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从窑洞到省府 > 第94章 网上带货

从窑洞到省府 第94章 网上带货

作者:固定的仙人掌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25 07:00:59 来源:全本小说网

拒绝南方食品集团的当晚,青石乡党委办公室的灯亮到后半夜。李泽岚把自己关在屋里,桌上摊着三份文件:薯条厂库存报表、银行贷款还款通知书、种薯户增收承诺书。仓库里积压的80万斤速冻薯条像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南方食品集团的“四六分成”虽然苛刻,却是当时唯一能快速清库存的出路,可真要答应了,不仅薯条厂利润被压榨,老乡们一年的辛苦也只能换来微薄收入,这跟他当初“让老乡增收”的初心完全背道而驰。

“不能就这么妥协。”李泽岚把文件推到一边,打开手机刷起短视频,想找找灵感。刷到邻县县长穿着胶鞋在果园里直播卖苹果的视频时,他突然停住——视频里,县长拿着刚摘的苹果,跟网友唠着果农种果的辛苦,评论区满是“支持家乡产品”“看着就新鲜,下单了”的留言,直播间在线人数突破了五万,当天销量就破了十万斤。

“咱们的薯条也能这么卖!”李泽岚猛地站起身,拨通了乡宣传委员的电话,“明天一早让技术组的人来办公室,咱们要搞直播带货!”

第二天清晨,技术组的小刘带着相机、三脚架赶到办公室时,张卫国也跟了过来。听说李泽岚要亲自直播卖薯条,张卫国皱着眉:“李书记,咱们没做过直播啊,连个像样的账号都没有,粉丝都没几个,怎么卖货?再说,人家买薯条都认大品牌,谁会买咱们这个没名气的?”

“没粉丝就从零开始,没名气就靠实在赢信任!”李泽岚指着窗外的种薯地,“咱们的薯条是老乡们用自己种的种薯做的,车间里没加防腐剂、没添乱七八糟的添加剂,炸出来的口感比大牌还香,这就是咱们的底气!”他转头对小刘说:“现在就注册账号,名字叫‘青石乡薯条厂-李泽岚’,头像用我在种薯地干活的照片,先拍几条车间生产、种薯采摘的视频,让网友看看咱们的薯条是怎么来的。”

张卫国见李泽岚态度坚决,也不再反对,转身去了县融媒体中心——他认识中心的摄像师傅,能借到专业设备,还能请人帮忙剪视频。一上午的时间,团队分工明确:小刘负责注册账号、搭建直播后台,宣传委员带着摄像师傅去车间拍生产流程,李泽岚则去种薯地跟老乡们沟通,让他们出镜配合拍摄。

老周听说要拍视频卖薯条,激动得直搓手:“李书记,只要能把薯条卖出去,让俺干啥都行!俺家那两亩种薯,今年就指望这个回本呢!”李泽岚拍了拍他的肩:“叔,咱们一起努力,肯定能把薯条卖出去。”

下午三点,第一场直播准时开始。李泽岚没穿西装,就穿着件沾了点泥土的蓝色衬衫,坐在种薯地的田埂上,身后是绿油油的种薯苗,面前架着借来的专业相机。第一次面对镜头,他紧张得手都有点抖,对着镜头半天没说出话,直播间里只有零星几条评论:“这是谁啊?乡书记?”“卖薯条的?没听过这个牌子。”“不会是作秀吧?”

李泽岚深吸一口气,拿起一包刚封装好的薯条,对着镜头笑了笑:“大家好,我是青川县青石乡的党委书记李泽岚。今天不是来跟大家讲政策的,是来给咱们乡的老乡们卖薯条的。可能很多人没听过‘青石乡薯条’,但我敢保证,咱们的薯条,每一根都对得起大家的信任。”

他撕开包装袋,捏了一根薯条放进嘴里,边嚼边说:“大家听这个脆度,咱们的薯条用的是本地种的‘冀薯12号’,淀粉含量高、甜度足,速冻的时候用的是零下35度的急冻工艺,能最大程度锁住土豆的香味,没有添加剂,吃起来就是纯纯的土豆味。”

说着,他让摄像师傅把镜头对准身后的种薯地,老周和几个老乡正在地里拔草,看到镜头都笑着挥手。“大家看,这些老乡都是种薯户,为了种出好土豆,去年冬天零下十几度的时候,他们半夜起来给地窖加棉被,就怕种薯冻坏了;车间里的工人,每天天不亮就上班,分拣、清洗、切条、速冻,每一步都不敢马虎,就想把最好的薯条给大家。”

一开始,评论区里的质疑声还不少:“书记带货,是不是为了作秀?”“没名气的牌子,不敢买。”“价格怎么样?比超市贵吗?”李泽岚没急着反驳,而是一一回应:“我要是想作秀,没必要坐在田埂上,办公室里比这舒服多了。咱们的薯条20块钱三包,每包200克,包邮到家,比超市里的大牌便宜三成,利润除了覆盖成本,剩下的都分给种薯户,我一分不赚。”

为了让网友放心,他还让小刘把车间的质检报告、种薯的农药残留检测报告拍下来,传到直播间的背景板上:“大家可以看看,咱们的每一批薯条都经过三次检测,不合格的绝对不出厂。收到货要是不满意,七天无理由退货,来回运费我们承担。”

慢慢的,评论区里的风向变了:“看着挺实在的,书记不像作秀,买两包试试。”“我是青川的,青石乡的土豆确实好,小时候吃过,下单了。”“支持农村产业,希望老乡们能多赚钱。”小刘在旁边盯着后台,突然激动地喊:“李书记,有订单了!一下子来了十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泽岚眼睛一亮,对着镜头鞠躬:“谢谢大家的支持!咱们的薯条都是现做现发,今天下单,明天就能发货,保证新鲜!”他越说越自然,还跟网友聊起了青石乡的故事:“以前咱们乡的老乡都靠外出打工赚钱,家里的老人孩子没人照顾,建薯条厂就是想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既能照顾家人,又能有稳定收入。”

直播进行到一个小时的时候,县融媒体中心的官方账号突然进来互动,还转发了直播链接,直播间的在线人数一下子从几百涨到了几千。有网友问:“能不能看看车间的实时画面?”李泽岚立刻让宣传委员带着相机去车间,通过手机连线,让网友看到工人包装薯条的场景——工人们穿着统一的工作服,戴着口罩和手套,动作麻利地把薯条装进包装袋,旁边的质检人员正在抽查产品。

“大家放心,咱们的生产环境绝对干净卫生,比家里做饭还讲究。”李泽岚对着镜头说。又过了半个小时,订单量突破了两百单,有个网友留言:“我是开小超市的,能不能批量进货?”李泽岚赶紧让小刘记下对方的联系方式,承诺直播结束后就跟他对接。

两个小时的直播结束时,李泽岚的嗓子已经哑了,喝了半瓶水才缓过来。小刘拿着后台数据跑过来,脸上满是兴奋:“李书记,一共卖了326单,销售额6520块!还有十几个批发商想跟咱们合作!”

张卫国也赶了过来,看着数据忍不住说:“没想到这直播还真管用,比咱们跑了半个月的渠道还见效。”李泽岚笑了笑:“这只是开始,明天咱们继续播,多跟网友互动,让更多人知道青石乡的薯条。”

接下来的几天,直播成了李泽岚的日常工作。每天下午三点,他准时出现在镜头前,有时候在车间跟工人一起包装薯条,有时候在种薯地跟老乡们一起施肥,有时候还会在办公室里现场炸薯条,跟网友分享“薯条的N种吃法”。张卫国也被拉来帮忙,他负责在镜头前介绍质检流程:“咱们的薯条,每一批都要做农残检测、微生物检测、口感测试,只有三项都达标,才能出厂。我在基层干了十五年,民生工作我懂,食品安全比啥都重要,大家放心买。”

有一次直播时,老周的老伴带着孙子出镜,小朋友拿着薯条吃得满嘴都是,对着镜头说:“奶奶说,这是爷爷种的土豆做的,真好吃!”这段视频被网友截图转发,一下子火了,账号涨了五千多粉,当天的订单量突破了一千单。

一周后,仓库里的薯条卖掉了一半,贷款到期的压力缓解了不少。更让李泽岚意外的是,周边市县的超市、便利店主动联系过来,想铺货销售;甚至有外地的食品经销商打来电话,想代理青石乡的薯条。南方食品集团的林宇听说后,特意给李泽岚打了个电话,语气里带着惊讶:“李书记,真没想到你们靠直播就能打开销路。之前的合作框架还在,要是你们想扩大渠道,咱们可以再谈谈,利润分成可以再让让步。”

李泽岚笑着拒绝:“谢谢林总的好意,现在咱们的销路能稳住,以后想靠自己的品牌走下去。不过还是要感谢您,要是没有您当初的‘刺激’,我们也不会想到直播这条路。”

挂了电话,李泽岚看着窗外的种薯地,心里满是感慨。曾经以为必须靠行业大佬带才能活下去的薯条厂,如今靠“书记直播带货”这种“乱拳”,反而闯出了一条路。他突然明白,所谓的“行业壁垒”,有时候只是自己给自己设的限制——只要守住初心,用对方法,真诚对待每一个消费者,小人物也能在大市场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那天晚上,李泽岚给苏晴打了个电话,兴奋地分享直播的成果。苏晴在电话里笑:“我就知道你能行!靠自己的本事闯出来,比什么都强。我爸听说了,还夸你有想法,说基层工作就需要这种敢创新、敢实干的干部。”

“等咱们的薯条厂再稳定点,我请你和叔叔来青石乡,尝尝咱们自己种、自己做的薯条。”李泽岚说。

挂了电话,他坐在办公室里,看着墙上的产业规划图,在“品牌建设”那栏加了行字:“打造‘青石乡薯条’区域品牌,拓展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接下来还有很多事要做——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产品口感、扩大种薯种植面积,让更多老乡靠薯条厂过上好日子。而那些曾经以为跨不过去的坎,如今都成了他前进路上的垫脚石。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