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 第168章 苏曳声望皇帝打脸京师震动

第168章苏曳声望!皇帝打脸!京师震动

听到这份圣旨,王世清顿时呆了。

然后,整个人本能地朝着苏曳望去。

他没有回应,顿时把钦差大臣匡源架在那里了。

因为这份圣旨,虽然是冲着苏曳去的,但是受旨人却是王世清。

苏曳在边上道:“臣接旨。”

然后,他朝着王世清看去了一眼。

王世清这才叩首道:“臣领旨。”

钦差大臣匡源长长松了一口气,终究苏曳没有什么激烈的反应,更没有将他顶得下不来台。

接着,他将王世清搀扶起来道:“王军门,军情如火,还请尽快领兵前往江北大营。”

…………………………………………

苏曳和王世清沿着江面堤坝,走路。

这些年战乱,九江长江堤坝已经破旧了,加上被沈葆桢炸开一次,所以肯定要重修了。

沈葆桢当时自己炸的,现在又亲自带人上阵重修。

湘军办事麻利,三十万移民源源不断送过来。

工厂最多只能用几万人,而且要尽量照顾京城和直隶来的移民,还有洪人离从天京换来的女子。

这三十万移民,大部分是来种田的。

苏曳圈占的这六百万亩田,三十万人都种不完。

但是随着战争的结束,很多逃到山上的民众,也会慢慢下山。

届时,苏曳会重新分配农田,应该勉强能够把田种完。

除了种田,还要建造工厂,开凿矿山,修建房屋,修建大坝等等。

都要征用大量的劳动力。

包吃包住,每人每个月一两五钱银子。

这个价格已经很低了,但还是有无数的壮劳动力抢着来做。

上哪里找这么好的事情啊,之前服徭役,不但不给你钱,有些时候甚至还要自备干粮。

所以在无数劳苦大众心中,苏曳就是真正的青天大老爷了。

甚至胡林翼都暗中来劝过,说能够包吃包住就很不错了,真不该给银子的。大人这边给了银子,以后其他地方办事就麻烦了,发动徭役就麻烦了。

苏曳笑道:“别让其他地方知道不就行了。”

这个地方,苏曳是来做试验区的,是当作根据地经营的,民心是最重要的。

他要做到的是,就算他人离开了,这个地方依旧是属于他的。

果然,苏曳走在堤坝上的时候,问好的声音不绝于耳。

“青天大老爷。”

“大帅好。”

“抚台大人好。”

苏曳都一一回应,非常热情。

遇到一个五十几岁的老汉,扛的石头太重,苏曳上前将他肩膀上的石头搬开道:“老伯,不许搬这么重的石头。”

那老汉道:“乖乖,大帅这力气也太大了。”

接着,他拍了拍胸脯道:“没事,没事,咱力气大得很,二百斤都不在话下。”

苏曳叫过来旁边官吏道:“记住了,年纪大的,一次性扛的重量,不许超过一百二十斤。”

那个官吏赶紧点头道:“是,大帅!”

等到苏曳走了之后,那个老汉望着苏曳的背影道:“天爷,真的是天上下来的文武曲星啊,咱这辈子哪里遇到这么好的官啊。”

苏曳这边是做好人,收人心。

而官吏们,则是眼睛盯着整个工地,暗暗记录账本,谁干活卖力拼命,谁偷奸耍滑,都记得清清楚楚。

然后根据这个册子,进行奖励和惩罚,甚至暗中淘汰。

在这种氛围下,进度简直高得惊人。

…………………………………………

走到无人的堤坝处,苏曳停了下来,望着滚滚长江。

“世清,前段时间太忙,咱们也没有好好说话。”苏曳道:“如今,总算可以敞开心扉了。”

王世清道:“大人,我也有话想说。”

苏曳道:“哦,你说。”

王世清道:“世清看中了一个女子,还请大帅帮忙做媒。”

苏曳道:“是谁家女子啊?”

王世清道:“就是白岩老爷的二女儿,白双。”

苏曳沉默了一会儿道:“你可想好了吗?伱这般可是会让皇上失望的。”

在皇帝看来,王世清是自己人,完全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

王世清想要迎娶白双,那就是和苏曳进一步捆绑。

皇帝会很生气的。

王世清道:“面对长江,世清就说一些心里话了。”

“皇上对世清,恩重如山,又是抬旗,又是封官,这等恩遇,除了大帅,恐怕也没几个人比得上我了。”王世清道:“但……不管是大帅,还是世清,对于皇上来说,其实如同玩物一般。喜欢了就好得不了,不喜欢了就厌弃了。”

“当然,我等食君禄,当然要忠君之事。”

“但什么是忠君之事?事事不分对错,奉迎君上,这是奸臣,是幸臣,不是真正的忠君。真正的忠君是要做对江山社稷有利的事情。”

“世清有蛮力,曾经也自负,目无天下,蒙大帅不弃,不管去哪里都带在身边。世清虽然愚钝,但是看久了,也就看明白了一点,也算是睁开一道缝隙看世界了。”

“所以,世清打算上一个奏章,正式请辞赣镇副将一职,大帅办工厂需要民团,世清就为大帅做一个民团头子吧。”

皇帝让王世清带着两翼新军去扬州,这里面什么意思,王世清当然清楚,就是要夺苏曳的兵权。

所以,他选择请辞。

苏曳没有说话,而是拍了拍王世清的肩膀道:“不,你应该带着两翼新军去扬州。”

王世清顿时急了,道:“大帅,要不然世清把心剖开,让你看看是什么颜色。”

苏曳道:“不,世清。你我兄弟,不需要这样拐弯抹角,更不用互相试探。这一次的局面非常复杂,会延宕两三年。所以为了我,你需要把这两翼新军带去扬州,表面上脱离我的掌控。”

王世清道:“大帅,我不懂。”

苏曳道:“这件事情太复杂了,我无法直接和你说透,但是你自己看,就能彻底看明白。”

“在朝廷眼中,我只有三千多新军,林启荣将军麾下归顺我们的那部分,不再朝廷编列之内。”苏曳道:“靠着原太平军那两三千兄弟,守九江是绰绰有余的。现在把两翼新军从我身边调离,会让我将来的局面更加主动。”

“只不过,你王世清可能会背负些许骂名了,说你忘恩负义什么的。”

王世清道:“些许骂名,世清是半点不在乎的。”

苏曳道:“世清,在你看来,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什么?”

王世清道:“埋着头,把工厂办起来,活生生走出一条路,给全国做一个榜样。”

苏曳道:“还有呢?”

王世清道:“我自己不太明白,但是跟在大人身边,也能够听旁人说清楚,现在大英帝国最强大,我们大清在这个世界上,其实不是主流国家,不被整个世界认可的。”

苏曳一愕,没有想到王世清还有这样的认识。

这倒是让他想起了玩维多利亚三游戏的时候,为了被世界主流认可,往往还需要打一战。

王世清继续道:“所以现在大帅忍辱负重跟英国人合作,就是想要加入世界主流秩序。而且想要工业化,想要变强,也必须跟着大英帝国玩。”

这也让苏曳想起后世,国家为了加入世贸体系,付出了何等巨大的代价,甚至是屈辱的代价。

结果不过二十几年时间,就成为了庞然大物,让美利坚恨不得自己推翻整个世贸体系,反而我们自己国家高呼自由贸易。

苏曳道:“对,两年多后的对赌协议,如果我们赢了,就等于在大英帝国王室面前创造了一个奇迹,那个时候我们就获得了一个入场券,加入游戏的入场券。”

王世清道:“那个时候,我们就能成为世界主流国家吗?”

苏曳道:“当然不行,仅仅只是获得一个入场券而已。真正想要成为这个世界的主流国家,被全世界认可,那只能打一战!挑一个列强,打上一仗,并且打赢了,我们才能收获尊重,才能成为主流。”

王世清顿时听得热血沸腾,恨不得那一天早日到来。

他跟在苏曳身边,就是因为这种奇妙的感觉。

那种睁眼看世界,那种大格局,会让他觉得自己整个人也升华了。

苏曳道:“所以这两年多时间,对我们非常非常重要。我们一边要埋头拼命建设,拼命发展,给那群英国佬表演一个大奇迹,让它转变对华外交路线。另外一方面,我们还要面对国内非常复杂的政治局面。甚至还要受到一些非议,你我都要受到非议。”

王世清道:“大帅,我不怕受到非议。若能为大帅挡脏水,那世清更是甘之若饴。”

苏曳道:“我们兄弟连心,那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没有过不去的坎。”

“所以,你要率领两翼新军离开九江,前往扬州,还要能够安抚到兄弟们的情绪,又要定住他们的军心,让他们人离开九江,心却不离开,做得到吗?”苏曳道。

王世清道:“我很愚笨,或许做不到。但是加上王天扬,兆布,林厉等人,就一定能做到。”

苏曳道:“那好,明日你便率领两翼新军,离开九江,乘船前往扬州。”

………………………………………………

次日!

苏曳的两翼新军,总共三千人,整理着装,在码头上船。

夜晚时分,离开了九江,沿着长江,前往扬州。

经过了千里长江,来到了扬州地面。

两翼新军登陆地面,进驻扬州之内。

钦差大臣匡源找到了江宁将军,江北大营主帅托明阿,宣读了皇帝的口谕。

让江北大营的两万多大军,盯住苏庸的两翼新军,关键时刻,如果这支新军生变,两万多江北大营主力,也能弹压。

托明阿接旨。

心中却无比郁闷,甚至痛苦。

这,这算是什么事啊?

新军是他的救命恩人,现在朝廷竟然让他的江北大营盯住新军,防止哗变。

至于发展到这个地步吗?

站在朝廷中枢的角度,是苏曳做得不对,屡次违逆皇帝的意思,甚至还明确抗旨不尊,说出什么保卫京师的鬼话。

但是在托明阿看来。

苏曳阿哥,立功无数,他也没做什么啊。

他一门心思办工厂有错吗?又不是自立?

皇帝此人,真是喜怒无常,看来咱今后也要小心应对。

但托明阿这个人,就如同他自己说的那样,讲义气是讲义气。

但你要让他反对皇帝,那也不可能。

他的前途个官位,完全是皇帝一念之间,说罢免就罢免了。

这边嘱咐过了托明阿后,钦差大臣匡源终于放心下来了。

当着三千新军的面,宣读了皇帝的旨意。

从此之后,王世清为两翼新军主帅,江西巡抚苏曳,不再节制这两翼新军,专注于江西政务。

这份旨意念完之后。

王世清跪下道:“臣接旨!”

而三千新军,静寂无声。

新军没有哗变,也没有愤怒,连质问都没有。

仿佛完全服从。

匡源顿时松了一口气,心中暗道,看来朝廷诸公多虑了。

这新军是皇帝花钱练出来的,是皇上的新军,当然会服从旨意。

苏曳对新军就算再有影响力,也比不过皇帝。

接下来,钦差大臣匡源找到了王世清,宣读了皇帝的旨意。

“册封王世清为一等子爵,兼狼山镇总兵,钦此!”

王世清跪拜:“臣领旨谢恩!”

钦差大臣匡源无比亲热道:“王军门,皇上对你的器重,普天之下,也真没几个人了啊。”

这个器重,确实非凡。

夺了武状元后,仅仅一年多时间,就已经是一镇总兵了。

接下来,钦差大臣匡源对王世清百般拉拢,百般亲近,话里话外的意思非常清楚。

这两翼新军,一定要牢牢把握在手中,皇上对你恩重如山,一定要肝脑涂地报答,关键时刻,要有大用。

这个时候,王世清应该虚与委蛇,但他这个人说不出来这些话,就只是沉默不言。

但这在匡源看来,反而觉得王世清是老实人,可以信赖。

他在扬州又呆了几天,继续观察新军,脱离苏曳之后,有没有弹反,会不会埋怨闹事。

结果,完全没有。

依旧努力训练,甚至训练得更加拼命了。

于是,钦差大臣匡源放心离去,返回九江!

这两翼新军从九江去扬州,反而引起了天京的巨大不安。

林绍章那边立刻派遣密使过来询问苏曳,这是什么意思?互不侵犯的密约失效了吗?

这等高级机密,苏曳不方便让使者传话,于是邀请林绍章亲自来见面。

林绍章来了。

苏曳实言相告,他办工厂,引发皇帝不满,所以把新军从他身边调离。

………………………………………………

而此时的京城!

可谓是惊天动地了。

消息如同长翅膀了一般,从京城开始扩散出去。

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京城,整个直隶。

洋人真的打过来了!

而且,这一次整整来了上万人。

广州准备了几万大军,却仅仅不到半天,就被洋人攻破了。

如今洋人不但攻占了广州,而且继续出兵广东其他州府。

用不了多久,半数广东都会沦陷了。

这,这可怎么办啊?

整个京城,先是死一般的寂静,然后如同海啸一般席卷。

苏曳大人是对的!

他说的话才是对的。

他一而再,再而三发出预警,说叶名琛等人一味强硬会非常危险,恐怕引来祸端。

而且从半年之前,苏曳大人就开始说这话了。

还被人笑话他妒嫉贤能,说把霸占着和英国人谈判的功劳不放。

只有你能对英国人强硬,不许别人对英国人强硬。只许你苏曳能够扬我国威,不许别人扬我国威?

为此,苏曳大人不惜得罪了众多朝臣。

得罪了皇帝。

结果呢?

洋人真的打过来了!

苏曳大人,从头到尾都是对的,朝廷不听苏曳大人的话,才有今日之大祸!

朝廷有奸臣啊。

……………………………………

而这一次,对皇帝的打击就非常大了。

他的选择就是自闭。

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

任由消息发酵。

甚至连朝会都暂停了。

因为太打脸了啊。

就不久之前,叶名琛那边还天天报捷呢。

你皇帝还刚刚给人封了爵位,赏了双眼花翎呢。

你逼迫苏曳出兵镇江攻打发逆,苏曳拒绝了,理由是英国人可能攻打大清,不易再生战端。

结果你皇帝怎么做的?

下旨训斥。

公然说,苏曳为了不出兵,信口雌黄。

并且当着朝堂所有人的面说苏曳心胸狭隘,见不得叶名琛的外交胜利。

而且怒极之下还说了,永远不需要苏曳,不需要他的新军保卫他这个皇帝。

这才过去仅仅几天啊。

就被彻底打脸了。

英国人果然出兵了,而且比上一场凶猛得多,来了整整上万人。

不仅仅占领广州,而且要把战火烧往两广。

收到消息的皇帝,在三希堂里面,整整静坐了一个晚上,一动不动。

只是忽然间,拿起手中的笔架,狠狠砸个粉碎。

“叶名琛误我,叶名琛该死!”

但是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叶名琛有责任,难道你这个皇帝就没有责任吗?

其实洋人要打过来,很多人都有感知的。

曾国藩,胡林翼,叶名琛都有感知。

但谁敢说?

你这个皇帝,只愿意听好消息,不愿意听坏消息。

苏曳连番警告几次,说洋人可能要打过来,结果被你记恨在心。

而且皇帝对叶名琛那边,三天两头去信,话里话外就只有一个意思,你要赢。

但凡叶名琛的奏章里面稍稍有不顺,就是一顿训斥。

而只要他的奏折里面是好消息,皇帝就是一顿嘉奖。

如此一来,叶名琛也没有选择了,只能不断报捷了。

你说两江总督何桂清那边,他就一无所知吗?怎么可能?

但人家就是不说,只愿意做报喜鸟。

以至于皇帝被蒙蔽,整个朝廷中枢被蒙蔽,直到广州被打下来了,这才晴天霹雳。

这几天,整个宫内所有人都小心翼翼,走路都踮起脚尖,唯恐发出一点声音,触怒这个皇帝。

“皇上,瑞麟和崇恩求见。”增禄道。

皇帝皱眉,什么意思?你们这两个苏曳的党羽,迫不及待来看朕的笑话了吗?

他本能地想要说不见。

但是,还是强忍着怒气道:“让他们进来。”

瑞麟和崇恩进来,整个过程都非常小心翼翼。

甚至都不敢提广州沦陷一事。

最终,瑞麟道:“皇上,一事不烦二主,是不是让苏曳……”

“朕不想听到这个名字。”皇帝冷声道:“两位爱卿,还有别的事情吗?”

崇恩一怒,便要抬头说皇上不要讳疾忌医之类的话。

但是瑞麟轻轻一拉扯,道:“臣告辞。”

皇帝挥了挥手,让二人离去。

出宫之后,崇恩道:“瑞麟大人,你为何不让我说话?这等时候,讳疾忌医,是他的颜面重要,还是江山社稷重要?”

瑞麟道:“眼下这等情形,和当时九江之战是一模一样的。所有人都判断错了,唯独苏曳是对的。结果皇帝对苏曳记恨在心,若不是疯马案,苏曳这辈子都没有出头之日。而这一次,皇帝的恨意只怕增加了十倍。”

崇恩道:“如此心胸,不似明君所为。”

瑞麟道:“崇恩大人,就算是明君,心中也会记恨的,李世民不是照样掘了魏征的墓吗?”

“而且还有一点,如果苏曳此时想要出头做事,一定会派人通知我们的。他没有派人来通知,就代表了他的态度。”

崇恩道:“既然如此,你为何又要带我入宫,举荐苏曳?”

瑞麟道:“关键就是要造成一个事实。我们举荐过了,皇上拒绝了。接下来我们什么事情都不要做,静静蛰伏便是了。崇恩大人,按照苏曳所说,这次恐怕是天地剧变,也是最危险的时刻了,我们什么话都不要说,什么事情都不要做,你最好称病在家,我甚至也要称病在家。”

“我们作为苏曳的党羽,现在是非常危险的,如果苏曳有计划的话,就等着他的计划便是了,否则容易死在天亮之前。”

崇恩不由得错愕,真是看不出来,瑞麟大人这般精明?

之前,崇恩对瑞麟还有几分瞧不起的,虽然对方是军机大臣,但没什么学问,靠笔帖式也是糊弄的。

崇恩道:“那江山社稷怎么办?”

瑞麟大人道:“说一句诛心的话,都到这个份上了,江山社稷也不在这一时半会了。”

……………………………………………………

次日!

皇帝依旧没有上朝。

但是,这件事情却不得不面对了。

总不能任由发酵下去,恶化下去。

军机领班文庆,没能熬过去年冬天,病逝了。

这次皇帝召见的,依旧是肃顺、端华、载垣、杜翰、还多了一个惠亲王绵愉。

“叶名琛误国,误朕,把朕骗得好惨!”皇帝咬牙切齿道:“事情该怎么办?”

众人不言。

足足好一会儿,肃顺道:“皇上,还是要谈。”

绵愉道:“不仅要谈,还要备战。一边备战,一边谈。”

备战?!

南方让谁去打?

曾国藩的湘军?苏曳……哦不,王世清的新军?

还是让地方团练?

叶名琛手中的几万人,已经算是南方很强的一股武力了,前些年把天地会和太平天国的合流都击败了,杀了近十来万人。

结果这几万人在洋夷军队面前,还是不堪一击。

“谈?派谁去谈?”皇帝问道。

肃顺道:“倒是有一件事情,钦差大臣匡源刚刚派人传来的奏章,说已经成功将苏曳的新军从九江调离了,并且让托明阿的江北大营主力盯住了这两翼新军,目前没有什么反弹迹象,王世清呆在新军的时间比苏曳更多,所以能够压住局面,此人忠厚老实,可用。”

皇帝道:“王世清此人,是朕亲手提拔起来的,对他有天高地厚之恩,自然是忠贞可用。”

肃顺道:“按照计划,匡源此时就应该去训斥苏曳了……”

几人一愕,忘记这一茬了。

或许,此时匡源已经去训斥苏曳的路上了。

如果要派苏曳去和英国人谈判,让对方退兵的话。

那肯定要加恩的啊。

哪有夺了别人的兵权,又去训斥了一顿,然后再去让人办事的啊?

肃顺道:“皇上,如果想要让苏曳去和英国人谈判的话,就必须立刻派人阻止匡源了,又或者另外派遣钦差大臣,加恩赏赐苏曳了。”

皇帝顿时寒声道:“这天下难道只有苏曳一个能人了吗?除了他,难道就没人去和英国人谈判了吗?这煌煌大清朝,难道就找不到第二个人才了吗?”

“以后,朕不想听到这个提议,知道了没有?”

肃顺等人立刻躬身道:“嗻!”

接着,皇帝道:“再议一个人,让他去和英国人谈判。务必让英国人退兵,但是又不要有损国体,不要辱我大清国威。”

众人顿时头疼。

这个年轻的皇帝就是这样,每次都是既要又要。

“你们说啊,应该派谁去和英国人谈,找一个经常和洋夷打交道的人,当时苏曳谈得下来,没道理别人谈不下来,大不了可以放松一些条件。”皇帝道。

肃顺朝着杜翰望去一眼,你不是最喜欢举荐吗?这个时候为何不开口了?

杜翰垂下头,不言不语。

肃顺道:“臣举荐两江总督何桂清,他长期和洋人打交道,了解颇深。”

皇帝道:“那就让何桂清去。”

接着,皇帝道:“用最快的速度,走水路去传何桂清,让他先进京觐见,朕要亲自耳提面命。”

肃顺道:“嗻!”

然后,朝廷很快派出使者,前往通州,走运河南下。

就算这样,等到两江总督何桂清回京,觐见皇帝的时候,也已经是十几天之后的事情了。

…………………………

而这段时间,整个京师在巨大的震惊之后,很快涌起了一阵风潮。

苏曳阿哥不是曾经让英国人无条件退兵吗?

现在叶名琛搞坏了局面,只有苏曳阿哥才能力挽狂澜了。

让苏曳阿哥再一次担起重任,去和英国人谈判啊?

当然,这仅仅只是民间的声音,还有不少读书人的声音。

朝堂之上,几乎无人敢举荐了。

因为瑞麟和崇恩举荐过了,结果被皇帝痛斥了。

如今,崇恩大人已经称病在家了。

瑞麟听说身体也有恙,可能也要支撑不住,要称病了。

最终穿出风声来,前去谈判的是两江总督何桂清。

此人长期和英国人交往,甚至是英国人的老朋友。

朝廷也赶紧借机吹风,说何桂清比苏曳更加适合,他不仅更加老成持重,而且在英国方面也有很深的关系。

何桂清进宫面圣的时候,受到了巨大的礼遇。

皇帝派要员,前去通州迎接。

进宫之后,皇帝又亲自赐宴,甚至为何桂清夹菜。

使得何桂清感动得五体投地,泪流满面。

最终,皇帝在三希堂对何桂清耳提面命。

“爱卿,你进京之时,可有听到什么风声?”皇帝问道。

何桂清道:“民间对苏曳大人呼声甚高,觉得应该由他去谈。”

皇帝道:“但朕独独器重你,你长期在两江,多次前往上海,和洋人打得交道更多,你比苏曳更懂外交。苏曳能做到的事情,你自然也能做得到。”

何桂清道:“臣惶恐。”

皇帝道:“何桂清,你之前在密折中也弹劾过苏曳,所以有些事情你看得清楚,响鼓不用重锤。这一次谈判关乎你的体面,也关乎朕的体面。若是让天下臣民觉得这天下离不开苏曳,那朕之颜面何存?你作为两江总督,主管洋夷外交,又颜面何存?”

“这次朕允你有主动权,有些条件可以答应洋夷,哪怕不太能忍的条件,也可以答应,只要能让洋夷退兵。”

“之前他们提的那些要求,也可以稍作商榷。”

“只要你谈成了,让洋夷退兵,朕就给你封爵,就给你表功!”

何桂清叩首道:“臣一定竭尽全力,不辜负皇上厚望。”

接下来,皇帝又是亲自题字,又是赐玉如意。

又亲自把何桂清送出了养心殿。

出宫之后,何桂清感动得嚎啕大哭,回转宫内方向,三叩九拜。

“皇上,臣一定不负您的期待,不给您丢脸。”

然后,背负着皇帝和满朝的期待,两江总督何桂清,从天津出海南下,前往广州和英国人谈判。

皇帝望着何桂清离去的方向,久久后才退回到三希堂。

回来之后,发现墙面上挂着一幅字。

就是当年苏曳宫廷补考,那篇惊艳满朝的策问。

“撤下来!”皇帝指着那副字冷声道。

几个太监拿着梯子上前,把苏曳这篇策问从墙上撤了下来。

“苏曳,你或许还想着朕向你妥协?告诉你,休想!”

……………………………………

注:第二更送上,我去吃饭了,然后躺一会儿,继续码字。

恩公们,您还有月票吗?我努力想要保持前五十名,多谢大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