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案要案详情录 > 第45章 湘潭大学研究生投毒案

2024年4月7日,湖南湘潭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宿舍里,25岁的张某某(化名)像往常一样舀起一勺麦片放进嘴里,随即皱起眉头——"这麦片怎么味道这么苦?"然而,他没有想到,这一勺发苦的麦片竟成了他人生的最后一餐。六天后,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ICU病房里,张某某紧紧抓住父亲的手,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说道:"我才25岁,我还想活......"

这起震惊全国的湘潭大学研究生投毒案,不仅夺走了一个年轻有为的生命,更引发了全社会对校园安全、宿舍矛盾以及高学历人才心理健康问题的深刻反思。案件背后,是一个关于嫉妒、控制与极端行为的悲剧故事。

一、死神降临:突如其来的致命症状

1.1 初现异常:从腹痛到全身衰竭

2024年4月7日中午,张某某在宿舍食用了一勺麦片后,很快察觉到味道异常。他没有多想,继续吃完了剩下的麦片。然而,到了晚上,他开始感到腹部剧烈绞痛,随后出现持续呕吐和腹泻症状。

起初,张某某以为只是普通的食物中毒或急性肠胃炎,便去了湘潭市中心医院就诊。医生初步诊断为疑似急性胃肠炎,给予相应治疗后让他回校观察。

然而,第二天(4月8日),张某某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急剧恶化。他的呕吐症状加重,全身开始出现浮肿,甚至连去厕所都需要人搀扶。面对这种情况,他再次前往医院,这次医生发现他的肝功能严重受损,血小板数量急剧下降,立即安排他住院治疗。

4月9日晚,医院给张某某下达了病危通知书,显示他的多器官已经开始感染,肝肾功能严重受损。当晚,张某某被转入重症监护室。

4月10日下午,由于病情持续恶化,张某某被紧急转至中南大学湘雅医院ICU病房,诊断为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医生们为他用上了呼吸机,并进行了多次全身换血,但仍然无法控制病情的恶化。

1.2 神秘毒素:难以确诊的致命病因

在张某某住院期间,医生们高度怀疑他是食物中毒。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尽管医院进行了全面检查,却始终无法确定具体的中毒物质。

4月10日晚,第三方毒物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显示,在送检标本中未发现常见的农药、鼠药类毒物。这一结果让医生们陷入了困境,因为无法确定毒素种类,就无法采取针对性的解毒措施。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张某某的病情持续恶化。从最初的"脐周持续性隐痛,阵发性加重呈绞痛,解黄色水样便20余次,非喷射性呕吐胃内容物及粘液10余次,伴有腹鸣、乏力、口干,烧心、腹胀、咳嗽、盗汗、胸痛气促",发展到"双眼球结膜充血、全身脏器衰竭、感染性休克、横纹肌溶解、肝损害、急性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异常、呼吸衰竭......"

这些病历本上的记录,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利刃,刺痛着张某某家人的心。他们无法想象,平日里健康活泼的儿子,在生命的最后几天里承受了多么巨大的痛苦。

4月12日,医院告知家属,张某某的情况很不乐观,可能已经没有什么有效的救治手段。4月13日下午1点07分10秒,在经历了六天的痛苦挣扎后,张某某因多器官衰竭不幸离世。

二、暗流涌动:宿舍里的隐形硝烟

2.1 新室友的到来:打破平静的"闯入者"

故事要追溯到2023年6月25日,也就是张某某中毒前十个月左右。这一天,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周立人(化名)搬进了张某某所在的琴湖学生公寓10栋606宿舍。

张某某所在的宿舍原本住着三名法学院研究生,他们关系融洽,相处和谐。周立人的到来打破了这种平静。据了解,周立人此前已经换过多个宿舍,原因是与原宿舍同学多次发生矛盾,甚至大打出手。

周立人搬来的第一天,作为宿舍长的张某某还热情地组织了自我介绍,希望新成员能尽快融入集体。然而,从一开始,周立人就表现出与其他人格格不入的特质。他对其他室友的学历背景颇多讥讽,对宿舍公共事务从不参与。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周立人的生活习惯极其糟糕。他经常半夜一两点才回到宿舍,动静很大,严重影响他人休息;他从不冲干净厕所,甚至需要作为宿舍长的张某某替他刷厕所;他还会在宿舍里对别人的穿着打扮指指点点,评判别人的鞋子、袜子甚至观念有问题。

2.2 矛盾升级:二十余次争吵与调宿申请

随着时间推移,周立人与宿舍其他成员的矛盾不断升级。据张某某的好友透露,周立人与室友们已经发生过不下20次争吵。

2024年3月5日,张某某等三名原住室友曾向辅导员请求调换周立人到其他寝室,但遭到周立人拒绝。3月30日,三名室友联名写了文件交给辅导员再次请求调换周立人宿舍,周立人依然拒绝换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在一份张某某事发前发给好友的PDF文件中,详细列举了周立人的种种问题:不讲卫生、经常晚归影响他人休息、冬天要求开窗开空调、带液化气进宿舍等。更令人担忧的是,周立人还会把液化气带入宿舍,让室友们每天提心吊胆,担心燃气泄露以及爆炸。

最让张某某无法忍受的是,周立人制定了两条"铁律":开空调时必须开窗,白天寝室必须一直开着门。2024年4月初,宿舍附近开始施工,灰尘和噪音很大,张某某忍无可忍,在一个几百人的群里质问周立人:"兄弟们,这个噪声大不大?灰尘也大吧,我想关一下门和窗,室友不让,他让我问一下,哪个寝室在修路时需要关门关窗?"

4月1日凌晨两点多,周立人醉酒回到宿舍,不仅大声喧哗,还摔门砸桌,完全不顾他人休息。张某某作为寝室长终于开口制止,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

第二天早上,张某某召集宿舍成员开了一个简短的内部会议,希望大家彼此退一步,尤其是希望周立人能考虑他人作息,遵守起码的公共规则。然而,在周立人看来,这场调解会并不是和解,而是公开羞辱。

2.3 "低劣基因必须清除":极端思想的萌芽

随着矛盾不断加深,周立人的内心开始产生极端想法。2024年1月,他从网上下载了多篇涉及秋水仙碱的资料,并购买了这种剧毒物质藏于寝室衣柜。

在一份被警方查获的名为"游魂行动"的笔记中,周立人写下了"低劣基因必须清除这狗东西,害得我共情能力下降,差劲的基因得清除掉!"等极端言论。这些充满恶意的文字,揭示了周立人内心深处的扭曲和对他人生命的漠视。

据了解,周立人性格有些古怪,他喜欢以年长者的姿态对别人说教,还希望别人赞同他的观点。他对张海阳的学历背景和生活习惯多有批评,甚至评价张海阳的鞋子"不合脚"、袜子是"便宜货穿不久"。

周立人注意到张海阳经常与室友一起分享吃食,于是在2024年4月3日,也就是在得知室友联名要求学校调换宿舍后不久,他将秋水仙碱粉末投入室友共食的罐装麦片中。这罐普通的麦片,从此变成了致命的毒药。

三、迷雾重重:从发病到死亡的六天

3.1 求医之路:误诊与延误

2024年4月7日中午,张某某食用了含有秋水仙碱的麦片后,很快出现了不适症状:持续性腹痛,呕吐、腹泻十多次。下午,他到达湘潭市中心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初步诊断为疑似急性胃肠炎,经过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

然而,4月8日,张某某的病情急转直下。他呕吐多次,再次到急诊就诊并住院。此时,医生发现他的肝功能严重受损,血小板数量急剧下降,情况不容乐观。

4月9日,主治医师查房时称,张某某已"病情危重"。当晚,医院给张某某下了病危通知书,显示他多器官感染,肝肾功能受损严重。

4月10日下午,张某某被转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ICU病房,诊断为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医院为他用上了呼吸机,并进行了多次全身换血,但仍然无法控制病情的恶化。

在这关键的六天里,医院始终未能确定张某某的具体中毒物质,这也导致了治疗的延误。直到张某某去世后,警方介入调查,才最终确定他是死于秋水仙碱中毒。

3.2 沉默的凶手:错失的救治机会

在张某某住院期间,周立人从未主动向医生或家属透露过投毒的事实。当张某某的父亲在医院陪护时,周立人还曾去医院看望,但始终没有说出真相。

更令人心寒的是,在警方多次盘问中,周立人始终没有说出毒物的名字,导致张某某错过最佳救治时期。"哪怕他早一点说出实话,我儿子可能还有救!"张母抱着病历复印件泣不成声。

秋水仙碱是一种剧毒物质,常用于治疗痛风,但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剂量。治疗痛风的秋水仙碱片仅含有极其微量的秋水仙碱,24小时内不能服用超过6mg。而周立人向麦片中投放了约100mg纯度为98%的秋水仙碱,这个剂量足以致人死亡。

秋水仙碱中毒的症状与急性胃肠炎极为相似,这也是导致医院最初误诊的原因之一。然而,如果周立人能及时坦白,医生就可以采取针对性的解毒措施,或许就能挽救张某某的生命。

3.3 最后的遗言:"我才25岁,我还想活"

4月13日下午,在经历了六天的痛苦折磨后,张某某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在意识清醒的最后时刻,他紧紧抓住父亲的手,用尽全身力气说道:"爸爸,我才25岁,我还想活......"

这句话成为了张某某最后的遗言,也是他对生命的无限眷恋和渴望。然而,无情的毒素已经侵蚀了他的整个身体,医生们回天乏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下午1点07分10秒,张某某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的姐姐跟随护士穿过一重重门,签下了弟弟的死亡通知书。这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在痛苦和遗憾中戛然而止。

张某某去世后,他的家人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他的书桌上还放着准备参加模拟法庭的资料,角落里贴着模拟法庭流程的便利贴依然整齐。那本被折角翻过无数次的笔记本上,写着"4月模拟法庭,5月论文初稿,6月律所实习"的计划。然而,他连论文答辩的那天都没等到。

四、真相大白:警方的侦查与证据链

4.1 报警与立案:迷雾中的调查

2024年4月12日15时41分,湖南省湘潭市公安局雨湖分局接群众电话报警称:湘潭大学在读研究生张某某(男,25岁)疑似被人投毒。

警方接警后立即开展调查工作。通过对张某某的临床表现和就医过程进行分析,警方初步判断这可能是一起投毒案件。随后,警方对张某某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展开了全面调查。

4月17日,经过缜密侦查,警方将目光锁定在了张某某的室友周立人身上。当天,周立人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

在周立人的住所,警方查获了一个棕色小瓶,瓶身标签已被撕掉;在他随身携带的药包中发现多颗药丸;在张某某保留的麦片中,均检测出超正常量的秋水仙碱成分。这些证据链完整地证明了周立人投毒的犯罪事实。

4.2 关键证据:秋水仙碱与"游魂行动"笔记

秋水仙碱是一种剧毒物质,也是本案中的关键证据。通过对张某某的尸检和对残留麦片的检测,警方确认张某某系急性秋水仙碱中毒致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更令人震惊的是,警方还查获了周立人的一本笔记,其中记录了他的犯罪动机和心理活动。在这本名为"游魂行动"的笔记中,周立人写下了"低劣基因必须清除这狗东西,害得我共情能力下降,差劲的基因得清除掉!"等极端言论。

这些笔记内容直接证明了周立人投毒并非临时起意,而是有预谋、有计划的犯罪行为。他对张某某的敌意已经达到了极端的程度,甚至将对方视为需要清除的"低劣基因"。

此外,警方还发现,周立人早在2024年1月就开始从网上下载关于秋水仙碱的资料,并购买了该剧毒物质藏于寝室衣柜。这表明他早在几个月前就开始策划这起投毒案件。

4.3 犯罪动机:报复与测试的双重心理

在审讯过程中,周立人承认了投毒的事实,但对于犯罪动机却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方面,周立人表示,他投毒是因为与室友的矛盾不断升级,尤其是在得知室友联名要求学校调换宿舍后,他感到被孤立和排斥,于是产生了报复心理。

另一方面,周立人又辩称,他往室友周某某的麦片中投秋水仙碱"只是想测试",观察周某某服用后的身体反应,为自己制痛风类药做准备。他声称自己体检时发现尿酸偏高,虽然还没出现痛风症状,但突发奇想决定自己制作痛风预防药。

然而,周立人的这一辩解显然站不住脚。因为他投放的秋水仙碱剂量高达100mg,而正常治疗痛风的秋水仙碱日剂量不超过6mg。如此大的剂量,明显超出了"测试"的范畴,足以证明他具有杀人的主观故意。

此外,周立人还在笔记中明确表达了对张某某的敌意和杀意,这进一步证明了他的犯罪动机是恶意的、有预谋的。

五、法庭交锋:从一审到上诉的法律较量

5.1 一审开庭:铁证如山的指控

2025年1月9日上午,"湘潭大学宿舍投毒案"在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开庭当天,湘潭大学学生、老师自发到场,现场座无虚席。27岁的周立人戴着手铐,在法警的押解下出现在法庭。他面孔圆润白净,剃短平头,身高约一米八。

公诉机关宣读起诉书,指控周立人因与室友发生矛盾心生不满,在室友周某某的麦片中投放秋水仙碱,导致张某某食用后中毒身亡。公诉机关认为,周立人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致一人死亡,应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在法庭上,周立人表示对罪名无异议,但辩称,他往室友周某某的麦片中投秋水仙碱"只是想测试",观察周某某服用后的身体反应,为自己制痛风类药做准备,没想到被张某某食用。

张某某的姐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时找不到中毒原因是家属最崩溃的事。"如果周立人能及时站出来,或许这个结果就会不同,即使毒性很强没有解药,至少态度能说明他想救回这条命,可是他连这种机会都没有把握。"她还表示迟来的道歉没有意义,一个年满27岁的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5.2 一审宣判:死刑的正义裁决

2025年4月7日,湖南省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周立人故意杀人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