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从窑洞到省府 > 第110章 底线

从窑洞到省府 第110章 底线

作者:固定的仙人掌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25 07:00:59 来源:全本小说网

2011年8月的一个周三午后,农业部农业产业司综合处的办公室里,键盘敲击声与打印机的嗡鸣交织。李泽岚正对着电脑修改《粮食主产区农业补贴政策优化方案》,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数据,是他近半个月熬夜加班的成果。突然,手机铃声急促地响起,屏幕上“小马”两个字跳动着,让他心里猛地一紧——这个时间点,马晓阳极少来电,大概率是青石乡薯条合作社出了急事。

“泽岚哥!你可得给拿个主意!美国辛普劳公司的人昨天到青石乡了,说要跟咱们合作社合资建大薯条厂,投资规模上千万!”电话那头,马晓阳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又夹杂着几分慌乱,“他们说能把薯条卖到欧美市场,还承诺引进最先进的生产线,一年能让咱们的产量翻三倍!但他们提的条件太苛刻了,要控股60%,原料采购也得由他们说了算,乡领导都被说动了,让我赶紧问你咋整!”

“辛普劳?”李泽岚停下手里的工作,眉头瞬间拧紧。他在青石乡时就研究过这家全球最大的薯制品企业,对方的优势在于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和成熟的加工技术,但外企合作向来以利益为核心,稍有不慎就会让合作社失去主动权。他起身走到办公室外的走廊,压低声音说:“小马,你先别慌,把他们的具体条件一条一条说清楚,有没有书面协议?”

“有!我刚从乡办公室拿回来,大概扫了一眼。”马晓阳的声音稳了些,“他们计划投资1200万,占股60%,咱们合作社以现有厂房、设备和土地入股,占股40%;生产线由他们派团队管理,原料要从他们指定的供应商手里买,说是能保证薯条品质统一;国内外的销售渠道也全归他们,咱们只负责生产,按产量拿加工费,年底再按股份分红。”

李泽岚听得心里一沉——辛普劳的条件看似诱人,实则藏着“陷阱”:控股60%意味着合作社失去决策权,未来无论是利润分配还是生产调整,都得看对方脸色;原料采购由对方把控,等于把青石乡种薯农户的“饭碗”交到外人手里,一旦对方压低收购价,或者停止采购,老乡们辛苦种出的土豆就会烂在地里;至于“按产量拿加工费”,更是把合作社变成了单纯的“代工厂”,大头利润被辛普劳拿走,老乡们只能赚点辛苦钱。

“小马,你听着,合作可以谈,但有三个核心底线必须守住,少一条都不能签合同,这是咱们合作社的根基,绝不能丢!”李泽岚的语气坚定,每个字都掷地有声,“第一,原料采购必须由咱们合作社全权把控。辛普劳可以提品质标准,比如土豆的淀粉含量、大小规格,但货源必须是青石乡的农户,收购价要按‘成本 15%合理利润’定,每年根据农资价格波动调整,还要签保底收购协议,保证老乡们种多少收多少,绝不允许他们从外地调运原料,砸了咱们青石乡‘优质种薯’的招牌。”

他想起在青石乡时,老周叔等种薯户最担心的就是“市场变脸”。当年为了让老乡们放心入社,他带着党员挨家挨户承诺“保底价收购”,才把大家拧成一股绳。要是现在把原料采购权交出去,不仅会寒了老乡们的心,合作社也会失去存在的意义。

“第二,销售渠道可以让辛普劳主导,但咱们必须参与定价和客户管理。”李泽岚继续说,“他们有全球销售网络,这是优势,咱们可以利用,但每一笔订单的定价,必须由双方共同协商,要保证合作社有不低于30%的利润空间;国内市场的客户资源,比如超市、电商平台,必须由咱们单独对接,以后咱们要打造‘青石乡薯条’自有品牌,不能把所有鸡蛋都放在辛普劳的篮子里。”

他太清楚外企的“套路”——先以“包销”为诱饵,让合作方放弃自主销售,等对方完全依赖自己后,再通过压价、减量等方式挤压利润。保留国内客户管理权,既是为了给合作社留条后路,也是为了让“青石乡薯条”这个品牌能长久活下去。

“第三,股权占比必须重新谈,咱们合作社要绝对控股。”李泽岚的声音加重了几分,“辛普劳投资可以,但占股不能超过49%,合作社必须占股51%以上,重大决策比如生产线改造、利润分配、原料标准调整,都得经过合作社股东大会同意,他们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

股权是控制权的核心,李泽岚在青石乡时就吃过“小股东说了不算”的亏。当年合作社刚成立,曾引进过一个本地商人投资,对方占股40%却想掌控决策权,差点把合作社引到歪路上。这次面对实力更强的辛普劳,必须把控制权牢牢抓在手里,才能保证合作社始终为老乡们谋利。

电话那头,马晓阳拿着笔飞快记录,时不时插话确认:“泽岚哥,我记清楚了!原料自己把控、参与定价和国内销售、合作社绝对控股,这三条我一定跟乡领导和老乡们说清楚!要是辛普劳不同意咋办?他们说要是不按他们的条件来,就换别的地方投资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不同意就继续谈,别急着签合同。”李泽岚放缓语气,给马晓阳打气,“辛普劳来找咱们,不是慈善,是看中了青石乡的种薯品质和咱们合作社的农户基础,这是咱们的筹码,不用怕他们走。你跟乡领导说,合作的目的是让老乡们增收,不是给外企当‘代工厂’,要是牺牲了老乡们的长远利益,再好的项目也不能干。”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你把辛普劳的书面协议整理一下,扫描发我邮箱,我晚上下班帮你看看,把里面的‘坑’标出来。另外,明天开个合作社股东大会,把老乡们召集起来,把这三条底线讲清楚,让大家投票决定,咱们是为老乡们办事,得听大家的意见。”

“好嘞!泽岚哥,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马晓阳的声音里充满了底气,“我现在就去整理协议,晚上发给你!”

挂了电话,李泽岚站在走廊里,望着远处的办公楼,心里稍稍踏实了些。他知道,马晓阳年轻有干劲,但缺乏与大企业谈判的经验,自己虽然远在北京,却必须帮着把好关——青石乡薯条合作社不仅是一个企业,更是几十户老乡的生计,是他在基层三年的心血,绝不能因为一次合作,丢了“为老乡谋利”的初心。

回到办公室,张红梅看到他神色严肃,笑着问:“泽岚,家里有事?”

“不是家里事,是之前工作的青石乡,有外企想合作建薯条厂,打电话来问我的意见。”李泽岚如实回答,“对方想控股、把控原料和销售,我让他们守住三条底线,不能让老乡们吃亏。”

张红梅点点头,眼里露出赞许:“你做得对,基层合作社跟大企业合作,最容易犯‘贪大求洋’的错,丢了自己的根。原料和控制权是合作社的‘命根子’,丢了这两样,就成了别人的‘工具’,老乡们根本得不到实惠。”她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李泽岚,“这是部里刚下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外合作指导意见》,里面提到‘合作必须坚持农户主体地位,保障农户决策权和收益权’,你可以发给小马,让他拿着这个跟乡领导和辛普劳谈,有政策支撑,腰杆能更硬些。”

“谢谢张处!”李泽岚心里一暖,接过文件认真翻看。有了这份政策文件,不仅能帮马晓阳争取更多话语权,也能让乡领导明白,合作不能只看眼前利益,更要守住“农户受益”的底线。

晚上下班,李泽岚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回家,而是留在办公室,打开邮箱里马晓阳发来的协议扫描件。他逐字逐句地翻看,把里面“原料采购由甲方(辛普劳)全权负责”“乙方(合作社)不参与销售定价”“甲方拥有重大事项决策权”等不公平条款一一标红,在旁边写下修改建议,比如将“原料采购全权负责”改为“甲方提供品质标准,乙方负责采购,双方共同监督”,将“不参与定价”改为“双方成立定价委员会,按市场行情共同确定价格”。

改完协议,已经是晚上九点多。李泽岚收拾好东西,走出办公楼,夜色中的北京灯火璀璨,却让他想起青石乡的夜晚——老乡们坐在薯条厂的院子里,聊着今年的收成和明年的打算,脸上满是对未来的期待。他知道,自己在北京的每一份努力,都是为了让那些笑容能一直延续下去。

第二天早上,李泽岚刚到办公室,就收到了马晓阳的短信:“泽岚哥,昨晚我把你的意见跟乡领导和老乡们说了,大家都很支持!今天上午就按你说的三条底线跟辛普劳谈,我把你标红的协议和部里的文件都带上了,一定争取最好的结果!”

李泽岚笑着回复:“好,别着急,慢慢谈,守住底线最重要。有啥情况随时给我打电话。”

放下手机,他拿起桌上的《粮食主产区农业补贴政策优化方案》,继续修改。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文件上,温暖而明亮,就像青石乡的阳光,照在种薯地里,也照在老乡们的心上。他知道,不管身在何方,只要守住“为老乡谋利”的初心,就一定能把事做好,不辜负那些信任与期待。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