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成风华之绝响 > 第一部 殿州惊涛 59、来,我们快来熬蔗糖

前世里,苏澜在经济法硕士研究生毕业那年的冬春之际,在福建进行了长达几个月的调查研究走访。除了在寿县捡到那块田黄宝石,她还在福建宁德的蔗糖古法生产基地呆了足足半个多月时间。她第一次知道,除了酒以外,原来,蔗糖的香甜同样也可以醉倒了人!

正是春节过后,福建宁德的山区依然是绿色的世界。苏澜和几个朋友,驾着汽车,在绿色的世界里蜿蜒穿行。美丽的风景好像相簿,大自然神奇的手一页一页地翻开了,展现在他们眼前。

转过一个又一个山头,越过一个又一个乡村。只觉得空气中弥漫着焦糖香甜的气息,越来越香,越来越甜,越来越浓烈,越来越霸道。她的心也越来越纯净,越来越安宁,不知不觉中,她就醉倒了。当他们来到那个蔗糖古法生产基地时,苏澜还在如痴如醉中。

这里盛产甘蔗,甘蔗已经在这里扎根了两千多年。每家每户都有大片大片的甘蔗地,一般人家年产甘蔗红糖都有几十吨。

这里生产蔗糖、经销蔗糖的历史也有两千多年。每个村落都用电动榨汁机,取代了世世代代使用的木制或石制的牛力榨蔗器;但是,土砌的直风灶,石砌的或铁制的连环锅熬制工艺却没有改变。二十四小时不磨灭的熊熊炉火,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浓浓香气……

当然,她还记得自己喝过甘蔗汁酿的甘蔗酒,入口纯绵,却是后劲很大。三两酒,她就醉了一个晚上!

她记得,她之后还专门写了一篇论文:《东方巧克力的前世今生》,受到教授好评!

苏澜忽然想起,唐代诗人杜甫《进艇》吟咏蔗糖的一首诗:“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

唐代诗人王维也在《樱桃诗》中写道:“饮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

顾恺之则说:“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瞧,因为甘蔗,他创造了“渐入佳境”这个成语!

汉朝的《异物志》,有一段描述:“(甘蔗)长丈余颇似竹,斩而食之既甘,榨取汁如饴饧,名之曰糖”。

不过,这个时期的蔗糖,还不能称之为红糖,只能算是红糖的雏形。后来唐代改良了熬糖技术,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传统红糖。

祖国医学认为,甘蔗属于是寒性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糖分、微量元素,当然还有大量的粗纤维,能够起到清热解毒,滋阴润燥的效果。甘蔗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滋养润燥、清热益胃、补铁补血、美容养颜、消除疲劳、清洁口腔、抑制癌细胞……

现代医学认为,甘蔗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钙、磷、铁等成分。甘蔗汁中含天门冬素、天门冬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丝氨酸、苹果酸、柠檬酸等多种氨基酸。茎节含维他命B6,茎端含维他命B1、B2。蔗糖主要含蔗糖、葡萄糖、果糖。甘蔗所含的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都对于人体健康有益。甘蔗渣中含有对于小鼠艾氏癌和肿瘤-180有抑制作用的多糖类等药理作用。

和其他水果一样,甘蔗也是春种秋收,一般是在10月份左右成熟,越靠近冬天成熟的甘蔗味道越甜,有“秋日甘蔗赛过参”的说法,最好吃的甘蔗是晚秋时节去甘蔗地亲自采摘的。尤其是小雪之后,白昼渐短,早晚温差之大,使得糖分在漫山遍野的甘蔗内有了很好的沉积。充分的光照和砂质的土地非常利于甘蔗生长。越是集中地方长得越好,越高越粗;越是田地的边缘,生长反而越是随性。甘蔗吸收着天地精华、日光雨露一节节的成长,特别硬,特别甜。当然,前世大棚种植技术非常发达,可以控制植物生长的温度和湿度,因此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鲜的甘蔗。

苏澜奇怪,“柴米油盐酱醋茶”怎么会漏了糖呢?人们对蔗糖的求索,从南方到北方,从古代到现代,从贵胄到平民;从最初的生饮蔗浆,到熬煎成蔗糖,一条浪花甘美的饮食的汤汤大河里,蔗糖应该是那朵国色天香的奇葩!

正是腊月,秋日甘蔗赛过参的季节。然而,“无主之地,无人栽种,无人收割,自生自长自灭!”这不是暴殄天物,愧对上天的恩赐吗?不,不行。那么,就让我们来,我们快来熬蔗糖!

等他们下山回到家时,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因为他们几乎是每人拖了一捆甘蔗下山来,总共恐怕有好几百斤。

苏瑞尚和刘希夫妻惊讶道:“这是给我们自己家的灶王爷甜嘴呢,还是给这世上千千万万个百姓家的灶王爷都甜甜嘴啊?”

苏澜笑开了花:“爹爹和姨父、姨母说的真好!我就是要给天下百姓熬蔗糖,给天下的灶王爷都甜甜嘴!”

不光苏瑞尚和刘希夫妻愣住了,就连刘奇、刘珍他们也都愣住了:“熬蔗糖?”

苏澜一边回忆过去在福建宁德的经历,一边笑着道:“是,熬蔗糖!我们快来熬蔗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成风华之绝响请大家收藏:()大成风华之绝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苏澜的小胳膊使劲地一手撑起一根足有两、三人高,估计重达六、七斤的甘蔗,高兴地道:“爹爹,姨父姨母,甘蔗你们肯定都认识,可是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甘蔗吗?”

众人都困惑地摇头。

“有的甘蔗脆嫩多汁,清甜可口,水分多,纤维较短而细韧,皮薄茎脆。有润津止渴,清凉解毒之功效。那是果蔗,也就是当水果吃的甘蔗。”

众人听了,频频点头。

“可是有些甘蔗就不一样了!就像我们手里的这些殿州甘蔗,皮硬,纤维粗,吃起来口感比较差,人称铁甘蔗,是形容这甘蔗就像铁一样硬实!刚才嘉弟弟的嘴巴还打了一个大血泡……”

众人听了都大笑不止。刘嘉则害羞地躲到母亲身后。

“可是,这不光是坚硬如铁的铁甘蔗,又称糖甘蔗!这可是无价之宝,野生野长的糖甘蔗!瞧,这甘蔗茎杆粗硬光滑,端正挺直,富有光泽,表皮上,有青绿色的,有紫红色的,都挂着浓密的白霜,看不见虫蛀孔洞,也没有劣质或霉变。”她拗断甘蔗继续道,“瞧这果肉密实发白,没有红斑,吃起来口味纯正,回味甘甜,一点也不发酸、发涩!”

大家争先恐后地去抢甘蔗吃。

苏澜抚摸着甘蔗表皮上的白霜,道:“甘蔗表面的白霜,这可是日月精华!白霜越多越浓,说明它越是新鲜!”苏澜感叹地道:“这铁甘蔗含糖量非常高,最适合用来熬制蔗糖!”

“熬制蔗糖?”大家再次奇怪地看着她。

苏澜问林夫人道:“姨母,我们殿州人现在一般吃的是什么糖?”

林氏道:“麦芽糖还有白砂糖。”

苏澜问道:“麦芽糖好吃吗?”

“好吃啊!”苏源、刘嘉、社日三个小吃货快活地大叫道。

林氏道:“麦芽糖不好保存,时间长了就融化了,还有些发酸。白砂糖杂质比较多。”

这个时代,人们一般吃麦芽糖,是利用风干的麦芽和谷物来熬制、酿造的。因为在麦芽中含有淀粉转化酶,在它的作用下可以使谷物中的淀粉水解生成麦芽糖。它的酿造工艺很像酿酒,但要简单,都可以说是人类利用生物化学过程的先声。

以麦芽糖为中心的饴糖小食品,例如“一窝丝”,就是把稠厚的麦芽糖用木棍反复捶打、拉抻、折叠,使其中充满空气的微小气泡,所以这种糖既香甜又酥脆。

但是饴糖不容易保存,时间长了,容易融化,发酸、发涩、发苦、变质。

白砂糖也是蔗糖的一种,但是加工比较粗糙。

苏澜道:“其实,我有很好地法子熬制蔗糖,熬制比一般白砂糖品质好很多的蔗糖,而且容易保存,便于携带!”

大家的眼睛都放着光,一眨不眨地看着她。

苏澜继续道:“我的法子就是使用直风炉灶、连环锅,也就是使用柴火、土砌的直风灶,用石砌或者铁制的七口连环锅来熬制蔗糖。”

林氏好奇道:“直风灶?七口连环锅?”

刘希则道:“既然要安装七口连环锅,这熬糖用的直风灶就不小。厨房太小了,不好安置!”

苏瑞尚也道:“肯定不能在厨房,得另外找地方。”

都考虑如何安置了,看来他们是同意熬蔗糖了?苏澜心里乐开了花!她指着院子道:“我们这个院子不小,足够建一个熬糖作坊!”

“在院子里?”苏瑞尚和刘希琢磨起来。

“对,就在院子里。还便于经管。毕竟是吃食,安全健康最重要!”说着,苏澜让刘奇取来纸笔,一边在纸上又写又画,一边解释道:“必须得烧直风灶,才能让所有的锅一起沸腾。必须得用小锅小量,才能让所有的糖汁充分提炼。必须要用薪柴,才能更好地把控锅灶的温度和成糖的口感。一头是入口,往里推的是木柴和甘蔗渣,明火才能熬得出香糖。一头是出口,冲天高的烟囱,让锅灶烧得又热又均匀。灶火一旦烧起来,火是不能灭的。必须一天十二个时辰保持高温,熬糖的师傅也是一天十二个时辰轮流守在锅灶旁。”

苏瑞尚点头道:“听起来也不是很难。”

“首先是收割甘蔗,削尖留梢头做种,然后榨汁。”苏澜笑笑,继续道,“熬糖是一个体力活,要将蔗汁从第一口锅一直赶到最后一口锅,熬糖的术语叫着“赶水”,非常形象,其实就是连续将蔗汁快速连续不断地向下一口锅里赶,这样在每个锅中就会蒸发掉一部分,最后,变成浓浓的糖汁。赶水是贯穿灶头到灶尾的技法,每一道工序连着赶一遍,待到蔗汁颜色变成褐红色,细细密密的小气泡争先恐后地从锅底冒将出来,大勺一挥,舀起浓稠的糖浆,对着光眯起眼睛观察糖浆的拉丝状况。红糖就熬出了锅。”

苏澜陷入往事回忆中,沉醉于那甜蜜的梦中……

喜欢大成风华之绝响请大家收藏:()大成风华之绝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