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 第610章 时光飞逝,宣威三年

耶律仙生下的两个孩儿是龙凤胎。

第一个出生的是姐姐,六斤四两。

后面的是弟弟,六斤八两。

有了之前的经验,李彻这次却是稳重得多,虽说也冲进去看了,但至少没再给稳婆一个过肩摔。

耶律仙身体素质虽不及常凝雪,但毕竟是契丹血脉,生孩子并未遇见什么危险。

李彻左右手各抱一个婴儿,笑得合不拢嘴。

耶律仙所出的孩儿不是嫡子,却是不必再让庆帝起名了。

李彻绞尽脑汁,引经据典,总算是给两个孩子起了个像样的名字。

姐姐是李悦,取喜悦、平和之意,寓意孩子性格开朗,生活幸福欢乐。

弟弟是李浩,取广阔无垠之意,寓意孩子胸怀宽广,未来无限。

一连多了三个孩子,李彻这几天的心情无限好,对谁都是一副笑呵呵的模样。

但总沉迷在合家欢中也不是个事,毕竟他也不过十多岁,还远远没到怡儿弄孙的年纪。

好好陪了耶律仙几天,李彻便一头扎入工作当中。

已是五月上旬,东北的天气就是再冷,也进入春天了。

农为国之本,春耕便是春天的头等大事,其他一切事务都要给春耕让路。

今年的春耕有很大变化,在奉王殿下的指示下,以内阁大臣陶潜为中心,桃源派农业人才为辅,做出了‘农田北移’的重大决定。

像是玉米、番薯、小麦等农业作物,不再在朝阳城外的田地种植,而是转移到阜新以北的土地上。

黑、吉两省的黑土地要利用起来,而且朝阳城的定位也不在农业之上。

朝阳城是奉国的中心城市,李彻的龙兴之地,地理位置决定它未来不能作为都城存在,但一定是奉国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这样的城市不可能去搞农业,而且朝阳城外的田地也不是黑土。

今年的朝阳城外大量种植烟草、棉花等经济作物,农产品的种植量足够朝阳城自给自足就可以了。

除了春耕之事外,奉国接下来的重点都放在基础建设上面。

像是官道、工厂的建设,各个城池的民居扩建和迁徙,以及关内商贾的招揽引资。

奉国打了太久的仗,从李彻出关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就没有一段完全的和平时间。

长时间的作战的确让奉军战斗力飞速提高,但也留下了不少的隐患,民生一直都没有得到足够的休息。

李彻深知与民休息的重要性,故而短时间内没准备再折腾,只保留了海外航线的日常巡视和室韦那边的蚕食战略。

室韦是不急着灭的,他们已经是苟延残喘,翻不起浪花来。

而李彻需要保留一个敌对势力,时不时还能轮番派军队去练兵,保持战斗力。

至于李彻心心念念的倭国之事,他也试探着提出过几次,但却遭到了内阁群臣的强烈反对。

阁臣们给出的理由也很充足,远征倭国不仅劳民伤财,而且和以往奉军打的仗不同,是跨海大规模作战。

奉国海军刚刚成立,飞剪船就那么几艘,海军和陆军协同作战的经验更是完全没有。

天时地利与人和,一样都不占,实在不是出手的最佳时机。

李彻不是一个听不进去劝的人,见到霍端孝、诸葛哲这些智谋之士都强烈反对,他也反思了一下。

以如今奉国的情况,打倭国肯定能打下来,但付出的代价也不小。

出兵导致国内建设放缓,跨海作战的风险又极大,辽东半岛的局势也不是十分稳定。

打赢了还好,万一输了几场,或者推进不顺利,朴家和新罗、百济两国难免会起异心。

思虑再三后,李彻便决定先放一放灭倭计划,步子迈得太大了容易扯到蛋。

如今的奉国只需要稳扎稳打,将这两年打下来的土地和战果全部吸收掉,无敌于世间只是时间问题。

就这样,奉国进入了一段平安发展的阶段。

宣威三年,春。

福州。

时值暮春,福州城浸润在温润的南国水汽里。

闽江如一条碧绿的绸带穿城而过,江面上樯橹如林,挂着巨大硬帆的福船穿梭而行,空气里弥漫着海水特有的咸腥味。

熙熙攘攘的码头区边缘,一处临江搭建的茶肆二楼雅间窗户半开,正好能将繁忙的江景收入眼底。

一位穿着普通,气质难掩沉稳威严的青年临窗而坐,手中端着一杯香气氤氲的花茶。

青年的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江面那些的船只,实则锐利如鹰,不动声色地观察着码头的运作、货物的吞吐以及那些肤色各异的商人。

然而,他的注意力很快就被雅间里三个小小的身影占据了。

最大的男孩约莫三岁出头,穿着一身利落的宝蓝色小劲装,浓眉大眼,虎头虎脑。

像只精力旺盛的小老虎一样趴在窗沿上,踮着脚尖,努力把圆乎乎的小脑袋往外探,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江面上那些庞然大物般的海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请大家收藏:()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当看到一艘悬挂着红黑色旗帜,船身形似飞剪的大船缓缓靠岸时,男孩兴奋地挥舞着小拳头:

“爹爹!爹爹!”

“你看,大船,是我们的大船!它上面画的怪兽,牙齿好尖,好像小松哥哥!”

青年温和地提醒,眼神里是藏不住的宠溺:

“去病,小心些,别探太出去。”

这孩子,小小年纪就显露出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像极了他娘常凝雪。

“知道啦,爹爹!”

李承嘴上应着,身子却依旧努力往前凑,恨不得把整个小身子都挂到窗户外头去。

青年无奈,只得伸出手去握住孩童的脚腕。

那青年自然是李彻,三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却未在李彻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迹。

只是身材越发雄壮,面相也少了几分俊美,多了几分威严。

李彻身边,两个粉雕玉琢,几乎一模一样的娃娃,正乖乖地坐在床椅上。

姐姐穿着一身鹅黄色绣小蝴蝶的襦裙,梳着两个可爱的花苞头,雪白的小脸上一双灵动的大眼睛。

她不像哥哥那样咋咋呼呼,只是安静地看着窗外,小嘴微微抿着,偶尔伸出肉乎乎的小手指点一下,似乎在无声地向爹爹分享她的发现。

弟弟李浩则完全是另一副光景。

他穿着一身和李承同款但小一号的墨绿色劲装,此刻正全神贯注地对付着面前小碟子里一块裹着炒香芝麻的麦芽糖。

小胖手努力想抓起那块有些粘手的糖,试了几次都滑脱,急得他小眉头皱成一团,鼻尖上都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好不容易用两只小手合力捧住了,立刻迫不及待地塞进嘴里,幸福地眯起眼睛,小腮帮子鼓鼓囊囊地蠕动着,发出满足的‘唔唔’声。

什么大船,什么新奇街景,此刻都不及嘴里这块甜甜的麦芽糖重要。

李彻看着这三个小家伙,心中满是柔软。

血脉的延续是如此神奇,三个小生命像是三颗截然不同的种子,在他和两位母亲共同浇灌的土地上,各自舒展着独特的枝叶。

三年的时光转瞬即逝。

这三年老天很给面子,无论是大庆还是奉国,都没出现特别严重的自然灾害。

百姓们安稳生活,李彻定下的种种利民政策,让奉国人口从三百多万户一跃达到了五百万户,其中大部分是外来迁入人口。

人口便是盛世的基础,李彻深知这一点。

但光有人口还不够,李彻对农业的重视才是人口暴涨的根本原因。

桃源派子弟的贡献最为突出,对奉国田地进行了为时三年的大规模整治。

曲辕犁的应用,和从草原上源源不断获得的大规模耕牛,让奉国的生产力达到了这个时代的顶峰。

肥沃的黑土地,加上番薯、玉米的大规模种植,使得奉国粮产达到了恐怖的程度。

李彻下令在奉国各地建设一百余座粮仓,但仍有源源不断的粮食囤积,使得穰穰满家、盈车嘉穗。

而除了粮食外,奉国的各项通商政策,吸引了大量商贾入驻。

天上人间楼在大庆各地开花,独特新颖的理念将一众青楼、勾栏碾压得渣都不剩。

如今的大庆,但凡有点身份,谁不去天上人间楼啊?

而奉国科学院研究出来的各种新颖商品,也随着天上人间楼的兴起,传遍大庆各地。

天上人间楼的小姐姐都是香香的,身上的味道夺人心魄。

为何如此,当然是因为用了奉国产的香皂啊!

人家小姐姐都是香香的,汝等文人墨客好意思顶着臭烘烘的油头来玩吗?

故而,香皂大卖特卖。

不仅仅是香皂,还有丝袜、香水、牙刷等物,也卖到了大庆各地,每日产生的利润都是天文数字。

大把大把的银子流入奉国,再加上吕宋、占城航线带来的收益,使得李彻完全不为钱财所愁,可以放开手脚进行经济建设。

商业的发达使得运输成了关键问题,水运的便利性、运输量、低廉的成本,是陆路运输无法比拟的。

对于矿石、煤炭、木料等大宗货物而言,没有比水运更划算的运输方式了。

这也是李彻此刻会身在福州的原因。

喜欢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请大家收藏:()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