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从窑洞到省府 > 第88章 不识时务

从窑洞到省府 第88章 不识时务

作者:固定的仙人掌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25 07:00:59 来源:全本小说网

青川县城,夜里的风裹着雪粒子打在火锅店的玻璃上,晕开一层白雾。县税务局的老周刚推开店门,就看见角落卡座里的张卫国——他面前摆着一碟炸花生米、一盘凉拌猪耳,手里捏着个白酒瓶,脸色比窗外的天还沉。

“怎么,刚去青石乡当乡长没几天,就愁得借酒浇愁?”老周拉开椅子坐下,笑着打趣。他跟张卫国是发小,从乡镇办事员一路一起熬上来,太清楚张卫国的脾气——这人好强,一辈子不服输,这次去青石乡当乡长,名义上是“配合李泽岚抓全面工作”,实则要给比自己小近十岁的年轻人当副手,心里早就憋了股劲。

张卫国没接话,“啪”地拧开酒瓶,给自己倒了满满一杯,仰头灌下去大半,辛辣的酒液呛得他咳嗽两声,才重重拍了下桌子:“配合?我看是给他当陪衬!”

老周端起茶杯抿了口,等着他往下说。张卫国在柳树乡当了五年副乡长,抓党建、搞民生都是老手,论资历、论经验,比刚“扶正”的李泽岚深多了。这次县里调他去青石乡,他原本以为是能“挑大梁”,结果却是“协助书记抓日常”,换谁心里都不痛快。

“你是没见他那派头,”张卫国夹了颗花生米,嚼得咯吱响,语气里满是不服,“我刚去就把拟好的民生走访计划给他看,想先摸清楚各村低保户的情况,他倒好,张口就说‘要结合种薯户的困难来搞’‘走访得跟薯条厂的技术帮扶绑在一起’,句句都在改我的方案!他懂什么民生工作?不就是靠那个破薯条厂,靠他那个发改委副主任的未来老丈人吗?要是没这层关系,他能当上乡书记?”

这话里的酸意,老周听得明明白白。他知道张卫国不是真觉得李泽岚“不懂”,是不服气——不服气自己熬了这么多年,到头来要给一个“靠背景上位”的年轻人打下手,不服气自己的工作思路要被一个“后辈”指手画脚。

“你也别这么说,李泽岚的薯条厂确实办得不错,”老周劝道,“合格率稳定在95%,带动了上百户农户种薯增收,连辛普劳都认可他,县里提拔他,也不全是看背景。你跟他搭班子,好好配合,以后青石乡出了成绩,你这个乡长也有份功劳。”

“功劳?我看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张卫国又喝了一杯,脸涨得通红,声音也高了些,“昨天开全乡干部会,我按规矩说要抓各村的冬季防火宣传,他倒好,直接补充‘宣传要跟薯条厂的安全培训一起搞’‘让工人党员去各村当宣传员’,明着是‘补充建议’,实则是把我手里的民生工作往他的产业上拉!他是不是故意的?怕我抢了他的风头,怕别人说他只会搞产业、不懂民生?”

老周没说话,心里却门儿清——张卫国嘴上说“按规矩”,实则是想把民生、安全这些“实权”抓在手里,让李泽岚只管薯条厂,变成“名义上的书记”。可李泽岚也不傻,没让他如愿,这才让他觉得憋屈。

“我跟你说,”张卫国凑近了些,声音压得低了些,酒气喷在老周脸上,“我这次去青石乡,可不是来当摆设的。县长找我谈话时说了,‘要帮着李书记把好民生关,别让产业热、民生冷’,这话什么意思?就是让我盯着点,别让他光顾着跟辛普劳谈合作,把老乡们的实际困难抛在脑后!以后啊,该我管的民生、安全,我一点都不会让;他要是想把什么都抓在手里,没那么容易!”

老周看着他眼里的劲,心里有点担心:“你可别跟他闹僵了,基层班子最怕内耗。李泽岚背后有人,你跟他硬刚,最后吃亏的是你自己。”

“我不跟他硬刚,”张卫国冷笑一声,夹了块猪耳放进嘴里,“我按规矩来。他不是想把民生跟产业绑在一起吗?行,我配合,但走访名单得我来定,宣传材料得我审核;他不是想让工人党员去各村宣传吗?行,我同意,但党员的学习记录、宣传反馈,我都要一一核对。到时候要是出了半点问题,比如哪个村没宣传到位,哪个党员学习没达标,可别怪我没提醒他——这是按规矩办事,谁都挑不出错!”

这话里的“小心思”,老周一听就懂——张卫国是想“用规矩卡脖子”,表面上配合,暗地里却用“审核”“核对”来制约李泽岚,既不让自己落人口实,又能让李泽岚知道,青石乡的工作,离了他这个“老基层”不行。

“你啊,就是太好强了。”老周叹了口气,“跟年轻人搭班子,多包容点。再说,李泽岚要是真能把青石乡搞好,你这个乡长脸上也有光,以后提拔,这不也是资本吗?”

“资本?我要的是凭真本事挣来的资本,不是沾别人的光!”张卫国又倒了一杯酒,酒杯重重磕在桌上,“你等着看,用不了多久,他就知道,搞基层工作不是光靠搞产业、靠背景就行的!到时候,谁是真正能扛事的,谁说了算,还不一定呢!”

那天晚上,张卫国喝到半夜,走的时候脚步都打晃,嘴里还断断续续念叨着“不服气”“凭什么”。老周看着他的背影,摇了摇头——他知道,张卫国这股不服输的劲,要是用在干工作上,能帮青石乡办不少实事;可要是用在“较劲”上,最后只会两败俱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二天一早,张卫国带着宿醉的头疼去了青石乡。刚到办公室,他就把乡民政办主任叫了过来,把一份《冬季民生走访细则》拍在桌上:“按这个来,走访名单我已经圈好了,重点是偏远村的低保户,跟种薯户没关系的也得走访到位;每一户的走访记录都要详细,包括家里有几口人、收入多少、有什么困难,回来后先给我审核,再报给李书记。”

民政办主任拿起细则,心里犯嘀咕——张乡长这细则,比之前拟的多了不少“审核环节”,明显是在“立规矩”。他拿着细则往外走,正好碰到李泽岚,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张卫国的要求说了。

李泽岚听完,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没生气,只是点了点头:“按张乡长的要求办,要是走访中发现种薯户有困难,及时跟我沟通,咱们把技术帮扶和民生救助结合起来,别让老乡们等。”

看着民政办主任走了,李泽岚心里清楚——张卫国昨晚肯定没少琢磨,今天这是要“按规矩”给自己上紧箍咒了。他没觉得愤怒,只是有点可惜——要是张卫国能把这股“较真”的劲用在帮老乡解决困难上,而不是跟自己“较劲”上,青石乡的工作肯定能更顺。

他拿出手机,给苏晴发了条消息:“张乡长提了些走访细则,按规矩来就行,你别担心。”

苏晴很快回复:“我爸说,基层搭班子,要找‘最大公约数’,只要目标都是为了老乡好,就没有磨合不好的。实在不行,你找机会跟他聊聊,说说种薯户的困难,说不定他能理解。”

李泽岚看着消息,笑了笑——苏晴说得对,共同目标是让老乡过好日子,这点上,他和张卫国没冲突。他拿起桌上的薯条厂生产报表,翻到种薯户帮扶名单那一页,在旁边写了行字:“下周跟张乡长一起去偏远村走访,看看实际情况。”

不管张卫国心里有多少“不服气”,他都得先迈出“沟通”这一步。基层工作,从来不是“谁赢谁输”,而是“一起把事办好”。只要能让老乡们的日子好起来,这点“磨合”,不算什么。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