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案要案详情录 > 第60章 挪威7·22爆炸枪击案

大案要案详情录 第60章 挪威7·22爆炸枪击案

作者:毕芙洛的云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29 21:21:34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一、序幕:奥斯陆的午后惊雷

2011年7月22日下午3时25分,挪威首都奥斯陆市中心的政府办公区阳光明媚,人们如往常一样在这里进进出出,享受着夏日的宁静。突然,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撕裂了空气,一辆装载着近一吨化肥炸弹的货车在挪威首相办公室所在的政府大楼前化作一团吞噬一切的火球。

这声巨响不仅震碎了政府大楼的玻璃,也打破了挪威这个被誉为"世界上最安全国家之一"的平静。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方圆百米内的窗户全部震碎,街道上瞬间布满了玻璃碎片和碎石,浓烟滚滚升起,形成一个巨大的蘑菇云。

挪威首相延斯·斯托尔滕贝格当时正在家中办公,侥幸逃过一劫。他通过电话告诉挪威电视2台,局势"非常严重",并表示警察不让他在讲话中透露自己所处的位置。

奥斯陆代理警长斯韦农·施蓬海姆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7人死亡,两人伤势严重。"警方随后确认,爆炸由汽车炸弹引发,爆炸前一辆车高速驶入这一区域。

爆炸造成政府办公大楼楼面严重受损,几乎全部玻璃被震碎,楼底层向上冒出白烟。沿街数百米散落玻璃碎片和石屑,办公大楼周围的财政部大楼、石油部大楼、《世界之路报》编辑办公室等建筑也受到影响。

一位附近旅馆的房客伊恩·达顿描述道:"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恐慌,而是震惊和不敢相信。像挪威这样安全而开放的国家,你根本不会去想这样的事情。"

然而,当所有警力、媒体和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片废墟之上,以为这是国际恐怖组织的袭击时,真正的恐怖才刚刚开始。爆炸案的幕后黑手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正冷静地驾驶着另一辆车,沿着高速公路悄然驶向他真正的目的地——于特岛。

二、恶魔降临:于特岛的死亡午后

2.1 精心策划的屠杀舞台

于特岛位于奥斯陆西北部,直线距离约36公里,是蒂里湖中的一座小岛,距离湖岸约800米。这座小岛面积仅10.6公顷(约160亩),形状宛如一颗心,风景秀丽,是挪威着名的度假胜地。

1950年,小岛所有者"奥斯陆贸委会"将该岛正式赠送给了挪威工党,因此该岛便成了挪威工党官员下一代们每年举行夏令营的地方。每年一到7、8月份,年轻人就纷纷来到岛上,参加各项活动,这项传统持续了数十年。

2011年7月22日,岛上正在举办由挪威工党青年团组织的夏令营,约有600名学生参加,其中大多数是15至25岁的青少年,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很多是政治家家庭和社会精英的子女。

这次夏令营为期5天,旨在培养下一代的政治领袖,活动内容包括政治讨论、游泳、划船等。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本应充满青春活力的夏日聚会,即将变成一场血腥的屠杀。

2.2 恶魔的伪装:警察制服下的死神

布雷维克精心策划了整个袭击。他知道,奥斯陆爆炸案会吸引警方的全部注意力,而于特岛的夏令营则是他真正的目标。

在奥斯陆政府大楼爆炸案发生仅2小时后,布雷维克换上了一身笔挺的警服,这是他通往地狱的钥匙。他携带两箱武器和弹药,驾驶着一辆汽车前往于特岛。

到达湖边后,布雷维克告诉船员政府大楼发生爆炸,他是来执行警戒任务的警察。他手持伪造的证件,用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语气对负责人说:"奥斯陆发生了爆炸,我是奉命前来保护岛上孩子们的安全,必须立刻登岛。"

在那个所有人都惊魂未定的时刻,一个身穿警服神情镇定的警察是秩序和安全的化身,没有人怀疑他。渡船启动,载着这位伪装成守护神的死神和他沉重的装备箱缓缓驶向那座即将被血色笼罩的孤岛。

布雷维克后来在法庭上供认,他此行有两个目标:一是杀光岛上所有人,二是抓住之前已登岛的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据其交代,他准备抓到前首相后就将其斩首,并录下整个过程上传到互联网上,只是布雷维克不知道的是,在他登岛时前首相便已离开。

2.3 屠杀开始:死亡之岛上的90分钟

下午5时30分左右,布雷维克抵达于特岛。他召集孩子们到主楼前集合,孩子们好奇地围拢过来,想从这位警察口中得知首都的情况。然后,他举起了枪。

第一声枪响尖锐刺耳,击碎了一个女孩的生命,也击碎了在场所有人的心智。短暂的令人窒息的寂静之后,人群爆发出歇斯底里的尖叫,四散奔逃。

布雷维克使用的是一把Mini14半自动步枪和一把霰弹枪,他冷静而精准地射击,展现出惊人的战术素养。他不是在泄愤,而是在执行一项精心策划的任务。

屠杀正式开始,布雷维克沿着湖边的小路巡逻,这条路被孩子们称为"爱情小径",此刻它成了通往死亡的道路。他用步枪将那些试图沿着小路逃跑的孩子一个个点倒。有人绝望地跳入冰冷的湖水,试图游向对岸。他便站在岸边,换上手枪,像打靶一样,对着水中挣扎的身影冷静地补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布雷维克还走到主餐厅外,那里面挤满了躲藏的学生。他没有破门而入,而是冷静地打碎玻璃,从窗口向内进行精准的点射,一次又一次,直到里面的哭喊声渐渐微弱。

最残忍的是,他会用温和的声音对着藏在岩石和树丛后的孩子们喊道:"你们安全了,我是警察,快出来。"当有天真的孩子信以为真,浑身颤抖地走出来时,迎接他们的是枪口喷出的火舌。

有些营员中弹后由于没伤及要害未当场死亡,于是顺势倒下装死,但布雷维克却没有任何放过一马的意思,而是会在走近后对着伤者头部再补上一枪,赶尽杀绝。

目击者安德烈·斯科耶通过电话告诉记者,他亲眼看到至少20名死者倒在水中。他说,他用自己的船帮助岛上一些人员撤离。

2.4 漫长的救援:40分钟还是90分钟?

关于警方的反应时间,存在两种说法。挪威警方发言人28日回应说,当天他们从接到命令到抵达于特岛共用时31分钟,并不是外界报道的90分钟。

然而,另一种说法是,在挪威的于特岛爆发枪击案后,警员在一个半小时之后才赶到案发现场,被批评行动缓慢,是造成惨剧死亡人数众多的原因之一。

警方表示,涉案枪手布莱维克在于特岛夏令营营地大开杀戒后,有人通知警方小岛上传出枪声,警方在案发50分钟后派遣一支特种部队前往救援,但因为前往于特岛有难度,阻碍救援行动。

这一时间差成为了后续调查的重点,也引发了公众对警方反应迟缓的质疑。无论如何,当警方最终赶到时,岛上已是尸横遍野。

2.5 凶手落网:平静的投降

当警方终于抵达于特岛时,布雷维克没有反抗,而是平静地投降。据报道,他当时弹药几乎已经耗尽。

挪威首都奥斯陆一名高级警官23日介绍,奥斯陆市中心政府大楼前爆炸后,特警部队成员立即进入待命状态。大约两个小时后,于特岛发生枪击事件,特警部队立即赶赴现场。

特警成员登岛后,制服嫌疑人,协助排爆专家排除一个没有引爆的爆炸装置。

布雷维克的被捕过程十分平静,他没有做任何抵抗,似乎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早有准备。他知道,这只是他计划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三、恶魔的自白:极端思想与精心策划

3.1 1500页的宣言:《2083:欧洲独立宣言》

布雷维克在行凶前几个小时,在网络上发表了一篇长达1500页的宣言,标题为《2083:欧洲独立宣言》。他解释说,2083年是欧洲文明战争结束的年代,届时"文化马克思主义者"遭到处决,穆斯林被逐出欧洲。

这份宣言是布雷维克花了9年时间写成的,详细阐述了他的极右翼极端思想,并誓言发动"欧洲内战"。宣言中写道:"有些情况残酷是必要的,拒绝用残酷的必要手段,是背叛你想保护的人。"

布雷维克在宣言中大骂总理史托腾博格和执政党工党,指责该党灌输年轻人"文化马克思主义和多元文化思想",让这些思想得以永垂不朽,让欧洲"伊斯兰化"。

宣言还透露他不打算在行凶后自杀。他说,他会"在完成任务后,活着接受多元文化主义者的审判"。

他在宣言中明确表示,"内战"分三阶段,第一阶段到2030年为止,由"秘密细胞系统结合保守势力发动资源战和军事奇袭"。第二阶段到2070年,"组成更进步的反抗组织,准备发动泛欧洲政变"。最后阶段是推翻欧洲领袖,"实现文化保守政治"。

此外,布雷维克还在YouTube网站上传了一段12分钟的视频,号召追随者"勇于殉道"。他在视频字幕中写道,要破坏文化多元化,阻止伊斯兰教在欧洲的传播,必须发动一场新的"十字军东征运动"。

3.2 扭曲的童年:离异家庭与身份认同危机

要理解布雷维克的极端思想,必须追溯他的成长经历。1979年,布雷维克出生于挪威的一个中产家庭,他的父亲是延斯-布雷维克,是挪威知名的经济学家和外交官。

布雷维克一岁时父母离异,他由母亲抚养。而他的母亲是一位较为激进的女权主义者,母亲崇尚的女权主义和极度自由的教育方式深深地影响到布雷维克的心灵。

这种影响并不是正面的,母亲曾在布雷维克小时候要求他学习女孩子才会学的编织,于是他认为母亲一直在模糊自己的性别,令他有一些女性化,这也成为他的一大阴影。于是他对雄性特征极度的渴望,也贯穿着他的成长过程。

然而,在这个时间段内也没有父亲这样的男性角色正向引导,布雷维克就逐渐变得比较极端。12岁时布雷维克还参加过嘻哈运动,成了一位小有名气的舞者。但在欧洲嘻哈运动伴随的还有帮派斗争,不过令布雷维克惊讶的是,自己所在的奥斯陆这座城市最有控制权的居然是外来的巴基斯坦帮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布雷维克看着自己这些土生土长的同胞受外来者的欺辱,被他们抢走手机还有钱,心中愤恨不已。他觉得挪威社会对这些外来人过分的宽容,尤其是学校的教育。

布雷维克发现在过去的20年里有超过100的挪威人被这些外来者杀害,而且挪威怕被扣上"种族主义"的帽子,他们选择的是维持表面的平和,这让布雷维克更加的极端。

3.3 政治觉醒:极右翼思想的形成

1993年,挪威右翼青年团从之前的200人发展到了300余人,这是前所未有的变化,因为在此前挪威右翼青年团的人数就没有超过200人的时候。这个挪威右翼青年团是一个反对移民,反对多元化文化的组织,这一主张让布雷维克十分向往。

于是在1997年,18岁的布雷维克加入了该组织。然而,进入这个组织后并没有人认同他的极端思想,因为青年团的成员虽然反对移民,但属于温和派。三年后布雷维克就退出了该组织。

2000年以后,整个西方社会的右翼思潮开始逐步崛起,他们不再追求平和,有了白人至上的思想,这和布雷维克的极端思想不谋而合,从此他便在极端思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奥斯陆商学院读书期间,布雷维克意识到"民主斗争的方式已经不能取得成功"。在他看来,只要再过50至70年,欧洲大陆上像他一样纯正的欧洲人将成为少数民族,因此他决定找一种"别的方式"来反对移民。

2002年,布雷维克迎来了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假期期间,布雷维克来到伦敦参加了欧洲右翼团体的"秘密会议"。布雷维克后来在"2083-A欧洲独立宣言"中说,在会议上他受到了英国"导师"的指引,由此下决心发动袭击。

3.4 精心的准备:9年的策划

布雷维克从2002年起就开始为袭击计划做准备。他先是花五年工作,为自己积累了足够的资金。

他成立了一个农场,并且利用农村当幌子,轻松地购入了可以制作炸弹的大量化肥。布雷维克的公司就位于挪威最大的军事基地旁边,驻扎的士兵常常在当地酒吧聚会,布雷维克与他们也有过交流。

布雷维克参加射击俱乐部,模仿学习着警察的一举一动,直至自己像是个真的警察。他甚至研究了警察的战术和行动模式,以便更好地实施自己的计划。

布雷维克还详细研究了挪威的法律体系,他知道挪威早在1979年就废除了死刑,法律最高刑期只有21年。他精心计算过,即使他犯下如此滔天罪行,也不会被判处死刑,这也是他敢于实施计划的原因之一。

据布雷维克的辩护律师透露,布雷维克原本的计划远比这次更为惨烈。除了奥斯陆爆炸案和于特岛枪击案外,他还策划了更多、更具破坏性的恐怖袭击,只因一些意外因素导致未能实现。

四、法律审判:21年监禁的争议

4.1 精神病鉴定:一场激烈的争论

布雷维克被捕后,挪威警方和检方开始对他进行全面调查。由于他的行为极其残忍,且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人们普遍认为他可能患有精神疾病。

然而,布雷维克的辩护律师却提出,他的当事人精神正常,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一立场引发了一场关于布雷维克精神状态的激烈争论。

2011年7月25日,挪威恐怖袭击事件凶手布雷维克当日在奥斯陆法院首次出庭受审。律师称,布雷维克认为这场战争将持续60年,60年之后他将获胜。

最初的精神鉴定认为布雷维克患有偏执型精神分裂症,这一结论意味着布雷维克不需要为这次袭击负责,也就不能被判入狱,而是会被送入精神病院。

然而,迫于公众的压力,奥斯陆地方法院下令重新组建专家小组对他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估。第二次评估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认为布雷维克精神正常,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这一转变引发了广泛争议,尤其是受害者家属对此表示强烈不满。他们认为,无论布雷维克是否患有精神疾病,他都应该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价。

4.2 漫长的审判:10周的庭审

布雷维克的审判于2012年4月开始,持续了整整10周。在这期间,法庭听取了多名证人和专家的证言,并审查了大量的证据,包括现场视频、照片和布雷维克的宣言等。

审判过程中,布雷维克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但却坚持不认为自己有罪。他在法庭上坦言道:"要么我继续作案,要么判处我死刑。"

他声称自己宁愿被处死或者获得自由,也不愿意在监狱中渡过漫长的刑期。他认为自己是一名"反抗者"而不是恐怖分子,他的行为是为了抵抗欧洲的多元文化和伊斯兰化。

然而,法庭最终判定他是一名恐怖分子,并判处他21年监禁,可以延长到最多30年。这一判决是基于挪威法律,当时挪威法律能判处的最长刑期就是21年,如果评估后认为他对社会仍构成威胁,刑期可延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4.3 21年监禁:争议的判决

2012年8月24日上午,万众瞩目的挪威"7·22"爆炸枪击案在奥斯陆地方法院宣判。挪威法官宣布,判处杀害77人的布雷维克21年监禁。

这一判决在挪威国内外引发了广泛争议。许多人认为,对于犯下如此滔天罪行的凶手,21年监禁实在是太轻了。尤其是考虑到挪威的监狱条件相对优越,这一判决更难以让人接受。

根据挪威法律,布雷维克需要服刑至少10年,才有权申请假释。即使布雷维克21年刑期到期,如果他依然被认为对社会构成威胁,刑期仍可被延长。

然而,布雷维克并不满足于这一判决。他在监狱中继续挑战挪威的司法系统,甚至通过法律诉讼要求政府支付4万美元的赔偿。

五、狱中岁月:舒适的监禁与持续的争议

5.1 挪威的"五星级监狱"

布雷维克被关押在挪威着名的哈尔登国家监狱,这所监狱被称为世界上唯一的7星级监狱。

哈尔登监狱由挪威政府耗资13亿挪威克朗(约10亿人民币)历时10年建成。监狱坐落于挪威南部一处风景优美的森林中,占地100公顷,内中陈设奢华,摆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品。

狱中配备有小型超市、教堂、高级健身房、先进医疗中心、图书馆、私家影院、豪华餐厅以及旋转睡床等设施。政府还给犯人们配备了温柔可人的、指导犯人们如何使用高科技设备的私人管家。

布雷维克居住的是三房一卫的独立监室,内中配备了跑步机,每天早晨吃完营养丰盛的早餐就有专人送上报纸供他阅读。这种优越的监禁条件让许多人感到愤怒,尤其是受害者家属。

5.2 不断的投诉:挑战司法系统

布雷维克在监狱中并不安分,他不断投诉监狱条件,声称自己受到了"不人道待遇"。

2014年,他以监狱条件过于艰苦为由,向挪威当局提出抗议,要求改善游戏机、椅子、散步条件和与外界的交流方式。他坚持自己的要求是基于人权法案,最后甚至通过法律诉讼要求政府支付4万美元的赔偿。

2016年,他再次提出诉讼,声称在监狱中遭到不人道的待遇,并要求改变。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布雷维克在法庭上公开做出纳粹军礼的举动,而他却成功赢得了诉讼。

奥斯陆地区法院裁定,布雷维克投诉的"受到不人道待遇"确系事实,监狱方必须立刻进行改进,以确保布雷维克不再受到"虐待"。这一判决引起了公众的极大争议,欧洲的"人权至上"价值观显然带来了扭曲的法律效果。

法国《解放报》甚至公开质疑奥斯陆法院的判决逻辑,认为法官的决定令人无法理解,无法理解为什么在77条人命面前,布雷维克还能享有如此待遇。

5.3 假释申请:持续的争议

随着时间的推移,布雷维克的假释问题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根据挪威法律,他在服刑满10年后可以申请假释。

2022年1月18日,布雷维克出席法院假释听证会。这场听证会在希恩监狱内体育馆举行,出于安全考虑,地点被特别安排在此。

在听证会上,布雷维克公然行纳粹礼,并展示自制标语,引起了公愤。挪威精神病学家兰迪认为,布雷维克仍然是一个危险人物,他在假释期间发生新暴力的可能性很高。

最终,2022年2月1日,挪威法院驳回了恐怖罪犯安德斯·布雷维克的假释请求。法院认为,布雷维克仍然非常危险,必须将他继续关押在监狱中。

布雷维克的辩护律师表示,打算对法院的该决定提出上诉。然而,据报道,最终挪威政府上诉成功,布雷维克继续被关押。

5.4 最新动态:2025年的现状

截至2025年,布雷维克仍被关押在挪威监狱中,他的21年刑期尚未结束。根据挪威法律,如果他被评估为仍然对社会构成威胁,刑期可能会被延长。

2024年1月,布雷维克状告挪威政府,要求取消单间待遇,给他与其他狱友"社交"的机会,法官在庭上未作出判决。

2025年,布雷维克在狱中继续挑战司法系统,他的最新诉讼请求是改善监狱条件,包括提供更好的咖啡和最新的游戏机。

值得注意的是,布雷维克在2025年的假释申请再次被驳回。法院警告称,释放布雷维克存在"明显风险"。

六、未解之谜与反思

6.1 警方反应时间的争议

关于于特岛枪击案,一个持续存在的争议是警方的反应时间。根据不同的来源,警方到达现场的时间存在明显差异。

一种说法是,警方在接到报警后31分钟内就到达了现场。另一种说法则称,警方花了90分钟才到达,这导致了更多人员伤亡。

这一时间差引发了公众对警方反应能力的质疑,也成为了后续调查的重点。一些人认为,如果警方能够更快到达,可能会挽救更多生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挪威警方后来解释称,事发时警用直升机的飞行员都在休假,无法将警察直接送至案发地点,所以特警小组不得不先驱车、再乘船前往于特岛。这一解释并没有完全平息公众的质疑。

6.2 布雷维克的真实动机

尽管布雷维克在《2083:欧洲独立宣言》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动机,但关于他的真实意图,仍然存在许多未解之谜。

一方面,布雷维克声称自己的行为是出于对欧洲未来的担忧,他认为欧洲正在被多元文化主义和伊斯兰化所威胁,因此需要采取极端手段来阻止这一趋势。

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布雷维克的行为可能源于个人心理问题和对社会的不满。他的童年经历、家庭背景以及个人挫折可能都对他的极端思想产生了影响。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布雷维克在法庭上曾表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引发关于移民政策和多元文化主义的讨论。他认为,只有通过极端手段才能引起社会对这些问题的重视。

6.3 挪威司法系统的困境

于特岛枪击案及其后续处理,暴露了挪威司法系统的困境。作为一个废除死刑且最高刑期相对较短的国家,挪威在面对极端犯罪时显得力不从心。

布雷维克深知这一点,他在策划袭击时就知道自己不会被判处死刑。他甚至利用这一点来挑战挪威的司法系统,通过不断投诉和诉讼来获取关注和特权。

挪威的司法理念强调改造和人道主义,这使得布雷维克在监狱中仍然能够享受到相对舒适的生活条件。这一做法引发了公众的不满,许多人认为这是对受害者的不尊重。

据调查,高达78%的挪威民众希望恢复死刑,但政府坚持废除死刑的立场,认为这是文明社会的标志。这一矛盾反映了挪威社会在价值观上的分裂。

6.4 极右翼势力的兴起

布雷维克并非孤立现象,他的出现反映了欧洲极右翼势力的兴起。在欧洲许多国家,反移民、反多元文化的极右翼政党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

布雷维克与多个欧洲极右翼组织有联系,他参加过英国"保卫英格兰联盟"的活动,并与该组织高层会晤。这些组织虽然表面上反对暴力,但他们的极端思想可能间接鼓励了类似布雷维克的行为。

奥斯陆恐怖袭击案背后隐藏的另一个事实让欧洲人更加害怕。欧洲安全官员承认,奥斯陆惨案发生后的这几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欧洲网民声称他们属于凶手布雷维克所在的极右组织。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