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从窑洞到省府 > 第99章 学习(2)

从窑洞到省府 第99章 学习(2)

作者:固定的仙人掌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25 07:00:59 来源:全本小说网

2011年3月1日清晨,省城的春风还带着料峭寒意,李泽岚拎着装满衣物和书籍的行李箱,站在了省委党校的大门前。青砖黛瓦的教学楼透着厚重的历史感,门口“实事求是”四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来往的学员们穿着整洁的便装,脸上带着既兴奋又郑重的神情——这里是全省中青年干部的“熔炉”,每个人都带着对知识的渴求,也带着各自岗位上的实践困惑。

报到处设在一楼大厅,李泽岚递上身份证和组织部开具的介绍信,工作人员核对信息后,递给了他一套红色封面的学习资料和一枚印有“省委党校2011春中青班”字样的校徽。“李泽岚同志,你的宿舍在3号楼402室,四人一间,室友已经到了两位。明天早上八点半在大礼堂举行开学典礼,记得穿正装。”

拎着行李上楼时,走廊里传来此起彼伏的招呼声,大多是各地市的干部,互相打听着彼此的工作单位和分管领域。402室的门虚掩着,李泽岚敲了敲门,里面传来爽朗的回应:“进!”推开门,只见两个中年男人正坐在床边聊天,一个穿着深色夹克,皮肤黝黑,一看就是长期在基层的;另一个戴着眼镜,穿着衬衫,气质更像机关干部。

“你好,我是李泽岚,青川县青石乡的。”李泽岚放下行李,主动伸出手。穿夹克的男人立刻站起来握住他的手:“我叫王建军,临县农业农村局的,搞了十几年乡村产业,以后多交流!”戴眼镜的男人也笑着起身:“张劲松,省发改委的,负责产业政策研究,咱们班不少学员都是冲乡村振兴的课程来的,你来自基层,正好给我们讲讲实际情况。”

简单寒暄后,李泽岚开始整理床铺。宿舍是标准的学生配置,四张铁架床,每人一张书桌和一个衣柜,窗外对着党校的小花园,几棵柳树刚抽出嫩芽,透着生机。王建军看着他行李箱里露出的《乡村振兴政策解读》,笑着说:“看来你是有备而来啊!我跟你说,党校的课程看着理论性强,其实都跟实际工作挂钩,尤其是咱们中青班,老师常说‘要带着问题学,对着实践思’。”

李泽岚点点头,把父亲给的党建书籍放在书桌最显眼的位置,封面上父亲写的“党性是根本”几个字,让他想起离家前父亲的叮嘱。“我在乡里搞了个薯条厂,去年差点因为销路问题黄了,这次来就是想学学怎么把产业和党建结合起来,让老乡们既能挣到钱,又能跟着党组织走。”

张劲松推了推眼镜,若有所思地说:“你这个问题很典型。现在很多乡村产业都是‘单打独斗’,缺乏组织引领,要么被资本拿捏,要么农户各自为战,抗风险能力差。党校有门《党建引领乡村产业发展》的课,老师会讲不少案例,比如有的村通过‘党支部 合作社 农户’的模式,把小农户融入大产业,效果很好。”

正聊着,第四个室友也到了,是来自省纪委的年轻干部陈明,刚三十岁,却已经在纪检岗位上干了八年。“各位老哥好,我是陈明,这次来主要想补补乡村工作的短板,以后说不定要去基层巡察,得多向你们请教。”

四个人很快熟络起来,晚上一起去食堂吃饭时,李泽岚发现食堂的墙上贴满了标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连餐盘上都印着“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王建军指着餐盘笑:“党校的细节都透着教育意义,咱们可得入乡随俗,好好改造思想。”

第二天的开学典礼上,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亲自到场讲话,开篇就强调了“党领导一切”的根本原则:“各位学员来自不同岗位,但都有一个共同身份——**员。党校学习,首要任务是淬炼党性,要深刻理解‘为什么说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要把党的理论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能力,尤其是在乡村振兴中,要让党组织成为群众的‘主心骨’。”

李泽岚坐在台下,手里的笔不停记录。当副部长提到“有的干部只重产业发展,忽视党建引领,导致产业做起来了,人心却散了”时,他心里一震——这不正是青石乡薯条厂初期的问题吗?当初只想着怎么打开销路,怎么提高产量,却没考虑过通过党支部把种薯户、工人组织起来,形成合力。

开学典礼结束后,班主任张老师召开了第一次班会,宣布了课程安排:“咱们班的课程分三大块,一是党性教育,包括党章学习、党史专题、廉政教育;二是理论课程,涵盖乡村振兴、产业经济、政策法规;三是实践教学,会组织大家去先进乡村和企业调研,最后要提交一篇结合工作实际的结业论文。”

第一次党课是《党章》解读,老师拿着党章逐章讲解,当讲到“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特意举了一个例子:“有个贫困县的干部,为了带动村民种果树,自己先垫钱买树苗,还组织党员分片包户教技术,最后不仅让村民脱了贫,还让党支部成了村民最信任的‘靠山’。这就是把党章要求落到了实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泽岚听得格外认真,他想起自己直播卖薯条时,老乡们主动来帮忙出镜;想起薯条厂资金紧张时,张卫国主动协调帮扶资金——这些其实都是党组织凝聚力的体现,只是自己之前没有系统地总结和推进。课后,他主动找到张老师,请教如何在乡村产业中发挥党支部作用。

“关键是要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张老师笑着说,“比如薯条厂可以成立党支部,把种薯户中的党员、车间里的党员组织起来,设‘党员示范岗’,既解决生产销售中的难题,又能团结群众。你回去可以试试,把党支部变成产业发展的‘发动机’。”

回到宿舍,李泽岚立刻拿出笔记本,开始梳理青石乡薯条厂的党员情况:种薯户里有5名老党员,车间里有3名年轻党员,之前都只是零散地参加乡党委的活动,没有和产业结合起来。他在笔记本上写下“成立薯条厂党支部”“设立党员责任田”“党员带头搞技术革新”等几条思路,越写越觉得清晰——原来党建和产业不是两张皮,而是能拧成一股绳的。

晚上,苏晴打来电话,问他在党校的情况。李泽岚兴奋地跟她分享党课的收获:“以前总觉得党建是虚的,现在才明白,党建是实的,能解决真问题。等我回去,就把薯条厂的党支部建起来,让党员带头帮老乡们解决种薯技术、产品销售的问题,这样不仅产业能发展,老乡们也能更信任党组织。”

苏晴在电话里笑着说:“我爸听了肯定高兴,他总说‘基层干部就得懂党建、抓党建’。你好好学,我周末去省城看你,顺便尝尝你们党校的食堂伙食。”

挂了电话,李泽岚看着窗外的夜色,党校的路灯亮得格外整齐,像一排指引方向的灯塔。他知道,这三个月的学习,不仅是补理论知识的课,更是补党性修养的课。从青石乡的薯条厂到省委党校的课堂,变的是学习环境,不变的是为老乡们办实事的初心,而他要做的,就是把党的理论和政策,变成带领青石乡发展的“金钥匙”。

接下来的几天,李泽岚全身心投入学习。《乡村振兴战略解读》课上,老师讲解“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他结合薯条厂的经历,在课堂上主动发言,分享了拒绝南方食品集团苛刻条件、靠直播和线下小渠道打开销路的故事,引来同学们的阵阵掌声。王建军课后拍着他的肩说:“你这实践经验太宝贵了,比我们在机关里看文件管用多了!”

张劲松也凑过来说:“你那个‘零门槛合作’模式,其实可以和党建结合起来——让党支部出面和小餐馆、超市签协议,既保证农户的利益,又能树立党组织的威信。下次实践调研,咱们可以去看看类似的案例。”

李泽岚把同学们的建议都记在笔记本上,心里越来越踏实。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摸索,党校这个集体里,每个人都带着不同的经验和思考,这些都将成为他回青石乡后干事创业的宝贵财富。而父亲当初暗地为他争取学习机会的用心,也让他更加明白,党性修养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在实际工作中,用行动践行对党的承诺,对群众的责任。

三月的省城,春风渐暖,党校的柳树已经绿了枝头。李泽岚每天早上都会提前半小时到教室,预习当天的课程;晚上则和室友们一起讨论到深夜,从党建理论到产业模式,从政策解读到基层实践,每个人都毫无保留地分享着自己的心得。在这个充满正能量的集体里,他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动力——那是对知识的渴望,是对事业的追求,更是作为一名党员,想要为群众多做实事的初心在燃烧。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