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 > 第94章 山门初开,道入红尘

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 第94章 山门初开,道入红尘

作者:杨鲁环 分类:武侠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16 20:50:46 来源:全本小说网

蜀山入世,人间换新天

第一章 山门初开,道入红尘

蜀山云海翻腾,七十二峰的灵脉在盘古之心的牵引下,流淌着温润而磅礴的气息。

三清殿前的广场上,万余名蜀山弟子肃立,目光齐刷刷地望向高台上的楚雄。这位接任掌门不足五年的布衣修士,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着他们对“修行”的认知。

“诸位师弟师妹,”楚雄的声音透过神念,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自蜀山立派以来,我们便以‘飞升天界、长生不老’为终极追求,视人间为‘凡尘苦海’,避之唯恐不及。可你们看看——”

他抬手一挥,盘古之心的本源之力化作一道水镜,悬于广场上空。水镜中,是人间的景象:中原大地战火连绵,百姓流离失所;南诏国虽有科技庇佑,却仍需提防妖界侵袭;大宋疆域内,苛捐杂税压得百姓喘不过气,孩童因饥饿而啼哭……

“这便是我们眼中的‘凡尘’。”楚雄的声音带着一丝沉重,“可六界之中,人界承轮回、载因果,是天地生机的根本。若人界沉沦,轮回断绝,仙、妖、魔三界又能独善其身?”

广场上鸦雀无声,弟子们看着水镜中的惨状,不少人面露愧色——他们一心求仙,却忘了修行的初心本是“守护”。

“从今日起,”楚雄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蜀山关闭‘飞升通道’,所有弟子,皆需入世修行!”

此言一出,广场上顿时掀起轩然大波。

“掌门,不可啊!”一位白发长老急道,“飞升天界是我蜀山修士千年的追求,怎能说关就关?”

“入世修行?与凡人为伍,岂不是玷污了我蜀山道统?”

“人间疾苦,因果缠身,稍有不慎便会道心失守,得不偿失啊!”

楚雄平静地看着众人,等议论声渐渐平息,才缓缓道:“我并非禁止你们追求长生,而是要你们明白——长生的意义,不在于躲在洞天福地中苟活,而在于在守护中获得道心圆满。连人间疾苦都视而不见,纵能飞升,又与邪魔何异?”

他抬手一点,水镜中的画面切换:南诏国的百姓用“拖拉机”耕种,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余杭镇的渔民驾着“机动船”出海,平安归来时家人的笑脸;赵灵儿用科学与灵力结合,在边境种下“防妖林”,守护一方安宁……

“你们看,”楚雄的声音温和下来,“人间并非只有疾苦,更有生机与智慧。蜀山弟子入世,不是去‘施舍’,而是去‘学习’——学习凡人的坚韧,学习科技的逻辑,学习如何用最朴素的方式守护苍生。”

他顿了顿,取出早已备好的舆图,平铺在高台之上:“我已将大宋疆域划分为三十六处‘蜀山分院’,每处分院由一位金丹期以上弟子主持,带领十名弟子驻守。你们的任务不是降妖除魔,而是——”

“在灾荒之地,教百姓耕种之法;在疫病之乡,传医者仁心之术;在战乱之区,助官府安抚流民;在蒙昧之处,设学堂启迪民智。”

“若遇妖邪作祟,可出手;若逢人间纠纷,需旁观——记住,你们是‘守护者’,不是‘统治者’。”

玄尘长老看着舆图上密密麻麻的分院标记,眼中闪过一丝明悟,上前一步道:“掌门高见!老衲愿带一队弟子,驻守最苦寒的西北之地!”

有了玄尘长老带头,其他弟子也渐渐放下芥蒂。不少年轻弟子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们早已对“闭关苦修”感到厌倦,对热闹的人间充满好奇。

“弟子愿往江南!”

“弟子请命驻守岭南!”

“我去中原,那里战乱最甚,正需我蜀山弟子!”

看着弟子们踊跃报名,楚雄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让蜀山融入人间,并非一蹴而就,但只要迈出第一步,道统的种子终会在红尘中生根发芽。

三日后,三十六支蜀山弟子队伍,身着朴素的青色布衣,背着简单的行囊,分批下山,奔赴大宋各地。他们没有御剑飞行,而是像凡人一样步行,沿途帮助遇到的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有人帮老农挑水,有人为孩童治病,有人帮工匠推车……

蜀山的山门,第一次向人间敞开,道统的光芒,开始照进红尘的角落。

第二章 大宋风云,国师临朝

送走最后一批入世弟子,楚雄将蜀山事务暂交玄尘长老,独自一人,踏上了前往大宋都城临安的路。

此时的大宋,内忧外患。北方金兵虎视眈眈,边境战事不断;朝中奸臣当道,以秦桧为首的议和派把持朝政,排挤忠良;民间赋税沉重,百姓怨声载道,各地起义的苗头已隐隐显现。

楚雄抵达临安时,正值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抗金名将岳飞打入天牢。临安城内,百姓敢怒不敢言,街头巷尾弥漫着压抑的气氛。

他没有急于现身,而是先在城外的一座破庙住下,每日混入市井,听百姓议论朝政,看官吏欺压良善,将大宋的症结看得一清二楚——要改变人间界的命运,光靠蜀山弟子的“小修小补”远远不够,必须从“根”上着手,整顿朝纲,还百姓一个清明的天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请大家收藏:()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日,秦桧的爪牙在街头强抢民女,百姓们敢怒不敢言。就在恶奴即将得手时,一道温和却坚韧的力量将其推开。楚雄不知何时出现在街头,挡在民女身前。

“哪来的野书生,敢管秦相爷的事?”恶奴怒喝,挥拳便打。

楚雄侧身避开,指尖轻轻一点,恶奴顿时僵在原地,动弹不得,口中却能说话,只能眼睁睁看着被抢的民女跑远。

“你……你是何方神圣?”恶奴惊恐道。

楚雄没有理会,只是对围观的百姓朗声道:“朗朗乾坤,天子脚下,竟有此等恶行。若朝廷不管,民心何安?”

百姓们看着他,眼中先是惊讶,随即燃起一丝希望。有人认出他身上虽着布衣,却有一股非凡的气度,忍不住问道:“先生可有办法救岳将军?”

楚雄望向皇宫的方向,淡淡道:“公道自在人心,也在天道。”

他的声音不大,却仿佛带着一种奇异的力量,传入了皇宫深处。正在批阅奏折的宋高宗赵构,突然心神不宁,仿佛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即将发生。

当晚,楚雄潜入天牢。牢中的岳飞虽受尽折磨,却依旧一身傲骨,见到突然出现的楚雄,眼中闪过一丝警惕:“阁下是谁?”

“晚辈楚雄,特来救将军出狱。”楚雄道。

岳飞苦笑:“秦贼势大,陛下昏聩,我早已抱必死之心。先生不必为我冒险,若有机会,还望将我的《满江红》传遍天下,让后人知我岳飞精忠报国之志!”

“将军放心,”楚雄取出一枚玉简,注入神念,“这是将军的供词与秦贼的罪证,我会让它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至于出狱——”

他指尖划过牢门的锁,锁芯瞬间融化,“将军是国之柱石,岂能困于囹圄?”

岳飞看着完好无损的锁,又看了看楚雄平静的眼神,知道遇到了异人,不再犹豫,随楚雄离开了天牢。楚雄将他送到城外的安全之处,叮嘱道:“将军暂避锋芒,待时机成熟,自有复起之日。”

与此同时,皇宫的龙案上,凭空出现了一枚玉简。赵构惊疑不定地拿起玉简,注入一丝龙气(帝王特有的气运之力),顿时,秦桧与金兵勾结、诬陷岳飞、贪赃枉法的种种罪证,清晰地呈现在他眼前,甚至包括秦桧私通金国的密信!

“胆大包天!”赵构又惊又怒,他虽昏聩,却也容不得臣子背叛。

次日早朝,赵构当众宣读了玉简中的罪证。秦桧百口莫辩,被当庭拿下,打入天牢。朝野上下,一片哗然,百姓们更是奔走相告,欢呼雀跃。

风波平息后,赵构派人四处寻找留下玉简的“奇人”,最终在城外破庙找到了楚雄。当他看到这位能隔空传物、救岳飞于天牢的“先生”,竟只是个布衣书生时,又惊又敬,当即拜楚雄为“大宋国师”,请他入宫辅佐朝政。

楚雄没有推辞——这正是他改变大宋的契机。

入宫当日,临安百姓夹道欢迎,他们虽不知楚雄的来历,却知道是这位“国师”扳倒了秦桧,救了岳飞,纷纷称他为“再世青天”。

站在皇宫的丹陛之上,楚雄望着下方的文武百官,又望向宫外欢呼的百姓,心中暗道:“人间的改变,从此刻开始。”

第三章 革故鼎新,天下归心

成为大宋国师后,楚雄并未入住奢华的国师府,而是在皇宫旁开辟了一处“格物院”,将南诏国的科技知识、蜀山的道统理念,与大宋的实际情况结合,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

第一步,整顿吏治。

楚雄以“天道监察”为名,让蜀山入世的弟子暗中调查各地官吏的贪腐情况,将罪证汇总后,直接呈报给赵构。他没有采用酷法,而是设立“官员考核制”——以“民生改善、赋税公平、治安稳定”为标准,每年考核一次,合格者留任,不合格者罢免,有才者提拔。

此法一出,官场震动。不少贪官污吏吓得主动辞官,而清廉能干的官员则得到重用。曾经死气沉沉的朝堂,渐渐焕发出活力。

第二步,改革农桑。

楚雄将南诏国的“曲辕犁”“龙骨水车”“化肥”等技术引入大宋,让蜀山弟子在各地分院开设“农学堂”,手把手教百姓新的耕种方法。他还根据大宋各地的气候,改良了稻种,使得粮食产量大幅提升。

不到三年,大宋的粮仓便堆满了粮食,百姓们再也不用为饥饿发愁。曾经荒芜的土地上,长出了金黄的稻穗,田埂上的孩童们追着蝴蝶奔跑,笑声传遍田野。

第三步,兴修水利。

针对大宋水患频发的问题,楚雄亲自勘察河道,设计出“堤坝分流法”——在黄河、长江等主要河流沿岸,修建坚固的混凝土堤坝(由格物院研制的水泥建造),并开挖支流,既能防洪,又能灌溉。

治水工程动用了数十万百姓,楚雄与他们同吃同住,亲自指挥施工。当第一座堤坝建成,成功抵御了汛期的洪水时,百姓们对着楚雄的方向跪拜,称他为“水神下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请大家收藏:()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四步,普及教育。

楚雄在全国范围内开设“官办学堂”,学费由国库承担,让每个孩童都能读书识字。学堂里不仅教授儒家经典,还加入了“格物学”(科学)和“道心学”(基础修行理念),培养既懂礼仪、又通技术、更明善恶的人才。

他还让人将《九章算术》《天工开物》等书籍重新编撰,配上通俗易懂的插图,在学堂中推广。临安的街头,甚至出现了专门售卖“格物书籍”的书坊,百姓们争相购买,一时间“科学”二字,成了大宋最时髦的词汇。

第五步,强军护边。

楚雄没有忘记北方的金兵。他在格物院研制出“火药武器”——改良的火炮、火枪,威力虽不及后世,却足以对抗金兵的骑兵。他还将蜀山的“炼体术”简化,传授给士兵,增强他们的体质与战斗力。

岳飞被重新启用后,楚雄将这些新式武器与战术交给了他。在郾城之战中,宋军以火炮轰开金兵阵地,以火枪压制骑兵冲锋,再配合岳飞的“岳家军”勇猛冲杀,大败金兵,收复了大片失地。

消息传回临安,百姓们敲锣打鼓,欢呼雀跃。赵构站在城楼上,看着归来的凯旋之师,心中对楚雄的敬佩又深了一层——这位国师,不仅能安内,更能攘外。

楚雄的改革,触及了不少旧势力的利益,也引来了一些非议。有人说他“不尊孔孟”,有人骂他“用奇技淫巧惑乱人心”,甚至有道士上书,称他“让蜀山弟子入世,是亵渎仙道”。

面对这些非议,楚雄始终淡然处之。他在朝堂上对百官说:“治国如治水,堵则溃,疏则通。百姓要的不是空谈义理,而是衣食温饱;国家要的不是固守传统,而是与时俱进。”

他的话,掷地有声,让所有反对者哑口无言。

这日,楚雄在格物院研究“蒸汽机”的改良,赵灵儿派人送来一封信。信中说,南诏国的“界域稳定器”已研制成功,能有效加固人界与其他界域的壁垒,减少妖、魔两界的侵扰。

楚雄看完信,微微一笑。他知道,人间的强大,不仅在于科技与国力,更在于界域的稳固。当人界自身足够强大时,六界的平衡才不会倾斜。

夕阳西下,楚雄走出格物院,望着临安城的万家灯火。街道上车水马龙,百姓们脸上洋溢着安宁的笑容,学堂里传来孩童们朗朗的读书声,远处的军营中,士兵们正在操练,口号声震天……

这便是他想要的人间——欣欣向荣,充满希望。

他抬头望向蜀山的方向,神念与盘古之心相连。他能感觉到,那些入世的蜀山弟子,道心在守护中愈发坚定,修为也在红尘历练中稳步提升。他们中,有人因救了一城百姓而突破金丹,有人因悟透“民生即天道”而晋入元婴。

“看来,入世修行,才是蜀山真正的‘飞升之路’。”楚雄轻声道。

第四章 人间鼎沸,六界新衡

楚雄担任大宋国师的第十年,人间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宋的疆域内,铁路纵横交错,蒸汽火车日夜奔驰,将南方的粮食、丝绸运往北方,将北方的矿产、皮毛运到南方;电报线如同蛛网般覆盖全国,信息传递瞬间可达,朝堂的政令能在一日内传遍各地;城市中,电灯取代了油灯,自来水取代了井水,百姓的生活与十年前相比,恍如隔世。

更重要的是,百姓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他们不再是麻木的“顺民”,而是有知识、有思想、有底气的“国人”——他们知道自己有权利追求幸福,知道国家的强大与自己息息相关,知道遇到不公可以通过“律法”(楚雄主导修订的《大宋律》)寻求公正。

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人间,更影响了六界的格局。

天界的凌霄宝殿内,太白金星手持“界域观测镜”,对伏羲道:“天帝,人界的生机之气日益浓郁,甚至开始反哺仙界的洞天福地。蓬莱、方丈等仙岛的灵气,比以往充沛了三成。”

伏羲望着观测镜中人间的繁华景象,金色的瞳孔中闪过一丝波动:“凡人的潜力,竟如此之大。楚雄以蜀山道统结合凡俗科技,硬生生将最弱小的人界,变成了六界的‘生机之源’。”

“那……”太白金星犹豫道,“是否要加以限制?若人界过于强大,恐威胁天界的至尊地位。”

伏羲摇头:“六界如鼎,三足而立方能稳定。人界强,则轮回旺;轮回旺,则六界生机不绝。这是好事。”他顿了顿,补充道,“令下界山神、土地,好生配合人界的发展,不得无故滋扰。”

“遵旨。”

鬼界的阎罗殿内,酆都大帝看着生死簿上的记录,对判官道:“近年来,人界亡魂的怨气越来越少,轮回转世的速度也快了许多。”

判官点头:“皆是托楚雄国师的福。人间安乐,百姓无憾而终,自然怨气稀薄。而且,人界的‘律法’与我鬼界的‘审判’渐渐呼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循环愈发清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请大家收藏:()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酆都大帝的目光透过界域壁垒,看向人间:“那个楚雄,以凡人之身,行的却是天地之事。有趣,有趣。”

妖界的万妖山,东皇太一坐在妖皇殿上,听着乌鸦妖汇报人间的变化:“陛下,人界的‘防妖林’越来越多,我们想过去‘觅食’越来越难了。而且,他们还造出了一种叫‘望远镜’的东西,能提前发现我们的踪迹。”

东皇太一笑了,金色的竖瞳中带着一丝欣赏:“能让本帝的子民‘觅食’都觉得困难,这楚雄,倒是个可敬的对手。告诉下面的小妖,人界如今不好惹,没事别去招惹——除非你们想尝尝那些‘铁疙瘩’的厉害。”

魔界的魔皇宫内,蚩尤将手中的酒杯捏碎,暗红色的酒液顺着指缝流下。他望着人界的方向,眼中燃烧着好战的火焰:“那个叫楚雄的凡人,有点意思。本帝倒要看看,他能把人界护到几时!”

旁边的魔将道:“陛下,要不我们再派些魔兵过去试探试探?”

蚩尤摇头:“不必。人界的‘火药’虽弱,却能伤到低阶魔兵;蜀山的修士融入人间,如同鱼入大海,难以围剿。待本帝整合魔界之力,再亲自会会他。”

六界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人间,聚焦在那个身着布衣、看似平凡的大宋国师身上。

这日,楚雄正在主持“第一届六界学术交流会”——这是他提出的新构想,邀请仙界的仙长、妖界的智者、甚至鬼界的判官。

喜欢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请大家收藏:()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