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从军赋 > 第374章 沉冤昭雪

从军赋 第374章 沉冤昭雪

作者:风尘落雨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06 00:31:13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一整夜过去了。

待天色明亮、东方破晓之时,整个崔家府邸已经被禁军查封,满府的家眷、仆役尽数被抓尽了天牢。

对于大乾朝堂来说这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夜,京城众多世家大臣彻夜难眠,区区两句话的圣旨让整个官场陷入了震荡。

革除官职,满门下狱!

皇室对崔家出手了。

偌大一个世家,顷刻间崩塌。

为什么?是崔家真的私通郢国,害死了武家五万将士,还是说故意借洛羽之手想要除掉崔家?

许多大臣家主们秘密走通,交流情报,生怕崔家下狱的背后有什么隐情。万一陛下想要对权臣动手呢?那很多人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

可他们交流来交流去也搞不清楚情况,谁也不知道皇室和洛羽手中到底有没有证据。

带着这种疑问,他们终于熬到了第二天朝会。

金碧辉煌的大殿上满是人影,朱紫红袍比比皆是,今日上朝的大臣比往日多得多,就连许久未曾上朝的镇国公南宫烈都站在了朝臣前方。

他们在等,等崔家下狱的证据。

在众目睽睽之下,洛羽将崔家罪证摆在了所有人面前:

罪证一:孟昌贪腐案中三司会审,密查得知多年来孟昌多次将国库银两运往岭东道,两人以权谋私,侵吞白银多达数百万两;

此罪不仅有孟昌的证词,还有两人往来交易的书信为证。

罪证二:景丰九年末东境之战,前线军粮告急,陛下明令户部紧急运输三十万石至前线,但崔钧却密会孟昌,故意调包军粮,致使前线大军无粮,难以久战,被迫回撤。

此罪有孟昌供词为证。

罪证三:阆东道武将宋沛、李虎受郭仓指使,截杀武家求粮哨骑、使得朝廷压根不知道军粮短缺的情况。

此罪有宋沛、李虎供词为证。

罪证四:郭仓、崔钧在无兵部调令的情况下,秘密出动四千精锐赶赴葬天涧,伪装成敌军伏击武家兵马,断绝涧口。致使五万大军全军覆没,埋骨他乡。

此罪有崔钧写给郭仓的亲笔信以及宋沛、李虎二人的供词为证。

罪证五:事情败露之后,两人私自调动京城驻军、密谋杀害镇西大将军洛羽。

此罪有左威卫俘虏、崔府护卫统领崔宇为证。

金銮殿上鸦雀无声,不少人目光惊骇,安静得连呼吸声都听不见。

人证物证都有,铁证如山!

是崔家崔钧主谋、郭仓配合,两人联手害死了武成梁父子,更害死了五万大军!

惊天阴谋,骇人听闻!

“诸位爱卿,证据都在这了。”

大乾皇帝景弘面无表情地扫视全场:

“还有谁有疑问?”

无人说话,寂静无声。

贪点捞点、培植亲信对于各大世家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但他们真没想到崔家敢犯下通敌叛国、坑害五万将士这种滔天大罪。

这时候谁敢帮崔家求情说话,那不就是反贼吗?

所谓墙倒众人推,当即有臣子喝道:

“崔钧卑鄙小人,奸诈无比,该杀!”

“对,该将其九族尽诛,还武家公道,还天下一个公道!”

……

在一声声指责与骂声中,皇帝陛下罕见从龙椅上站了起来,缓步走下玉石阶,威严端庄的龙袍就这么拖在地上:

“武成梁武大将军,当初只不过是边军一小卒,朕第一次见他,他尚且是小小的游击将军,但一身正气、刚直不阿!

武大将军为了大乾朝浴血奋战数十年,浑身伤痕,多次命悬一线,麾下精锐皆乃百战悍卒,都是为朝廷、为大乾拼过命的忠勇之臣!

朕曾经很庆幸,大乾朝有这样的臣子,乃百姓之幸、天下之幸!

可他们却被奸贼坑害致死!五万英灵的尸骨至今都没能运回来,流落他乡成了孤魂野鬼。

大乾痛失英才!朕心甚痛!”

带着颤抖的嗓音回荡在金銮殿中,甚至有人能看见皇帝陛下眼眶中闪烁的泪花。

满朝皆知,此前皇帝十分倚重武成梁。

“陛下节哀!”

文武群臣纷纷跪下,乌泱泱的人头跪伏在地,满殿肃穆。

景弘继而冷声道:

“着刑部、大理寺、京兆尹府立刻核查罪证,坐实罪名,刑部派人持圣旨前往岭东道,捉拿崔家余孽。

叛国之罪,人神共愤!

昭告天下,崔家九族尽诛!”

洛羽率先怒喝:

“陛下英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山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下了朝之后,几名重臣来到了御书房,他们还有一个小朝会。

三皇子景霸、六皇子景淮、镇西大将军洛羽、镇国公南宫烈等人尽数在列。

景霸率先开口道:

“父皇,派去岭东道抓人的刑部吏员两天后便会出发,但崔钧的长子崔承肃只怕不会束手就擒啊。”

群臣心知肚明,崔家在岭东道主政多年,上至文官武将,下至小官小吏都是崔家的亲信,怎么可能等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军赋请大家收藏:()从军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洛羽沉声道:

“最坏的情况,就是崔承肃起兵造反,东境生乱。陛下,朝廷应该早做防备。”

景淮接过话道:

“岭东道拥兵八万,这些年仗着有孟昌在户部,只怕已经囤积了不少军粮,若是真的起兵造反,怕是没那么容易收拾。”

“陛下,老臣回阆东道一趟吧。”

南宫烈苍老的声音突然响起:

“阆东道紧邻岭东道,崔家内部的情况老臣最熟悉,我回阆东道坐镇,监视崔家。

如果崔承肃老老实实认罪伏诛就罢了,但若是崔家起兵造反,老臣可以第一时间镇压叛军!”

众人目光微挑,阆东道的实力要超过岭东道,而且南宫烈征战多年,能力肯定要强过崔承肃,有他坐镇东境,就算崔承肃真的造反也生不出大乱。

“这,确实是个主意。”

景弘略显迟疑:

“可老将军年事已高,这些年一直住在京城,如今却要紧急赶回东境坐镇,弄不好还得主持战事,爱卿的身子骨吃得消吗?”

“多谢陛下挂念!

老臣虽已年迈,但依旧是大乾的臣子,陛下的臣子,自当为国分忧!”

南宫烈沉声道:

“老臣生于东境,长于东境,见不得东境烽烟四起,民不聊生。

恳请陛下允准,让老臣前往阆东道坐镇!”

“好吧,既然老将军都这么说了,那就尽快起程返回阆东道。”

景弘沉声道:

“诸位爱卿,即日起要彻底清查朝中崔家余孽,任何与此案有关的吏员当立刻捉拿下狱,绝不姑息!

另外,程砚之程大人调任户部尚书,立刻主掌户部大小事宜,同时抓紧时间筹措军粮军饷,以防东境生乱!”

“臣等遵旨!”

……

景丰十二年夏

朝廷昭告百姓,东境兵败案查明,崔家通敌叛国,戕害五万将士性命。

天下震动,冤魂昭雪!

喜欢从军赋请大家收藏:()从军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