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成风华之绝响 > 第一部 殿州惊涛 273、论盐

大成风华之绝响 第一部 殿州惊涛 273、论盐

作者:好好软心人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21 19:12:20 来源:全本小说网

老爷子道:“澜儿是个非同一般的女子!那日跟我说,要建一个海滩晒盐场,我都惊呆了!后来她又说,大成食盐短缺,还受制于西戎,愤懑又悲痛,就想着在食盐这场角力中,若能助大成绝境逢生,她就问心无愧了!当然,她也是为她母亲争口气!殊不料,为了确保金银滩的晒盐设施能够顺利建成,她忍辱负重,受了陶敏和潘坤好大的欺负,我们都很心疼!”

大家也都唏嘘不已。杜诚更加痛恨永昌伯府的两只走狗。只是,潘坤明明是梁无量推荐来堆福的,可永昌伯府依然把功劳揽在身上,简直无耻之尤!而潘坤也是糊涂至极!于是愤愤道:“潘坤这县令,我倒是可以处理一下!”

“万万不可!”苏澜道,“一则之前有韦颂事件,再赶走潘坤,恐怕有人要参姨父一而再,不能容人!二则,潘坤现在不敢造次,再换个人来,彼此不熟,反被掣肘!”

“澜儿心有大局!”老爷子道,“殿下,今日我们在此说话,不仅仅是说给殿下听的,也是要通过殿下,说给皇上听,说给满朝文武大臣听!将来,金银滩上交后,一定会有人污蔑县主是倚仗功劳,索要好处!所以,跟殿下说清楚道明白,殿下将来也好说服皇上和诸大臣,维护县主的名声和荣誉!”

杜诚大为感动:“谢谢老爷子指点!”

老爷子笑道:“那就言归正传!一是土地问题。金银滩是澜儿的私产,还包括望日崖、堆福岭和架子丘,其中架子丘还是封地!还有洪山洪福路,是我们全园的私产,将来也……这些土地涉及生产基地,比如金银滩,也涉及运输道路,比如洪福路;既有已经修好的设施,比如盐池、工坊、宿舍、马厩、库房,还有从山上引下来的水道管网等等,还有将来可以修建码头的望日崖。虽然当时购买金银滩用了一些小手段,价钱不多,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土地的价格肯定会飞涨!另外,望日崖码头如果朝廷修建,那么卖给朝廷是一种价格;如果由我们修建码头,那价格就另说了。还有,我们的土地是卖给朝廷,还是朝廷租用我们的土地,价格都有巨差!金银滩我们要上交,但是没道理,我们的土地也要无偿上交!您说呢?”

杜诚已经在飞速地记录:“老爷子您接着说。”

“下面就说第二项,晒盐设施。盐池等晒盐设施完整、齐全、配套,包括盐池、工坊、宿舍、马厩、库房、水网、道路等。殿下已经亲自视察了。这些支出都有账册可查。投入很多,占的可是大头!”

杜诚继续记录。

“再说第三项,就是技术问题。六殿下应该尝过了,我们的孩儿面,可以说是当今世上最顶级的食盐!便是作为朝廷贡盐,那也是毫不逊色!为什么有这么好的海盐?那是因为我们有很高超、绝密的晒盐技术,还有拥有高超技术、吃苦耐劳的专家、盐工!”

杜诚不停地点头。

老爷子看了苏澜一眼:“再说第四项。食盐从生产出来到百姓家中,不外乎生产、运输、销售、纳税等几个环节。金银滩交给朝廷,但是生产、运输、销售甚至纳税,我们都有商量的余地,活动的空间!”

这些问题,他们父女俩多次商讨,已有统一的意见。

杜诚抬头道:“请老爷子详细道来!”

“比如生产,朝廷可以将生产继续交给我们,一来朝廷不用烦心招募盐工,技术培训,生产管理,这样还能稳定海盐的产量和质量。”

“有道理!请接着说!”杜诚若有所思。

“因为我们地处海疆,所以海盐运输肯定要通过海运、漕运,内陆有些地方还要利用驼马运输。我的意思是,我们殿州的海盐没道理全部交给漕运!不然我们的海运能力不就闲置了吗?比如,我们运往山东、河北、山西的海盐,有很大一部分可以直接由殿州到津口海湾,没必要非得通过漕船走京杭大运河!这也是给运河消减压力。”

的确,大成也跟前世一些朝代一样,南方物产大多通过漕船运往北方,造成京杭大运河不堪重负,河道因而经常阻塞。有时甚至阻塞数月之久。

杜诚当然明白,这里还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漕帮和朝廷争利、尾大不掉的问题,也有永昌伯府把控漕运的问题。如果能够借此机会消减漕帮和永昌伯府的控制和影响,对朝廷肯定是利大于弊!

“……再说销售,朝廷要对那些私卖高价,从中牟利,甚至在孩儿面里面掺假者严加打击,必要时应该取消其盐商资格!甚至严刑酷法!”

“最后,说到盐的销售问题,不能不说盐税问题。”老爷子喝了一口茶,继续道,“盐的销售不能脱离盐税而单独运行,否则,盐销售完了,盐税却没有收上来,那是做无用功!我想,现在朝廷的盐税能够收回四、五成,就顶了天!”

杜诚心中惊涛骇浪。确实,朝廷的盐税收上来不到四成。年年催收年年欠,已成痼疾。正是因此,父皇的头发都愁白了!也正因为此,父皇在见到孩儿面后才激动不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成风华之绝响请大家收藏:()大成风华之绝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我们给朝廷献上一计,推行盐引!”老爷子道。

盐引,宋以后历代政府印制、颁发的支取及运销食盐之凭证。亦为政府及盐商垄断食盐产销之依据。

宋初行折中法,销盐凭证称“交引”。庆历八年(1048)改行钞法,遂称“盐钞”。政和三年(1113)蔡京改行引法,始称“盐引”。

金代行钞引法,各盐司分别以袋、席、石为单位,若干袋、席、石为一套,套以盐钞为凭证,袋、席、石以盐引为凭证。销盐时必须钞、引、公据(盐司证明)三者俱备。

元代统一制度,以四百斤为一袋,废盐钞,只保留盐引,每袋一引。商人向盐运司(或户部)纳钱钞,换取盐引,再到盐场(或盐仓)领盐,转运各地。销售时商人必须先将盐引送交地方官府检验,才能发卖。盐卖出后五天之内将盐引上交地方官府注销。

盐引由户部印造,设局发卖,上面注明商人姓名和指定交盐的盐场(或盐仓)。私造盐引要判处死刑,抄没家产。

明代由内府镌铸铜版印刷,颁发盐运司。商人纳粮边卫,从边卫领取,再赴盐场支盐。后改为纳银,纳银后从盐司领取。

清代由户部宝泉局用铜版统一印刷,由各地盐务官员或转运司赴部领取,再发引、收课于盐商。

清代盐引有多种名目:从每引包括盐斤数量上分为大引和小引;从运销途程上分为水引和陆引;从定量配销上分为正引和余引;从行销方式上分为肩引和住引;从发引时间上分为新引和旧引;从途程远近、纳课轻重上又分为纲引和食引等。

盐商领引纳课,沿途盐卡凭引盘查收税。盐商按盐引指定之引地(又称引岸),即专卖区)行销。引盐销完后,将残引上缴官府,查验注销。

盐引是前世宋代以后出现的食盐专卖制度。大成是唐代后期历史发生了偏移以后才出现的朝代,哪里有这样的政策?

所以,当初苏澜跟老爷子提出盐引制度时,老爷子惊骇不已。因为盐引制度过于重大,所以还是决定由老爷子讲解比较好。若是出自苏澜之口,只怕吓坏一大批人!不过,有关盐引的制度却由苏澜执笔完成。

见杜诚眼神兴奋又有些迷惘,老爷子仔细讲了盐引制度。末了道:“如此,盐商还没有开始卖盐,盐税已经缴纳给朝廷了!”

杜诚不禁感慨,一粒盐花,真是关系到国家大局的方方面面!而且,说是让大家谈判说条件,不料他们却为朝廷出谋划策、化解疑难。因而更加敬佩。

杜诚热切地望着老爷子,还想听他的高见。老爷子道:“容我再想想。”

杜诚转而问刘希:“知府大人,您有何想法?”

刘希犹豫片刻:“澜儿在殿州创建这么大一个晒盐场,前无古人,开天辟地,那是我们殿州的光荣,百姓的福祉!说实话,澜儿在建立盐场和晒盐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比如资金不足,都是殿州父老资助。我们殿州地处大成东南海疆,自古土地贫瘠,又有暴风等自然灾害,还有倭寇、海盗袭扰,真是太穷困了!不然,堆福污泥滩几十年都没有办法彻底整治!”

绕了一大圈,刘希终于道:“我想请皇上看在殿州百姓的份上,给殿州减免一些赋税。或者,将盐税抽一点补偿给我们!”

杜诚笑了:“知府大人一心为公,这些想法都是应有之意!再说,鸟尚反哺,何况人哉!”

刘希长吁了一口气。

杜诚又问道:“将军,您有什么建言?”

苏瑞尚道:“我是一个武人,盐的事情,我说不出个所以然。我只想说两点,一是,金银滩将来是朝廷的聚宝盆,必得严防倭寇、海盗袭扰,所以海军也好,特战队也好,都得加强巡视,势必要做到铜墙铁壁一般!”

“将军大公无私!”杜诚赞道。

“还有,我有一个预见,也是担心吧!”苏瑞尚皱眉道,“据我所知,大成每年有一亿五千万斤的食盐缺口,开国百年来,都是去西戎购买青盐。西戎据此索要大成的铁器、粮食、药材、瓷器、丝绸等抵扣,折算起来,每斤早就超过二百文,好不容易收到的盐税几乎都贴了进去;有时他们甚至还提出女人、领土等无理要求……如今我们大成有了孩儿面,以后说不定还会有新的海盐场,如此,我们对西戎的依赖渐渐减少,甚至没有了依赖。西戎绝对不会坐视不理,他们肯定会因为海盐的事情,找我们大成的麻烦,说不定还会因为海盐发动战争!但是我们也不怕,既然避免不了,那就索性一战!跟西戎一较高低,万死莫辞,从此不受他们束缚!”

苏瑞尚的话不无道理,大家都激动起来。

杜诚感慨道:“将军所思所想,我定会禀告父皇。县主,你有什么高见?”他可是知道,她的脑袋瓜子非比常人!

苏澜微微一笑:“殿下,据我所知,我们大成目前有九千万人口,正规军队有八十万,加上地方维持治安的府兵,应该有百万之众。我估计,因推行种植高产作物土豆、红薯、玉米,十年内,大成的人口最少会增加一千万,可能还会更多。届时,我们的人口就会达到或者超过一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成风华之绝响请大家收藏:()大成风华之绝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前世,明朝永乐年间,人口大约是六千七百万。万历年间,引进了高产农作物红薯后,人口暴增,到明末时已经突破一亿。到清朝康雍乾时期,人口更是爆炸性涨到三亿多。其中红薯功不可没。

大家觉得这还真是个新鲜话题,都洗耳恭听。

苏澜继续道:“过去我们说,食盐人均年需求量,最低是五斤,这是个非常危险的数字,低得不能再低,再低就会严重影响百姓的身体健康!”

前世健康饮食标准是,每人每天食盐摄入在六至八克,另外还会摄入酱油、咸菜等,年均会达到八至十斤。

“按照大成十年后人口测算,每年最少需要五亿斤食盐。而据我所知,大成每年实际产盐只有三亿多斤,满足百姓的需求不到七成。还有两亿斤的缺口。”苏澜顿了一下道,“目前,我们金银滩面积大约一万两千亩,每年五至十月,只有半年能够生产海盐,现全部建成投产,每年产量大约为一亿二千万斤!当然,如果因为台风等自然因素,或者倭寇、海盗袭扰,产量可能会受到影响!也就是说,大成还有将近两亿斤的缺口。而且,如果要把人均最低五斤逐渐提高到六至八斤,这个缺口就会更大!”

“这就是说,我们必须还要建立几个晒盐场,像金银滩这样规模的,最少还需要两个!”苏澜道,“所以,我建议朝廷考虑一下,在福建、浙江、山东海边兴办晒盐场。”

前世,福建、浙江、山东的海盐场比比皆是。福建海盐还是明清时期的贡盐。

苏澜的提议立刻引起大家共鸣、热议。

刘希道:“太好了!有金银滩珠玉在前,朝廷完全可以依例循规!这方面肯定是我们殿州最有经验了!”

老爷子也道:“在福建海边走一走,肯定还能找到像金银滩这样的好地方!也许面积没这么大,但小一点规模的建个三到四个就能解决大问题!”

大家越说越兴奋。

杜诚道:“我也正有此意。要干咱们就干大的!什么西戎,什么青盐,见鬼去吧!要打便打,能奈我何?!”他顿了顿道,“大成严控官盐价格,每斤盐价为一百五十文。其中二十文为盐税。根据目前每年三亿的产量,按照一千文一两的均价,国家应该收税六百万两。但是大成自建立之日起,盐税能够收到三分之一就已经是烧了高香……如果实行盐引制度,食盐还未卖出,盐税就已经收到,确实是个好办法!”他兴奋地道,“金银滩建成,年产一亿二千万斤,盐税每年就增加二百四十万两!如果同等规模的晒盐场再多建两个,于国于民都是好事,甚至可以改变国家的策略走向!我想,大成富国强兵、繁荣昌盛的盛世荣景指日可待!”

畅想未来,大家激动不已。

过了一会儿,杜诚问道:“当然,金银滩具体怎么补偿,大家还是说个底线,这样我心里有数。”

“其实,怎么补偿,都是皇上乾纲独断,我们都不容置喙。”苏澜拿出吉发给的账册,“且不论我们提出的盐引制度价值几何,就是这金银滩,殿州百姓的投资,怎么都不能让大家亏本不是?可是具体数额,我们还真的不敢提!不过,我倒是有个法子,殿下可以琢磨一下,也好跟皇上说明!”

杜诚道:“什么法子,你尽管道来!”

苏澜笑道:“我们不妨拿一斤盐来说事吧。一斤盐,售价一百五十文,其中二十文是税收。剩下一百三十文,您觉得,这生产、运输、销售等成本、利润以及朝廷的盐务管理可以各占几成?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价值分成也就一目了然!另外,朝廷还要考虑成本分摊占几成!”要知道,朝廷还养着一大帮盐务人员呢。

杜诚醍醐灌顶,笑道:“有道理。如此计算,户部那些官老爷也无话可说!”

当下众人又议论一番。具体分成大家都聪明地没说,就像苏澜说的,这是皇上乾纲独断,百姓不容置喙的事情。但是该说的话都说清楚了,也就行了。就像之前苏澜跟老爷子叨咕的,不吃哑巴亏呗!

盐务说得差不多了,苏澜道:“殿下,明、后日有哪些想去的地方?”

杜诚笑道:“我想去看看庄园,有没有应斯画的漂亮!另外,我还想去船坞瞧瞧!”

苏澜抿嘴乐道:“要不明日去庄园,后日去船坞可好?”

杜诚点头笑道:“你安排吗。”

苏澜赶紧让覃龙、覃虎、夏松、夏柏明日早些给堆福邓源、庄园张进送信。

这时,刘希笑道:“今日幸亏殿下顶着潘坤表态,要将堆福湖改造后的房产、地产的契约都办好,我还生怕这家伙拧不清呢!”

提到潘坤,苏澜想起一件事情:“今日午饭后,殿下你们在余婆婆家聊天,有人跟我报信,说陶敏今日早上去府衙递交了辞呈,然后逃之夭夭!”

众人听了大吃一惊。刘希道:“这个家伙还真无情,陶龙、陶虎还在南监呢,得到除夕日才能释放!他怎么这么沉不住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成风华之绝响请大家收藏:()大成风华之绝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老爷子听了直笑:“不光陶敏,他们一家子都跑了!不跑,还等着陶玉未婚生子的丑闻满天飞啊?”

大家听了恍然大悟。

苏澜皱眉道:“不过,有个事情我得告诉父亲。陶敏进京,可能会勾结伯府,使出两个卑鄙毒辣的奸计。一是,他们可能会以伯府长辈的名义,给父亲送来小妾,以此辖制我们一家!二是,他们可能会让我加入伯府的族谱,然后以我是外室庶女,不能拥有私产为由,谋夺我所有的财产!”

苏澜话音刚落,大家都望着老爷子。

苏澜正觉得奇怪呢,老爷子道:“看来,我的预测没有错!幸亏澜儿姐弟和母亲已经加入南阳族谱!至于小妾的事情,我之前也说了,将军可以把那份恳请伯府放妻女的奏折呈给皇上,最好是能通过小报,将放妻书的内容公之于众!”

苏澜恍然大悟,又很疑惑,老爷子什么时候先见之明地竟然跟父亲和姨父探讨过这个问题?!

“正三品飞虎将军,正一品海国夫人,正二品县主,岂能容他们践踏欺辱、予取予夺?”杜诚生气道,“其实,还有件事情,我还没有来得及说呢!”

见大家都望着他,杜诚道:“有件事情我要告诉你们,澜儿千万不可生气!”他沉吟道,“苏萍好像跟洪珅一见钟情……”

“什么?”大家瞠目结舌。苏澜却很不高兴。

“永昌伯爵夫妇为了笼络洪广,选了好几个低级官员的嫡女,分别送到京城、杭州、台州等地,去做洪广的小妾,其中就有潘坤的女儿。李旺、曲英、袁飞等人因为在鱼鳞号上跟苏巡搏斗,都不同程度受伤,尤其是洪珅,肚破肠流,所以,洪珅去京城疗伤,孔峰将军也派李旺、曲英、袁飞陪同,一则巩固他们的情谊,二则也有监视洪珅之意。因为潘坤女儿的事情泄露,李旺就带着他们假装去家居乐购物,实则是传递情报。没想到,正好遇到李氏夫人带着苏荃、苏萍偷偷去店里做香球,被到店里买东西的伯府嫡女苏茜碰到,就让手下的护卫、保镖、婆子和丫鬟们打骂母女三人。李旺他们自然不服气,就互相打开了。混乱中,那苏茜去抓扯苏萍的头发,扯了一大把下来,洪珅不干了,上前也将苏茜的头发抓扯了一大把。苏茜就骂苏萍勾搭男人,洪珅就自报身份,是洪广的侄儿,与苏萍有婚约……当时,很多王公贵族、贵妇名媛都看到了,京城因此都炸开了锅!”

苏澜眉头紧蹙,急火攻心。如此一来,只怕顾琅和苏荃也会受到连累,不得善终!

果然,六殿下道:“伯府立马派人去洪广将军府询问,得到否定答复。伯府如今将母女三人全部给关了起来……”

苏瑞尚气得浑身发抖:“一个伯府小姐竟敢大庭广众之下殴打我的夫人和女儿,简直太张狂了!伯府不问青红皂白,居然还软禁她们母女!”

苏澜知道,之前,父亲十几年没有进京,对夫人李氏和两个双生女儿完全就是陌生人,根本没有什么感情。去了一次京城,看见夫人和女儿形同囚犯,愧疚之情油然而生,也对那母女三人多了一份温情。这也是人之常情!如今听到这样的消息,自然愤懑不平,急怒攻心!

苏澜急忙安慰道:“父亲,您当心不要气坏身子!俗话说,天要他死亡,必先让他疯狂!正好趁此机会,父亲不仅要将恳请伯府放妻女的奏折呈给皇上,还要将自动出族书也一并呈给皇上!”

经过真定的事情,刘希也想通了。京城永昌伯府的族谱,对苏瑞尚没有一点好处,只会牵累。当下也道:“将军,澜儿说的很对。不如现在就下定决心。”

苏澜又道:“其实,这次在真定,我已经跟族长苏恒伯伯约好,一旦父亲发表自动出族书,真定那边就把父亲你们四个人的族谱全部登记在册!”

众人都说,如此甚好。杜诚还道:“将军赶快写奏折,不必等我回京,我让他们即刻传信!”

最后,老爷子提出一个问题:“殿下,今年我们已经生产了一些海盐,该怎么处理?”

喜欢大成风华之绝响请大家收藏:()大成风华之绝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