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案要案详情录 > 第124章 青海都兰"血渭一号墓"特大盗墓案

一、冻土上的裂痕

2017年11月的一个深夜,青海省都兰县热水乡的戈壁滩被零下三十度的寒风刮得噼啪作响。牧民才让骑着摩托车巡查草场时,车胎在一片不起眼的凹地上猛地颠了一下。他骂了句脏话,跳下车查看——冻土表层裂开一道不规则的口子,边缘还沾着新鲜的黄土,显然不是自然形成的。

才让凑近了些,一股混杂着腐烂气味的寒气从裂缝里钻出来。他划亮打火机,火苗在风里抖得厉害,隐约能看见下方黑黢黢的空间。作为土生土长的都兰人,他比谁都清楚这片戈壁的底细——这里是热水墓群的核心区域,随便一锄头下去都可能刨出文物。

"盗墓的。"才让心里咯噔一下。他掏出手机想报警,却发现这鬼地方根本没信号。摩托车油箱里的油还够跑三十公里,能到最近的香日德镇。他跨上车时,后轮碾过冻土的裂痕,发出细碎的碎裂声,像是什么东西在地下发出的警告。

三天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蔡林海站在了这片凹地前。他裹着军大衣,呵出的白气在围巾上凝成霜花。脚下的裂缝已经被临时填埋,但探铲插下去三十厘米就碰到了坚硬的夯土层——这是典型的吐蕃时期墓葬结构,夯土中还夹杂着砂砾和红柳枝,是为了抵御戈壁的风沙侵蚀。

"探方布在这里。"蔡林海用脚尖在地上画了个方框,声音被风吹得有些散,"从土层剖面看,盗洞直径八十厘米,斜向切入墓室,精准得像用仪器测过。"

他蹲下身,戴着手套的手指捻起一点黄土。土粒在指间簌簌散开,混着几粒细小的木炭渣。"盗洞边缘有烧灼痕迹,他们用了烟熏法。"蔡林海站起身,目光扫过周围被车轮碾压过的地面,"至少来过两辆车,载重不小。"

考古队的探铲在下午三点传来消息:挖到了盗洞的延伸部分,距离主墓室仅一米。蔡林海趴在临时搭建的观察台上,用强光手电往里照——墓室顶部的柏木枋已经被锯断三根,断口处还留着电锯的齿痕,新鲜得像是昨天才发生的事。

"通知公安吧。"蔡林海关掉手电,黑暗瞬间涌回盗洞,"这不是普通的盗墓,是专业团队干的。"

二、"九层妖楼"的秘密

都兰县公安局的档案室里,副局长范增智把一摞卷宗推到蔡林海面前。最上面的照片是2014年在格尔木市截获的文物:五件鎏金铜器,造型都是展翅的大鹏鸟,翅膀上的花纹用细如发丝的金线勾勒,是吐蕃时期特有的"迦楼罗"图腾。

"当时抓了三个甘肃人,供出是从都兰盗的,但死活不肯说具体位置。"范增智抽着烟,烟雾在日光灯下散开,"那批文物估价八千万,你想想,他们手里还压着多少没出手的?"

蔡林海拿起照片,手指点在大鹏鸟的尾羽处——那里有个极小的火焰纹,是血渭一号墓独有的标记。2002年他参与血渭一号墓的抢救性发掘时,在主墓室西侧发现过类似的纹样残片,当时就推测墓中应有完整的大鹏鸟器物。

"血渭一号墓是都兰最大的吐蕃墓,当地人叫它'九层妖楼'。"蔡林海把照片放回卷宗,"传说墓里有九层,每层都有不同的陪葬品。我们2002年只清理了第一层,就出土了三百多件文物,光是丝绸就有三十多种,还有波斯银币和粟特文文书。"

范增智掐灭烟头:"你的意思是,他们盯上的是'九层妖楼'?"

"不止盯上,他们已经得手了。"蔡林海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苦涩,"我在盗洞里发现了这个。"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塑料袋,里面是半片指甲盖大小的金箔,边缘还带着锯齿状的裂痕。

范增智凑近了看,金箔上隐约能看到线条的痕迹。"这是什么?"

"迦楼罗的翅膀。"蔡林海把塑料袋捏紧,"和2014年截获的那批文物上的图案一模一样。"

当天晚上,蔡林海和范增智带着一队警察再次来到盗洞现场。月光下,盗洞像一只黑洞洞的眼睛,无声地注视着他们。蔡林海蹲在洞口,用地质锤轻轻敲了敲洞壁——土层里传来空洞的回响。

"这里是空的。"他抬头看向范增智,"整个墓室可能都被掏空了。"

范增智皱起眉头,正要说话,远处突然传来引擎的轰鸣声。所有人立刻熄灭了手电,趴在地上。两束刺眼的车灯从山坡后窜出来,在离他们不到两百米的地方停了下来。

"是他们!"蔡林海压低声音,"那个穿皮夹克的是'三儿',2014年就被通缉了。"

车灯熄灭了,七八个黑影从车上下来,扛着编织袋朝他们这边走来。范增智悄悄摸出手枪,示意队员们准备行动。就在这时,蔡林海突然抓住他的手腕。

"等等!"他的声音里带着焦急,"他们带着炸药。"

果然,走在最后的两个人肩上扛着的不是编织袋,而是用帆布裹着的长条状物体。月光照在其中一人的脸上,蔡林海认出了他——韩万里,曾在2014年参与过考古勘探,后来因为倒卖文物被开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们要炸墓!"蔡林海的指甲几乎掐进范增智的肉里,"不能让他们得逞!"

三、跨省追踪

接下来的三天,蔡林海和范增智带着专案组展开了地毯式搜索。他们走访了都兰县所有的废品收购站、古董店和二手市场,但一无所获。专案组调取了都兰县所有路口的监控录像,却发现案发当晚的监控全部"故障"了。

"这不可能是巧合。"蔡林海站在监控室里,看着屏幕上闪烁的雪花,"他们肯定有内应。"

范增智点点头,他已经让人去调查负责维护监控系统的公司了。"专案组准备了六个行动方案,但现在都卡在同一个地方——没有证据。"他叹了口气,"那些文物就像蒸发了一样,连点渣都没留下。"

蔡林海没有说话,他的目光落在墙上的地图上。血渭一号墓的位置被红色图钉标记着,周围几十公里都是戈壁和荒山。突然,他的手指点在地图上的一个小点上。

"香日德镇。"他轻声说,"案发当晚,牧民才让就是去那里报的警。"

"香日德镇离这里三十公里,怎么了?"范增智凑过来。

"我在盗洞里发现了这个。"蔡林海从包里拿出一个小玻璃瓶,里面是半瓶浑浊的液体,"这是盗洞底部的积水,我检测出了柴油的成分。"

"柴油?"范增智皱起眉头,"这附近没有加油站,他们的车是怎么加油的?"

"香日德镇有个加油站,我昨天去查过,三天前有一辆卡车加了五十升柴油。"蔡林海的眼睛亮了起来,"更重要的是,加油站的监控拍到了卡车的车牌。"

"车牌是多少?"范增智立刻掏出笔记本。

"青H·。"蔡林海说,"但我查过,这个车牌是假的。"

范增智的笔停在了半空。"假车牌?那我们怎么找?"

"不用找了。"蔡林海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我已经找到了。"

四、交易现场

三天后的深夜,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驶进了香日德镇的一个废弃工厂。车刚停稳,三个戴着口罩的人就从暗处走了出来。为首的是个光头,他敲了敲车窗。

"货带来了吗?"光头问道。

车窗摇下,露出"三儿"阴沉的脸。"带来了,但我要先见买家。"

光头点点头,朝身后做了个手势。一辆面包车从阴影里开出来,车灯照在"三儿"脸上。"上车。"光头说,"买家在等你。"

"三儿"犹豫了一下,还是下了车。就在他打开面包车门的瞬间,几束强光突然从四面八方照过来,刺得他睁不开眼。

"警察!别动!"范增智的声音从扩音器里传来。

"三儿"愣了一下,转身就跑。但还没跑出两步,就被蔡林海从后面扑倒在地。他膝盖顶着"三儿"的后背,手铐咔嚓一声扣上了。

"你被捕了。"蔡林海冷冷地说。

"三儿"挣扎了几下,终于放弃了。"算你们狠。"他恶狠狠地说,"但你们永远找不到那些文物。"

"不,我们已经找到了。"蔡林海站起身,朝工厂的方向指了指。

在工厂的地下室里,专案组找到了一个巨大的铁箱。当铁箱被打开时,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里面堆满了金银器、玉器和丝绸,在探照灯的照射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这是......"范增智的声音有些颤抖。

"血渭一号墓的陪葬品。"蔡林海蹲下来,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鎏金铜盘,"至少有一半是从墓里盗出来的。"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警察抱着一叠文件跑过来。"报告!我们在卡车里发现了这个!"

范增智接过文件,快速翻看着。"运输单、买家名单、交易记录......"他的眼睛亮了起来,"这些都是重要证据!"

"不止这些。"蔡林海指着铁箱底部的一个暗格,"那里还有一个U盘,里面可能有更多信息。"

就在专案组准备将文物装车时,蔡林海突然感到一阵眩晕。他扶着墙,闭上眼睛。当他再次睁开眼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浑身发冷——铁箱里的文物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黑、变脆,有些甚至开始碎裂。

"不!"蔡林海冲过去,想要阻止这一切,但已经太晚了。

"这是怎么回事?"范增智也冲了过来。

"氧化。"蔡林海的声音里带着绝望,"这些文物在地下保存了一千多年,突然暴露在空气中,就像......就像被阳光晒化的冰块。"

五、真相大白

2018年3月,专案组经过三个月的努力,终于将犯罪团伙一网打尽。在这次行动中,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6名,追缴文物646件,其中一级文物16件,二级文物77件,三级文物132件。

蔡林海站在青海省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室里,看着修复师们小心翼翼地处理那些已经氧化的文物。他的目光停留在一个已经碎裂成十几块的鎏金铜盘上——这是血渭一号墓中最珍贵的文物之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能恢复原样吗?"他轻声问道。

修复师摇摇头,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我们可以用环氧树脂粘合,但那些已经氧化的部分......"他叹了口气,"永远也回不去了。"

蔡林海点点头,转身走出了修复室。走廊里,范增智正在等他。"法院已经受理了案件,"他说,"首犯'三儿'可能会被判处无期徒刑。"

"无期徒刑。"蔡林海重复着这个词,"能换回这些文物吗?"

范增智沉默了。过了一会儿,他从包里拿出一个文件夹。"这是专案组最后的报告,"他说,"你应该看看。"

蔡林海打开文件夹,里面是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当他看到最后一页时,脸色变得苍白。"怎么会这样?"他的声音有些颤抖。

"我们在U盘里发现了这个。"范增智指着报告上的一行字,"血渭一号墓的陪葬品中,有三分之一已经被走私到国外了。"

蔡林海闭上眼睛,两行泪水从他的脸颊滑落。"我们终究还是晚了一步。"

"不,我们已经尽力了。"范增智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个案件创造了历史——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文物追缴行动之一。"

"但那些已经流失的文物......"蔡林海哽咽着说不下去。

"我们会继续追查。"范增智的声音里充满了坚定,"总有一天,它们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六、法庭内外

2019年11月,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对血渭一号墓盗案进行了公开宣判。15名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至6年不等,并处罚金30万元至5万元。同时,法院还判决被告人缴纳公益赔偿金40.88万元,并向社会公开赔礼道歉。

在宣判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蔡林海作为专家证人出席。当记者问他对判决结果的看法时,他沉默了很久。

"判决是公正的,"他最后说,"但文物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那么,"记者追问,"您认为这次案件的真正教训是什么?"

蔡林海看向窗外,远处的昆仑山在夕阳下泛着金色的光芒。"我们总是在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他轻声说,"但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就永远回不来了。"

发布会结束后,蔡林海独自来到血渭一号墓。此时的血渭一号墓已经被国家文物局批准进行抢救性发掘,考古人员正在紧张地工作。

"蔡老师,您来了。"一个年轻的考古队员走过来,"我们在墓室里发现了这个。"

他递给蔡林海一个小塑料袋,里面是一枚银质印章。印章上刻着一头骆驼和一行古藏文。

"这是什么意思?"蔡林海问道。

"我们请藏学专家鉴定过了,"年轻队员说,"这是'外甥阿柴王之印'。"

"阿柴王?"蔡林海若有所思,"吐蕃人对吐谷浑王的称呼。"

"是的。"年轻队员点点头,"结合其他证据,我们推测血渭一号墓的主人可能是吐蕃统治下的吐谷浑王莫贺吐浑可汗。"

蔡林海看着手中的印章,突然感到一阵眩晕。他扶着墓墙,闭上眼睛。当他再次睁开眼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墓墙上的壁画在夕阳的映照下,竟然呈现出一种奇异的蓝色光芒。

"这是......"他轻声说。

"蔡老师,您怎么了?"年轻队员关切地问道。

"没什么。"蔡林海摇摇头,"可能是我太累了。"

他转身离开,脚步有些踉跄。在他身后,壁画上的蓝色光芒渐渐消失,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七、未解之谜

案件虽然已经告破,但仍有许多谜团未解。蔡林海和范增智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这个盗墓团伙的背后似乎有一个更庞大的组织在操纵。

"这些文物的流向很奇怪,"范增智在一次私下谈话中对蔡林海说,"它们不是流向国内的收藏家,而是直接运往了国外。"

蔡林海点点头。"我在U盘里发现了一些线索,"他说,"似乎有一个国际文物走私集团在背后运作。"

"我们已经向国际刑警组织发出了协查请求,"范增智说,"但跨国追讨文物谈何容易。"

蔡林海叹了口气。"那些已经流失的文物,可能永远也回不来了。"

"不一定。"范增智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只要我们不放弃,总有一天会找到它们。"

除了文物的流失,还有一个谜团一直困扰着蔡林海。"你说,"他对范增智说,"为什么他们要炸墓?"

"为了掩盖证据?"范增智猜测道。

"不,"蔡林海摇摇头,"他们已经盗走了文物,炸墓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

"那是为什么?"

蔡林海沉默了很久,最后说:"我有一种感觉,他们在寻找某种东西。"

"什么东西?"

"我不知道。"蔡林海的眼中闪过一丝迷茫,"但我知道,血渭一号墓的秘密远不止我们看到的这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八、守护文明

案件侦破后,青海省加大了对文物保护的投入。都兰县成立了专门的文物保护机构,配备了专业的文物保护人员和先进的监控设备。

"我们已经在热水墓群安装了56台监控设备,"范增智在一次文物保护会议上说,"实现了主要路段进出口监控全覆盖。"

蔡林海也没有停下脚步。他带领团队继续在血渭一号墓进行考古发掘,希望能揭开更多的历史谜团。在一次发掘中,他们发现了一件精美的镶着绿松石的金象饰片。

"这是吐蕃时期的精品,"蔡林海兴奋地说,"它不仅工艺精湛,还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

2020年,血渭一号墓的考古发掘项目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一荣誉让蔡林海感到欣慰,但他也知道,文物保护的道路还很长。

"我们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蔡林海在接受采访时说,"尤其是懂得文物保护技术的人才。"

如今,蔡林海仍然经常来到血渭一号墓。站在这座千年古墓前,他常常陷入沉思。他知道,这里还有许多秘密等待着被发现,而他的使命,就是守护这些秘密,直到它们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蔡林海说,"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的过去,也是保护我们的未来。"

在昆仑山下,血渭一号墓静静地矗立着。它见证了千年的风云变幻,也等待着有一天,能够向世人展示它全部的秘密。而蔡林海和他的团队,将继续守护在这里,守护着这段属于中华民族的珍贵记忆。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