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案要案详情录 > 第200章 美国熔岩湖谋杀案

大案要案详情录 第200章 美国熔岩湖谋杀案

作者:毕芙洛的云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29 21:21:34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一、失踪的捕兽人

1924年4月,美国俄勒冈州中部的熔岩湖地区迎来解冻期,阳光消融着湖面冰层,湖边的居民与执法人员凝视着复苏的湖水,无人知晓这片平静之下,藏着俄勒冈州史上最残忍的谋杀案之一。

1.1 三个捕兽人的消失

1923年秋末,50岁的爱德华·尼科尔斯、35岁的罗伊·威尔逊与25岁的杜威·莫里斯,一同前往德舒特国家森林的小熔岩湖畔,计划在此越冬捕兽。他们借住于朋友埃德·洛根的湖边木屋,以帮洛根照看珍贵狐狸作为交换。

三人皆来自德舒特县核心城市本德,是经验老道的户外工作者,对森林地形与动物分布了如指掌——此前已有捕兽人在此活动,进一步降低了他们对环境的陌生感。

按照计划,1924年开春冰雪融化后,三人便应返回本德。但春日渐深,他们始终杳无音讯。亲友多次尝试联系无果后,终于组织起搜索队,前往小熔岩湖寻找踪迹。

1.2 诡异的现场

搜索队抵达木屋时,眼前的景象令人不安:屋内物品杂乱丢弃,桌上还摆放着未收拾的食物,仿佛主人刚吃完一顿饭便仓促离开。更令人心悸的是,木屋附近的雪地里,散落着血迹、头发与牙齿,线索直指不远处的湖边。

湖边的冰面上,一个人工凿开的大洞格外显眼。搜索队愈发担忧,猜测三人可能遭遇不测。1924年4月22日,冰面彻底融化,三具被帆布包裹的尸体浮上水面,尸体已高度腐烂,正是失踪的三名捕兽人。

1.3 初步调查

德舒特县警长塞缪尔·罗伯茨立即启动调查,尸检与现场勘查结果令人震惊:三人皆死于头部及身体多处创伤,包括枪伤与钝器伤,手段极其残忍。

细节显示,尼科尔斯下颌骨被霰弹枪近距离击碎,头部另有一处疑似左轮手枪造成的弹孔;威尔逊右肩中弹,后脑勺留有小口径子弹伤口;莫里斯左臂有枪伤(推测为防御伤),头部存在钝器造成的颅骨骨折,最终还被枪击头部。

这些伤痕表明,凶手不仅使用枪械,还以钝器施暴,透露出对受害者的强烈恨意或极端暴力倾向。警方结合现场痕迹推断,三人大概率在1924年1月遇害,但因尸体腐烂严重,无法确定精确死亡时间。

二、血腥的现场

2.1 冰湖中的尸体

尸体在湖水中浸泡数月,给尸检带来极大阻碍,但法医仍提取到关键信息:

尼科尔斯伤势最重,霰弹枪造成的面部损毁几乎让他无法被辨认,头部弹孔与衣物上的大量血迹显示,他中枪后可能仍存活片刻并移动过;威尔逊肩中霰弹后,被凶手追上补枪击中后脑勺;莫里斯左臂的防御伤证明他曾反抗,头部先遭钝器殴打至颅骨骨折,失去意识后又被枪击。

三具尸体均被帆布包裹,可见凶手试图掩盖罪行、延缓尸体被发现的时间,但湖水侵蚀导致帆布腐烂,最终让尸体暴露。

2.2 小木屋中的异常

调查人员对木屋展开细致搜查,除了“仓促撤离”的迹象,地板上的大片血迹、墙面与家具上的钝器痕迹,直指这里是第一案发现场——三人很可能在屋内遭到突袭。

木屋周边还发现了弹壳、疑似凶手的脚印等物证,进一步印证了“屋内遇袭”的推测。但令人费解的是,捕兽工具、食物储备等物品完好留存,排除了凶手因抢劫或盗窃行凶的可能。

2.3 证据收集与分析

罗伯茨警长团队对现场进行全面取证:拍摄照片记录尸体位置与姿势,收集弹壳、血迹样本,标记雪地中的足迹与拖痕——这些拖痕从木屋延伸至湖边,暗示凶手杀害三人后,将尸体拖至冰洞处沉入湖底。

湖边还发现了凿冰用的冰镐,以及少量疑似凶手遗留的衣物碎片。但受限于当时的侦查技术,这些证据无法进一步锁定凶手身份,警方只能转向目击者询问与嫌疑人排查。

三、可疑的人物

3.1 查尔斯·金西的出现

随着调查推进,30多岁的查尔斯·海德·金西进入警方视线。他曾在本德居住,与三名受害者相识,且有抢劫等犯罪前科,1923年夏天还曾与尼科尔斯发生冲突,甚至威胁要杀死对方。

更关键的是,三名捕兽人失踪后不久,金西突然离开本德,行踪不明。警方据此怀疑,他可能作案后畏罪潜逃。

3.2 金西的犯罪历史

金西早有劣迹,1923年前便多次因盗窃、抢劫被捕,暴力倾向显着,与熔岩湖谋杀案的残忍手法高度契合。

1923年秋(三人前往熔岩湖前),金西还涉嫌袭击驿站马车司机W.O.哈里森:他雇佣哈里森前往爱达荷州,途中却持枪威胁、抢劫财物,并将哈里森扔进废弃水井企图灭口。幸运的是,哈里森成功逃脱报案,金西因此被通缉,却始终逍遥法外,直至1928年才短暂落网又逃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3.3 目击者证词

警方走访的多名目击者中,有人提供了关键线索:1924年1月初(三人失踪时段),曾在小熔岩湖附近看到与金西外貌相符的男子,对方神色慌张,似在躲避他人;另有目击者称,谋杀案后不久,在本德附近酒吧看到金西,其行为异常,言语中提及“处理掉麻烦”;还有人指认,金西曾试图出售疑似属于受害者的皮毛。

但这些证词均非直接证据,无人亲眼目睹金西作案,给后续起诉带来巨大难度。

四、漫长的追捕

4.1 九年追捕

案发后,罗伯茨警长立即对金西发出逮捕令,但金西早已逃离,开启长达九年的逃亡之路。

九年间,警方多次收到金西行踪线索,却屡屡被他逃脱。金西擅长用假名伪装,在全美各地流窜,从不长期停留,反侦查能力极强。即便如此,警方始终未放弃,定期向各地执法机构发送通缉令与照片,誓要将其抓获。

4.2 金西的逃亡生涯

逃亡期间,金西使用“李·柯林斯”等多个化名,靠伐木、务农、采矿等临时工作谋生。他适应能力惊人,既能在城市隐匿,也能在乡村生存,对执法流程的了解更让他屡次避开追查——他极少乘坐公共交通,频繁变更路线,时刻保持警惕。

直至1933年,金西在蒙大拿州卡利斯佩尔的一家酒吧与人争执,引起警方注意,这场漫长的追捕才终于画上句号。

4.3 被捕与引渡

1933年,蒙大拿州警方确认金西身份后,立即通知俄勒冈州。罗伯茨警长亲自前往蒙大拿,将金西引渡回德舒特县监狱候审。

尽管逮捕成功,警方清楚,九年时光已让许多证据流失或损坏,要证明金西有罪,仍是一场硬仗。

五、审判与判决

5.1 审判过程

1933年,金西因熔岩湖谋杀案在俄勒冈州受审,九名证人出庭指证,但庭审充满波折。

控方以间接证据为核心:金西的犯罪前科、对受害者的死亡威胁、案发后潜逃行为,以及被捕时的可疑表现。辩方则反驳称,控方证据均非直接指向谋杀,无物证或目击证人证明金西作案。

庭审持续数周,最终陪审团经过三小时审议,裁定金西谋杀罪成立。

5.2 判决与上诉

金西被判处无期徒刑——在缺乏直接证据的案件中,这一判决堪称严厉。法官表示,金西的犯罪履历与社会危害性,是量刑的重要依据。

金西不服判决,随即上诉,声称庭审存在程序错误,证据不足以支撑定罪。其律师辩称,审判法院违规采纳部分证据,且未充分考量金西的不在场证明,认为陪审团裁决基于推测而非实证。但上诉法院最终维持原判,金西被送入俄勒冈州立监狱服刑。

5.3 判决的争议

这一判决在当时引发热议:支持者认为,综合间接证据与金西的危险性,严厉判决是必要的社会保护;反对者则指出,仅凭间接证据判处无期徒刑过于严苛,不符合刑事案件的证据标准;法律专家也质疑,此类案件中重刑判决的合理性,凸显了间接证据在司法实践中的局限性。

六、未解之谜与后续影响

6.1 案件的未解之谜

尽管金西定罪服刑,熔岩湖谋杀案仍留下诸多疑团:

其一,动机成谜。三名捕兽人未与人结下深仇,财物与工具也未丢失,排除仇杀与财杀可能;其二,作案过程存疑。三人都是经验丰富的户外工作者,为何会被单人轻易制服?是否认识凶手?有无同伙参与?其三,证据矛盾。尸检显示三人或死于不同时间,与“同时被发现”的情况冲突;现场的冰镐、衣物碎片等物证,也无法与金西直接关联。

这些疑点让部分人猜测,案件可能存在其他嫌疑人,金西或许并非唯一凶手。

6.2 金西的狱中生活与释放

在俄勒冈州立监狱服刑期间,金西表现安分,参与教育与职业培训,试图改造自己。随着刑期增长,他多次申请假释,辩称判决过重(证据多为间接),并坚称自己无辜。

1957年,服刑25年、年近70岁的金西终于获得假释——假释委员会认为,他已服刑足够久,对社会的威胁大幅降低。出狱后,金西迁居爱达荷州,过着低调生活,极少接触外界,也从不提及过往。

6.3 案件的历史影响

熔岩湖谋杀案成为俄勒冈州最知名的悬案之一,尽管金西定罪,因缺乏直接证据,案件仍被官方列为“未完全解决”。

对当地社区而言,此案打破了“偏远地区安全”的认知,提醒人们警惕陌生人风险;对执法机构,此案推动了调查方法与证据收集技术的改进,尤其在暴力犯罪侦查领域提供了重要借鉴。

近一个世纪过去,随着DNA等现代侦查技术的发展,有人期待重启调查,或许能借助科技之力,揭开这起百年悬案的最终真相。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