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 > 第78章 武道圆融,窍穴初鸣

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 第78章 武道圆融,窍穴初鸣

作者:杨鲁环 分类:武侠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16 20:50:46 来源:全本小说网

窍穴开藏:武道臻极,十二神门启

第一章:武道圆融,窍穴初鸣

楚峰的演武场,青石板被岁月磨得光滑如玉,却在楚雄每一次落足处,留下半分深的脚印。他立于场中,赤着上身,古铜色的肌肤下,肌肉线条如同最精密的锻造,每一寸都蕴含着千钧之力。此刻,他正演练着一套最基础的“扎马桩”,姿势古朴无华,却让周围的空气都随着他的呼吸微微震颤。

“师父这桩功,好像和以前不一样了。”小石捧着茶壶,看得目不转睛。以往楚雄站桩,讲究“力沉丹田”,周身气息凝如磐石;而今日,他的气息却如同潮汐,在体内流转不休,时而汇聚于双拳,时而沉于足底,时而又冲上头顶,仿佛有无数股力量在经脉中奔涌。

这是楚雄武道圆满后的第三年。三年来,他将阴阳五行之力彻底融入拳掌,拳出如惊雷裂地(阳),掌落似柔水穿石(阴),举手投足间,已能引动天地之力为己用。但他知道,武道的尽头,不在外求天地,而在内探自身——人体本就是一方小天地,藏着远比天地之力更精纯的“精元”,而开启储存精元的“窍穴”,便是突破的关键。

“所谓窍穴,是精元之府,气血之关。”楚雄收桩而立,指尖轻抚眉心。他曾在古籍中见过记载:人体有十二大窍,对应十二地支,如同十二座神藏,藏着生而俱来的先天精元。寻常修士只知运转灵力,却不知这些窍穴若能开启,便能将精元储存其中,战时可瞬间调用,爆发出远超平时的力量。

武道圆满,让他的肉身达到了“通透”之境——内视之下,经脉如江河奔涌,骨骼似金石铸炼,而那些隐藏在血肉深处的窍穴,如同星辰般点缀其中,只是此刻都被一层无形的“膜”包裹着,精元在其中沉睡,无法为己所用。

开启窍穴的第一步,是“感窍”。楚雄盘膝而坐,神念沉入体内,如同探照灯般扫过每一寸血肉。他要找到十二大窍的准确位置,感受那层“窍膜”的韧性与厚度,如同开锁前需先摸清锁芯的构造。

第一处被感应到的,是位于足底的“涌泉窍”。此处对应地支“子”,藏着“根”之精元,关乎肉身的稳固。神念触及涌泉时,楚雄能感觉到一股微弱的暖流在窍穴中搏动,如同大地深处的地脉,窍膜则像一层坚韧的地壳,将暖流牢牢锁住。

接着是位于会阴的“海底窍”(丑),藏“蛰”之精元,关乎气血的蛰伏;位于脐下的“丹田窍”(寅),藏“生”之精元,是精元的本源之地;位于心口的“绛宫窍”(卯),藏“炎”之精元,关乎气血的温度与活力……

十二大窍,如同十二颗明珠,在他的内视中一一显现。每处窍穴的精元属性不同,窍膜的坚韧程度也各异:涌泉窍膜最厚,如同磐石;眉心的“印堂窍”(午)膜最薄,却最是灵动,仿佛一碰就会震颤。

“感窍百日,方能知窍性。”楚雄耐心地与每一处窍穴“对话”,时而以神念轻触,感受其反馈;时而以气血冲刷,试探窍膜的弹性。三个月后,他已能清晰地“看”到十二大窍的形态:有的如圆珠,有的似莲花,有的像漩涡,每一种形态,都对应着不同的精元运转方式。

这日清晨,当第一缕朝阳照在演武场时,楚雄再次内视涌泉窍。神念与窍中的暖流产生了奇妙的共鸣,那层坚韧的窍膜,竟随着他的呼吸微微起伏,仿佛在呼应着某种召唤。

“时机快到了。”他握紧拳头,指节发出清脆的声响。武道圆满的肉身,如同烧红的铁器,而这些沉睡的窍穴,便是等待被锻造的璞玉。接下来,他要用武道的“力”,敲开这十二座神藏的大门。

第二章:力破涌泉,根元初显

开启第一处窍穴,楚雄选了足底的涌泉窍。此处为“根”,根基稳固,方能承载后续窍穴开启时的精元冲击,如同盖楼需先打牢地基。

他特制了一双铁鞋,鞋底镶嵌着三寸长的尖钉——非为伤人,而是在扎马时,让尖钉的压力刺激涌泉窍,如同用锤子轻轻敲击锁芯,迫使窍膜松动。

寅时的演武场,露水未干,楚雄穿上铁鞋,扎起“四平大马”。尖钉刺入足底半寸,疼痛顺着神经直冲脑海,但他眉头未皱,反而将气血下沉,全部涌向涌泉。

“喝!”他低喝一声,双拳缓缓抬起,再猛地砸向地面。拳风未落,足底的涌泉窍已传来剧烈的震颤——这是他以“震劲”引导气血,对窍膜发起的第一次冲击。

内视之下,涌泉窍的窍膜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泛起层层涟漪,却依旧没有破裂的迹象。窍中的暖流被惊动,开始在窍穴内快速旋转,试图冲破束缚,却一次次撞在窍膜上,无功而返。

“力道不够,需借大地之力。”楚雄调整呼吸,将扎马桩的“沉劲”发挥到极致。他的双脚如同扎根大地的老树,将演武场的地气一点点引入体内,顺着双腿经脉,汇入涌泉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请大家收藏:()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地气与窍中的“根”之精元本是同源,两者相遇,暖流瞬间壮大了数倍,旋转的速度越来越快,撞击窍膜的力道也越来越强。“砰砰砰”,如同擂鼓之声在体内响起,那是精元冲击窍膜的动静。

窍膜开始出现细微的裂痕,如同干旱土地上的纹路。每一次裂痕出现,都会有一丝精纯的精元顺着缝隙溢出,融入经脉,让楚雄的力量凭空增长一分。但窍膜的自我修复能力极强,裂痕刚出现,便会被周围的血肉之力填补。

“破而后立,方能新生。”楚雄眼中闪过厉色,猛地将武道意志提升到极致。他想起楚峰的山崩——巨石虽坚,但若有持续不断的洪流冲击,终会崩裂。他以神念为“渠”,引导全身气血如同洪流般,一波接一波地冲向涌泉窍膜的裂痕处。

第一波冲击,裂痕扩大半分;第二波,窍膜微微凸起;第三波……当第一百零八波冲击落下时,只听体内传来一声轻微的“啵”响,如同气泡破裂。涌泉窍的窍膜,终于被撕开了一道口子!

窍中的暖流瞬间喷涌而出,如同决堤的江河,顺着经脉流遍全身。楚雄只觉一股沛然莫御的力量从足底升起,双腿如同插入大地的钢柱,任他如何晃动身体,双脚都纹丝不动。他试着抬起一脚,竟能单足立在铁鞋的尖钉上,身体稳如泰山,连衣角都未曾晃动。

“这便是‘根’之精元?”楚雄心中一震。以往他的力量虽强,却需运转气血才能调动;而此刻,涌泉窍中的精元如同储存在仓库里的粮草,只需一个念头,便能瞬间抵达四肢百骸,让他的下盘稳如磐石,纵是万斤巨石压顶,也能屹立不倒。

他脱下铁鞋,赤脚踩在青石板上。足底与地面接触的刹那,竟能清晰地感受到演武场下的地脉流动,甚至能引动地气,在脚下形成一层无形的“气垫”——跃起时,气垫层托着他的身体,让他比以往跳得更高;落地时,气垫缓冲冲击,让他悄无声息,如同落叶坠地。

胡九儿恰好路过,见他单足立于石桩上,身形挺拔如松,忍不住打趣:“你这站桩,倒像是把自己种在了楚峰上。”

楚雄纵身跃下,落地时地面连一丝灰尘都未扬起:“差不多。脚下有根,心中便稳。”

涌泉窍开启后,他的武道招式多了几分“大地”的厚重。出拳时,能借涌泉精元引动地气,让拳劲带着土行的沉凝,砸在玄铁靶上,靶身会陷入地面半尺;踢腿时,精元顺着腿骨流转,让腿脚如同钢鞭,能轻易抽断碗口粗的树干。

更重要的是,涌泉窍成了第一个“精元仓库”。每日修炼产生的多余精元,会自动流入其中储存起来,日积月累,窍穴内的精元越来越浑厚,如同蓄满了水的水库,随时等待调用。

“第一窍开,只是开始。”楚雄望着内视中其他十一颗依旧沉寂的窍穴,眼中燃起更盛的战意。十二神藏,他要一一开启,让肉身的潜力,彻底绽放。

第三章:连破三窍,精元流转

涌泉窍开启的三个月后,楚雄的肉身已完全适应了“根”之精元的存在。精元在涌泉与经脉间循环往复,不仅让他的下盘愈发稳固,更滋养着其他窍穴的窍膜,让原本坚韧的膜层渐渐变得柔软,如同被水浸泡过的皮革。

接下来,他将目标对准了会阴的“海底窍”(丑)与脐下的“丹田窍”(寅)。这两处窍穴相邻,精元属性相近——海底窍藏“蛰”之精元,主精元的蛰伏与爆发;丹田窍藏“生”之精元,主精元的生成与滋养。两者如同“储”与“产”的关系,需一同开启,方能形成精元的良性循环。

开启海底窍,需用“蛰劲”。楚雄自创了一套“龙蛰拳”,拳招以收势为主,每一拳打出后都迅速收回,如同巨龙蛰伏前的蓄力。他在拳招中融入内息,让气血在会阴处反复“聚”与“散”:聚时如百川汇海,压迫海底窍膜;散时如潮水退去,让窍膜在松弛中出现破绽。

这过程比开启涌泉窍更考验耐心。海底窍膜虽不如涌泉厚实,却极富弹性,气血冲击时,它会像皮球般收缩,将力道卸去大半。楚雄便改变策略,不再用蛮力冲击,而是以神念引导气血,如同水滴石穿般,对着一点反复渗透。

七七四十九日后,当他打出第一千记龙蛰拳时,海底窍膜终于“啪”地一声裂开。窍中的“蛰”之精元喷涌而出,与涌泉的“根”之精元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奇特的力量——平时温顺如处子,一旦催动,便会如脱缰野马般狂暴,让他的爆发力瞬间提升一倍。

有次演练剑法,他故意引动海底窍精元,昊天无极剑的剑光突然暴涨,原本需三剑才能劈开的万斤巨石,竟被一剑斩为两半,剑风余波甚至将十丈外的树干扫断。

“这爆发力,简直吓人。”剑灵化出的少年咋舌道,“以前你出剑靠的是技巧,现在像是带着一头猛虎在劈砍。”

海底窍开启后,丹田窍的开启便顺理成章。丹田本就是精元生成之地,此刻有海底窍的“蛰”之精元相助,如同给熔炉添了柴,精元生成的速度陡然加快,丹田窍膜在精元的持续滋养下,如同被泡软的豆腐,只需楚雄意念一动,膜层便自行消融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请大家收藏:()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丹田窍中的“生”之精元,没有涌泉的厚重,也没有海底的狂暴,却如同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精元,一部分流入涌泉、海底窍储存,一部分滋养肉身,让他的气血永远保持在巅峰状态。

以往修炼三个时辰便会感到疲惫,如今连续修炼一日一夜,气息依旧平稳,甚至越练越精神——丹田窍如同永动机,不断产生新的精元,弥补消耗。

三窍连开,让楚雄的精元形成了“生(丹田)—储(海底、涌泉)—用(全身)”的循环。内视之下,三道精元如同三条彩带,在体内流转不息,时而汇聚,时而分流,让他的力量、爆发力、耐力都得到了质的提升。

他开始尝试在战斗中调用不同窍穴的精元:与速度型对手交手时,便引涌泉精元稳固下盘,任对方如何游走,他都能从容应对;与力量型敌人硬碰硬时,便催动海底窍精元,以爆发力压制对方;持久战中,则运转丹田窍精元,保持气血充盈,拖垮对手。

这日,一位修炼“金刚不坏身”的佛门高僧来访,想与他切磋肉身强度。高僧的肉身刀枪难入,寻常攻击根本无法伤其分毫。

两人在演武场对峙,高僧合十行礼:“楚道友,请赐教。”

楚雄点头,没有急于出手,而是先引动丹田窍精元,让气血保持充盈;再调动涌泉精元,双脚如钉在地面,稳如泰山。

高僧一声低喝,施展“金刚撞山”,身躯如同出膛的炮弹,带着千钧之力撞来。楚雄不闪不避,待对方近身时,猛地催动海底窍精元——“蛰”之精元瞬间爆发,他的右拳如同被点燃的炸药,带着狂暴的力道,与高僧的身躯硬碰硬地撞在一起。

“砰!”

一声巨响,气浪向四周扩散,演武场的青石板裂开蛛网般的纹路。两人各退三步,楚雄的拳头微微发麻,而高僧的胸口,竟被打出一个淡淡的拳印,袈裟破碎,嘴角溢出一丝血迹。

“你这肉身……竟能破我金刚身?”高僧满脸震惊,他的金刚不坏身,连元婴期修士的法宝都能硬接,却被楚雄一拳破开防御。

楚雄收拳,三窍精元缓缓平复:“不是我破了你的身,是你的身,挡不住精元的爆发。”

高僧默然良久,最终长叹:“武道之妙,竟能至此。贫僧佩服。”

连破三窍,让楚雄更加确信,人体的潜力远未穷尽。十二大窍,如同十二把钥匙,每开启一把,便能打开一扇通往更强境界的大门。

第四章:窍穴成链,神藏共鸣

丹田、涌泉、海底三窍开启后,楚雄的目光投向了躯干与上肢的窍穴:位于心口的“绛宫窍”(卯)、两肩的“肩井窍”(辰、巳)、双手掌心的“劳宫窍”(午、未)。这五处窍穴关乎“气血运化”与“肢体灵动”,如同连接根与叶的枝干,需协同开启,方能让精元在全身畅行无阻。

绛宫窍位于心口,藏“炎”之精元,主气血的温度。此处窍膜最是特殊,如同覆盖在火焰上的薄冰,既需要足够的力量打破,又不能用蛮力,否则会伤及心脏。楚雄选择以“温养”之法开启——每日运转气血时,特意让暖流在心口盘旋,如同文火慢慢烘烤薄冰,让窍膜在持续的温热中渐渐融化。

这过程耗时半年。期间,他的心跳越来越强劲,如同战鼓般,每一次跳动都能将气血泵向更远的地方,面色也变得红润,周身常年萦绕着一股淡淡的热气,哪怕在寒冬腊月,也只需穿一件单衣。

半年后的一个雪夜,楚雄在雪中练拳,心口突然传来一阵灼热感。内视之下,绛宫窍的窍膜已彻底消融,一股如同岩浆般的精元涌入心脏,再顺着血管流遍全身。他只觉浑身燥热,气血奔腾如沸,打出的拳风竟带着滚烫的气浪,落在雪地上,能瞬间将积雪蒸成水汽。

“炎”之精元,让他的气血拥有了“灼烧”之力。与人交手时,拳掌触及之处,对方的护体罡气会被高温融化;哪怕只是靠近,也能让敌人感到灼痛,如同面对一团移动的火焰。

接着是两肩的肩井窍(辰、巳)。此处藏“转”之精元,关乎手臂的灵活转动。楚雄自创了“云手”招式,双臂如同白云般在身前旋转,时而交叉,时而展开,以“旋劲”冲击肩井窍膜。这处窍膜如同生锈的轴承,需要持续的旋转之力才能磨开。

三个月后,两肩窍膜同时破裂,“转”之精元让他的手臂转动角度远超常人:胳膊能向后旋转一百八十度,手腕能灵活如蛇,使出的剑法、拳招也变得变幻莫测,往往能从不可思议的角度攻击,让敌人防不胜防。

最后是双手的劳宫窍(午、未),藏“摄”之精元,主手掌对力量的掌控。开启此处窍穴,需以“捏劲”——楚雄每日用双手捏握玄铁球,从最初的十斤,到后来的百斤,再到千斤,以持续的握力刺激劳宫窍。

当劳宫窍膜开启时,他的掌心泛起淡淡的红光,“摄”之精元让他的双手拥有了强大的吸附力:握剑时,剑如同长在手上,任谁也夺不走;抓握敌人时,能牢牢锁住对方的关节,让其无法挣脱;甚至能徒手抓住飞来的箭矢、法宝,掌心的精元会形成一层缓冲,抵消冲击之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请大家收藏:()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至此,从上到下,从躯干到四肢,已有八处窍穴开启。这些窍穴的精元在体内相互呼应,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精元链”:

- 丹田生精元,如源头活水;

- 绛宫第四章:窍穴成链,神藏共鸣(续)

- 丹田生精元,如源头活水;

- 绛宫燃气血,似炉中旺火;

- 肩井转筋骨,若轴上飞轮;

- 劳宫摄万物,像掌间磁石;

- 海底藏锋芒,同匣中利剑;

- 涌泉立根基,如地里磐石。

这一日,楚雄在演武场演练“**拳”,拳风裹挟着八窍精元,竟在周身形成一道淡淡的光晕。出拳时,劳宫窍的“摄”之精元让拳面吸附着周围的气流,带着呼啸之声砸向靶心;收拳时,肩井窍的“转”之精元让手臂如同拧动的发条,蓄满力量;落脚时,涌泉窍的“根”之精元让他纹丝不动,任凭反震之力冲击,双腿如同扎根大地的古木。

一旁观练的小石看得目瞪口呆:“师父,您这拳怎么像是带着风、裹着火,还往地上长根啊?”

楚雄收拳而立,周身光晕缓缓散去,笑道:“风是劳宫引的气,火是绛宫产的热,根是涌泉扎的地。八窍精元串在一处,便有了这股劲儿。”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破空之声,一柄飞剑直刺而来——是蜀山来的剑修,听闻楚雄肉身成圣,特来挑战。飞剑带着凌厉的剑气,直指楚雄面门,却在距他三尺处突然顿住,仿佛被无形的墙挡住。

众人细看,只见楚雄双掌虚握,劳宫窍红光闪烁,“摄”之精元正牢牢吸附着飞剑的剑身;肩井窍转动,带动双臂微微后引,将飞剑的力道卸向两侧;绛宫窍的热气蒸腾而上,竟让冰冷的剑身在瞬间蒙上一层水汽,剑意都弱了三分。

“你的肉身,竟比法宝还难缠?”剑修惊怒交加,催动灵力想收回飞剑,却发现飞剑如同被焊在楚雄掌心。楚雄微微一笑,海底窍的“蛰”之精元骤然爆发,双掌猛地向前一送,飞剑竟被他徒手掷回,速度比来时快了一倍,吓得剑修慌忙躲闪,狼狈不已。

八窍精元的联动,已让楚雄的肉身拥有了“以柔克刚”“以力破巧”的双重特质。

第五章:上窍启智,神藏开慧

随着下窍与中窍的次第开启,楚雄将目光投向了头部的最后四处窍穴:位于咽喉的“天突窍”(申)、眉心的“印堂窍”(酉)、头顶的“百会窍”(戌)、耳后的“风池窍”(亥)。这四处窍穴藏“灵”之精元,关乎感知、智慧与神魂,开启它们,不仅能增强肉身,更能提升神念,堪称“脱胎换骨”的关键。

开启天突窍,需“通声”。此窍藏“鸣”之精元,主声音的穿透力与神魂的震慑力。楚雄每日清晨对着山谷喊话,从最初的百米传声,到后来的声震十里,再到能以声音撼动山石。三个月后,他一声低喝,竟让百米外的巨石裂开细纹——这并非蛮力,而是声音中裹挟的“鸣”之精元,如同无形的声波剑,能直接冲击物体内部。

当窍膜破开时,楚雄只觉喉咙一阵清凉,再开口说话,声音不高,却能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哪怕在嘈杂的街市,也如在耳畔低语。更奇妙的是,他能模仿各种声音:鸟鸣、风声、剑鸣,甚至能学出他人的语气,连最亲近的胡九儿都曾被他模仿的“师父”声线骗到。

印堂窍的开启,则需“开慧”。楚雄每日静坐观想,神念集中于眉心,如同用一根细针,耐心穿刺那层极薄却极韧的窍膜。这处窍膜最是特殊,寻常气血与力量无法撼动,唯有纯粹的神念能将其磨开。

他观想天地运转、星河流转,将武道感悟、天地法则一遍遍在神念中推演。起初,眉心只是微微发麻,后来渐渐出现光斑,如同隔着毛玻璃看烛火。直到一年后的某个月夜,他观想星辰时,突然“看”到了北斗七星的运转轨迹与自身八窍精元的流转隐隐相合,神念骤然清明,眉心“啵”地一声轻响,印堂窍膜彻底消散。

刹那间,楚雄的视野变得截然不同:能看清百米外蚊虫振翅的纹路,能“读”出他人细微的情绪波动,甚至能隐约预判对手的招式——这不是神通,而是印堂窍的“灵”之精元让他的感知力提升了百倍。与人交手时,对方的眼神、呼吸、肌肉微动,在他眼中都成了“招式预告”,往往能提前半步做出应对。

百会窍与风池窍的开启,是在一次意外中完成的。当时楚雄为救落入山崖的孩童,纵身跃下,下坠途中,他运转全身精元护体,头顶百会窍与耳后风池窍同时受到气流与神魂的双重冲击。危急关头,他脑中闪过十二窍穴的联动之理,神念与气血同时爆发,只听“嗡”的一声,两处窍膜同时破开!

百会窍的“灵”之精元如同醍醐灌顶,让他瞬间厘清了下坠的气流轨迹,借势在空中扭转身体,稳稳落地;风池窍的精元则让他的听觉变得敏锐无比,能分辨出崖壁上碎石滚落的方位,避开了所有障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请大家收藏:()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救下孩童后,楚雄发现自己不仅能“听”出声音的方位,更能“听”出情绪:喜悦的笑声带着清脆的颤音,愤怒的吼声藏着沉闷的震颤,连山石的“呼吸”(风化的细微声响)都清晰可闻。

第六章:十二窍全,万象归身

当最后一处窍穴开启的刹那,楚雄体内的十二道精元如同十二条彩龙,在空中交织成一个完整的圆环。精元流转间,他的肉身泛起琉璃般的光泽,既坚不可摧,又灵动无比;神念扩散开来,能笼罩整个楚峰,草木的生长、虫豸的爬行、远处修士的交谈,无不在感知之中。

有修士来访,见他端坐于石上,周身似有若无的光晕流转,笑道:“楚道友如今的肉身,怕是比仙器还坚固吧?”

楚雄睁开眼,目光清澈却深邃:“肉身再坚,亦是皮囊;窍穴藏精,终为储能。唯有精元流转如天地,神念通透若虚空,方能不负这十二神藏。”

他起身时,脚步未动,身形却已飘出丈许,这不是术法,而是十二窍精元联动产生的“缩地成寸”——涌泉的根、肩井的转、劳宫的摄,配合百会的灵,让他的每一步都暗合天地韵律。

演武场上,他随手一拳打出,没有惊天动地的声势,却让十丈外的靶心无声碎裂,碎片落地时,竟按照十二地支的方位排列。这便是十二窍全通的妙处:力量不再是单一的爆发,而是融入了时空与法则的秩序,看似轻描淡写,实则蕴含着对自身与天地的极致理解。

胡九儿端来一壶新茶,看着他周身流转的精元光晕,笑道:“以前总听人说‘以身证道’,如今看你,倒像是把自己修成了一方小天地。”

楚雄接过茶盏,指尖的劳宫窍轻轻拂过杯沿,茶水泛起涟漪,竟在水面映出十二颗星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人身亦然。”他饮了口茶,笑道,“这十二窍,不过是天地在我身上的倒影罢了。”

夕阳西下,楚雄立于楚峰之巅,十二窍精元缓缓沉寂,融入血肉与神魂。他不再刻意运转力量,却仿佛与整座楚峰、整片天地融为一处——风吹过,是他的呼吸;云飘过,是他的神念;山石沉默,是他未言的武道。

肉身成圣,不在力拔山兮,而在与天地共鸣;窍穴全开,不为睥睨众生,只为明悟“人身即天地”的真意。这,便是楚雄开启十二神藏后,悟到的最终武道。

喜欢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请大家收藏:()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