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案要案详情录 > 第312章 安徽宿州"红线团"婚恋中心千万诈骗案

一、惊现骗局:多人报案揭开婚恋诈骗冰山一角

2024年5月,安徽省宿州市公安局埇桥分局下辖的赵屯、东关等多个派出所,陆续接到数起情节相似的报案。起初民警以为只是寻常婚恋纠纷,但随着报案人从砀山、铜陵等地陆续赶来,案件共性逐渐浮出水面——所有受害者均通过宿州市"红线团"婚恋中心结识云南籍女子,支付高额彩礼与服务费后,女方仅在男方家中短暂居住,便以"老家有事探望亲人"等理由返回云南,此后彻底失联。

砀山县的孙先生是较早报案的受害者之一。他在报案时向民警回忆,2024年初通过"红线团"结识云南女子刘某后,刘某身边自称"家人"的金某、韩某便不断催促他尽快支付彩礼,还承诺"只要双方满意,随时能去民政局领证"。孙先生的父母为促成婚事,当场给了刘某7万元见面礼;待刘某随孙先生回到砀山准备登记时,又按"红线团"要求支付了21万元彩礼。可孙先生后来才从警方处得知,金某、韩某在劝说他交钱的同时,早已跟刘某约定"拿到钱后在孙家待几天,找机会脱身等待离婚"。

几乎同一时期,铜陵市民魏庆云带着26岁的儿子专程赶到宿州。父子俩抵达当天,就按"红线团"要求缴纳了3万元定金;次日与云南女子见面后,又分三次向婚恋中心账户转账28万元彩礼——全程未直接将钱交给女方。魏庆云在报案时无奈地说:"当时想着儿子年纪不小了,只要能成个家,多花点钱也值,哪想到是场骗局。"

据统计,截至2024年5月底,埇桥分局已接到17起类似报案,每名受害者损失金额在28万至32万元之间,涉案总金额初步估算超500万元。民警通过梳理案情发现,所有案件中女方失联时间均集中在同居10至15天后,且失联前都会以"老家突发急事"为由单独离开,这让办案人员意识到,这绝非偶然的婚恋纠纷,而是一起有组织的跨省诈骗。

二、迷雾重重:警方抽丝剥茧揭开诈骗网络

面对这起涉及安徽、云南两地的复杂案件,埇桥公安分局立即成立专案组,抽调刑侦、网安等部门精干警力展开调查。专案组首先传唤了两名尚未离开宿州的云南女子熊某某、代某某,经过近8小时的耐心询问,两人终于供述了参与诈骗的经过——她们是通过云南当地媒人介绍来到宿州,"红线团"承诺每人每次"配合相亲"能拿到2万至3万元报酬,条件是"在男方家待够10天,之后借口离开不再联系"。这一供述印证了警方的猜测,也让案件调查有了明确方向。

为摸清"红线团"的运作模式,专案组民警伪装成"有婚恋需求的客户"前往其位于宿州火车站附近的门店暗访。接待人员介绍,"红线团"是全国连锁机构,2006年创办以来已在多省开设分店,宿州店由段某某负责运营。工作人员还透露,成为会员需先交3万元服务费,之后可在门店"挑选女孩见面",若要"全包到结婚",则需再付27万元左右,费用全部交给婚恋中心,由中心"统一安排"。

与此同时,另一组民警对受害者提供的合同、转账记录进行细致核查。他们发现,"红线团"与所有客户签订的《跨省婚姻介绍服务合同》中,特意注明"服务期限两年可委托专业律师见证";还要求女方签署《婚后承诺书》,承诺"若两年内逃婚,无条件退还礼金并承担法律责任"。这些看似正规的条款,实则是为了打消男方顾虑。

更令人意外的是,多名受害者向警方提供了一段相似的视频——视频中,男方需端着装有现金的托盘递给女方,"红线团"工作人员则在一旁提问:"你是否有哄骗、诈骗行为?"女方需回答"没有";工作人员再追问"若有诈骗行为,是否愿意退还礼金并承担刑责?"女方需再次确认。视频中还会拍摄女方"家人"、男方亲属的面部,营造"多人见证"的真实感。宿州本地受害者李尧回忆:"当时看到有视频、有合同,还挂着那么多'百年好合'的锦旗,真以为是正规婚介。"

专案组通过调取"红线团"门店监控、核查资金流向发现,该婚恋中心每月都会接待10至15名来自安徽各地的客户,且每次接待时,门店内都会有3至5名云南女子轮流与客户见面,见面顺序、交流话术都高度相似,这进一步证实了"红线团"存在固定的诈骗流程。

三、罪恶链条:"红线团"背后的跨省诈骗网络

随着调查深入,一个横跨安徽、云南两省的诈骗链条逐渐清晰——该链条由云南当地媒人、宿州"红线团"、法务团队三部分构成,每个环节分工明确、利益共享。

经查,宿州"红线团"由段某某、魏某于2020年合伙开设。段某某在经营过程中发现,安徽部分农村地区存在大龄男青年"娶妻难"的问题,于是萌生了"以婚介为名实施诈骗"的念头。他通过云南昆明的一家中介公司,联系上当地10余名媒人,约定由对方负责招募年轻女子,"红线团"则负责在安徽寻找客户,每成功"撮合"一对,双方按6:4的比例分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云南媒人在招募女子时,主要瞄准偏远山区家庭贫困、文化程度较低的年轻女性。来自云南昭通的小悠(化名)在接受警方询问时说:"当时媒人跟我说,去安徽'帮忙相亲',待几天就能拿2万块钱,不用真结婚,我想着能给家里还债,就答应了。"据统计,2020年至2024年期间,共有53名云南女子通过这种方式参与诈骗,每人参与次数1至3次不等,每次能获得1.5万至3万元报酬。

在整个诈骗链条中,"红线团"扮演着核心角色。门店内不仅设有接待区、洽谈室,还专门配备了财务、法务人员——财务负责收取彩礼、拆分赃款,法务则负责起草合同、处理"客户纠纷"。曾协助受害者与"红线团"交涉的律师透露,他在与段某某沟通时发现,对方对"彩礼是否属于赠与如何规避法律风险"等问题极为熟悉,甚至能熟练引用相关法律条文,"一看就是长期研究过如何钻法律空子"。

专案组还发现,该团伙的诈骗流程已形成固定模式:第一步由云南媒人招募女子并伪造身份信息(部分女子年龄被改小,婚史被隐瞒);第二步由"红线团"在安徽招揽客户,通过合同、视频等手段降低对方警惕;第三步待男方支付全款后,女方按约定在男方家居住10至15天,随后以"老家有事"为由离开;第四步若男方找上门,"红线团"则以"婚姻纠纷"为由拒绝退款,法务团队还会出面"吓唬"男方"起诉也拿不回钱"。据犯罪嫌疑人供述,每成功诈骗一笔,"红线团"能获利15万至18万元,云南媒人可分得8万至10万元,参与的女子则能拿到2万至3万元。

四、精心布局:"红线团"如何一步步诱导受害者入局

"红线团"的诈骗手段极具迷惑性,从宣传、见面到签约,每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让受害者一步步落入陷阱。

在宣传环节,"红线团"主要通过农村集市、乡镇墙体广告、熟人介绍等方式招揽客户,广告内容多为"云南姑娘踏实能干,愿意远嫁安徽专业婚介保障,不成功全额退款"。为增强可信度,他们还会在门店内悬挂数十面客户赠送的"月老牵线为民解忧"等锦旗——后来警方查明,这些锦旗大多是段某某找人定制的,并非真实客户所赠。

见面环节更是充满套路。受害者到店后,工作人员不会立即安排与女子见面,而是先"了解需求",期间不断强调"云南女子懂事、不挑条件",还会拿出之前"成功案例"的照片(多为合成或虚假照片),营造"成功率高"的假象。待受害者表现出兴趣后,工作人员才会安排女子轮流见面,且每次见面时间不超过20分钟,避免双方深入交流暴露破绽。

34岁的宿州本地人李尧就曾两次落入圈套。第一次他相中一名自称21岁的云南女子,对方身材高挑、说话温柔,可当他表示暂时凑不够26万元彩礼时,女子第二天就以"家里不同意"为由不再联系。2024年4月3日,李尧再次到店,又看中一名彝族女子,对方身份证显示18岁,但李尧回忆:"看着像十六七岁,问她家里情况都说不清楚,只说愿意跟我过日子。"这次他没能凑够30万元,只交了14万元定金,可没等补足余款,女子就以"老家奶奶病重"为由离开了宿州。

签约与付款环节则是诈骗的关键。"红线团"会要求双方签订《跨省婚姻介绍服务合同》,其中对男方的约束条款极为苛刻,比如"女方外出需经男方父母同意若女方失联,男方不得私自寻找";而对女方的保护条款却很宽松,甚至注明"男方所付彩礼属自愿赠与,不得要求返还"。受害者在签订合同时,工作人员还会不断催促"赶紧签字,不然女孩就被别人选走了",很多人来不及细看条款就签了字。

付款时,"红线团"会以"保障女方权益"为由,要求所有款项转入婚恋中心账户,声称"婚后再由中心转给女方"。实际上,这些钱很快就被段某某等人拆分,一部分用于支付云南媒人与女子的报酬,一部分被用于门店扩张,剩余部分则被段某某、魏某等人挥霍。据警方调查,段某某在2022至2024年间,先后购买了3辆豪车,还在云南、安徽两地购置了房产。

五、骗局败露:受害者的觉醒与警方的雷霆行动

2024年4月,首批受害者发现被骗后,曾试图与"红线团"交涉。李尧在女子失联后,多次联系段某某,对方要么以"正在云南协调"为由推脱,要么让他"亲自去云南找人"。李尧在江苏打工无法抽身,最后通过宿州本地熟人说情,才拿回15万元。魏庆云的儿子则没这么幸运,他在女子失联后多次到"红线团"门店讨要说法,却被工作人员以"是你儿子没留住人,跟我们没关系"为由赶走。

随着越来越多受害者联合起来维权,"红线团"的骗局逐渐暴露。2024年5月,12名受害者自发组建微信群,分享被骗经历时发现,大家遇到的情况几乎一模一样——女方年龄、口音、失联理由高度相似,甚至部分女子的照片在不同受害者手机里出现过。这让他们意识到,必须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于是陆续到埇桥分局报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专案组在掌握大量证据后,于2024年10月初展开收网行动。10月8日凌晨,民警在宿州"红线团"门店抓获魏某及工作人员12人;同日,云南警方在昆明、昭通等地抓获媒人8人及参与诈骗的女子15人。主要犯罪嫌疑人段某某得知消息后,连夜驾车逃往云南,试图通过边境逃离,但在警方的严密布控下,于11月5日在云南西双版纳主动投案。

截至2024年11月底,专案组共抓获犯罪嫌疑人74人,其中"红线团"工作人员21人、云南媒人13人、参与诈骗的女子38人、提供资金帮助的2人,所有涉案人员均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在审讯中,段某某起初还试图狡辩"只是正常婚介,女子失联是个人行为",但在警方出示的合同条款、资金流向、受害人证言等证据面前,最终承认了组织跨省婚姻诈骗的犯罪事实。

六、追赃挽损:警方全力为受害人挽回经济损失

案件侦破后,追赃挽损成为专案组的核心工作。由于涉案资金涉及多个银行账户,且部分资金已被转移至云南、贵州等地,警方成立专门的追赃小组,与银行、税务等部门协作,对涉案资金流向进行全面核查。

追赃小组通过调取近3年的银行流水发现,"红线团"收取的彩礼主要通过三个渠道转移:一是转入段某某、魏某的私人账户,用于购买房产、车辆及日常挥霍;二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转给云南媒人;三是部分资金被用于在安徽、云南两地开设新的"婚介门店",扩大诈骗规模。针对这些情况,警方依法冻结了段某某、魏某名下的3套房产、5个银行账户及3辆豪车,初步冻结资金1000余万元。

为最大限度挽回受害人损失,警方还与云南当地政府合作,对参与诈骗的女子及其家属开展劝说工作,鼓励他们主动退缴非法所得。截至2025年1月,已有23名云南女子的家属退还了部分赃款,共计87万元。砀山的孙先生在2025年1月收到了20万元退款,他在领取退款时激动地说:"没想到还能拿回这么多钱,感谢警察同志的辛苦付出。"

不过,仍有部分资金因被挥霍或转移至境外,难以追回。专案组民警在向受害者通报情况时解释:"段某某等人将部分资金用于购买奢侈品、赌博,还有约150万元通过地下钱庄转移到了境外,目前正在与相关部门协作追查,一旦有进展会第一时间通知大家。"

七、法网恢恢:涉案人员的法律制裁与案件后续

2025年1月16日,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法院对"红线团"婚姻诈骗案进行首次开庭审理。公诉机关指控,段某某、魏某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介绍婚姻"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云南媒人及参与诈骗的女子明知是诈骗,仍提供帮助,构成诈骗罪共犯。

庭审中,段某某对指控罪名没有异议,但辩称"自己也是受害者,被云南媒人误导",还提出"主动投案应从轻处罚"。魏某则当庭翻供,称"只是打工的,不清楚诈骗行为",但警方出示的工资流水、工作记录等证据,证实他参与了资金拆分、客户接待等关键环节,其辩解未被法院采纳。

值得关注的是,案件中的38名云南女子大多来自贫困山区,其中12人年龄未满20岁。考虑到部分女子是被媒人欺骗、胁迫参与诈骗,且主动退缴了非法所得,埇桥区法援中心为她们指派了法律援助律师。20岁的小悠在庭审中哭着说:"当时不知道是诈骗,以为只是帮忙相亲,现在特别后悔,愿意赔偿受害者损失,希望能从轻处理。"

截至2025年3月,法院已对21名涉案人员作出一审判决:段某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50万元;魏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30万元;8名主要媒人被判处有期徒刑5至8年不等;10名积极参与诈骗的女子被判处有期徒刑1至3年,其余28名情节较轻的女子被判处缓刑或单处罚金。未判决的涉案人员,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中。

目前,警方已将冻结的1000余万元资金按比例发还给受害人,平均每名受害者拿回约18万元。埇桥公安分局还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宿州全市的婚介机构展开排查,取缔无资质门店12家,要求27家婚介机构整改,切实规范婚恋服务市场秩序。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