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案要案详情录 > 第207章 浙江海宁千万银元案

一、豪门老宅:一段尘封的家族记忆

1.1 许家的辉煌往事

2013年,浙江省海宁市双喜村正在进行大规模拆迁。在这个看似普通的村落里,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家族秘密。双喜村村民许良松站在自家老宅前,望着即将被夷为平地的祖屋,心中百感交集。这座老宅不仅是他生活多年的居所,更承载着许家几代人的记忆和荣耀。

许家祖上曾是当地有名的大户人家。许良松的祖父许阿六,在解放前拥有360亩良田,是当地赫赫有名的财主。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许阿六打算花费三万块银元,为三个儿子各建造一座雕花大花厅,门窗、柱子、柱础全部雕花,十分气派。然而,第一座花厅还未完工,不到50岁的许阿六突然重病去世,留下了未竟的家业和一个巨大的秘密。

1.2 地下宝藏的传说

许阿六临终前,将剩余的银元全部埋在了老宅竹园底下。这个秘密只有许家直系亲属知晓,却在后来的岁月里逐渐成为了村里公开的传说。据许阿六的儿媳回忆,当年许家还有一张藏宝图,但在文革时期被造反派抄家搜走,连同几坛子银元也一同消失。

"文革"期间,红卫兵确实从许家的宅基地里挖出过上千枚银元,数量说法不一,有人说是1250枚,也有人说是3000枚。上世纪80年代,政府曾按每枚1元的价格补偿过许家。1968年,有人购买许家宅基地里的石头时,又从宅基地里挖出一只破碎的罐子,从中找到400枚银洋钿。从那之后,许家宅基地里埋着银洋钿的事,就成了村里公开的秘密。

然而,许家人一直遵循着当地的习俗:除非搬家,否则不能在自家宅基地上动土,以免惹怒祖先。因此,尽管知道地下可能藏有宝藏,许家人从未主动挖掘过。直到2013年,双喜村因湿地公园建设需要拆迁,许家人才终于有了"合法"挖掘的机会。

二、拆迁风波:宝藏初现端倪

2.1 拆迁协议与矛盾爆发

2013年7月,双喜村开始拆迁,许家老宅也在拆迁范围内。7月15日,许家后代决定在拆迁前挖掘祖上留下的宝贝。他们找来挖掘机,刚刚开始动工,就被拆迁队拦下。拆迁队负责人表示,他们已经付钱给街道,要回收房子的钢筋、砖头,如果许家在那个位置挖坑,会影响工程车辆通行。

经过协商,拆迁队承诺他们只是拆房,绝不挖宝。在海昌派出所警察和村干部的主持下,双方签订了和解协议:先拆地上的房子,地面以下的东西别动,等拆完了许家人再回来挖银元。许家人当时也同意了这个协议,暂时撤离了现场。

然而,仅仅一个月后的8月10日,许家人发现拆迁队竟然在挖他们家老宅的宅基地。更令他们震惊的是,拆迁队只挖了许家的宅基地,其他人家的却完好无损。许家人立即与拆迁队发生了冲突。

2.2 报警与调查

面对许家人的指责,拆迁队解释称,他们挖坑是为了将一些废砖头填到里面加固路面,方便车辆进入,如果不填车辆就有可能在烂泥地上打滑。但许家人并不接受这个解释,他们认为拆迁队是有目的地挖掘,可能已经偷走了地下的银元。

许家人随即选择了报警。警察到了现场以后,由于无法证明拆迁队挖到了许家的银元,所以一时也无法立案。但警方还是对现场进行了勘察,也对拆迁队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询问,但最终还是无法证实许家的宅基地下有银元的存在。

尽管如此,许家人坚信自己家老宅地下有银元。据他们说,那些银元是他们家的先祖许阿六埋下的。在许阿六去世以前,他将家里的很多银元埋到了祖宅的地下,据家里的老人回忆,他们听说当年至少埋了八坛银元。

在警方协调下,许家人最终花了5000元钱,从拆迁队手里买回了老宅的拆迁权,打算自己雇挖掘机进行挖掘。这一事件还上了当地电视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三、神秘盗宝:意外收获与追赃

3.1 不速之客的"寻宝"行动

许家老宅被人偷挖银元的事情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当地电视台也对此事进行了报道。然而,就在电视台节目播出后没几天,许家又遭遇了新的变故。

8月23日上午,许良松的妻子李梅英在田地里种菜苗时,突然发现有三个陌生男人在自家宅基地上,一辆黑色轿车停在旁边。"一个猫腰,好像在搬很沉的东西,外面套着蛇皮袋,另外两个人帮忙抬上轿车后备厢,车子很快开走了。"李梅英赶紧到老宅基地一看,宅基地被挖得一片狼藉。

待许良松接到消息后赶过去,在小偷挖过的坑里继续挖掘,竟然真的发现了一个陶瓷罐,里面装满了银元。许良松立即报警,并将坛子搬回家中清点。经过仔细数算,这坛银元一共有877枚,包括墨西哥鹰洋、民国时期的"袁大头"、宣统三年的大清银币,以及戊戌年份的光绪元宝等多种类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3.2 四名盗贼落网

根据目击证人提供的车辆信息,警方通过监控视频很快确定了嫌疑车辆,这辆车是一辆外地牌照的黑色现代轿车,车主是一个叫蒋侠付的安徽人。

当晚10点,警方根据线索将蒋侠付等四人全部抓获,并在他们的住处搜出了598枚墨西哥鹰洋和1枚光绪元宝,以及用于"寻宝"的金属探测器。经物价部门鉴定,这599枚银元总价值达元。

这四名嫌疑人分别是蒋侠付、蒋侠星、蒋兆峰和蒋静,他们都是安徽老乡,在嘉善做废品收购生意。据他们交代,他们是在电视上看到许家老宅可能有宝贝的报道后,才决定来"寻宝"的。

"我们就是去已经拆迁的地方碰碰运气,没想到真挖到了,大白天光明正大去挖的,怎么成了盗窃?"庭审中,一名被告人对公诉人提出的盗窃罪提出异议。他们的代理律师也提出,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盗窃罪,理由是当时银元是否存在不明确,银元的归属不明确,且案发地已拆迁,许家并没有该地点的控制权,因此该批银元不处于许家人的实际控制、支配下。

3.3 法院判决

2014年4月,海宁市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公开审理。法院认为,四名被告人通过电视了解到涉案银元及地点的相关信息,知道许家后人在主张对银元的所有权,因此应当知道银元是他人之物但仍想非法占有。

此外,法院指出,许家后人确信宅基地埋有宝贝,且一直保持密切关注,不允许其他人挖掘,甚至与拆迁队发生纠纷报警,可见,涉案地点及银元实际上处于许家后人控制和支配中。

最终,海宁法院以盗窃罪判处蒋霞星有期徒刑三年零九个月,并处罚金4万元;判处蒋兆峰等3人三年零六个月到三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各并处罚金。这一判决结果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也为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了参考。

四、家族纷争:银元引发的亲情危机

4.1 许家内部的分配

许良松在挖出877枚银元后,与其他三兄弟一起,按照四家人的人数均分了这些银元。他们没有对银元的种类进行区分,而是按照数量平均分配,体现了兄弟之间的和睦。

"哪个值钱哪个不值钱,我们不管,按个数分的,我们四家人很好的,谁多一个少一个也无所谓,家庭和睦最重要。"许良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还强调,他们并不指望这笔意外之财来发财,只是把它看作是祖上的福泽。

然而,这种平静的分配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一场更大的风波正在酝酿之中。

4.2 崔家的"分羹"要求

就在许家人以为事情已经平息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矛盾出现了。邻村利民村的老崔找到许家,声称自己的母亲许杏宝是许阿六的亲生女儿,也有权分得银元。

据老崔说,他的母亲许杏宝已经89岁高龄,是许阿六唯一的女儿。许阿六有三个儿子,许杏宝是他的女儿,按照法律规定,女儿也有继承权。因此,老崔认为,他的母亲应当分得一份银元。

这一要求在许家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家人认为,按照当地的习俗,儿子养老,所以遗产都归儿子这边的。许杏宝已经出嫁七十多年,按照传统观念,已经不属于许家,因此无权分得银元。

4.3 对簿公堂

双方的矛盾逐渐激化。2013年9月11日晚上,许家10多个人到利民村找老崔"说理"。双方说着说着就吵了起来,还动了手。老崔的妻子脸上被抓伤,随后报了警。最终,许家的一个媳妇因伤人被行政拘留了5天。

此后,崔家聘请了律师,将许家九人告上了法庭,请求法院判令许杏宝应得银元的25%份额(即369枚,折合人民币约20万元)。

2014年3月,海宁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这起银元纠纷案。原告是许杏宝,被告是许阿六的孙辈们。庭审中,原告一方提供了海宁市海昌街道双喜村和海昌街道利民村分别出具的证明书,证明许杏宝与许阿六是父女关系。

然而,被告方也提供了由这两个村委会分别出具的证明书,称查无实据。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4.4 法院裁决

由于年代久远,相关档案资料已无从查找。法院经过审查后认为,许老太的诉讼主体资格不成立,遂依法作出一审裁定,驳回原告的起诉。法院认为,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与许阿六以及与各被告的关系,即本案原告的诉讼主体资格不成立,不符合起诉条件。

崔家不服一审裁定,上诉至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2014年6月底,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驳回了崔家的诉讼请求,维持原判。至此,这起由银元引发的家族纠纷终于尘埃落定。

一直被警方保管的599枚银元,最终由许良松代表许家领回。"因为法院裁决书上没有明确各人所占份额,所以警方只能将银元发还给许家这个共同体,具体怎么分配,由许家共同决定。"民警姚益柄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五、双喜村挖宝热:银元引发的连锁反应

5.1 村民效仿挖宝

许家挖出银元的消息在双喜村引起了轰动,也引发了一股"挖宝热"。村民们纷纷效仿,开始在自家的宅基地上挖掘,希望也能找到祖先留下的宝藏。

"许家挖出银元后,村里好多人都开始挖自己家的老宅。"一位村民回忆道。一些村民甚至专门租来挖掘机,在自家宅基地上进行挖掘。

许家宅基地南面的另一户许姓人家也挖到了200枚银元。"他们挖的时候,我们都去看热闹了,大家都希望自己也能挖到宝贝。"一位村民说。

5.2 挖宝背后的民俗与法律

这股挖宝热引发了人们对民俗传统和法律规定的思考。在海宁当地,有钱人家建房埋银元是老规矩,一是讨吉利,二是怕后代家道中落留条后路。尤其双山镇是水稻主产地,像许阿六这样有几百亩田的富庶之家,埋银元的行为也在情理之中。

当地还有一种说法,"动土伤身",意思是说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不能轻易动这些银元,否则会伤自己身体也伤家庭运势。这种传统观念在过去限制了人们挖掘银元的行为,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拆迁的进行,这种观念逐渐被打破。

在法律层面,这起案件也引发了对埋藏物所有权的讨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在自家土地下挖出的文物,都需要上交国家所有。但在这起案件中,专家判定这些银元乃许家祖上遗留的财产,并非文物,所以无需上交。

六、案件启示:财富与亲情的平衡

6.1 法律与民俗的碰撞

浙江海宁千万银元案是一个典型的法律与民俗碰撞的案例。一方面,四名盗贼的行为被法院认定为盗窃,体现了法律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另一方面,许家内部的分配和崔家的继承权主张,则反映了传统习俗与现代法律之间的冲突。

这起案件也引发了人们对埋藏物所有权的思考。专家指出,根据历史政策变迁,如果这些银元是在五六十年代发现,那将归国家所有,但九十年代后政策调整,地下有主之物则归属个人所有。既然这些银元是从许家祖宅中挖出,那就等同于属于祖辈财产,许家人则有权继承,无需上交。

6.2 财富与亲情的取舍

这起案件最令人深思的,是财富与亲情之间的取舍。许家四兄弟能够和睦地分配银元,体现了亲情的可贵。然而,当崔家提出分羹要求时,亲情却在利益面前受到了考验。

许良松在接受采访时感叹道:"这个事情本来就平常心,是祖上给的福气,也不靠这个发财,我们虽然都是种田打工的,但过日子还是可以的,如果只是我们兄弟几个,什么风波都没有,现在外人要来分,这怎么行!"

这种感慨反映了许多类似案件中当事人的共同心声。财富虽然诱人,但亲情的破裂却是无法弥补的损失。这起案件最终以崔家败诉告终,但它留给人们的思考却远未结束。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