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 > 第11章 拳出惊雷,明劲初显

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 第11章 拳出惊雷,明劲初显

作者:杨鲁环 分类:武侠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16 20:50:46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一、响拳之谜

白杨村的夏夜总带着燥热,楚根坐在院角的青石上,手里摩挲着一块被磨得光滑的鹅卵石。石头的温度还没散尽,像他此刻体内翻涌的气血——距离上次进山收获那批野鹿已经过去半年,充足的肉食滋养让他的骨架又拔高一截,十二岁的少年站在那里,肩宽背阔,已然有了几分成年汉子的轮廓。

“根儿,王伯说你最近打拳总躲着人?”楚大山端着两碗凉茶走过来,把其中一碗放在儿子面前,粗粝的手掌在他胳膊上拍了拍,“是不是遇到啥坎儿了?”

楚根接过凉茶,仰头灌了大半,喉结滚动的弧度里藏着股少年人的执拗:“没坎儿,就是想试试‘响拳’。”

“响拳?”楚大山愣了愣,随即明白过来,“你是说王伯讲的‘千金难买一响’?”

村里老辈人常说,真正的硬功练到深处,出拳时能发出“嘭”的脆响,那是全身劲力拧成一股绳、瞬间爆发的征兆,寻常练家子穷其一生都未必能摸到门径。王伯年轻时见过走江湖的武师打拳,说那响声“像炸雷滚过胸口,震得人耳朵嗡嗡响”,却也告诫后辈“响拳好看,却伤筋骨,没根基千万别瞎练”。

楚根没说话,只是站起身,走到院子中央。月光洒在他身上,能看到短褂下贲张的肌肉线条——那不是蛮力催生的虬结,而是如古树盘根般的匀称,每一寸肌理都透着“恰到好处”的力量感。这半年来,他把太极的“松沉”和八极的“刚猛”揉得越发圆融,却始终差了最后一步:让全身劲力在一点爆发,打出那记传说中的响拳。

“爹,您帮我盯着。”他沉声道,双脚缓缓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屈,双手在胸前环抱,正是八极拳的“两仪桩”。但这次的桩功与往日不同,他的脊椎像被无形的线往上提拉,头顶仿佛顶着千斤重物,脚底却如生根般牢牢抓着地面。

楚大山放下茶碗,屏住了呼吸。他看得出儿子这次动了真格,院子里的空气似乎都跟着绷紧了,连墙角的虫鸣都弱了几分。

楚根闭上眼睛,脑海里闪过前世师父讲解“明劲”的画面——“明劲者,筋骨发力,内外如一,拳出如惊雷,劲透如锥凿”。他试着将气流沉入丹田,再顺着脊椎、肩臂、手腕层层传递,像压弯的弓,要在松手的瞬间爆发出所有势能。

“喝!”

一声低喝从少年喉间滚出,右拳猛地向前顶出。拳风带着破空声扫过,却只发出“呼”的风声,落在空处连尘土都没掀起多少。楚根眉头紧锁,收拳时能感觉到劲力在小臂处散了大半,像拳头打在棉花上,闷得发慌。

“差在哪儿?”他喃喃自语。前世练到明劲用了十五年,如今有灵气滋养、有前世经验,按说该水到渠成,可这响拳偏偏像隔着层窗户纸,看得见却摸不透。

楚大山捡起地上的鹅卵石递给他:“王伯说,他见那武师打拳前,总先‘沉气’,就像你挑水时把力气压在腰上。”

沉气?楚根握着鹅卵石,忽然想起今早挑水的场景——水桶晃到最高点时,他不是硬抗,而是借着晃动的力道把腰一拧,让水流的惯性带着身体转动,反而更省力。这不就是“顺劲”吗?八极拳讲“硬打硬进”,可硬劲若不顺着筋骨的走势,终究是蛮力。

他再次站桩,这次没有急着出拳,而是先让气流在体内缓缓流转,感受着每一寸筋骨的“弹性”——膝盖像上了油的合页,腰腹像绷紧的弓弦,肩膀像灵活的转轴。当他感觉全身的“劲路”都顺畅了,才猛地动了。

右拳前顶的瞬间,左腿猛地蹬地,力道顺着脊椎拧成一股螺旋,穿过右肩时突然加速,最后在拳面“啪”地炸开!

没有预想中的巨响,却有一声清晰的“脆响”,像筷子在瓷碗上敲了一下。楚根自己都愣了——这声音不大,却带着股穿透劲,震得他拳头发麻,连院角的油灯都晃了晃。

“有了!”楚大山猛地站起来,眼睛瞪得溜圆,“刚才那声!就是这声!”

楚根看着自己的拳头,掌心还残留着股奇异的震颤。他知道,这声脆响不是蛮力撞出来的,而是全身劲力在拳面“瞬间聚合又炸开”的证明——明劲的门槛,他摸到了。

二、百日研磨

从那天起,楚家院子里每天都会传出“啪、啪”的脆响。有时是清晨的薄雾里,有时是午后的烈日下,有时是月光满地的深夜,少年的拳头一次次挥出,带着越来越清晰的爆鸣声,像在给白杨村的日子打节拍。

楚根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打磨“明劲”上。清晨进山不再贪多,只打两只最肥的野兔就回来,留足力气练拳;白天干活时也在揣摩劲路,挑水时感受扁担压在肩上的“沉劲”,劈柴时体会斧头落下的“透劲”,连扫地时扫帚划过地面的“扫劲”都能融进拳路里。

他发现,明劲的关键不在“刚猛”,而在“整合”。就像用麻绳捆柴,单根柴禾易折,捆成一束就难断,全身的劲力也是如此——脚的蹬劲、腰的拧劲、肩的送劲、拳的撞劲,必须在同一瞬间爆发,才能打出那记“千金难买”的响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请大家收藏:()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为了找到“整合”的诀窍,他把鹅卵石换成了更重的青石锁。这锁是楚大山年轻时用的,足有三十斤,楚根每天握着它练“十字拳”,感受劲力从脚底传到拳面的路径。起初锁在手里总晃,练到第十天,青石锁在他掌心稳如磐石,出拳时锁身竟能发出轻微的嗡鸣。

“你这是跟自己过不去。”李秀看着儿子胳膊上的淤青,心疼地用草药水给他擦拭,“王伯说了,响拳不急,再练坏了身子。”

楚根咬着牙任由母亲揉按,额头上的冷汗混着草药的清香往下滴:“娘,这就像种麦子,扬花期错过了,一年收成就没了。明劲就得趁现在筋骨没定型,练透了才不耽误将来。”

他没说的是,前世他就是因为青春期时气血不足,明劲根基没打牢,后来练暗劲时总差口气。这一世有充足的肉食和灵气滋养,正是补足缺憾的最好时机,他不能错过。

村里的孩子们渐渐不敢靠近楚家院子。那拳风的脆响太吓人,有时正玩着弹珠,“啪”的一声炸响传来,能惊得人蹦起老高。有胆大的趴在墙头看,只见楚根的拳头明明没碰到任何东西,却像打在无形的屏障上,每一拳出去,院子里的尘土都要跳一下。

“楚根哥的拳头会‘炸’?”丫丫抱着母亲做的布娃娃,躲在王伯身后偷看,小脸上满是好奇。

王伯捋着胡须,眼睛却没离开场中的少年:“不是炸,是劲拧在了一起。你看他出拳时,脚没动,腰没晃,可那股劲就像从地里钻出来的,全聚在拳头上了。”

老人活了大半辈子,见过不少练家子,却从没见过十二岁的孩子能把劲练得这么“整”。那拳风里的脆响,一次比一次沉,一次比一次透,像是在敲打着大地的脉搏,连空气都跟着震颤。

楚根自己也能感觉到变化。气流在体内不再是分散的溪流,而是汇聚成了奔腾的江河,随着拳势流转时,能清晰地“看”到劲力如何从脚底升起,如何被腰腹拧成一股,如何顺着肩臂灌入拳面。有时练到兴起,他对着院角的老槐树出拳,拳头还没碰到树干,树上的叶子就簌簌往下掉——那是拳风带着的劲气震落的。

百日那天,楚根做了个决定。他把青石锁换成了院里那块百斤重的镇石,那是楚家盖房时用来压地基的,青黑色的石头上还留着岁月的刻痕。

“根儿,你疯了!”楚大山看到儿子要搬镇石,吓得赶紧去抢,“这石头压了十年,你要把它挪哪儿?”

“不挪,就打它。”楚根的眼神异常明亮,他要试试,自己的明劲能不能撼动这千斤重物。

他站在镇石前,深吸一口气。晨光从他身后照过来,把影子投在石头上,像头蓄势待发的小兽。气流在体内急速流转,丹田的气团嗡嗡震颤,全身的气血仿佛都被点燃了,顺着筋骨的走向奔涌向前。

“喝!”

这声低喝比往常更沉,像闷雷滚过地面。楚根的右拳带着一道残影,狠狠砸在镇石侧面——没有想象中的剧痛,只有一声震耳欲聋的“嘭”!

那响声不像之前的脆响,而像巨石落地,震得院子里的水缸都嗡嗡作响。楚大山踉跄着后退两步,只见那坚硬的青石侧面,竟被砸出个浅浅的白印,碎石末簌簌往下掉!

楚根收拳而立,拳面微微发红,却没有受伤。他能感觉到,刚才那一拳,全身的劲力像根钢钉,精准地钉进了石头里,那声巨响,是劲力撞碎石质的声音。

“成了……”他喃喃自语,眼眶忽然有些发热。前世十五年才摸到的明劲门槛,这一世,他用百日之功,在十二岁的年纪,彻底踏过去了。

三、千斤巨力

明劲一成,楚根的力气仿佛开了闸的洪水,一天一个样。

他试着去挪院里的镇石。以前拼尽全力只能让石头晃一晃,现在双手扣住石沿,腰腹一拧,借着八极拳的“缠劲”轻轻一掀,百斤重的石头就被掀翻了半圈,露出底下潮湿的泥土。

楚大山看得直咋舌,赶紧让儿子放下:“轻点!别把院子地砖掀了!”他年轻时在镇上见过举重的壮汉,据说能举起三百斤,可儿子这轻松劲,看着比那壮汉还厉害。

楚根自己也暗暗心惊。他找了根粗麻绳,一头捆在镇石上,另一头缠在胳膊上,试着拖动。深吸一口气后,他腰身微沉,气流顺着脊椎下沉,再猛地向上一拔——那百斤重的石头,竟被他拖着在地上缓缓移动,留下道清晰的划痕。

“这怕不是有千斤力气?”王伯拄着拐杖来看热闹,用烟锅子敲了敲石头,“我年轻时跟镖师走南闯北,见过最壮的镖头,也就能拖动八百斤的货箱。”

楚根笑了笑,没说话。他知道这不是蛮力,而是明劲“整合全身劲力”的效果。寻常人发力,最多用到胳膊和腰的力气,他却能把腿劲、腰劲、肩劲甚至牙缝里的劲都拧成一股,自然力大无穷。

力气大了,打猎也变得轻松。以前扛着五十斤的猎物回家要歇三次,现在背着两只成年山鹿,还能在山路上健步如飞;以前设陷阱要几个人合力搬石头,现在他一个人就能把几百斤的巨石挪到陷阱上方,伪装得严严实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请大家收藏:()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有次邻村的猎户遇到麻烦,说是山里有只熊瞎子毁了好几个陷阱,没人敢靠近。楚根听说后,背着弓箭就去了。他没直接跟熊硬拼,而是在熊常出没的地方挖了个深坑,用树枝和落叶盖好,再把一只刚杀的山鸡吊在坑边。

熊瞎子果然来了,闻到血腥味就扑向山鸡,一脚踩空掉进了坑里。那熊足有五百斤,在坑里咆哮着往上爬,土块被刨得乱飞。楚根站在坑边,等熊爬到一半时,举起旁边一块三百斤的巨石,顺着八极拳的“砸劲”狠狠往下一扔——

“嘭!”

巨石砸在坑边的土坡上,震得整个坑都在晃,泥土哗啦啦往下掉,把熊瞎子又埋了半截。那熊吓了一跳,再也不敢往上爬,乖乖在坑里等着猎户们来收拾。

“楚小子这力气,怕是能跟山里的熊瞎子掰手腕了!”邻村的猎户们看得目瞪口呆,从此见了楚根都恭恭敬敬地喊“楚师傅”。

楚根却没因此骄傲。他知道,千斤巨力只是明劲的附带效果,真正的本事是对“劲”的掌控。他开始练习“寸劲”——在极短的距离内爆发全力,比如站在离树干寸许的地方出拳,拳面刚碰到木头就猛地发力,让劲力透进树干深处。

起初树干只微微震动,练了一个月后,他的寸劲能在树干上打出个浅坑;又过了半个月,一拳下去,碗口粗的小树竟被拦腰打断,断裂处整齐光滑,像被斧头劈过一样。

“这劲邪门得很。”楚大山看着断成两截的树干,摸着下巴道,“看着没使劲,树就断了。”

“是劲透进去了。”楚根解释道,“就像用锥子扎布,看着轻轻一下,其实劲都聚在尖上。”

他的肉身也在发生着惊人的变化。皮肤变得紧实而有光泽,阳光下能看到皮下流动的气血;骨骼密度远超常人,上次进山被滚石砸中小腿,他只踉跄了一下,石头却裂了道缝;连五感都变得异常敏锐,夜里打坐时,能听到百米外田鼠啃食庄稼的声音,能闻到风中夹杂的草药气息。

周先生来看他,摸着胡须赞叹:“《黄帝内经》有云‘筋骨劲强,气血充盈,此谓天年’,根儿你这身子骨,怕是能活过百岁。”

楚根知道,这都是明劲带来的改变。明劲不仅是力量,更是对肉身的“重塑”,让筋骨、气血、精神都达到完美的平衡,为将来的修行打下最坚实的根基。

四、气血如龙

秋收后的一天,楚根跟着父亲去镇上卖粮。刚到粮站门口,就看到一群人围着看告示,上面写着“招募武夫押运粮草,需能负重三百斤,日结工钱五十文”。

“这活钱不少,就是太累。”楚大山看着告示摇摇头,“三百斤压在身上,走几十里山路,不是常人能扛的。”

楚根的目光却落在“武夫”两个字上。他想起《武道入门》里的记载:“明劲者,可入武夫流,护镖、押运、守城,皆可安身。”他摸了摸腰间的短刀,心里忽然有了个念头。

“爹,我去试试。”

“你?”楚大山吓了一跳,“人家要的是能扛三百斤的壮汉,你才十二岁!”

没等楚根说话,粮站的管事就看到了他们,不耐烦地挥手:“去去去,小孩子别凑热闹,耽误我们招人。”

周围的人也哄笑起来:“这娃子怕不是来捣乱的?”“三百斤?他能扛动一百斤就不错了!”

楚根没理会众人的嘲笑,走到粮站旁的货堆前,那里堆着几袋待运的粮食,每袋正好一百斤。他弯下腰,左手抓住一袋粮的袋口,右手托住袋底,深吸一口气,体内的气流瞬间流转,明劲顺着手臂缓缓凝聚。

“起!”

一声轻喝,那袋粮食被他轻松举过头顶,稳稳地放在肩上。没等众人反应过来,他又弯腰抓起第二袋,同样举过头顶,叠在第一袋上。两百斤的重量压在肩上,他的腰杆依旧挺拔,脸不红气不喘。

“嘶——”人群里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刚才嘲笑的人都闭了嘴,眼睛瞪得溜圆。

管事也愣住了,手里的算盘“啪嗒”掉在地上。他活了半辈子,从没见过这么小的孩子能扛动两百斤粮食,而且看起来还很轻松。

楚根没停下,他往前走了两步,来到第三袋粮食前。这次他没直接扛,而是蹲下身子,双臂环抱粮袋,借着腰腹的拧劲轻轻一掀——那袋粮食像长了翅膀,稳稳地落在他的另一个肩上。

三百斤的重量压在一个十二岁少年的肩上,他却像没事人一样,在原地走了个来回,甚至还转了个圈,步伐稳健,连肩膀都没晃一下。

“停!停!”管事终于反应过来,连忙摆手,“够了够了!小兄弟,你这力气……神了!”

周围的人群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声,有人甚至扔起了帽子。丫丫的父亲也在人群里,看得眼睛都直了,回去后逢人就说:

喜欢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请大家收藏:()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