛孔明在蜀中的时候,明明可以偏安一隅,不参与中原的混战,或许也可以舒舒服服的过几十年。但是,他却偏不这样做。

他数次兴兵北伐,出隆中,竭尽全力也要让队伍运动起来,那种处境,其实和现在的氐秦也差不了多少。

以诸葛孔明的睿智,他不可能看不出在所谓的三国鼎立之中,蜀的力量是最为弱小的。

如果他们的力量足够强盛,他们也不必天天扛着汉室正统的旗号了,这就是在给自己的队伍找正当性。

诸葛孔明很清楚,北伐之路很艰难,他们几乎是无法和兵强马壮的曹魏相抗衡。

所以,你可以看出,诸葛孔明数次获胜,基本上都是运用的巧计,利用敌人的猜忌心理,或者是对形势的不熟悉做文章。

但实际上呢,虽然当时的曹魏无法吞并蜀中,但是,那只是无法一口吃掉而已。

蜀中之于曹魏呢,你是根本啃不下他几个硬骨头的,所以,很明显的,实力的强弱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明明也打不赢,明明还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但是,诸葛孔明还是执意北伐,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蜀中势力保持活力,保持凝聚力。

要不然,每战必败,眼看着强大的敌人,自己这边不管是士兵也好,普通百姓也好,士气也就会越来越低落。

长此以往,蜀中就失去了存在的正当性,不必别人来打,自己就先倒下了。

所以,现在的符融,真的不会像权翼这般,看什么事情都义愤填膺了。

“朱序去了,才说明他是个聪明人,因为本来就是我让他去的。”

“你让他去的?”

“这怎么可能?”

“我不相信!”

权翼急的大呼小叫,符融却依然不动如山,还让他坐下呢!

权翼哪里还坐得住,只是一味的拉着符融,今天不说清楚了,谁都别想走!

符融无奈,只得照实说了。

“子良,朱序去镇守天水,是我做的决定吧!”

权翼吹了吹胡子:“当然是你,当时我还阻拦你了,你偏不听,你看看今天!”

符融笑道:“既然我让朱序去天水,朱序便明白,这就是为了和晋军打配合才做的安排。”

“朱序是晋军降将,那个时候投降,就是因为被俘了,求死不能,不得已才降了的。”

“这些年来,虽然他在氐秦还算是安分,但是,心里可没有一刻放下过晋,朱序也知晓,我们对他的心意也很清楚,只是,有些事情,不方便挑明而已。”

“前些日子收到了晋军的书信,这件事我也没有瞒着他,现在让他这位从晋朝投降而来的大将军去天水镇守,和晋之汉中遥遥相对,只要朱序还有头脑,他就该看出,我们已经准备和晋军合作了,派他去,就是因为他曾经是晋将,这样比较方便。”

“可是,此人一向心向晋军,到时候,要是他带着天水郡一起归了晋朝,我们怎么办?”

“不但不能对付姚羌,还白白损失了一个郡,这不是很危险吗?”

说来说去,权翼最担心的就是这个,毕竟,现在的氐秦力量已经相当的薄弱了,可经不起在丢城弃地了。

而朱序又是那样危险的一个人物,不得不防。

他对于符融这样放任的态度,十分不理解,他难道就不着急吗?明知道是危险,也还硬要去这样做?

要知道,这无异于是放虎归山,朱序这样的人,你现在给他机会,那就是在诱使他犯罪。

到时候,朱序真的这样做了的话,那责任还就真的不在朱序身上,毕竟,人家的心意是昭然若揭,从来都摆在明面上的,你还做这样的安排,可不就是在放任他这样做吗?

符融叹了口气,无奈道:“这不是我们现在要考虑的问题,我们现在要把握住的,就是和晋军的合作,至于朱序最后会如何选择,那是以后的事。”

“我现在想不了那么长远。”

这一番话,就相当于是总结陈词了,算是把符融真实的态度展露无遗,权翼还有什么好说的?

他已经无言以对了。

可能在符融的眼中,这个天水郡已经是走在放弃的道路上了,也许,他还有更加长远的目标,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天水就是可以被放弃的。

无话可说。

那就随他去吧!

京口大军正在徐徐前进当中,因为他们要攻打的城池,基本上还是陆地居多。

即便是有水,水量也不及南方丰沛。

所以,按照王谧的安排,原本喜欢带着众多大船上路的晋军,这一次更换了许多快速便捷,方便冲锋的蚱蜢舟。

当然了,大型的宝船也还是有的,只是数量相对减少了许多,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这主要是现在的晋军和以往的晋军已经很不同了。现在的晋军已经夺取了许多城池,防线早就已经越过淮河,挺进到了中原地带。

只是位置还没有那么好,那些兵家必争之地,还没有拿到手而已。

所以,在北方,晋军已经有了不少的据点,在那边,晋军也没闲着,一直都在征召士兵,所以,北方的晋军现在也储备良好,完全可以听候调动。

北方的据点多了,北府也不需要像以前一样,调动那么多的兵马了,最重要的是,现在战马的储备量也是成倍增加。

这个时候的晋军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如此依赖水战,良马已经很多,等到了目的地,弃船换马,一点问题也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