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案要案详情录 > 第107章 重庆出租屋电击屠杀案

一、神秘出租屋:五具腐烂的尸体

1999年的重庆,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恶臭。这座山城的夏季总是格外闷热,而这股腐臭味在这样的天气里显得更加浓烈。位于九龙坡区石桥铺的一栋老旧居民楼内,房东邹某正皱着眉头站在一间出租屋门前。这是一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三层小楼,外墙已经斑驳不堪,墙上的电线像蜘蛛网一样杂乱无章地缠绕着。

"这味道实在是太难闻了,"邹某自言自语道,"这租户到底在屋里搞什么名堂?"他一边嘟囔着,一边从口袋里掏出钥匙,准备打开这间已经拖欠了两个月房租的出租屋。

随着钥匙转动,生锈的门锁发出"咔嗒"一声轻响。邹某推开门,一股更加浓烈的腐臭味扑面而来,差点让他当场呕吐。他捂住口鼻,小心翼翼地走进屋内。

屋内一片狼藉,客厅的景象让邹某感到十分困惑。原本应该是普通客厅的空间,现在却被改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水池。这个水池大约有5米长、2米宽,池壁是用红砖砌成的,看起来已经完工不久。水池里的水已经变得浑浊不堪,水面上漂浮着几个铁瓢,看起来十分诡异。

"这租户到底在搞什么?"邹某一边嘀咕,一边走向水池。他注意到水池旁边有一个简易的电闸箱,电线从电闸箱延伸到水池底部,看起来十分危险。

就在这时,更加刺鼻的腐臭味从卧室方向传来。邹某屏住呼吸,缓缓走向卧室。当他推开卧室门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让他惊恐地尖叫起来,手中的钥匙串"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

卧室的地板上,五具已经开始腐烂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尸体已经高度**,面部特征几乎无法辨认,蛆虫在尸体上爬来爬去,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恶臭。

邹某踉跄着后退几步,差点摔倒在地。他跌跌撞撞地跑出出租屋,掏出手机拨打了报警电话。几分钟后,刺耳的警笛声划破了石桥铺老街的宁静,一场震惊重庆的凶杀案就此浮出水面。

二、初步勘查:带电的死亡陷阱

接到报警后,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迅速赶到现场。当警察们进入这间充满死亡气息的出租屋时,他们也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这是我见过最诡异的犯罪现场之一,"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刑警感叹道。他小心翼翼地绕过水池,走向卧室查看尸体。

初步勘查发现,五名死者都是男性,年龄在30至50岁之间,衣着破旧,看起来像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法医初步判断,他们的死亡时间大约在一个月前,但由于重庆夏季高温潮湿的气候,尸体**程度远超正常情况。

"这些人应该是在水池中触电身亡的,"法医指着尸体上的电击痕迹说道,"你们看,他们的手部和脚部都有明显的电流斑,这是典型的触电死亡特征。"

刑侦人员仔细检查了水池的结构。他们发现,水池底部铺设了5块铁板,这些铁板通过电线与水池旁边的电闸箱相连。池壁上还缠绕着铁丝网,池面上漂浮的铁瓢也是导电材料制成的。

"这根本不是普通的水池,而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杀人陷阱,"一位电力专家在检查完电路后震惊地说,"当有人站在水池底部的铁板上,手持铁瓢舀水时,只要合上电闸,电流就会通过人体形成回路,导致触电身亡。"

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警方在水池旁边的墙上发现了一串潦草的数字:"22、3、5.1、0.7、5"。这些数字看起来毫无关联,但经验丰富的刑警们直觉认为,这可能与案件有着某种联系。

在进一步的调查中,警方发现了更多令人不安的细节。出租屋的电路系统被人为改造过,电线直接接入了主电路,没有安装任何保护装置。这意味着一旦通电,水池中的人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

"这不是意外,"负责此案的刑警队长严肃地说,"这是一起精心策划的谋杀案。凶手对电路知识有一定了解,并且经过了周密的计划。"

然而,就在警方准备深入调查时,他们遇到了第一个重大障碍:出租屋的租户在案发后神秘失踪,而他在租房时使用的身份证是伪造的。这意味着,这个神秘的租户很可能是一个有犯罪前科、善于隐藏身份的危险人物。

三、24年追凶:墙上的数字密码

案件发生后,重庆警方立即成立了专案组,全力追查凶手的下落。然而,由于凶手使用了假身份证,且现场留下的线索有限,案件很快陷入了僵局。尽管警方从未放弃追查,但24年来,这个神秘的"水池杀手"一直逍遥法外。

时间来到2022年,重庆市公安局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命案积案攻坚行动。在这次行动中,技术人员对1999年石桥铺出租屋电击屠杀案的现场证据进行了重新检验。正是这次重新检验,让案件出现了转机。

技术人员在现场发现的一个玻璃瓶上提取到了一枚完整的指纹。通过与全国指纹数据库比对,这枚指纹最终锁定了一名叫廖某的男子。廖某,45岁,重庆本地人,曾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021年刚刚刑满释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个人有重大嫌疑,"负责此案的刑警兴奋地说,"立即对廖某进行调查。"

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发现廖某在2021年出狱后,行为举止变得更加古怪。他不仅在石桥铺附近租了一间车库作为"工作间",还经常购买各种电子元件和金属材料。

2022年10月,警方决定对廖某实施抓捕。当警察出现在廖某面前时,这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中年男子显得十分惊讶,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我什么都没做,"廖某面无表情地说,"你们抓错人了。"

然而,当警方将他带到当年的案发现场,指着墙上那串神秘的数字时,廖某的脸色变得苍白起来。

"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警察问道,"22、3、5.1、0.7、5,这些数字代表什么?"

廖某沉默不语,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

警方随即对这些数字进行了深入分析。经过反复计算,他们终于破解了这串数字的含义:22代表22块砖,恰好是水池的长度;3代表层数,3层砖共计66块;5.1减0.7恰好是一侧铁丝网的长度;5代表水池底部5张铁板。

更重要的是,通过笔迹鉴定,警方确认这些数字正是廖某所写。面对这一铁证,廖某不得不承认,他确实就是1999年石桥铺出租屋电击屠杀案的凶手。

四、"永动机"狂想:扭曲的杀人动机

案件告破后,一个关键问题摆在了警方面前:廖某为什么要杀害这五名与他素不相识的"棒棒"(重庆对靠体力搬运货物为生的人的称呼)?他与这些人之间究竟有什么深仇大恨?

为了寻找答案,警方对廖某的成长经历和生活背景进行了深入调查。他们发现,廖某从小性格孤僻,几乎没有朋友。他对科学,尤其是物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由于缺乏系统教育,他的"研究"往往流于表面,甚至有些荒谬。

最令警方震惊的是,廖某痴迷于一个在科学界被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发明"永动机"。在廖某的"工作间"里,警方发现了一个奇怪的装置,看起来像是一个复杂的机械系统,但实际上却违背了基本的物理定律。

"我想发明永动机,"廖某在审讯中淡淡地说,"这是科学界的终极梦想,如果我能成功,我就能名垂青史。"

当被问及为什么要杀害五名无辜的"棒棒"时,廖某的回答更加令人不寒而栗:"我需要锻炼自己的胆量,突破思维的极限,"他说,"通过观察死亡,可以激发我的创造力和灵感。"

据廖某交代,他认为通过杀人这种极端行为,可以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从而在发明永动机的道路上取得突破。他精心设计了那个带电的水池,就是为了能够"观察人体在电流作用下的生理反应"。

"我选择'棒棒'作为目标,是因为他们通常独来独往,不容易引起注意,"廖某冷冷地说,"我以搬货为名,将他们骗到出租屋,然后让他们帮忙舀水。当他们进入水池时,我就合上电闸。"

廖某的供词让办案人员感到既震惊又愤怒。为了所谓的"科学研究",他竟然冷血地杀害了五名无辜的人,这种行为已经超出了正常人的理解范围。

更令人担忧的是,廖某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什么错。在他看来,这五名"棒棒"只是他实现伟大梦想的"实验品",而他的行为是为了科学进步做出的必要牺牲。

五、山城迷雾:重庆的地理与气候特征

重庆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特征,在这起案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座被誉为"山城"的城市,以其复杂的地形和多变的气候而闻名,这些特点在案件的发生、隐藏和侦破过程中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地势由西向东逐步升高,从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全市以中低山为主,约占幅员面积的63.3%,丘陵约占25.3%,平坝、台地约占11.4%。这种特殊的地形造就了重庆"8D魔幻城市"的称号,也使得城市中的道路和建筑布局异常复杂。

九龙坡区石桥铺地区,正是典型的丘陵地形。这里北高南低,西北有平顶山,东北有烟墩山(烟灯山)。在这样的地形中,一栋普通的三层小楼很容易被忽视,尤其是当周围弥漫着浓雾的时候。

重庆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冬暖春早,夏热秋凉,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空气湿润,降水丰沛;太阳辐射弱,日照时间短;多云雾,少霜雪;光温水同季,立体气候显着,气候资源丰富,气象灾难频繁。

1999年案发时,正值重庆的夏季。重庆夏季以"火炉"着称,极端最高气温可达38-40℃,部分地区甚至高达42、43℃。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下,尸体**的速度会大大加快,这也是房东邹某在两个月后才发现异常的原因之一。

重庆年平均相对湿度多在70%-80%,在中国属高湿区。这种高湿度环境不仅加速了尸体的**,也为廖某的电击装置提供了更好的导电条件。潮湿的空气和湿润的地面使得电流更容易通过人体,增强了电击的效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重庆冬季偏暖,少霜雪,多云雾,日照少。最冷月平均气温4-8℃,比同纬度的武汉、南京等地高约1-5℃,冬暖明显。这种温暖潮湿的气候使得重庆的老旧建筑更容易受潮,电线和电路系统更容易老化。石桥铺地区的电线老化问题在2011年之前尤为严重,乱搭乱拉的电线不仅影响市容,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的雾天在12月(或1月)平均可达3-7天,因此有"雾重庆"之称。这些浓雾不仅为廖某的犯罪活动提供了天然的掩护,也增加了警方调查的难度。在迷雾笼罩的山城,一个身影很容易消失在错综复杂的街巷中。

重庆的这些地理和气候特征,共同构成了一个适合犯罪隐藏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栋普通的出租屋,一个精心设计的杀人陷阱,以及一个痴迷于永动机的凶手,共同酿造了这起震惊重庆的电击屠杀案。

六、精心设计的死亡陷阱:水池的构造与原理

在九龙坡区石桥铺的那间出租屋内,廖某精心设计的死亡陷阱展现了他扭曲的智慧和冷血的性格。这个水池不仅是一个物理装置,更是一个精密计算的杀人工具,其构造和原理值得我们深入剖析。

首先,水池的尺寸设计十分讲究。廖某将水池建造为5米长、2米宽,深度约为0.5米。这个尺寸并非随意选择,而是经过精确计算的。通过使用22块砖作为水池的长度,3层砖作为高度,廖某确保了水池的结构稳定性和导电性。

水池的底部铺设了5张铁板,这些铁板通过电线与外部的电源相连。更关键的是,这些铁板被设计成特定的排列方式,使得当人站在上面时,电流能够形成完整的回路。廖某在水池的一侧安装了铁丝网,其长度为5.1米减去0.7米,这一尺寸同样经过了精确计算。

水池周围的环境布置同样暗藏玄机。廖某在水池周围放置了几个铁瓢,这些铁瓢也是导电材料制成的。当受害者手持铁瓢进入水池时,实际上已经成为了电路的一部分。

最令人不寒而栗的是廖某对电路系统的改造。他没有使用任何保护装置,直接将电线接入主电路。这样一来,当电闸合上时,水池中的电压几乎等同于家庭电路的220伏电压,足以在瞬间致人死亡。

廖某还在水池旁边的墙上留下了一串数字:"22、3、5.1、0.7、5"。这些数字实际上是水池构造的"密码"。22代表22块砖,是水池的长度;3代表层数,3层砖共计66块;5.1减0.7恰好是一侧铁丝网的长度;5代表水池底部5张铁板。

电力专家在分析了这个装置后表示,这根本不是什么养龟池,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杀人陷阱。当人站在水池底部的铁板上,手持铁瓢时,整个身体就成为了电路的一部分。此时,只要合上电闸,电流就会通过人体,造成心室颤动或呼吸麻痹,导致瞬间死亡。

更令人震惊的是,廖某还考虑到了重庆的气候特点。重庆的高湿度环境使得空气和地面更加导电,增强了电击的效果。在潮湿的环境中,人体的电阻会降低,使得同样的电压产生更强的电流,从而提高了杀人的成功率。

廖某的这种精心设计,展示了他对电学知识的了解和对细节的关注。他不仅考虑了物理原理,还结合了当地的环境特点,创造出了一个几乎完美的杀人陷阱。这种将科学知识用于犯罪的行为,凸显了他扭曲的心理和对生命的漠视。

七、"永动机"的疯狂:廖某的心理世界

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逐渐揭开了廖某内心世界的神秘面纱。这个外表看起来普通的中年男子,内心却隐藏着一个疯狂的科学家梦想和扭曲的道德观。他的心理世界,就像他精心设计的死亡陷阱一样,既精密又令人不寒而栗。

廖某从小就表现出对科学,尤其是物理学的浓厚兴趣。他喜欢阅读各种科学书籍,尤其是关于能量和动力的内容。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教育和正确的引导,他的"研究"往往流于表面,甚至有些荒谬。

最能体现廖某内心世界的,是他对"永动机"的痴迷。永动机是一种不需要外界输入能量或只需要一个初始能量就可以永远做功的机器。在科学领域,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定律,永动机被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然而,廖某却坚信自己能够突破科学的极限,发明出真正的永动机。

"我相信自己能够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廖某在审讯中自信地说,"我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创造力,这是其他人所不具备的。"这种过度自信和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是典型的偏执型人格特征。

廖某的犯罪动机源于他扭曲的科学观。他认为,通过观察死亡,可以突破思维的极限,激发创造灵感。在他看来,恐惧和死亡是人类最大的障碍,只有克服这些障碍,才能达到思维的新高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当你面对死亡时,你的大脑会进入一种特殊的状态,"廖某解释道,"在这种状态下,你能够看到平常看不到的联系,产生平常想不到的想法。"这种将杀人与科学研究混为一谈的思维方式,显示出廖某已经完全丧失了正常的道德判断能力。

更令人担忧的是,廖某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什么错。在他看来,这五名"棒棒"只是他实现伟大梦想的"实验品",而他的行为是为了科学进步做出的必要牺牲。这种将人工具化的思维方式,是典型的反社会人格障碍表现。

廖某的心理世界还表现出明显的孤独和社交障碍。他几乎没有朋友,很少与他人交流,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自己的"研究"中。这种孤独的生活状态,进一步强化了他的偏执和扭曲的世界观。

通过对廖某心理世界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犯罪行为并非出于一时冲动,而是长期心理扭曲的结果。他将自己视为科学的先驱,将杀人视为必要的手段,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已经远远超出了正常人类的理解范围。

八、24年后的审判:迟到的正义

经过24年的漫长等待,正义终于降临。2023年9月1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核准对廖某的追诉,认定"本案犯罪手段特别残忍,犯罪情节极其恶劣,犯罪后果极为严重,依法应当追诉"。

2024年12月30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对廖某故意杀人案进行了公开审理。法庭上,公诉机关指控廖某犯有故意杀人罪,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面对公诉机关的指控,廖某起初仍然试图抵赖。"我只是在做一个实验,"他辩称,"那些人的死是意外。"然而,当公诉机关出示了墙上的数字密码、水池的构造图以及廖某工作间内的"永动机"装置等关键证据时,廖某的辩解显得苍白无力。

在庭审过程中,电力专家出庭作证,详细解释了水池的工作原理和致命性。专家指出,水池底部安装了连接电路的铁板,人站在上面手持铁瓢,电闸一合,人就会触电身亡。这分明就是故意设计的杀人陷阱,而非廖某所说的"养龟池"。

更具冲击力的是,公诉机关还展示了廖某工作间内的"永动机"装置。这个装置虽然看起来复杂,但实际上违背了基本的物理定律。当这个装置的照片出现在法庭上时,廖某的心理防线终于彻底崩溃。

在最后陈述阶段,廖某终于承认了自己的罪行。"我错了,"他低声说,"我不应该用那种方式去追求我的梦想。"然而,对于五名受害者及其家属来说,这样的忏悔来得太晚了。

2024年12月30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廖某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法院认为,廖某为追求所谓的"科学梦想",故意设计并实施了这起电击屠杀案,其犯罪手段极其残忍,犯罪情节极其恶劣,犯罪后果极其严重,依法应当严惩。

目前,该案正在二审审理过程中。无论结果如何,这起跨越24年的追凶故事终于有了一个阶段性的结局。对于受害者家属来说,这迟到的正义虽然无法挽回亲人的生命,但至少能够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