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从窑洞到省府 > 第81章 进京

从窑洞到省府 第81章 进京

作者:固定的仙人掌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25 07:00:59 来源:全本小说网

苏晴那篇《青石乡:小薯条叩开国际门,与辛普劳共绘产业蓝图》的报道,不仅在宜都市里引起热议,还悄然传到了北京——她的父亲苏明远,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在部委内部的政策参考简报上,看到了这篇被转载的报道。简报旁还附着同事的批注:“基层乡镇对接国际企业的典型案例,可关注其产业模式与政策合规性”。

苏明远盯着报道里“青石乡与辛普劳合作约定”“2000万建设小型薯条厂”的内容,指尖在纸页上轻轻敲击。他知道女儿在宜都当记者,却没想到她会深度参与一个乡镇企业的建设,更没想到这个藏在大山里的薯条厂,竟能搭上国际食品巨头的线。当晚,他给苏晴打了个跨洋电话——彼时他刚结束在欧洲的产业考察,时差还没倒过来,声音里却透着不容忽视的严肃:“晴晴,下周我回北京,你带李泽岚来家里一趟。我要听听青石乡公司的实际情况,也有些政策上的事,得跟他说清楚。”

苏晴接到电话时,正在车间帮李泽岚核对种薯采购清单,闻言愣了愣:“爸,您不是下周才回吗?而且泽岚这边厂里事多……”

“事多也得抽时间。”苏明远打断她,语气带着长期在部委工作的严谨,“这个薯条厂涉及外资合作、乡镇产业扶持,现在国家对基层涉农企业的监管正在收紧,我得当面跟他把‘合规’和‘廉洁’的底线讲透。这不是私事,是对基层项目负责。”

挂了电话,苏晴看着李泽岚,有点不好意思:“我爸……让你下周跟我去北京,他想了解公司的情况。他在发改委上班,对政策这块要求特别严,你到时候别紧张。”

李泽岚心里一震——他知道苏晴父亲在京城工作,却没想到是发改委副主任。短暂的惊讶后,他很快定了神:“应该去。能跟叔叔请教政策,对公司后续发展有好处,也能让他放心咱们做的事。”

一周后,李泽岚跟着苏晴来到北京苏家。那是一处普通的家属院,客厅里没有奢华的装饰,只有书架上摆满的政策文件和产业研究书籍。苏明远穿着深色中山装,戴着眼镜,神情比电话里温和些,但目光依旧锐利,握着李泽岚的手时,第一句话就直奔主题:“李乡长,报道我看了,青石乡能建起薯条厂,不容易。但我今天不想听‘成绩’,想听听你们在‘风险防控’上做了哪些事。”

李泽岚坐在沙发上,挺直腰板,从包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文件夹:“叔叔,这是公司的合规材料,包括种薯采购流程、资金使用明细、外资合作协议摘要。首先说资金——2000万建厂资金里,200万是县农委扶持资金,1300万是银行低息贷款,500万是本地企业入股,每一笔都有监管:县财政局盯扶持资金,银行盯贷款流向,乡纪委盯入股资金,每月公示账目,第三方会计事务所季度审计,没有一分钱私用。”

苏明远翻开文件夹,手指在“资金监管流程表”上划过:“外资合作这块,辛普劳承诺的设备升级费用,后续怎么管?会不会出现‘账外账’,或者借‘合作’名义搞利益输送?”

“不会。”李泽岚语气肯定,“当初谈判时,我们就跟辛普劳明确:设备升级费用必须打入县财政局指定的监管账户,使用时需提交详细的设备采购清单、报价单,经县发改委、乡纪委、公司三方审核通过才能支出,而且辛普劳要派代表参与验收,确保钱花在实处。协议里还写了‘廉洁条款’——任何一方人员收受回扣,立刻终止合作,追究法律责任。”

苏明远点点头,又问:“乡镇企业最容易出问题的,是‘资源倾斜’。你们的种薯采购,有没有给关系户开绿灯?比如村干部的亲戚,或者入股企业的关联农户,有没有享受高于市场价的收购价?”

“没有。”李泽岚打开手机,调出公司的种薯采购系统,“叔叔您看,我们实行‘品质分级定价’,不管是普通农户还是村干部,种薯淀粉含量18%-20%的,统一按1.8元/斤收;低于18%的,按1.5元/斤收;高于20%的,按2元/斤收,现场检测、现场登记,数据实时上传系统,谁都改不了。上个月采购,我远房表哥家的种薯淀粉含量17.5%,照样按1.5元/斤收,没搞特殊。”

苏晴在旁边补充:“爸,我跟着去过大山坳村的采购点,农户自己看着检测仪,数据出来就喊价,没人敢做手脚。有次村主任想给亲戚多算斤两,被检测员当场拒绝,最后按实际重量算的。”

苏明远的神情彻底缓和下来,喝了口茶,语气也软了些:“李乡长,我不是不信任你们,是因为最近部委在调研基层涉农企业时,发现不少问题——有的借‘外资合作’套取扶持资金,有的在设备采购上虚报价格,有的把集体资产变成‘个人资源’,最后企业垮了,老乡们的信任也没了。”

他放下茶杯,目光变得沉重:“现在国家对乡镇企业的监管,不是‘放宽’,是‘收紧’——既要支持真正干事的项目,也要打掉‘借项目谋私’的歪风。青石乡穷了这么多年,薯条厂是老乡们的‘盼头’,你要是在‘廉洁’上出了岔子,不仅毁了自己的仕途,更会让老乡们对基层干部失去信心,甚至影响国家对‘乡镇产业扶持’政策的推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说着,他从书架上拿出一本《2010年涉农企业合规指引》,递给李泽岚:“这是部委刚印发的,里面详细写了资金监管、外资合作、环保合规的要求,你回去好好看,对照着你们公司的情况补短板。比如环保,报道里提了污水处理站,后续要定期做水质检测,数据要上传县环保局平台,不能只建不用;还有劳动用工,工人的社保要按时交,不能因为‘老乡熟人’就不签合同,这些都是底线。”

李泽岚双手接过指引,郑重地说:“叔叔,谢谢您的提醒。我回去后,立刻组织公司班子和乡干部学习这份指引,把合规要求落实到每个环节——环保检测每周报,用工合同全签齐,资金公示更细化,绝不让您担心的问题出现。”

午饭时,苏明远的话多了些,不再只谈工作,还问起了青石乡的农户生活:“老乡们除了种薯,还有没有其他收入?薯条厂能带动多少人就业?”

“目前薯条厂有56个工人,都是本地农户,月薪2500元左右,比外出打工稳当。”李泽岚笑着说,“以后要是跟辛普劳合资建厂,还能再招100多人,到时候老乡们既能拿种薯分红,又能在厂里上班,日子会越来越好。”

苏明远听着,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好,那就好。基层干部干工作,说到底是为了老乡们过好日子。只要你们守住‘廉洁’‘合规’这两条线,把薯条厂办实、办好,部委这边有合适的政策,我会让相关司局多关注青石乡,给真正干事的项目多些支持。”

离开苏家时,苏明远送他们到楼下,拍了拍李泽岚的肩膀:“李乡长,青石乡的事,我会盯着。希望下次听到消息,是你们的薯条通过辛普劳的考核,老乡们的腰包真真切切鼓起来——这比任何报道都有说服力。”

回程的高铁上,苏晴看着李泽岚手里的《合规指引》,笑着说:“我爸很少夸人,今天能这么说,说明他真的认可你了。”

李泽岚望着窗外掠过的田野,心里满是踏实——苏明远的提醒,不仅是“底线警示”,更是“方向指引”。他知道,青石乡的薯条厂,不仅要“建起来”,更要“走得稳、走得远”;而他要做的,就是守住初心、守住底线,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回报老乡们的信任,也不负苏明远的期许。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