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 > 第168章 王铁匠的低头

王铁匠坐在自家铺子里,昏暗的光线下,他手里紧紧攥着那张从学堂门口捡来的图谱,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甚至有些颤抖。图谱上的曲辕线条流畅优美,每个榫口都标注着精确的角度,旁边还画着清晰的断面图,用不同颜色的墨笔标示出内部的受力结构,一目了然。他把自家前几天打的断辕摆在旁边仔细对比,那断口处的铁纹歪歪扭扭,像一团乱麻,显然是受力不均导致的断裂,与图谱上的科学设计形成鲜明对比。

“师父,赵师傅说明天要讲犁梢的榫接技术,据说那是贞观犁省力的关键,我还想去听。” 王小六怯生生地说,手里捏着块已经有些发硬的窝头,小心翼翼地看着王铁匠的脸色。

王铁匠没理他,只是死死盯着图谱上的 “淬火三沸” 四个字,那四个字写得苍劲有力,仿佛带着某种魔力。他想起自己打犁时,从来都是图省事,把烧红的铁坯往水里一扔就完事,哪分什么三沸不三沸。上次试犁时,他还在一旁冷嘲热讽,说贞观犁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现在看来,人家那是真有门道,是自己坐井观天了。

这几天,铁匠街的议论声越来越大,像一锅沸腾的水。东边的张铁匠已经按图谱打了半具犁,逢人就说这新法子好,比老法子省料三成还多;西边的李铁匠托人去司农寺问了补贴的事,听说已经领到了第一批预付款,买了不少好铁;连平日里最顽固、最守旧的刘老铁都动了心思,昨天还厚着脸皮来向他打听图谱的事,想借去看看。

王铁匠心里像压了块沉重的石头,憋得喘不过气来。他打了四十年铁,在这条街上也算有头有脸,谁家的农具不是求着他打?如今却被一个年纪轻轻的李大人比了下去,心里的滋味五味杂陈。可他又拉不下那张老脸去学新法子,总觉得那是向人认输,以后在街面上抬不起头来。

夜里,月色透过窗棂洒进屋里,照亮了满地的铁屑。王铁匠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像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说 “不能认输,老祖宗的手艺不能丢”,另一个说 “时代变了,新法子确实好,该学学”。他索性爬起来,从床底下拖出一个落满灰尘的木箱,箱子是用坚硬的枣木做的,上面还刻着他父亲的名字。打开箱子,里面装着他家祖传的直辕犁铁范,是用青铜精心铸造的,已经传了三代,范腔里还能看到细密的花纹。他摩挲着那些冰冷的范腔,想起父亲临终前握着他的手说的话:“咱王家的犁,要的就是个直来直去,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实实在在才是根本。” 可现在,这些曾经让他引以为傲的铁范,看起来是那么笨重,那么不合时宜。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王铁匠揣着那张已经被他摩挲得有些发皱的图谱,默默地走到改良坊门口。坊门大开着,里面传来 “叮叮当当” 清脆的打铁声,还有赵铁匠洪亮的吆喝声,充满了活力。他站在门口,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犹豫了半天,看着里面工匠们忙碌而有序的身影,终于咬咬牙,像是下定了巨大的决心,迈步走了进去。

李杰正在看工匠们组装新犁,他拿起一个犁梢,仔细检查着上面的榫头是否合格。见王铁匠进来,他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放下手里的活,笑着迎上去:“王师傅来了,是来学手艺的?”

王铁匠的脸 “腾” 地一下涨得通红,像被火烧了一样,他把图谱往旁边的桌子上一放,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和局促:“李大人,是我错了。这新犁的法子确实高明,我以前…… 是我有眼无珠,不识好歹,还请大人恕罪。” 他顿了顿,深深作了个揖,腰弯得像一张弓,“求大人让我加入新犁打造,我保证严格按标准来,绝不再耍老脾气,要是打不好,您随便处置。”

李杰连忙扶起他,拿起桌上的图谱翻到曲辕那一页,指着上面的图样说:“王师傅能想通就好,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怪你。其实这新犁也不是凭空来的,不过是把老法子里的门道说透了,用科学的法子总结出来而已。你看这弯角,其实就是把直辕的受力点挪了个更合理的地方,咱老祖宗早就懂‘顺势而为’的道理,我不过是把它画在了纸上,让大家看得更明白。”

他让人取来一套新打的零件,摆在王铁匠面前:“你要是信得过我,就按这图谱打,用料、火候都按上面的来,有不懂的随时来问。以前的事,咱们一笔勾销,就当没发生过。”

王铁匠看着那些零件,每个都严丝合缝,棱角分明,铁面光滑得能映出人影,比自己打的强太多了。他用力点了点头,眼眶有些发热:“多谢大人宽宏大量!我这就回去按图打造,要是有一件不合格,您尽管砸了我的铺子,我绝无二话!”

回到铁匠铺,王铁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祖传的直辕犁铁范小心翼翼地搬到后院,用厚厚的稻草盖了起来,仿佛在埋葬一段过去。王小六惊讶地看着他,眼睛瞪得大大的。王铁匠却沉声道:“以后就按李大人的图谱打,老法子…… 跟不上趟了,不能误了乡亲们种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请大家收藏:()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生起炉子,熊熊的火焰舔舐着炉膛,把他的脸映得通红。他严格按图谱上的尺寸下料,每一步都对照着图谱反复检查,生怕出一点差错。烧铁坯时,他目不转睛地盯着火候,直到铁条发出 “正赤” 的红光,像庙里燃烧的烛火,才敢小心翼翼地夹出来下锤;打弯角时,他找来块弧形铁垫在砧子上,一下下轻轻地敲,感受着铁坯在锤下慢慢变形,生怕坏了弧度。当第一具按标准打造的曲辕完成时,太阳已经西斜,将天空染成一片绚丽的红。他拿起曲辕试了试弹性,轻轻一弯,能感受到明显的韧劲,心里又惊又喜 —— 这玩意儿比自己以前打的直辕轻了一半,却结实得多,手感也完全不同。

就在这时,李杰的脑海里突然弹出一道柔和的蓝光,一个清晰的系统面板赫然出现:【标准贞观犁量产启动,奖励 “香皂原料提纯法”】。面板上详细列出了从油脂中提取纯净皂基的步骤和配方,简单易行。他看着面板上的内容,嘴角露出欣慰的笑意,知道下一个技术节点已经开启,大唐的改变,正一步步走向更深更远的地方。

远处的农田里,第一具量产的贞观犁正在辛勤地耕地。黄牛悠闲地迈着步子,尾巴时不时轻轻甩动一下,犁铧入土时发出 “嗤嗤” 的轻响,像在演奏一首轻快的乐曲。翻起的土块像波浪般向两侧铺开,均匀而整齐。扶犁的老农哼着欢快的关中小调,时不时停下来摸一摸光滑的曲辕,脸上的皱纹里都堆着满足的笑容,眼里充满了对丰收的期盼。

而在长安的太极殿里,关于推广新犁的奏折已经堆成了小山,几乎压弯了那张宽大的御案。李世民坐在龙椅上,手里拿着一份来自雍州的奏折,上面详细描述了百姓们对新犁的期盼,甚至有不少农户愿意加价购买,只为能早日用上这神奇的贞观犁。他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提起朱笔,在每份奏折上都郑重地写下一个 “准” 字,笔尖划过纸面的 “沙沙” 声,仿佛预示着大唐农具的新时代,即将到来,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时代,正在缓缓拉开序幕。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喜欢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请大家收藏:()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