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案要案详情录 > 第24章 石家庄3·16特大爆炸案

一、刺耳的警铃:第一个报警人的惊魂时刻

(2001年3月16日凌晨4时16分,北海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

"叮铃铃——"急促的电话铃声划破了凌晨的寂静。接警员小李迅速接起电话,只听到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男子紧张到颤抖的声音:"警察同志,我...我好像看到了那个通缉犯!"

小李立刻打起精神,一边示意同事记录通话内容,一边安抚对方:"别慌,慢慢说,你在哪里?看到了谁?"

"我是摩的司机,刚才有个男人坐我的车,他给我的钱上有血迹。而且他长得特别像电视上通缉的那个爆炸案凶手!"男子语速极快,声音里充满了恐惧。

小李心头一紧,他知道最近全国都在通缉石家庄特大爆炸案的嫌疑人靳如超,公安部已经发布了A级通缉令,悬赏五万元捉拿这个杀害了108人的恶魔。

"你现在在哪里?那个男人往哪个方向去了?"小李一边询问,一边示意同事立即追踪电话来源。

"我在北海市云南路附近,他刚刚下车,往海边方向走了。对了,他还去了一家超市买东西,可能留下了指纹!"男子显然是个有心人,不仅记下了路线,还观察到了重要细节。

小李迅速将信息上报,同时通知附近的巡逻警力立即出动。不到五分钟,北海市公安局的警笛声已经响彻夜空,一场关乎108条人命的追捕行动正式展开。

(插叙:2001年3月16日凌晨4时16分,石家庄市长安区国棉三厂宿舍)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石家庄,一场噩梦刚刚开始。国棉三厂宿舍15号楼的居民们正在睡梦中,突然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将他们从梦中惊醒。

"地震了!"有人惊恐地大喊。然而,当人们跌跌撞撞地冲出家门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更加恐惧——整栋楼的中部已经被炸塌,火焰和浓烟从废墟中喷涌而出,惨叫声此起彼伏。

住在附近的王新停被爆炸声惊醒,他下意识地看了看表,时间是4时16分。这个普通的货车司机不知道,这只是噩梦的开始,接下来的45分钟里,石家庄将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

二、扭曲的心灵:恶魔的诞生与成长

靳如超于1960年出生在石家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是家中的次子,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小时候的靳如超聪明伶俐,性格开朗,和姐姐弟弟的关系也很好。然而,命运的转折发生在他8岁那年。

1968年,靳如超患上了中耳炎。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医生使用了大量链霉素进行治疗。这种药物虽然有效,但副作用极大,最终导致靳如超双耳几乎完全失聪。

这个打击对年幼的靳如超来说是毁灭性的。他无法正常听课,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他听不清同学们的话语,逐渐被孤立和排挤。原本开朗的他变得沉默寡言,敏感多疑。靳如超在日记中愤怒地写道:"他们没好好给我治......我的耳聋是从小达(打)链霉素中毒尔(而)致聋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靳如超的性格越来越孤僻暴躁。他开始对周围的人充满敌意,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16岁时,他辍学进入石家庄棉纺三厂五七劳动公司工作,正式步入社会。

在工厂里,靳如超的听力障碍让他很难与同事正常交流,他再次被孤立。他开始怨恨这个世界,认为所有人都在嘲笑他、欺负他。这种扭曲的认知逐渐演变成了对社会的仇恨。

成年后的靳如超脾气愈发暴躁,稍有不如意就摔打家具,甚至对家人拳打脚踢。他的妹妹后来回忆说:"我从小就非常害怕哥哥,原因是他的性情太暴躁,动不动就打人摔东西。他不喜欢吃饺子,有一次,家里包了点饺子,他从外面回来看见,一下子就把桌子掀翻了。"

三、暴力升级:从家庭暴力到恶性犯罪

1977年,28岁的靳如超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温柔善良的女孩安洋。起初,靳如超表现得体贴入微,成功赢得了安洋的芳心。两人很快结婚,并育有一个儿子。

然而,婚后的靳如超很快露出了真面目。他不仅好吃懒做,还经常对安洋实施暴力。他总是怀疑安洋对他不忠,不允许她与任何男性说话,甚至将她锁在家里,不让她出门。

安洋多次提出离婚,但都被靳如超拒绝。1988年,靳如超在一次情绪失控中强奸了一名妇女,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在监狱服刑期间,安洋终于摆脱了这段噩梦般的婚姻。

然而,靳如超并没有反思自己的行为。相反,他将这一切归咎于安洋和社会。1990年,安洋到监狱探望靳如超,一位狱友好心给安洋让座,这一举动却让靳如超暴跳如雷。他认定安洋与狱友有染,扬言出狱后要杀了他们。

1997年8月19日,靳如超因在狱中表现"良好"被提前释放。出狱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安洋的下落。当他得知安洋已经改嫁并开始新生活时,心中的怨恨达到了顶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靳如超开始频繁骚扰安洋及其家人,甚至在一次保外就医期间将安洋囚禁在家中进行折磨。他还对自己的父亲和姐姐大打出手,因为他们没有阻止安洋离婚。

在靳如超的日记中,他将自己的不幸全部归咎于他人:"她整天和别人说闲话,就说我没头脑,并且还使用各种恶毒的方法,让所有人对我反感,所以我才没有办法成就事业。"

四、血腥导火索:韦志花之死

2000年,靳如超在石家庄遇到了一个名叫韦志花的女子。韦志花是被人从云南省马关县拐卖到河北栾城的,她趁机从人贩子家中逃脱,却又误入虎口。

靳如超起初对韦志花表现出极大的关心,无处可去的韦志花以为自己遇到了好人,很快就与靳如超同居。但仅仅三个月,她就发现靳如超不仅好吃懒做,而且性格极端,经常对她拳脚相加。

2001年2月,韦志花再也无法忍受靳如超的暴力,逃回了云南老家。靳如超通过多方打听,得知了韦志花的住处后,于3月9日追到了云南。

起初,靳如超试图说服韦志花跟他回河北,但遭到了坚决拒绝。十几天过去了,韦志花的态度依然没有改变。3月9日晚,靳如超失去了最后的耐心,他用竹刀残忍地砍死了韦志花,并将尸体藏在床底。

杀人后的靳如超并没有感到恐惧或后悔,反而异常冷静。他知道自己已经犯下死罪,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决定实施一个更加疯狂的计划——报复所有他认为"对不起"他的人。

五、罪恶的筹备:五百公斤炸药的死亡之路

杀害韦志花后,靳如超立即返回石家庄,开始实施他的报复计划。他首先找到了一个外号"炸药王"的人王玉顺,分两次购买了575公斤的炸药。

靳如超对炸药并不陌生,他在监狱服刑期间曾研究过12种杀人方法,其中就包括使用炸药。他还在家中自制炸药,并在阳台上进行过爆炸试验。

为了确保爆炸效果,靳如超精心选择了五个目标:

1. 石家庄市长安区国棉三厂15号楼:他父亲和继母的住所

2. 石家庄市长安区国棉三厂16号楼:与他有矛盾的邻居

3. 石家庄市长安区和平路市建一公司宿舍:他前妻安洋父母的住所

4. 石家庄市新华区电大街13号楼:安洋和她现任丈夫的住所

5. 石家庄市桥东区裕华路民进街12号楼:他认为曾经欺负过他的人的住所

靳如超仔细勘察了这些目标的结构和周围环境,计算了最佳的炸药放置位置和用量。他还特意选择了凌晨人们熟睡的时间实施爆炸,以确保最大的杀伤力。

2001年3月15日晚,靳如超雇佣货车司机张军涛将炸药运至石家庄市区。为了避免引起怀疑,他谎称这些炸药是"鸡饲料"。

六、血色黎明:五声巨响撕裂石家庄

2001年3月16日凌晨2时,靳如超从躲藏的管道里爬出来,像一个从地狱钻出的恶魔,开始了他的复仇计划。

4时16分,第一声巨响在石家庄市长安区国棉三厂15号楼响起。这是靳如超父亲和继母的住所,他在这里放置了半袋炸药。虽然他对父亲心怀怨恨,但可能仍有一丝亲情,所以减少了炸药用量。然而,爆炸仍然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整栋楼的中部被炸塌,火焰和浓烟喷涌而出。

仅仅4分钟后,4时20分,第二声巨响在国棉三厂16号楼响起。这里住着与靳如超有矛盾的邻居,他在这里放置了五袋炸药。巨大的爆炸威力将整栋楼几乎夷为平地,93人当场死亡,12人重伤。

4时30分,第三声巨响在长安区和平路市建一公司宿舍响起,这是靳如超前妻安洋父母的住所。爆炸造成5人死亡,20人重伤。

15分钟后,4时45分,第四声巨响在新华区电大街13号楼响起,这里是安洋和她现任丈夫的住所。爆炸造成10人死亡,6人重伤。

最后,5时01分,第五声巨响在桥东区裕华路民进街12号楼响起。这是靳如超认为曾经欺负过他的人的住所。

短短45分钟内,五声巨响撕裂了石家庄的夜空,108条鲜活的生命瞬间消逝,38人重伤。爆炸现场惨不忍睹,楼房中部炸塌,钢筋水泥块堆积成坑,火势借风蔓延,浓烟遮蔽天光。居民们满脸尘土惊恐逃生,有人哭喊着被困亲友,救援人员面对摇摇欲坠的楼体,只能从边缘艰难挖掘。

七、天网恢恢:全国大搜捕

爆炸发生后,石家庄市公安局立即成立了专案组。现场勘察发现,五处爆炸均为自制炸药所致,爆炸装置上的指纹将嫌疑人指向了靳如超。

在调查中,警方发现靳如超在爆炸前曾雇佣货车司机运输"鸡饲料",而这些"鸡饲料"实际上是炸药。通过追踪这些线索,警方很快锁定了靳如超的犯罪嫌疑。

案发8小时后,警方确认靳如超有重大作案嫌疑,并向全国发出了A级通缉令。这张悬赏五万元、印着靳如超清晰头像的通缉令,在几乎所有的纸媒显要位置刊出,各个电视台也反复滚播,并被张贴到车站、码头、街道、公园和路边电杆等各种公共场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3月22日晚,靳如超逃至广西北海市。他在一家超市购买物品时,使用了一张带有血迹的钞票,超市老板记下了钞票的编号并报了警。

警方通过对比钞票上遗留的指纹,确认了这个疑神疑鬼的男子正是靳如超。北海市公安局迅速调集警力,在当地布下天罗地网。

3月23日,警方接到一位热心群众的举报,称在北海市某街道发现了一个形迹可疑的男子,很像通缉令上的靳如超。

警方立即出动,追了两公里多后终于发现一名形迹可疑的男子。面对围上来的警察,靳如超没有反抗,束手就擒。在他身上,警方搜出了365克炸药、34枚雷管以及其他随身物品。

八、恶魔的自白:扭曲的世界观

被捕后的靳如超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在审讯中,他毫无悔意,反而振振有词地为自己辩护。

靳如超的犯罪心理极其扭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靳如超表现出高度的攻击性、缺乏羞惭感、行为受偶然动机驱使等特征。他在日记中写道:"人的一生学点坏,干点坏事是好事,这样给你周围人们出点坏干点坏事,使你周围的人与人互相争(整)弄、打闹。他们就毁了他们自己,而就使你安然无羔(恙),也有了地位,而又能获的(得)一切。"

2. 极度的自我中心:靳如超将自己的一切不幸都归咎于他人,从不反思自己的行为。他在日记中写道:"你回社会后你要高大的(特别地)警提(惕)注意你自己要清楚你自己不要麻脾(痹)你自己,因你是住过监狱的狱人,社会上的人都把你看成了贼的坏人,干坏事的人,杀人出坏的人。"

3. 对女性的仇视:靳如超对女性有着根深蒂固的仇恨,这源于他失败的婚姻和与母亲、姐姐的矛盾。他在日记中恶毒地攻击女性,称她们是"娼妇"、"贱人"。

4. 扭曲的复仇心理:靳如超认为自己是在"替天行道",惩罚那些曾经伤害过他的人。他甚至将自己比作"正义的使者",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对社会不公的反抗。

当警方告诉他,他的爆炸行为导致了108人死亡时,靳如超表现出了一丝惊讶。这表明他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或者他的听力障碍使他无法准确判断炸药的威力。

九、正义的审判:法律的严惩

2001年4月,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新中国成立以来伤亡最惨重的爆炸案。

在法庭上,检察官详细陈述了靳如超的罪行,包括他策划并实施的五起爆炸案以及谋杀韦志花的罪行。面对确凿的证据,靳如超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

2001年4月17日,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靳如超因犯故意杀人罪、爆炸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同时,贩卖炸药给靳如超的王玉顺、郝凤琴二人犯制造买卖爆炸物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向靳如超提供雷管和导火索的胡晓洪犯非法买卖爆炸物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靳如超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2001年4月29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授权,对靳如超、王玉顺、郝凤琴三人下达了执行死刑的命令。

当天上午,靳如超等三名罪犯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这个制造了震惊全国的3·16特大爆炸案的恶魔,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十、沉重的反思:血案背后的社会警示

石家庄3·16特大爆炸案震惊了全国,成为2001年全国开展严打的导火索。这起案件造成的108人死亡、38人受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伤亡最惨重的爆炸案之一。

案件发生后,河北省公安机关印刷了巨幅爆炸物清理收缴通告,分放在城乡各处,并出警5.2万人,对爆炸物展开了拉网式清查。

这起案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深刻反思:

1. 关注弱势群体心理健康:犯罪心理学家指出,靳如超的极端行为,源于长期贫困、社会边缘化及心理疏导缺失。这提醒我们要关注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2. 加强危险物品管理:案件暴露出当时对炸药等危险物品管理的漏洞。此后,国家加强了对化工原料的管控,严控高危化学品的流通。

3. 完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靳如超的犯罪动机中,很大一部分是对社会和他人的怨恨。这提醒我们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及时化解人际冲突,避免矛盾激化。

4. 重视家庭教育和关爱:靳如超的性格扭曲与他童年时期缺乏关爱和正确引导有很大关系。这提醒我们要重视家庭教育,为孩子提供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5. 加强对刑满释放人员的帮助和监管:靳如超出狱后未能顺利融入社会,也是导致他再次犯罪的重要因素。这提醒我们要加强对刑满释放人员的帮助和监管,帮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