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从窑洞到省府 > 第83章 告白

从窑洞到省府 第83章 告白

作者:固定的仙人掌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25 07:00:59 来源:全本小说网

青石乡,秋意渐浓。种薯田里的植株褪去了盛夏的浓绿,茎秆带着浅黄弯下腰,像是在等待最后一轮采收;薯条厂的车间却依旧热气腾腾,油炸锅的嗡鸣、速冻隧道的制冷声,还有工人师傅们的谈笑声,交织成一首热闹的“产业曲”。监督小组建立的合规机制平稳运行了一个月,每一笔资金支出都清晰可查,每一次种薯采购都公开透明;辛普劳的月度技术巡检也顺利通过,汤姆在反馈报告里写道:“青石乡薯条的品质稳定性持续提升,距离达标又近了一步”;第一批销往西安的5吨薯条更是收获了满满好评,快餐品牌负责人特意打来电话,说“顾客反馈比之前的供应商口感更好,下个月要加订3吨”。

忙完这阵“丰收季”的收尾工作,李泽岚终于有了片刻喘息的时间。可他心里藏了件事,比盯设备调试、跑订单还要让他紧张——从美国考察时埋下的心动,到一起跑贷款、建工厂的并肩,再到北京苏明远家里的认可,他对苏晴的感情,早已从“战友情谊”悄悄变成了藏在心底的牵挂。只是之前总被工作推着走,没来得及好好说出口,现在终于有了机会,他想把这份心意,认认真真地告诉苏晴。

10月15日傍晚,夕阳把薯条厂的白色墙面染成了暖金色。李泽岚特意提前半小时结束了工作,回到宿舍翻出一个压在抽屉最底下的牛皮纸信封——里面装着一张他珍藏了半年的照片,还有一张写了又改、改了又写的纸条。他对着镜子理了理衬衫领口,深吸一口气,才拿着信封往苏晴的办公室走。

苏晴的办公室在厂房二楼,靠窗的位置摆着一张书桌,上面堆满了采访笔记和相机。她正坐在椅子上,对着电脑整理这个月的生产报道,屏幕上是她刚写好的标题:《青石薯条走俏西安:合格率95%背后的实干密码》。相机就放在手边,屏幕还亮着,上面是她今天拍的照片:有工人师傅给油炸锅测温的专注,有监督小组干警核对采购单据的认真,还有赵书记康复后第一次回车间,摸着蒸汽去皮机露出的笑容。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时,苏晴还以为是小马送生产报表来,头也没抬地说:“进来吧,报表放桌上就行。”

可门口没传来小马的声音,反而多了一道熟悉的脚步声。苏晴抬头,就看见李泽岚站在门口,手里攥着个牛皮纸信封,耳朵尖有点红,神色比平时谈工作时多了几分局促,甚至还有点紧张——这是她第一次见李泽岚这副模样,平时不管是跟辛普劳谈判,还是应对设备故障,他永远都是从容不迫的样子。

“不是送报表?”苏晴笑着起身,给她倒了杯热水,“今天怎么这么早结束工作?我还以为你要跟张副检察长核对这个月的资金报告呢。”

李泽岚接过水杯,指尖碰到温热的杯壁,才稍微放松了些。他没提资金报告,也没谈生产情况,只是把手里的牛皮纸信封递了过去,声音比平时低了些,却很清晰:“今天不聊工作,想跟你说点别的事。这个……你先看看。”

苏晴愣了一下,接过信封。信封很普通,边缘有点磨损,看得出来被人攥了很久。她轻轻拆开,里面没装文件,也没装报表,只有一张泛黄的照片,还有一张折得整整齐齐的纸条。

照片是今年3月在美国辛普劳总部拍的。当时他们刚结束种薯培育基地的考察,外面突然下起了小雨,她蹲在田埂上,正对着笔记本记录技术员说的“茎尖剥离温度参数”,没注意头顶多了一把伞。后来还是陈教授用相机拍下了这个画面——照片里,她低着头,笔尖在纸上飞快移动,额前的碎发被风吹得微微飘起;李泽岚站在她身后,手里举着一把黑色的伞,伞面稳稳地罩住她,自己的肩膀却露在外面,被雨水打湿了一小块,眼神落在她的笔记本上,满是专注。

苏晴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这张照片她还是第一次见,当时只记得雨下得突然,却不知道李泽岚悄悄给她撑了那么久的伞。她指尖轻轻摩挲着照片边缘,又拿起那张纸条,展开一看,上面是李泽岚的字迹——他的字不算工整,甚至有点潦草,却写得格外认真:

“从美国的田埂,到青石乡的车间;从跑贷款时的雨夜,到试生产成功的清晨;从赵书记病倒时的焦灼,到薯条销往西安的喜悦……每一个重要的时刻,身边都有你。以前总觉得,把薯条厂建好、让老乡们过上好日子,就是我来青石乡的全部意义。可后来才发现,要是没有你一起分享这些时刻,再大的成绩,好像都少了点温度。苏晴,我想跟你说的,不止是‘谢谢’。”

纸条的末尾,还有一行被划掉又重新写上的字,能看出来他写的时候很犹豫:“我不想只做你的‘工作伙伴’,想做能陪你看车间日出、尝刚炸薯条、等日子变好的人。”

苏晴看着纸条上的字,眼眶慢慢热了。那些被她以为是“并肩奋斗”的瞬间,原来早被李泽岚悄悄记在了心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她想起跑贷款最难的那天,是5月中旬,县农商行第三次拒绝他们的申请,理由是“抵押物不足”。她陪着李泽岚坐在银行门口的台阶上,看着来往的人群,李泽岚低着头,手里攥着那份被雨水打湿边角的《可行性报告》,声音有点沙哑:“要是贷不到钱,老乡们的种薯就卖不出去,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当时她没多说什么,只是跑回附近的便利店,买了两杯热奶茶,塞给李泽岚一杯:“再试一次,咱们去跟行长说种薯的品质,说辛普劳的合作意向,总有能说通的办法。”后来他们真的找到了县农委,用农业产业风险补偿金做担保,终于拿到了贷款——那天李泽岚高兴得像个孩子,拉着她去乡上的小饭馆,点了一盘炒土豆丝,说“这是咱们的‘庆功宴’”。

她还想起8月试生产那天,设备突然出了故障——美国“有所切刀”的刀片卡住了,薯条卡在输送带上,油炸锅的温度也开始波动。当时离辛普劳约定的取样时间只剩两个小时,李泽岚蹲在切片机旁,额头上全是汗,手里拿着扳手,一点点拆机器。她没帮上技术忙,就守在旁边,给他递工具、擦汗,还把自己的风扇挪到他身边。后来机器修好时,李泽岚手上被划了道小口子,却笑着说“没事,只要能按时出样品就行”。那天试生产的薯条合格率达到了93%,汤姆竖起大拇指时,李泽岚第一时间看向她,眼里的喜悦比谁都亮。

甚至连之前因报道细节闹矛盾的那次,她现在想起来也觉得温暖。当时她想写赵书记带病攻坚的细节,李泽岚却担心影响辛普劳的信任,语气有点急地说“别写这些”。她当时觉得委屈,转身就走了,可晚上却收到了李泽岚的短信:“抱歉,白天话说重了。我不是反对写赵书记,是怕辛普劳觉得咱们团队不稳定,影响后续合作。你写的报道很好,要是有需要改的地方,咱们一起商量。”后来那篇报道登报时,她在文末加了一句“感谢赵书记带病坚守,感谢所有为薯条厂付出的人”,李泽岚看到后,特意跟她说“加得好,这些人都该被记住”。

“在想什么?”李泽岚的声音打断了她的回忆。他看着苏晴红了的眼眶,心里有点慌,以为自己哪里说得不好,连忙补充道:“要是你觉得……觉得太突然,或者不想谈这些,也没关系,咱们还是好伙伴,一起把薯条厂……”

“不是突然。”苏晴抬起头,打断了他的话,眼里闪着光,嘴角还带着笑,“李泽岚,你这个人,谈工作的时候那么利索,怎么说句心里话,比调试速冻隧道还慢?”

李泽岚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紧绷的肩膀一下子放松了,甚至还笑出了声,耳朵尖更红了:“我怕我说不好,也怕你觉得我光顾着工作,没把心思放在这些事上。毕竟之前总让你等,连一起拍厂房照片的约定都忘了。”

“我没怪你。”苏晴把照片和纸条小心地放进包里,走到他面前,认真地说,“我知道你心里装着薯条厂,装着老乡们,也知道你不是故意忽略我。其实从在美国你给我撑伞,到跑贷款时你陪我一起吃冷馒头,再到试生产那天你手上的伤口,我就……就已经把你放在心里了。”

她顿了顿,声音带着点哽咽,却很坚定:“李泽岚,我愿意。我愿意跟你一起看车间的日出,一起尝刚炸好的薯条,一起等辛普劳的合资约定兑现,一起让青石乡的日子越来越好——不光是产业越来越好,咱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

李泽岚看着苏晴的眼睛,里面映着窗外的夕阳,暖得像要把人融化。他伸出手,犹豫了一下,才轻轻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很软,指尖因为常年握笔,有一点薄茧,却很温暖。他觉得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比看到薯条合格率达标还高兴,比拿到辛普劳的认可还踏实。

“以后不会让你再等了。”李泽岚握紧她的手,一字一句地说,“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我都会跟你一起商量,一起面对。要是再忙,也会记得跟你一起吃顿饭,一起走走路,不会再把你的心意晾在一边。”

那天晚上,两人没再回宿舍,也没再谈工作,就沿着薯条厂外的种薯田埂慢慢走。夕阳已经落下,月亮升了起来,银色的月光洒在田埂上,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晚风拂过,带来淡淡的马铃薯清香,远处车间的灯光亮着,像一颗颗温暖的星子,偶尔还能听到里面传来机器的轻微运转声——那是夜班工人在做设备维护,为明天的生产做准备。

“你还记得第一次来青石乡吗?”苏晴忽然问,“当时你跟我说,要让这里的种薯变成‘金豆豆’,我还觉得你有点太理想主义了。”

李泽岚笑着点头:“记得,当时你还跟我打赌,说要是三年能实现,你就写一篇‘青石奇迹’的报道。现在才过了半年,咱们的薯条就卖到西安了,说不定不用三年,就能实现跟辛普劳的合资约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那到时候,我肯定写一篇最长的报道,把咱们的故事都写进去。”苏晴靠在他肩上,声音软软的,“写你怎么跑贷款,写赵书记怎么带病攻坚,写监督小组怎么保驾护航,还要写……咱们怎么一起把日子过好。”

李泽岚低头,看着靠在自己肩上的苏晴,心里满是安稳。他想起苏明远在北京说的“守住底线,才能走得远”,想起张副检察长认真核对每一笔资金的样子,想起老乡们拿到种薯分红时的笑容,现在又多了身边的苏晴——他突然明白,自己在青石乡的“初心”,从来都不只是建一座薯条厂,而是守护住这些珍贵的人和事,让产业兴起来,让日子暖起来,让身边的人能一直并肩走下去。

走到田埂尽头时,李泽岚停下脚步,转过身,认真地看着苏晴:“苏晴,不管以后遇到什么困难,比如辛普劳的合格率考核,比如公司扩张的压力,我都不会让你一个人扛。咱们一起面对,一起往前走,好不好?”

苏晴用力点头,眼里闪着泪光,却笑得格外灿烂:“好,一起往前走。”

月光下,两人的身影紧紧靠在一起,种薯田的清香萦绕在身边,远处车间的灯光依旧温暖。这座藏在大山里的薯条厂,见证了青石乡的产业蜕变,也见证了一段从并肩奋斗开始,终将走向长久的感情。而未来的路,不管有多少挑战,他们都会像守护薯条厂的品质一样,守护着这份心意,一起把日子过得像刚炸好的薯条一样,金黄、酥脆,满是香甜。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