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30章 重农抑商早朝之谏求追读

带着铁路到大明 第30章 重农抑商早朝之谏求追读

作者:灵灵吼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6 20:12:22 来源:武林小说网

第30章重农抑商?早朝之谏【求追读】

刘宽虽然意外朱元璋会问及上海的情况,却也不介意介绍一番。

他道:“上海在此时虽然是边鄙小县,但因其位于长江入海口处,松江府之海滨,属于海贸便利之地,故后来以海贸为主的商贸十分繁荣。”

“到了清末,满清被西夷以坚船利炮打开国门,被迫开放诸多沿海城市为通商口岸,上海亦因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通商口岸之一。”

“此后西夷列强更是以租借为名,各自在上海占地建立使馆、商行、洋房,成立租界。”

“西洋各国商船载着洋货纷至沓来,使得上海成为十里洋场,商贸、海事更为兴盛。”

“彼时,仅上海一地所贡献给清廷的商税、海关税等税金,便要超过许多州府。”

“待到后来满清灭亡,租界被收回,上海发展越发迅速,工厂、商行林立,人口亦多达数百万,所产价值、所供税金几乎能媲美某些行省。”

“所以后来国家便将上海行政地位拔高至与都城相若,由中央直辖,好方便治理。”

听了刘宽这一番话,不论是朱元璋、朱标,还是李贵、孙戈,都颇为惊讶,没想到上海日后竟有这般大的变化。

随后,朱元璋便忍不住评价道:“这满清真是无能,这等好地方不能保全,竟为西夷强据,合该灭亡!”

孙戈并不知这满清是大明后来的朝代,此时便能听得有些懵,却识趣地没有多问——毕竟他只是个百户,并非徐达、汤和那等大明开国将帅。

朱标则道,“父皇,这上海日后既能发展得如此繁荣,足见其地理位置确实得天独厚。

既如此,我大明或可提前扶持上海县,令其早日呈现繁荣之态。”

朱元璋先是点头,随即却看向刘宽,问:“刘宽,听你方才言语,后世似乎颇为重视商贸?”

听到这问题,刘宽下意识就想吐槽老朱不够重视商业、商税的问题。

但念及那日随性谈起分割六部之事,说得并不好,他终究是忍住了再次“畅谈”

的想法。

稍稍思考后,他道:“回陛下,我们后世有一句话: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也即是说,在后世,一个国家要想稳定,必须保证农业产出足够的粮食;而若想国家富裕,则必须拥有足够强大的工业;但若想国家迸发出勃勃生机,经济充满活力,确实需要拥有良好的商业。”

说完,刘宽原以为朱元璋可能会对重视工业、商业之语嗤之以鼻,至少是不认可重视商业之事。

毕竟他以前在网络上看到过不少老朱“重农抑商”

“轻贱商贾”

的说法。

谁知朱元璋听了却微微点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话说得着实不错,堪称治国良言。

标儿,你需谨记。”

“是,父皇。”

朱标乖乖地答应。

听此,刘宽终究没忍住,问:“陛下,大明此时施行的应是‘重农抑商’之策吧?”

朱元璋点头,“不错。”

“那陛下为何认为微臣方才所提那十二字是治国良言?”

朱元璋本想直接解释,却忽地起了考校朱标的念头,道:“标儿,你来说明一番。”

“是,父皇。”

朱标应了声,面向刘宽,道:“重农这点想必刘公子能理解——从古至今,历朝历代皆重农。”

“也正如刘公子方才所言,唯有产出足够的粮食,让百姓不陷入饥荒,方可保证国家稳定,方可谈其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