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案要案详情录 > 第165章 湖北黄石砷污染案

大案要案详情录 第165章 湖北黄石砷污染案

作者:毕芙洛的云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29 21:21:34 来源:全本小说网

2013年10月,湖北黄石市阳新县大王镇鹤鸣畈村被一种神秘的"传染病"笼罩。村里先后有9位村民出现食欲不振、四肢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其中两位老人甚至有呼吸困难、抽搐、昏迷等危重征象。村民们辗转多地诊断,最终在武汉市职业病医院得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砷中毒"。这个消息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大王镇引起了轩然大波。

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前往医院检查,一个可怕的事实逐渐浮出水面:这种"传染病"并非真正的传染病,而是由工业污染引起的砷中毒。环保部门的检测结论和专家的论证报告,也认定中毒确系阳新县6家涉案企业长期非法排放含砷污染物所致。

这场环境污染事件最终导致49名村民砷中毒,118人被检出尿砷超标,造成公私财产损失86万多元,其他各项损失740多万元。更令人震惊的是,6家企业排放的含砷污染气体中,以银源公司砷超标最为严重,超过国家标准247倍。

一、毒雾初现:神秘的"传染病"

2013年10月的一天,大王镇鹤鸣畈村的村民们发现,村里陆续有人出现了奇怪的症状:四肢发麻、无力,食欲不振、头晕心悸。起初,大家以为是普通的感冒或者劳累过度,但随着症状越来越严重,尤其是两位老人出现了呼吸困难、抽搐甚至昏迷的情况,村民们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村民们赶紧将患病的亲人送往当地医院,但医生们面对这些症状也感到困惑,无法给出明确的诊断。于是,患病的村民们辗转来到武汉职业病医院进行检查。经过详细的检测和分析,医生们得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这些村民是砷中毒。

砷是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非金属元素,虽然单质砷无毒,但砷化合物均有毒性,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砒霜"。砷中毒会对人体造成多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的损害,以及周围神经不同程度的角质化皮肤改变。

消息一经传开,大王镇的村民们陷入了恐慌。很快,周边多个村的村民蜂拥至武汉进行尿砷超标检查,陆续有人被诊断为尿砷超标。官方统计显示,砷污染波及大王镇32个行政村中的10个村近1.2万人口,仅在上堰村不同程度出现砷超标或砷中毒症状的村民就达70%。

村民们开始互相询问:"你家有人去检查了吗?结果怎么样?"恐慌情绪在村庄中迅速蔓延,大家都担心自己和家人是否也中了毒。而此时,涉嫌排放毒烟的阳新县金宝矿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仍在生产,巨大的烟囱每天都在向天空排放着刺鼻的浓烟。

二、溯源追踪:毒从何来

面对突如其来的砷中毒事件,村民们首先想到的是:这些毒是从哪里来的?很快,大家的目光都指向了大王镇周边的几家冶炼企业。

大王镇的村民们回忆,2005年是他们生活的转折点。这一年,镇上突然出现了一家大型化工厂,"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高耸入云'的大烟囱"。厂子落户前,几乎全镇人都表示反对,但终究未能阻止企业生产。没过多久,大王镇上空便开始飘起浓烈、刺鼻的黑烟。

"我所就读的小学在这家工厂东南方向,直线距离约200米,每当刮西北风时,黑烟就会飞向我们学校。"一位目前已读大学的大王镇籍学生回忆道,"镇上小河里的水越来越浑浊,鱼虾也难觅踪迹了。"

据黄石官方调查,2005年期间,在大王镇落户并卷入污染事件的企业有两家,分别为阳新县金宝矿业有限公司和银源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这两家公司均从事冰铜冶炼,而冰铜冶炼过程正是砷污染的主要来源。

昆明环境污染损害司法鉴定中心高级工程师李宗逊解释说:"通过冶冰铜这个过程,含砷的物料在高温下就汽化,最后干湿沉降,又回到我们排放源周边的环境当中,使附近区域生活工作的人遭到健康损害。"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2005年之后,短短几年时间里,大王镇又新增了好几家工厂,都无一例外地竖起了"大烟囱"。这些新增的企业包括大冶力拓工贸有限公司、阳新莲花矿业有限公司、阳新县鑫旺矿业有限公司,以及阳新县星火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等,它们也都在进行冰铜冶炼。

上街村村民刘合春告诉记者,自己家离冶炼厂不到500米,眼看着工厂的烟囱冒黄烟。他的整个家庭都未能幸免:他自己、老伴儿以及年幼的孙子,都被检查出砷超标。

随着调查的深入,环保部门发现,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多项违法行为:不按国家规定距离建立生产厂址、未经环评擅自扩建生产线、燃烧自制含砷超标的原料,导致排放气体含砷浓度超过安全标准。更严重的是,这些企业不按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求安装防治污染设备,放任砷污染物的排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2013年11月6日,黄石市公安局接到市政府通报,开发区大王镇部分村民尿砷超标,可能系周边的加利、金宝等公司非法排放含砷污染物污染环境所致。当天,卫生部门反馈,大王砷超标事件已初步确诊慢性砷中毒人员30名,达到刑事立案的标准。

三、愤怒爆发:村民的抗争

得知自己的中毒与周边企业的污染有关后,大王镇的村民们愤怒了。2013年11月6日,100多名村民将冶炼工厂包围,推倒公司招牌及部分生产设施,表达他们的不满和抗议。

11月10日,约500名群众集体到黄石市委、市政府上访,要求政府采取行动,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村民柯有波说:"大家认为,是政府把污染企业引进来,心里很不满。"

面对村民的集体上访,黄石市委、市政府没有"捂盖子",而是主动面对、依法处置。市委书记周先旺第一时间赶赴实地了解情况,并于当天下午组织召开市委常委会,明确事件处置思路:全力以赴维护群众权益,维权才能维稳;全面检查救治群众,全面检测环境,坚决关停涉污企业,坚决查处涉案人员,坚决打击造谣生事者。

当天的市委常委会还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家胜任组长的处置领导小组,下设8个工作组、组建10个驻村工作队、每个队配建一个专家组,同时请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协调省内14家有资质的医疗检测机构共同开展砷检测。

为了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满足群众的检测需求,黄石市请求湖北省委省政府支援,湖北省卫计委协调省内14家医疗检测机构共同开展砷检测,在不到10天内完成尿样筛查工作近人次。最终检测数据表明,近1.2万份尿样中检出尿砷超标患者118人、尿砷中毒患者49人。累计住院894人,其中住院治疗458人,入院观察436人。

针对村民们不相信本地检测结果的情况,2726名有意愿的村民自发赴湖南等地检测,黄石市邀请了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的专家入村讲解砷知识,缓解恐慌气氛。

与此同时,黄石市环保局迅速对大王镇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检测,在涉事村的田间地头,环保、农业、粮食部门对土壤、水源、农作物和粮油进行了全面检测,共树立79个公示牌,上面显示出抽检样本的检测结果,并留有技术人员联系电话。有问题的蔬菜统一按照市场价实现应赔全赔。

四、雷霆行动:关停污染企业

2013年11月10日,黄石市召开市委常委会,要求把治疗放在第一位,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并提出全面检测环境、坚决关停涉污企业、坚决查处涉案人员。

从11月11日起短短一周时间内,所有涉事企业的12根烟囱全部被炸毁,其生产设备、厂棚和厂牌全部撤除。当天,刘合春与众多村民冒雨去现场见证了拆除过程。

"当时我们都很激动,终于看到政府采取行动了。"刘合春回忆道。村民们用手机记录下了烟囱被炸毁的瞬间,这些视频在当地村民的手机中互相传播,成为了他们心中正义得到伸张的象征。

除了关停6家涉事企业外,大王镇政府还对全镇企业进行排查,并关闭了导致噪音、粉尘污染的"五小企业"15家,关闭了对土地造成破坏的红砖厂9家,原来的7家采石场整合成2家,并全部加装粉尘喷淋装置。

然而,企业关停后,当地面临的产业转型问题又成了最棘手的遗留问题之一。大王镇常务副镇长柯美胜表示:"2014年财政收入至少减少了50%。"不仅如此,连之前在6家企业工作的当地村民也面临失业的难题。

南山村村民程贤猛告诉记者,他曾在金宝公司做了3年工,每月工资2000元左右,"公司关停了,我主要经济来源就没有了,现在只能打零工"。但他也表示理解:"身体健康平安最重要,不然钱再多也白搭。"

五、深入调查:揭开黑幕

企业虽然被关停了,但造成的污染和伤害已经发生。为了查明真相,追究责任,黄石市公安局迅速成立专案组,进驻大王镇展开调查。

2013年11月6日,接到卫生部门反馈的尿砷超标村民中有30余人被初步诊断为慢性砷中毒,黄石市公安局认为达到污染环境犯罪立案标准,正式启动刑事案件侦办程序。

然而,调查工作并不顺利。"刚到大王镇时,我们都是化装侦查,没穿警服也没开警车,但我们发现办案民警的车子一到涉案工厂周围,就有车辆跟踪。"黄石市公安局环保警察支队支队长黄开广透露,到部分公司调查期间,办案民警还曾遭到老板和员工的围攻。

为了固定证据链,警方先后调查300多名证人,调取各种证据材料上万份,期间曾3次到新疆、4次到江西、4次到云南协调司法鉴定事宜。黄开广介绍,为了提供环境污染损害司法鉴定所需的各种证据材料,办案民警对所有涉案企业购进原料的含砷量、卖出产品的含砷量、企业用电量、各种用电设备的功率等,都逐一进行了细致调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为了提供污染损害司法鉴定所需证据材料,我们历经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对所有涉案企业购进原料、卖出产品逐一进行了调查,足迹几乎踏遍黄石的每一条大街小巷。"黄开广说。

经过半年的艰苦调查,警方终于查明了涉案6家企业的违法事实:2008年至2013年期间,阳新县金宝矿业有限公司、阳新县银源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大冶市力拓工贸有限公司、阳新莲花矿业有限公司、阳新县鑫旺矿业有限公司、阳新县星火有色金属有限公司6家企业累计非法排放砷污染物684.01吨,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不遵守行业行政管理、不办环评手续、不按要求进行整改、放任含砷污染气体排放等情况。

其中,阳新县金宝矿业有限公司排放的砷浓度超过国家标准6.8倍至58.8倍,砷污染物产生量为270.58吨;阳新县银源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排放的砷浓度超过国家标准247倍,砷污染物产生量为76.15吨,是超标最严重的企业。

六、司法鉴定:科学的铁证

在环境污染案件中,司法鉴定是确定污染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关键。为了准确认定案件事实,黄石市公安局委托昆明环境污染损害司法鉴定中心对该案进行司法鉴定。

该中心是国家环保部公布的第一批"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推荐机构名录"成员之一,承办过多起国内知名环境污染案件。2013年11月,该中心介入调查黄石"11·10"环境污染案。2014年2月,该中心受黄石市公安局委托,对该案进行司法鉴定。四名专家历时8个月,形成16本鉴定意见材料。

鉴定使用了资料收集法、工程分析法、物料衡算法、资料复用法、文献引用法、统计分析法、3S技术空间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专业判断法等多种科学方法。这些方法都是环境学科中经常使用的科学方法,确保了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鉴定结果表明,六家涉事企业都曾使用含砷物料生产冰铜、冰镍、粗铜等产品或焙烧物料。各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砷污染物,经各厂排气筒排放,主要经大气迁移传输,再经大气干湿沉降回归地表,污染各厂周边局部区域的水、土壤和居民生活环境。

本案中,人体主要通过呼吸吸入、食物摄入途径摄入砷,具体表现为表征慢性接触指标的尿砷和发砷超标,砷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伤害。鉴定结论明确认定,村民的砷中毒与6家企业的污染排放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这一司法鉴定结果成为了指控6家企业和14名企业负责人的关键证据,也为案件的顺利审理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七、司法审判:正义的宣判

2014年12月25日,全国首起因气体污染导致多人砷中毒的环境污染案在湖北黄石下陆区人民法院开审。6家涉事企业的14名被告人出庭受审,另外还有7名官员被追究刑事责任。这是自2013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环境污染入刑司法解释以来,我国规模最大的环境污染入刑案。

庭审当天,大王镇上街村村民刘合春早早起床,乘车前往法院旁听。"犯了法,就一定要受到法律制裁!"庭审结束后,刘合春长出了一口气。为了这场庭审,他已经等待了一年多时间。

法庭上,检方指控,2008年至2013年期间,李加牛、李铮、黄咏华等14名被告人分别成立或经营阳新县金宝矿业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在阳新县大王镇、太子镇范围内从事冰铜、冰镍冶炼。上述企业放任砷污染气体的排放,含砷污染物产生量共计680多吨,严重污染环境,导致49名村民砷中毒,118人被检出尿砷超标,造成公私财产损失86万多元,其他各项损失740多万元。

检方指控,14名被告人涉嫌犯污染环境罪,部分被告人还涉嫌犯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此外,李加牛、李峥等3名犯罪嫌疑人还涉嫌犯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在生产过程中非法占用大量耕地。

在法庭辩论环节,金宝公司、银源公司及其主管人员的辩护律师多次提到,两公司当初都是地方政府重点招商引资的企业,当初说的是土地手续边做边办,造成非法占用农地,不仅被告人有一定责任,地方政府也有责任,认为被告人犯罪情节轻微。

公诉人对此进行了反驳,表示招商引资是为了发展当地经济,不是让企业违法生产,企业无论到何处都要遵守法律,不能打着招商引资的幌子,进行违法生产活动。对于该案背后涉及的职务犯罪,司法机关也予以了打击,这更表明司法机关绝不姑息,更不会纵容污染环境的犯罪。

经过长达8个小时的庭审,14名被告人均当庭认罪,并表达了悔意和歉意。被告人李某牛拿出一份"悔过书"当庭宣读,表示对自己公司违规生产造成的严重后果,一定负责到底,绝不推诿。柯某和也拿出一份承诺书,对自己的行为表达悔意,并表示今后一定好好回报社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我想表示歉意,本人愿意承担赔偿,希望法庭从轻处罚,给我一个为社会作出贡献的机会。"石某航说。柯某和则称:"由于自己的无知,给大王镇带来了伤害,对村民们说声对不起,如果有需要,自己会尽量想办法,报答社会。"

案发后多名被告人主动向司法机关上缴赔偿金额,其中:柯某和20万元、刘某红80万元、曹某安200万元、石某航200万元、石某广150万元;金宝公司、银源公司、力拓公司各10万元。黄某华扣110万元,暂时不表态。

2015年2月5日,湖北省阳新县大王镇重大砷污染案作出一审宣判,涉案6家排污企业被判罚金,14名被告人领刑并受罚。法院审理认为,公诉机关指控被告单位阳新县金宝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阳新银源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企业、被告人李某牛等14人长期冶炼冰铜,超标排放砷污染物,致大王镇10个行政村的49名村民砷中毒及86余万元的直接财产损失,其行为构成污染环境罪。

在25日中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黄石市人民检察院公诉处处长谢峰坦言,导致如此严重的污染,相关环保部门及主管领导难辞其咎。经查实,黄石市、黄石开发区以及阳新县两级环保部门相关责任人、大王镇党政部门负责人存在监管失职、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和受贿行为。

八、保护伞的覆灭:官员问责

在查处企业污染行为的同时,黄石市检察机关也顺藤摸瓜,深挖背后可能存在的职务犯罪。2013年11月,黄石市检察院第一时间积极主动介入调查,意识到背后有关职能部门可能存在失职渎职行为。

经全面调查,检察机关迅速摸清了阳新县金宝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等数家民营企业长期排放污染物、违法处置危险废物,擅自扩大生产规模等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以及市、县(区)两级环保部门相关责任人、乡镇党政部门负责人的监管失职、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和受贿行为,先后对7名责任人进行立案侦查。

其中,对黄石市环保局原副局长彭玉成、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环保局原局长洪亨龙、阳新县环保局原副局长吴远松、阳新县环保局原副局长王海标、阳新县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姜礼政,均以环境监管失职罪、受贿罪立案侦查。此后,又对原大王镇党委书记石显芳以玩忽职守罪、受贿罪立案侦查,对原阳新县交通局局长周光来(大王镇前任党委书记)以滥用职权罪、受贿罪立案侦查。

2014年11月29日,彭玉成因环境监管失职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因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合并执行六年六个月。2014年11月30日,洪亨龙因环境监管失职罪免于刑事处罚,因受贿罪被判处2年。2014年11月20日,石显芳因玩忽职守罪被判处1年11个月,因受贿罪被判处2年10个月,合并执行3年6个月,并处没收财产10万元。剩余案件已经开庭,目前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黄石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庭庭长刘须兴表示:"不管他是因为徇情、徇私还是出于拿了一些好处,但最终是他没有行使职权,给社会带来了危害,必定要为他的失职行为买单。"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