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从窑洞到省府 > 第166章 电话

从窑洞到省府 第166章 电话

作者:固定的仙人掌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25 07:00:59 来源:全本小说网

清晨的阳光终于穿透了连日的薄雾,洒在县政府大楼前的银杏树上。金黄的叶子被风一吹,打着旋儿落在地面,给萧索的冬日添了几分暖意。李泽岚站在办公室窗前,指尖无意识地划过玻璃上残留的水雾,目光落在楼下——交通局局长张建军正抱着一摞施工图纸匆匆往会议室走,手里还捏着一张折叠整齐的A4纸,那是昨天刚收到的《乡村道路修缮专项款拨付通知》,300万的资金额度用红色字体标注着,格外醒目。

他转身回到办公桌前,桌面上摊着两份文件:左边是《阳山县乡村道路施工方案》,七拱镇桑蚕运输路、青莲镇移民村路的路线图用红笔勾勒出来,关键节点旁还标注着“12月28日进场交底”“1月15日前完成路基平整”的时间节点;右边是《桑蚕试点苗种采购清单》,农业局筛选出的三家供应商信息列得清清楚楚,报价、苗种纯度、运输保障方案都用荧光笔做了标记。

李泽岚拿起施工方案,指尖在“七拱镇K2 300路段”上停住——上次去调研时,这里有一段近百米的烂路,农用三轮车根本没法通行,农户张大爷只能用扁担把蚕茧挑到三公里外的收购点,肩膀上的压痕深得让人心疼。现在方案定了,资金也批了,再过几天就能开工,他心里总算松了口气。

就在这时,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屏幕上跳出“爸”三个字,李泽岚的脚步顿了顿,指尖在手机壳上轻轻摩挲了两下——苏晴回北京养胎快一个月了,算着日子刚怀孕不到两个月。每天晚上视频时,她总爱跟他说些细碎的小事:“今天妈给我熬了生姜水,喝了没那么想吐了”“小区里的阿姨说怀孕初期要多吃坚果,爸就去超市买了一大袋”,语气里带着初为人母的忐忑,却总反过来叮嘱他:“你在阳山别总吃食堂,办公室备个小电煮锅,煮点粥也比盒饭强”。

“爸,您早。”他接起电话,声音不自觉放柔,顺手把施工方案推到一边,“苏晴昨晚跟我说,您带她去小区散步了,还帮她捡了片特别好看的枫叶,说要夹在笔记本里给宝宝留着当纪念。”

电话那头传来苏父温和的声音,背景里隐约能听见翻报纸的沙沙声,大概是刚吃完早餐。苏父早年在省里分管农业,退休后习惯了早起看报,每天雷打不动:“她现在不能总待在屋里,多走两步对身体好。不过昨天散步的时候,她还跟我念叨,说你在阳山跑乡镇,肯定没好好吃饭,让我多劝劝你,别把自己累着。”

李泽岚握着手机的手指紧了紧,心里泛起一阵愧疚。他想起苏晴回北京那天,他送她到高铁站。进站前,苏晴拉着他的手反复叮嘱:“你在阳山要是忙得没时间视频,就给我发个短信,哪怕只有‘吃饭了’三个字也行”,眼眶红红的,却没说一句“你早点回来”。这一个月,他忙着敲定道路方案、对接专项款、筛选桑蚕苗供应商,好几次视频都因为临时开协调会而中断。有一次,他忙到晚上十一点才想起给苏晴回电话,电话接通时,苏晴的声音带着困意,却还强撑着说:“我没睡,就是等你电话呢,知道你忙,说完我就睡了”。

“是我不好,最近太忙了,连视频都没跟她好好聊过。”李泽岚轻声说,目光落在桌角苏晴的照片上——那是他们结婚一周年时拍的,苏晴穿着白色连衣裙,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等忙完路的开工仪式,我就回北京看她,陪她去做第一次正式产检。”

“不用等开工仪式了。”苏父的声音顿了顿,语气依旧沉稳,却多了几分不容推辞的意味,“你下周三回来一趟吧。清远市的几个老朋友正好来北京办事,我约了他们一起吃个饭。你也过来,跟他们认认人。”

李泽岚愣了愣,手里的笔“啪嗒”一声掉在桌面上。他连忙弯腰捡起,目光重新落回施工方案上——12月28日,也就是下周三,正是施工队进场交底的日子。到时候,施工队的负责人、监理、交通局的技术人员都要到场,材料标准、安全规范、进度要求都得他亲自跟大家说清楚,万一出了岔子,后续的工程进度就会受影响。

“可是爸,施工队下周三要进场交底,”他有些犹豫,声音里带着为难,“材料的强度标准、路基的压实度要求,还有施工期间的交通疏导方案,都得我盯着跟他们核对清楚。我要是走了,怕他们在细节上打折扣,到时候路修得不合规,老百姓也不放心。”

“施工队的事,你跟交通局局长交代清楚就行。”苏父打断他,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顿了顿,苏父又补充道:“倒是清远的这几位老朋友,你得见见。他们都是我早年在农业口的老同事,现在有的在清远市交通局当局长,有的管产业扶持,还有的在市委农办负责政策对接。你跟他们认认,往后在阳山推路、推桑蚕试点,遇事能多个人搭句话,比你自己闷头干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泽岚心里一震,瞬间明白了岳父的心思。所谓“清远老朋友来北京办事”,哪里是什么偶然——苏父早年在省里工作时,清远市的不少干部都是他一手提拔或共事过的,这些人现在大多还在重要岗位上。当初他来阳山当县长,苏父没跟他提过这些人脉,只说“到了基层,多听、多走、多为老百姓做事,比什么都强”。现在主动约吃饭,分明是因为他在阳山调研时发现的问题——陈卫国在阳山待了八年,公安、交通、财政局里不少人都是他的老部下,路的方案定了、资金批了,可后续施工、验收、甚至桑蚕试点的政策扶持,难免会遇到阻力。岳父是怕他单打独斗太吃力,才想提前帮他搭好“沟通的桥”。

“我知道了爸。”他深吸一口气,心里的愧疚和犹豫渐渐消散。他明白,岳父不是让他靠关系走捷径,而是让他有更多“干事的底气”,能更快把老百姓盼的事落地。“我今天就跟张局长交接,把施工交底的要点一条条跟他核对清楚,确保每个细节都不遗漏。下周三一早就回北京,绝不耽误事。”

“不用刻意交接,别搞得兴师动众。”苏父的语气缓和了些,显然是怕他在阳山声张,落人口实说他“靠关系”。“就是吃顿便饭,认认人,不用太拘谨,也不用刻意说什么。你走之前跟林建明通个电话,他心里有数,也会帮你盯着阳山的事,你放心去就行。”

李泽岚心里一暖。岳父的周到总是体现在这些细节里——不让他声张,是怕他在陈卫国面前落了“找靠山”的话柄;让他跟林建明打招呼,是怕他走后工作衔接出问题。这份不张扬的支持,比直接说“我帮你”更让他安心。

“好,我一会儿就给林书记打电话。”他应道,突然想起苏晴昨晚视频时提的事,又补充道,“对了爸,苏晴昨天跟我提了一嘴,说想吃阳山的沙田柚。我昨天让七拱镇的农户帮我留了两箱,都是刚摘的,特别甜。回去的时候我带过去给她解解馋,也给几位叔叔带点尝尝,算是咱们阳山的一点心意。”

“不用带太多,心意到了就行。”苏父笑了笑,电话里的声音多了几分暖意,“你平安回来,苏晴就高兴了。她还跟我说,等你回来,想跟你一起去书店给宝宝选个好看的产检本,说要把每次检查的单子都好好收着,等宝宝长大了给TA看。”

挂了电话,李泽岚站在办公室里,看着窗外的阳光。桌上的调研本还摊开着,最后一页用红笔写着两行字:“七拱镇张大爷:春节前盼通路,好把蚕茧运出去”“青莲镇李奶奶:盼村口路修好,孙子过年能开车回家”。那些字迹像是在提醒他——岳父帮他搭人脉,不是为了让他在官场走得更顺,而是为了让他有能力更快实现老百姓的期待。

他拿起手机,先给林建明打了个电话。电话接通后,他没提北京饭局的事,只说自己要回北京陪苏晴做产检,想跟林书记报备一下,阳山的工作麻烦他多盯点心。

林建明在电话那头笑了笑,语气很轻松:“你放心回去陪家人,阳山的事有我盯着。施工队进场交底的事,我会跟张局长打招呼,让他把细节核对清楚,绝不让你操心。”顿了顿,林建明又补充道,“对了,周凯的调动批文快下来了,你回来前,他应该能到阳山报到。周凯在清新区当公安局长时,办案能力强,为人也正派,往后公安这块帮你盯着涉农案件,你能少操点心。”

李泽岚挂了电话,嘴角忍不住往上扬。他知道,林建明这话不是随口说的。周凯的调动,背后肯定有岳父和林建明的默契——王建军跟陈卫国走得近,公安这块不换个人,往后查涉农案件、保障施工安全,难免会受掣肘。现在周凯要来,等于给他添了个得力帮手。

他翻开笔记本,在空白页上写了两行字:“北京:见清远长辈,陪苏晴选产检本;阳山:盯施工交底,等周凯报到。”写完,他拿起笔,在“见长辈”和“盯施工”上都画了圈——对他来说,岳父铺的“人脉桥”是助力,周凯的到来是保障,而把路修好、让农户得实惠,才是他在阳山站稳脚跟的根本。

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落在办公桌上,把苏晴上次给他寄的叶酸片说明书照得格外清晰。说明书上,苏晴用荧光笔勾出了“每日一片,饭后服用”的字样,还在旁边写了个小小的“记得吃”。李泽岚拿起说明书,轻轻折好放进钱包里,然后收拾好桌上的文件,起身往交通局走去。

走到办公室门口时,他又回头看了一眼桌上的施工方案——12月28日进场交底,1月15日前完成路基平整,春节前让农户能走上平整的路。这些时间节点,他记得比自己的生日还清楚。

“张局长,忙着呢?”李泽岚推开交通局局长办公室的门,手里拿着施工方案和调研本,“我来跟你核对下下周三施工队进场交底的要点,咱们一条一条过,别漏了细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张建军连忙放下手里的文件,起身给李泽岚倒了杯热茶:“县长,您太客气了,这些事我来盯就行,哪能让您跑一趟。”

“这是老百姓盼了好久的事,不能马虎。”李泽岚坐在沙发上,翻开调研本,“你看,七拱镇K2 300路段,这里的路基得垫高30厘米,不然雨季容易积水;还有青莲镇移民村口那段路,路边得修排水沟,宽度至少50厘米,深度40厘米,不然雨水会淹到农户的院子……”

窗外的阳光越发明媚,透过窗户洒在两人身上。李泽岚一条一条地跟张建军核对细节,张建军认真地记在笔记本上,偶尔提出疑问,两人讨论得格外投入。办公室里没有官场上的客套,只有对“把路修好”的共同期待。

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中午。李泽岚合上调研本,对张建军说:“就这些细节,下周三我不在,你跟施工队、监理把这些要求说清楚,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

“您放心,县长!”张建军握着笔记本,语气坚定,“我肯定把这些细节盯死了,绝不让路修得不合规,绝不让老百姓失望。”

李泽岚点点头,起身往门外走。走出交通局大楼时,他抬头看了看天空——湛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他想起苏晴昨晚视频时说的话:“等你回来,咱们一起去逛母婴店,看看小衣服,虽然现在还不知道是男孩还是女孩,但我觉得粉色的小衣服特别好看”。

他拿出手机,给苏晴发了条短信:“下周三我回北京陪你做产检,还带你去吃你想吃的那家烤鸭。”

短信发出去没多久,苏晴就回了过来,附带一个开心的表情:“太好了!我等你回来,咱们一起去选产检本,我看中了一个带小熊图案的,特别可爱!”

李泽岚看着短信,嘴角忍不住上扬。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他既要去北京见长辈、陪家人,也要在阳山盯施工、推试点。但无论多忙,他都不会忘记自己来阳山的初心——为老百姓做事,让阳山的路更宽,让老百姓的日子更好。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