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案要案详情录 > 第110章 厦门BRT纵火案

大案要案详情录 第110章 厦门BRT纵火案

作者:毕芙洛的云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29 21:21:34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一、平静夏日:高考首日的寻常傍晚

1.1 高考首日的考生与城市

2013年6月7日,是全国高考的第一天。厦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显得格外安静。街道上的车辆自觉减少了鸣笛,商家也降低了音响的音量,为考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考试环境。

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们来说,这一天是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经过多年的苦读,他们终于迎来了检验学习成果的时刻。当天下午,随着最后一科考试结束铃声的响起,考生们陆续走出考场,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他们中的许多人选择乘坐BRT快速公交回家,准备迎接第二天的考试。

BRT作为厦门市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之一,因其快速、便捷的特点,成为许多市民出行的首选。特别是在高考期间,BRT还专门为考生提供了便利,增加了班次,确保考生能够按时到达考场。

1.2 公交车的出发与乘客

当天傍晚,一辆车牌号为闽DY7396的BRT快1线公交车从厦门北站出发,沿着既定路线向市区行驶。这辆公交车由厦门金龙公司生产,荷载95人,当时实载约90人,包括司机在内。

公交车上的乘客来自不同的背景:有刚刚结束高考的学生,有下班回家的上班族,有外出购物的市民,还有几位来厦门旅游的游客。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互不相识,但都在这个夏日的傍晚,选择了同一条回家的路。

17时30分左右,厦门工商旅游学校的两名高三学生吕尚斌和傅佳欣从厦门北站上了这辆BRT公交车。他们是同班同学,刚刚参加完高职单招考试。吕尚斌的家住在BRT沿线,他觉得坐BRT比坐学校的专车更快。由于第一辆BRT人太满,他们没能挤上,大约17时30分,他们坐上下一班。

公交车上非常拥挤,吕尚斌和傅佳欣被人流挤到车后,在车子左后方的最后一排的座位坐下,吕尚斌靠窗。经常坐BRT的他知道,他的左上方有扇小窗,这窗可以打开。

1.3 陈水总的准备与上车

与此同时,59岁的厦门本地人陈水总正在为他的"计划"做最后的准备。当天下午4点多,他拖着一个小车,上面放着一个编织袋从家里出发。

陈水总住在厦门市思明区局口街24号,这是一条狭窄昏暗的巷子,旁边就是繁华的老城商业街。他的家是一间约20平方米的小屋子,他至少在这里居住了18年。在这间小屋子里,进门右手边有一张单人床,床尾是一张电脑桌,再过去则是一个旧冰箱和一张吃饭的桌子;左手边一个鞋柜、一个衣橱,另有一张放着电视的桌子;屋子中央则放着一张白色的活动躺椅。

6月5日下午4时许,陈水总在厦门某售油点购买了汽油,用铁桶装着,放在家里。6月6日,他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在纸上打了草稿,将近期申请办理退休的事情详细叙述纸上,然后一字一字地敲到了那台买给女儿学习用的电脑上,并最终发布到自己开通的微博上,一共12条。他还给妻子和女儿分别留下了一封绝笔书。

陈水总在6月7日上午一早,到街上买回一袋油条,切成小段后放在一个铝合金的盆子里,就着开水吃,但还剩了一半留在那里。那张桌子上,还有一盒散装的烟丝、一个放大镜、几个打火机、几只笔、两罐辣椒酱和几个被茶渍浸成黑色的杯子。

吃完早餐,陈水总出门帮妹妹陈香萍做了最后一件事情。朋友托陈香萍帮忙买一个电视信号锅,陈香萍则找了陈水总帮忙。下午,陈水总将信号锅买回来放在家里。快4点的时候,他到楼上问老四陈天华,五妹的朋友什么时候来拿信号锅。

监控录像显示,18时左右,陈水总出现在了快速公交车金山站,用手推车拉着编织袋,在BRT车站徘徊,并最终上了闽DY7396公交车。

二、噩梦降临:公交车上的熊熊烈火

2.1 汽油味与最初的火焰

18时20分许,公交车行驶至金山站与蔡塘站之间时,车内突然出现很重的汽油味。有乘客开始议论是谁带了汽油上车,但话音未落,令人惊恐的一幕发生了。

陈水总站在车厢中部,突然拧开瓶盖,向周围乘客身上泼洒汽油。随后,他点燃了手中的编织袋,一道火光在车厢内窜起,整辆公交车瞬间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坐在后排的吕尚斌回忆道,他先是看到了火,紧随着,烟上来了,"很大",很多人都在喊。没有任何犹豫,吕尚斌打开小窗,他使劲从小窗里挤出去,回过头,傅佳欣的半个身子也挤出来,他于是把她拽出来。吕尚斌说,她仅仅比他迟了几秒钟,但是,她的胳膊和下身已经被烧伤了。

38岁的四川男子时兵当时坐在第一排右手边靠窗的位置。他回忆道:"已经快要下车了,但是很挤。我闻到有汽油的味道,还来不及说,就看到车厢中间蹿出火花,一下子就烧了过来,我的头发也被烧掉一些。"时兵说,当时车内喊声四起,顿时乱成一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2.2 爆炸与绝望逃生

火焰迅速蔓延,公交车内发生了两次剧烈的爆炸。巨大的冲击力将车厢撕扯得支离破碎,车窗玻璃被震碎,碎片四处飞溅。

公交车司机迅速打开车门,几名乘客趁机逃出车外。然而,由于车内拥挤,很多乘客无法及时疏散。火势越来越大,浓烟滚滚,车内的能见度几乎为零,乘客们在黑暗中惊恐地尖叫着,寻找逃生的出路。

吕尚斌在挤出去后,拉着傅佳欣赶紧往金山站跑。他说,火已经烧到后面——在他把傅佳欣拽出来后,火已经到达他们刚才坐的位置。

时兵意识到只有打破车窗,才有逃生机会。他掰下小锤子,连续用力敲打车窗,终于将车窗砸出一个小洞,"刚好可以一个人钻出去"。第一个钻出车窗的时兵,发现车内的火势越来越大,被困乘客正等待救援。"当时我拼命拽,就是想着多拽几个人出来!"时兵说,车内乘客从被他砸破的车窗钻出来很慢,他只能用拽的办法,才能多救几个出来,"我拽出来的第一个是个女的,后来连续拽出来几个女孩,拽了十多个人出来"。

然而,由于火势迅猛,很多乘客未能及时逃脱。据公交车司机事后叙述,车辆起火后,只有大概三四十人逃下车。而车内还有约50人被困在火海中。

2.3 救援与灭火

18时21分,厦门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称BRT快1线金山站附近一辆公交车起火。指挥中心立即调派消防、公安、医疗等部门赶赴现场救援。

18时25分,第一批消防车辆到达现场。此时,公交车已被大火完全吞没,火焰高达数米,浓烟滚滚直冲天际。消防队员迅速展开灭火行动,同时组织人员营救被困乘客。

由于公交车行驶在高架桥上,有专用的高架车道,距离地面有十几米,救援工作面临很大困难。周围的群众想冲上去救人,但无法接近。他们只能看着干着急,听着公交车内传出一声声凄厉的惨叫声。

18时45分左右,在消防队员的全力扑救下,大火终于被扑灭。此时,公交车已被烧得只剩下一个车架,车门口的位置有很多具正向外逃离的尸体,场面十分悲惨。

三、紧急救援:争分夺秒的生命争夺战

3.1 现场救援与伤员转运

大火扑灭后,救援人员立即展开对被困人员的搜救工作。由于公交车严重烧毁,车内尸体和伤者混杂在一起,辨认和救援工作非常困难。

消防队员使用液压破拆工具组、无齿锯等器材对变形的车体进行破拆,开辟救援通道。同时,医护人员在现场设立临时医疗点,对救出的伤员进行紧急救治。

120急救中心迅速调派了30多辆救护车赶赴现场,将伤员转运至附近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解放军174医院进行救治。由于伤员众多,医院还紧急调用了其他医疗机构的救护车协助转运。

吕尚斌和傅佳欣被送到了附近的中医院,但中医院护士告知他们,中医院没有烧伤科,建议他们去174医院。吕尚斌的父母遇到了当天晚上的第二个好人——一位出租车司机把他们送到174医院后,就是不要钱。

时兵在救出十多个人后,直到火焰从窗口冲出来,他才退到安全地带,等待救援。随后,他也被救护车送往医院救治。

3.2 医疗救治与伤情统计

截至6月8日凌晨1点12分,这场大火已造成47人死亡,34人受伤。34名伤员中,有18名收治在解放军174医院,16名收治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厦门市卫生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全市最优秀的医疗专家组成救治团队,对伤员进行全力救治。国家卫计委、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南京军区联勤部和省厅也派来专家参与救治工作。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行"一天两会诊制度",早晨9点钟和下午3点钟两次全院会诊,及时发现病情进展,并进行有效干预。对在ICU的7个重症病人,每个病人有两组医护人员在24小时全程进行监护,进行救治。

解放军174医院收治的18名伤员中,有9名受伤人员在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经过前段时间的救治,12名在ICU的伤员有3名比较稳定脱离了危险,已经从重症病房转到了烧伤科病房。

厦门市卫生局副局长洪丰颖表示,烧伤病人刚刚度过最危险的48小时休克关,接下来的救治任务依然艰巨。"休克关过了,植皮关、水肿关、感染关、康复关,每一道坎难度都很大。很多事情还是得根据病人烧伤的状况和医学条件,还有整个救治的时间和处理等,有很多未知。"

3.3 高考生的特殊情况

令人痛心的是,这起事件中有8名高考生不幸遇难。此外,还有7名考生受伤,他们因此无法参加6月8日的考试。

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郭献文表示,对这些考生,省教育厅研究,根据他们6月7日两场考试的成绩,结合平常的考试成绩,安排福建省内的高职专科学校,照顾入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6月10日,公交车起火案件中8名下落不明考生已确认全部遇难。他们的家人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原本应该是庆祝孩子高考结束的喜悦时刻,却变成了永远的伤痛。

四、案件侦破:22小时迅速锁定真凶

4.1 现场勘察与证据收集

火灾发生后,公安部刑侦部门负责人及专家立即赶赴厦门,指导案件侦查工作。厦门市公安局迅速成立专案组,开展现场勘察和调查访问工作。

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了细致的勘察,提取了大量物证。经过鉴定,确认现场助燃剂为汽油,起火点提取到折叠式手拉车残留金属架及编织袋残片等相关物品。

同时,警方对公交车沿途的监控录像进行了全面排查,寻找可疑人员。6月8日上午,警方通过监控录像发现,一名男子在金山站附近推着一辆手推车上了公交车,该男子的行为举止十分可疑。

专案组还对公交车上的幸存者进行了询问,了解事发时的情况。多名幸存者指认,在公交车行驶至金山站与蔡塘站之间时,一名男子点燃了汽油,导致车辆起火。

4.2 锁定嫌疑人陈水总

经过综合分析,警方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59岁的厦门本地人陈水总。

6月8日晚,警方公布了陈水总的杀人动机:经过深入、细致的侦查和技术比对,并在其家中查获遗书,证实陈水总因自感生活不如意,悲观厌世,而泄愤纵火。

陈水总1952年出生在厦门市区,在七个孩子中排行老三。虽然家里条件并不优越,但是父母有着较为稳定的工作,一家人的温饱不成问题。但在1970年陈水总的父母均被工厂裁员,因为家庭生活来源被切断,一家人来到了乡下务农。可因为收成不好,吃饭都成了问题,生活更是入不敷出。直到1983年,全家被生产大队送回厦门市区,由相关部门安排生活。

虽然一家人是厦门市区的户口,但是相关部门并未给他们安排住房和工作,一家人就挤在中山路局口街一个28平方米的狭小房圈里生存,9口人并排睡在一张通铺。

由于陈水总没读过几年书,找工作四处碰壁,他只能靠着打零工维持生计,直到42岁才勉强结婚生女。陈水总试图学着哥哥做小本生意,在街口支了一个小摊位,卖一些特色小吃。可没过多长时间,有关部门开始管理整治街头摊贩清理,陈水总的摊位被强制关停。

从2005年开始,陈水总每半年都要向社区提交申请居民最低生活保障APP,每次申请的理由大致相同,因维持生活的小摊被取缔,无生活来源,夫妻二人年纪较大,没文化,难以找到工作。从2005年陈水总连续领取了三年的低保。

2009年他在离家不远的一个物业公司,找到一份保安的工作,每月工资1500元。但在2012年物业公司主任的电动车被盗,领导认为他上班期间玩忽职守所致,把他开除并罚了500元。

4.3 陈水总的动机与遗书

2013年厦门市政府出台一项针对本地人的福利政策,对于未安置就业上山下乡人员,可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人员,可一次性缴纳15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就可以享受国家的养老金。该待遇标准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进行调整,而且政府给予1万元的缴费补贴。

这意味着陈水总只要缴纳一小部分钱,就可以领取一辈子的养老钱,而且金额是会涨的。这笔钱对于已经找不到工作的陈水总来说很重要。当时街道有人跟他说,你今年不办,明年就办不了了,于是他全力以赴要把这件事办成。

然而陈水总的身份证出生日期是1954年,按照身份证年龄他59岁,是不符合办理的。陈水总拿着相关资料向有关部门证明,他是1952年出生的,年龄是在1983年回城的时候写错了。实际上,就算陈水总的年龄不改,他只要等下一年同样也可以办理养老保险。但他认为,是有关部门不给他处理。再加上街道的人告诉他只能今年办理,让他误以为自己办理不了。

在事发前几天,家中祭祖,大哥听陈水总说办理修改年龄的工作人员告诉他,"我愿意帮你改就帮你改,不愿帮你改就不改,那是我的权利。"大哥当时掏了两张几千元的购物卡,让陈水总去找找关系,但陈水总坚持不送。就这样陈水总拿着自己的资料来来回回跑了22趟,但依旧没能修改自己的年龄,也就是这件事让他对社会产生了很大的抵触。

陈水总在遗书中写道:"我做出今天的事情,都是被你们逼的,我死也要拉你们陪葬。"他给妻子留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做出今天的事情,都是被逼的,我死也要拉着一车人陪葬。"他还在遗书中劝妻子另嫁:"我现在已经60岁了,身体有病,对不起你们,有好的人就去另嫁了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五、社会影响:悲剧引发的深刻反思

5.1 应急与善后处理

厦门 市政府立即成立应急指挥部,下设医疗救助、善后理赔等五个工作小组,分别负责救治受伤人员、清点伤亡人数、清理现场、对事故路段进行安全检测检查、侦查与调查取证、勘查事故原因等工作。

6月8日上午,厦门 BRT快1线、快2线恢复运行。同时,由厦门市 交通运输质量监督站牵头组织专家对起火的高架BRT段进行了全面安全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路面和所有设施都良好,符合通行条件。

6月8日起,厦门市 开始对所有公交车采取安全员跟班跟车的措施,加强城市公交安全管理。此外,厦门市还成立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对患者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负责善后工作的厦门市 政府五处 副处长 徐文成表示,他们组织了专门的小组,对遇难者家属进行安抚和慰问,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具体的数字、进度目前还不方便公布。因为有的家属一来就很激动,情绪会波动,所以我们还没有公布。我们组织完了,会把整个情况向领导汇报,看信息在什么时间段公布。"

5.2 安全 措施的改进与升级

这起悲剧事件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对 公共 交通 安全的高度关注。各地纷纷加强了对 公交车的安全检查和防范措施。

厦门 市 政府迅速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公交安全的措施,包括:在所有公交车上配备安全员,加强对乘客携带物品的检查;在公交车上安装监控设备和紧急报警装置;对公交车驾驶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此外,厦门市 还加强了对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管理,加大了对非法携带危险品上车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市民宣传公共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市民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这起事件也促使相关部门加快了 公交安全 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如新型防火材料的使用、自动灭火系统的安装等,以提高公交车的安全性。

5.3 公众反应 与舆论焦点

事件发生后,社会各界对这起悲剧表达了强烈的震惊和谴责。人们纷纷指责 陈水总的极端行为,认为他不仅毁掉了自己的生命,还夺走了 46条 无辜的生命,给多个家庭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害。

然而,也有一些人对 陈水总 的遭遇表示同情,认为他的极端 行为与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不足有关。这种观点引发了关于社会公平、民生保障等问题的广泛讨论。

在舆论的压力下,相关 部门 开始反思和改进对困难群众的帮扶政策,加强了对特殊群体的心理疏导和救助。同时,也有声音呼吁加强对社会矛盾的排查和化解,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六、余波未平:幸存者的痛苦与记忆

6.1 幸存者的身心创伤

虽然时兵成功逃出了火海,但他的内心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经常会在梦中回到那个可怕的场景,看到火焰和听到人们的惨叫声。

吕尚斌虽然身体上的伤逐渐康复,但他的心理创伤却难以愈合。他说,他再也不敢坐BRT公交车了,甚至看到公交车都会感到恐惧。

许多幸存者在事件发生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失眠等。厦门市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对他们进行了专业的心理疏导,但恢复过程仍然漫长而艰难。

34名伤者中,有15名重症伤员,他们面临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痛苦,还有可能留下终身残疾的风险。他们的家人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仅要照顾伤者,还要面对高额的医疗费用和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

6.2 陈水总家属的困境

陈水总的行为不仅给受害者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让他自己的家人陷入了困境。

陈水总的妻子邱春花和女儿在事件发生后,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和舆论谴责。她们的家被媒体和公众包围,生活完全被打乱。

陈水总的妹妹陈香萍在接受采访时反复地问:"我哥哥真的死了吗?"几天里她常常独自到陈水总的房间里坐着,一根接一根地抽烟。

陈水总的弟弟陈泰正则表示:"这个事情真的很严重,的确太不应该了,真的不应该这么冲动。我们对那些死者家庭也很愧疚。"

然而,也有一些人对陈水总的家人表示同情,认为他们也是受害者。他们原本就生活在社会底层,如今又背负着凶手家属的骂名,未来的生活将更加艰难。

6.3 社会各界的援助与关爱

面对这场灾难,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向受害者家庭和伤者提供帮助和支持。

厦门市成立了专门的援助基金,为受害者家庭提供经济援助。许多企业和个人也通过捐款、捐物等方式,表达对受害者的关爱和支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志愿者们组成了心理援助团队,为幸存者和受害者家属提供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他们定期走访受害者家庭,帮助他们缓解痛苦,重建生活信心。

厦门市佛教协会等宗教团体也为受害者举行了祈福法会,希望通过宗教的力量,帮助受害者家庭走出阴霾,找到心灵的慰藉。

七、反思与警示:公共安全的永恒课题

7.1 个人悲剧与社会问题的交织

厦门BRT纵火案是一起典型的个人极端行为引发的公共安全事件。陈水总因个人遭遇和不满,采取了极端的报复社会行为,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起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社会弱势群体关注不足、心理疏导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的反思。一些专家指出,社会应该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和心理健康,建立健全的帮扶机制和心理干预体系,防止类似悲剧的发生。

同时,这起事件也提醒人们,个人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应该采取理性、合法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采取极端行为,伤害自己和他人。

7.2 公共安全管理的完善与提升

厦门BRT纵火案后,各地政府纷纷加强了对公共交通工具的安全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公共交通的安全性。

这些措施包括:加强对乘客携带物品的检查,在公交车上安装监控设备和紧急报警装置,配备安全员,提高驾驶员的应急处置能力等。同时,各地还加强了对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管理,加大了对非法携带危险品上车行为的打击力度。

此外,各地还建立了更加完善的应急预案和联动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7.3 生命教育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这起悲剧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思考。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和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专家建议,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培养他们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价值观。同时,社会也应该加强对公民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鼓励人们在面对危险和不文明行为时及时制止,而不是袖手旁观。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不管别人怎么样,最少以后我碰到这种危险行为,我保证第一个会站出来及时阻止,因为我不想成为厦门第二,阻止他人也是挽救自己。"

八、永远的伤痛:47个生命的最后时刻

8.1 遇难者的身份与故事

47名遇难者中,有8名是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却在这个本应充满希望的日子里永远地离开了。

还有一些是上班族,他们原本应该下班后回家与家人团聚,却再也无法踏上回家的路。有老人,有孩子,有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职业的人们,他们的生命在那一刻被永远定格。

警方公布的遇难者名单中,有曾雪燕、许倩芳、林诗颖、冷睿喆、林舒萍、黄素云、胡丽丽、张尘云、卢智鑫、王华丽、陈艺萍、陈健生、黄莹、曲伟伟、白昕、黄挺峻、卓金佳、蔡含斌、林地旺、王振锋、李津、谢晶、陈跃福、李鹭疆、罗安福、彭云龙、卓锦钊、林静、蔡泉光、黄璐琪、魏光银、陈雅慧、饶丽敏、刘远金、余阮青、洪诗议、高海华、施雅鹭、洪芳芳、骆琪琳、李忠云、卢露芳、李茹玲、孙莉榕、杨雨晴、姜文超等。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家庭和故事,却在那个夏日的傍晚,因为一个人的极端行为,永远地失去了未来。

8.2 陈水总的最后时刻

陈水总在点燃汽油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与全车人同归于尽。他在遗书中表达了对社会的不满和怨恨,却没有意识到他的行为将给多少家庭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

监控录像显示,陈水总在金山站附近推着一辆手推车上了公交车,他的表情平静而决绝。他选择在高考首日实施他的计划,似乎想要最大化他的"报复效果"。

当火焰吞噬公交车时,陈水总也在火海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经DNA技术鉴定比对,证实犯罪嫌疑人陈水总在"6·7"公交车放火案中被当场烧死。

他的行为虽然结束了自己的痛苦,却给社会留下了永远的伤痛。他的名字将永远与这起悲剧联系在一起,成为人们反思社会问题和公共安全的反面教材。

8.3 铭记与警醒

2013年6月7日的这场灾难,已经成为厦门这座城市永远的伤痛。47个生命的逝去,换来了全社会对公共安全的重新认识和重视。

每年的6月7日,都会有一些市民来到事发地点,献上鲜花,寄托对遇难者的哀思。那些幸存的伤者和遇难者家属,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多年,但他们的伤痛却难以愈合。

这起事件也成为了公共安全教育的重要案例,提醒人们时刻警惕潜在的安全隐患,珍惜生命,尊重他人。

愿逝者安息,生者警醒。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类似的悲剧不再重演,让每一个人的生命都能得到尊重和保护。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